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再次醒來時,已是隔天上午9點15分了。我不常睡過頭,但今天是星期五,6月24日圣洗節,在魁北克這是國定假日。像這种日子,我總是患了假日倦怠症。在今天,几乎任何事情都暫停,“蓋茲特報”也不會送到我門前,所以我煮了咖啡后,便得自己走到街角,買另一家的報紙。 天气晴朗而生動,這個世界正展現出它充滿活力的基質。物体和陰影以鮮明的影像對立,紅磚和木頭、金屬和油漆、玻璃和花朵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散發五顏六色的光彩。天空藍得清亮,純淨地容不下半朵浮云,使我想起小時候收到的一張圣誕卡,卡片上的天空正如今天一樣,藍得同樣暴虐。 早晨的空气令人感覺溫暖和輕柔,更佳的是還帶了點淡淡的牽牛花香。這几天來气溫上升得雖然十分緩慢,卻一天比一天高。今天的溫度是攝氏23度。蒙特婁是建在島上的城市,四周有圣羅倫斯河環繞,使它脫离不了潮濕的命運。哇!今天真像卡羅來納的天气:炎熱又潮濕。我喜歡這种回到家鄉的感覺。 我買了一份“蒙特婁日報”,這是法文報紙。我拿著報紙走回住處,瞥見報上首頁有“歡慶魁北克佳節!”這几個斗大標題。我瞄了標題一眼,又看了一下副標,講的大約都是慶典和政治的事。魁北克上次選舉失敗后,群眾的政治熱情高漲,希望馬上分裂獨立的情緒升高,許多人都在衣服上或大字報上寫著:明天我們獨立建國!我希望這個訴求最好不要引起暴力。 回家后,我倒了咖啡,調了一碗牛奶果麥,然后在餐桌上讀起報紙。我是個新聞蛀虫,無法一天不看報紙或電視新聞。當我到外地旅行時,一進旅館總是先把電視打開,轉到CNN新聞,然后才解開行李。即使工作再忙,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 我不能喝酒,痛恨抽煙,這一年來性生活也中斷了,因此星期六早上我總會放任自己猛讀新聞雜志,把時間全投注進去,就算是一張小小的圖片也不放過。這些新聞里并沒有什么新鮮事,我很清楚,事情總是一樣的。就像是寶果盤上滾動的珠子一樣,同樣的事件總是不斷發生。地震、動亂、貿易戰爭、人質綁票。我閱讀新聞的動机,只是為了知道那顆珠子今天滾落在哪一格。 “蒙特婁日報”里有許多短篇報導,還附有大量照片。博蒂熟知我的習慣,先跳上我身旁的椅子,姥縮起身体睡在那。我不知道它是喜歡待在我身邊,還是想等待有食物掉下來。它弓著背,四肢縮在身体下,張著一對黃色的眼睛看著我,好像對我有什么疑問似的。在看報時,我能感覺它的眼睛仍直向著我看。 我翻動報紙,在第二版一位牧師上吊和世界杯足球賽的報導之間,找到昨天那件命案的消息。 惊見殺人分尸 一位24歲少婦昨日下午被發現陳尸家中。尸体遭到肢解,死者是瑪格莉特·愛德基,家庭主婦,育有一名6歲大的儿子。愛德基太太在上午10點和先生通過電話后,中午她姐姐卻發現她已陳尸家中,尸体有受到毆擊和分尸的跡象。 据蒙特委警方表示,命案現場門窗沒有任何被破坏的跡象,無法确定凶手如何闖進被害人家中。目前被害人尸体己送到法醫室,由法醫皮爾·拉蒙斯以及專精骨科的唐普·布蘭納博士共同解剖,期待查明凶手使用的凶器…… 這篇報導接下來開始推測死者生前最后的行動,報導她生平概要,家人痛不欲生的景象,以及警方開始全力緝凶的情形。除了文字外,還有几張照片。第一張是命案現場外的景象,相片中可以看到那棟凶宅的正門、警察、放在擔架上以尸袋裝著抬出來的被害人遺体,以及人行道上隔著警方封鎖帶圍觀的群眾。他們臉上好奇的表情全凍結在這張黑白的相片上。我認出了克勞得爾,他高舉著右手,樣子就像中學的樂隊指揮。在這張相片的一角,插有瑪格莉特·愛德基生前的相片。相片雖然模糊,但比起在解剖室里,這張相片的表情顯得快樂多了。 第二張照片是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婦、穿著T恤的小男孩以及戴著黑框眼鏡蓄有胡子的男人的合照。這個男人伸出兩手摟著老婦和小孩的肩膀。他們的眼神中充滿悲傷和迷惑,這是被害人家屬的共同表情,是我早已熟悉的。照片下方有文字說明,他們是被害人的母親、儿子和丈夫。 第三張照片是我最討厭見到的一一我的大頭照。這張照片我實在太熟了,是我在1992年拍的,做為人事檔案用。結果這張照片不斷被報社翻印,而且總是在下面注明“美國人類學專家。” “該死!” 博蒂跳了起來,一臉不滿地看著我。我不理它。我發誓在假日絕對不要去想命案的事,但這個誓言卻維持不了多久。我早該想到報紙一定會刊載昨天發生的命案。我把已冷掉的咖啡一飲而盡,打電話給戈碧。沒有人接。盡管她可能有一百万個不在家的理由,但都一樣讓我感到不高興。 我走到臥房換衣服,打算去練太极拳。通常太极拳課程都在星期二晚上,但是今天大家都不上班,于是他們先前便說今天要開課。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但是報紙上的新聞和打不通的電話令我非去不可。至少,去練習一兩個小時,應該可以讓我的腦筋稍稍沉靜一些。 再一次,我又錯了。打了90分鐘的太极拳,“空中捉鳥”、“擺手如云”、“大海撈針”等招式根本無法讓我的心情進入假日的情緒。在整個課程中,我完全心不在焉,心情變得更加惡劣。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扭開收音机,打算讓音樂來引領我紊亂的心情。我不能讓這個假期就這樣泡湯。 “……約在昨日中午遇害。愛德基太太原本和姐姐約好見面,但是她沒有赴約。命案現場是在迪斯加汀街1327號,警方找不到任何暴力侵入的痕跡,因此推斷凶手應該是熟人。” 我知道我應該馬上轉台,但是,我卻讓廣播的聲音直攻進心房。它刺激著我心中即將爆發的鍋爐,把我沮喪的情緒拱上台面,把整個假日的心情破坏無遺。 “……法醫驗尸的結果尚未出爐。警方正全力出動在蒙特婁市東區查訪任何有關的線索。這件謀殺案是今年第26件,蒙特婁警局希望民眾踊躍提供線索,刑事組電話是555—2052。” 我沒有多想,便把車子掉頭往法醫室開去。不到20分鐘,我便站在法醫室的大門。我心中想要完成某件事,但目前還不知道那是什么。 魁北克省警局相當安靜,平日慣有的騷亂忙碌景象全不見了,只剩几個倒楣的家伙留守。大廳的警衛一臉狐疑地看著我,但沒說什么便讓我進去了。法醫室和司法科學研究室里一個人都沒有。在假日里,空蕩蕩的辦公室和研究室看起來似乎變了一個樣。我走進我的辦公室,桌上仍散落各式鉛筆和奇异筆。我一邊收拾,一邊環顧四處,看見未完成的報告、未歸檔的幻燈片和那個拼湊中的頭骨。頭骨空洞的眼窩正茫然地瞪著我。 我仍不知道我為什么要來這里,不知道來這里要做什么。我感到全身緊繃,心情很不好。我又想起了我情感上的傷疤。“唐普,”她曾說:“你一定要那么克制自己嗎?難道沒有人可以讓你傾訴?” 也許她是對的。當我無法解決問題時,我可能試圖逃避那隨之而來的罪惡感。也許我只是找別的東西來轉移注意,她忘掉那种不适應的感覺。我告訴自己,凶案調查真的不是我的責任,那是刑事警察的事,我的工作只是提供他們專業的技術協助。我痛罵自己,要自己不要多管閒事。但是,以上完全不管用。 在我把桌上的鉛筆都收拾干淨時,我的理智已很明白地告訴自己:我和這些案子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我就是無法逃脫這种感覺,這感覺緊咬著我,像只老鼠或鸚鵡般,使我總覺得自己疏漏了這件案子中的什么重要細節。我必須做點什么事。 我從檔案柜里拿出一個檔案夾。三個女人道到謀殺,茜儿、伊莉莎白和瑪格莉特。這三位被害人的住所相隔遙遠,背景、年紀和外型各不相同。到目前為止,我仍無法肯定這三件案子是同一個凶手所為。克勞得爾只會把這些案子當成個案處理,我必須找出足以說服他的關聯。 我撕下一張活頁紙,畫出一個表格,在表格上填上我想到的种种項目。年齡、种族、發色和長度、眼睛顏色、身高、体重、最后穿著的服裝、婚姻狀況、使用語言、宗教信仰、居住地、職業、致死原因、死亡日期和陳尸地點。 我從茜儿·托提爾開始,但很快就發現我手上的資料無法提供我需要的訊息。我得有警方的完整報告和現場照片才行。我看了一下時間——1點45分。茜儿是魁北克警局承辦的案子,我決定到一樓去把檔案調出來。平常刑事組很忙,今天他們應該有空幫我調資料。 果然沒錯。偌大的刑事組辦公室几乎全空,只剩一排排的灰色鐵桌閒在那里。三個警察聚在辦公室深處角落。其中兩個警員隔著桌上的檔案堆,面對面地坐著。其中一個頎長、削瘦、雙頰深陷、頭發灰白的男警員蹺著腿坐在椅子上。他的名字叫安迪·萊思。他的法語很生硬,帶有濃厚的英國腔。他拿著原子筆在空中亂畫著,挂在椅背上的夾克雙袖隨著他身体的動作而擺蕩。眼前的這副景象使我聯想起在消防隊里待命的隊員,雖無所事事,但隨時准備出動。 坐在萊恩對面的警員歪著頭看他,就像一只在籠中向外窺視的金絲雀。他個子較矮,雖然已到啤酒肚凸出的年紀,但肌肉仍相當發達。他的皮膚晒得很黑,一頭濃密的黑發上了油,梳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像電視節目里的主持人。我猜他可能連胡子也整理過了。他桌上的名牌上寫著:吉姆·貝坦德。 第三個警員坐在吉姆的桌子上,一邊听他們講話,一邊低頭玩弄腳上意大利便鞋上的流蘇。我一看到他,心情馬上沉到谷底——克勞得爾居然也在這里。 他們同時笑了起來,笑聲嘶啞,像是在講關于女人的低級笑話。 布蘭納,你太多疑了,我對自己說,鎮靜些。我清清喉嚨,七扭八拐地繞過迷宮般的辦公桌陣,向他們走去。他們安靜下來,一致看著我。那個魁北克警局的警探認出是我,便微笑著站起來。克勞得爾動也不動,一點都不掩飾他的不愉決。 “你好,布蘭納博士。”萊恩使用英文向我問好。“你多久沒回老家了?” “几個月了吧。”我說。 “我一直想問你,你在老家外出時,身上是不是都帶有一把AK—47步槍?” “沒有。我們通常都把槍挂在架子上。做裝飾用。” 我知道他是想挖苦美國的暴力盛行。 “那里已經有室內廁所了嗎?”貝坦德尖酸地問。 在這三個人中,只有萊思露出尷尬的表情。 在魁北克警局刑事組中,安迪·萊恩的經歷相當特殊。他在新斯科夏省出生,雙親都是愛爾蘭人,而且皆為醫生。他們在倫敦受教育,搬來加拿大后,仍然只會說英文。他們希望安迪也能當醫生,為了不受語言的限制,他們要求他把法文練好。 他上中學后開始變坏,喜歡到處尋找刺激,很快就染上酒癮和毒癮。他待在學校的時間很少,絕大部分都待在煙酒气味彌漫的地方渴酒嗑藥。他成為當地警察局里的常客,每次在狂飲作樂的下場,都是被逮進警局,趴在拘留所的地板上嘔吐。在一個晚上,他被人在脖子上刺了一刀,被送往圣瑪莎醫院急救,刀子差點就刺中頸動脈。 經過這次事件后,他整個人都變了。他還是一樣喜歡尋找刺激,但是方向卻完全不同。他回學校完成犯罪學的學分,而后進魁北克警局服務,現在的階級已決升至副巡官了。 他在街上混的那段歲月,對他的工作幫助很大。萊思平日雖然彬彬有禮、言談溫和,卻也擅長處理街頭事件。他熟知黑社會的術語和慣例,能夠掌握他們的動態。我還沒与他合作過,關于他的傳言都是平常在辦公室里听來的。不過,倒是從沒听過有人批評過他。 “你今天來這里做什么?”他問著,伸手指向窗外。“你應該到戶外參加宴會才對。” 我看見在他的衣領上方,有一道疤痕殘留。這道疤痕光滑發亮,像一條濕濡的蛇。 “我大概不喜歡社交生活,而且,街上的商店全關了,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好。” 貝坦德离開座位走過來,伸出手,對我點頭微笑。我和他握握手。克勞得爾仍不理我,我想,這樣最好。 “我想調一份去年的檔案,是茵儿·托提爾。她在1993年10月遇害。尸体是在圣杰羅發現的。” 貝坦德彈了一下手指,對我說:“我記得,那個在垃圾堆發現尸体的案子,我們到現在還沒辦法逮到凶手。” 從眼角余光中,我瞥見克勞得爾對萊思眨了眨眼睛。這個舉動細微得几乎難以察覺,卻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想克勞得爾來這里應該不只是串門子,他們一定在討論昨天的案子。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把茜儿和伊莉莎白的案子一并討論。 “沒問題,”萊恩說,他皮笑肉不笑地說:“你要什么都可以。你是不是覺得我們有什么地方疏漏了?” 他掏出一包香煙,拍出一根叼在嘴里,然后把整包香煙送給我。我連忙搖頭拒絕。 “不是,不是,和你們一點關系也沒有。”我說:“我樓上有兩個案子正在進行,那兩件案子讓我想起茜儿案。我也不知道我調檔案要看什么,只是想再看一遍現場照片和凶案報告而已。” “我了解,我知道那种感受。”他說著,口中噴出一縷煙霧。如果他知道我和克勞得爾共同參与同一案件,他可能就不會這么說。“有時候只能跟著直覺走。這次你的直覺是什么?” “她認為所有案子都是同一個精神病患干的。” 克勞得爾的音調很平,我看見他的目光仍停在鞋子的流蘇上。他說話的時候,嘴唇几乎沒有動,充滿了鄙視的意味。我轉過身,不理會他。 萊恩對克勞得爾笑了笑。“別這樣,放輕松點,看看檔案又不會怎么樣。” 克勞得爾哼了一聲,搖搖頭。他看了一下手表,然后對我說:“你有什么線索?” 我還來不及回答,辦公室的大門就突然被打開了。麥可·查博紐沖了進來,跌跌撞撞地跑向我們,左手拿著一張紙搖晃著。 “找到他了!”他喊著:“找到那個狗雜种了!”他紅著臉,上气不接下气地說。 “是時候了,”克勞得爾說。“讓我看看。”他很不客气地說,好像把查博紐當成送報童。 查博紐皺了一下眉,但還是把紙張交給克勞得爾。三個人彎腰擠在一起,頭抵著頭,像球場上的選手聚在一起開會。查博紐站在他們背后說明。 “那個雜种殺了她一個小時后,使用她的提款卡領錢。顯然他那天身上的錢不夠,所以跑到街角便利商店里的提款机領錢。正好這家店裝有攝影机,于是便把他的臉拍下來了。” 他指著那張相片說:“很不錯吧?這是我今天早上拿到的。值大夜班的店員不知道那家伙的名字。不過他看過他的臉。他建議我們晚上九點后再去看看,顯然他是常客。” “他媽的!”貝坦德說。 萊恩一語不發,只是盯著那張照片。盡管他彎著腰,但仍比他站在一旁的搭檔高。 “就是他了,”克勞得爾說,仔細把照片看清楚。“走,去逮捕這家伙。” “我也要去。”我說。 他們似乎忘了我的存在,此時一起回頭看著我。那兩個魁北克警局的警探一臉看好戲的表情,在一旁等著看會發生什么事。 “不可能。”克勞得爾用法文說。現在只有他還使用法文。他下領的肌肉繃緊,臉也拉長了,目光一點笑意也沒有。 攤牌的時候到了。 “克勞得爾警探,”我謹慎地說:“從我驗過的這几具尸体看來,這几件凶案确實有明顯相似之處。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這几件案子必定是同一凶手所為,你要叫他精神病也沒關系。我也許是對的,也許會錯。如果忽視這個可能性,就有造成下一個無辜者受害的危險。若是這樣,你确定愿意為此負責?” 我話說得客气,但態度相當強硬。和他一樣,我現在也充滿怒火。 “噢,算了吧,就讓她跟去吧,”查博紐說:“反正我們只是查訪一下而已。” “就是啊,不管你們信不信她,讓她跟去總無妨。”萊思說。 克勞得爾沉默著。他拿出鑰匙,把那張照片塞進口袋里,然后匆匆從我身旁走過,向大門而去。 “走,去逮他!”查博紐說。 此時,我有個直覺,可能某天又要加班了。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