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往后几天日落之前,嬪塔從稻田回來后,就會叫康達到村中的那口井去汲几瓢水,用她所能找得到的剩飯雜菜煮一碗湯,然后和康達帶著一些湯,穿過村子,到愛莎祖母家。嬪塔似乎較往常步履蹣跚,康達注意到她的肚子突起而且很笨重。 愛莎祖母很虛弱地說她很快就會复原,嬪塔則打掃整理屋內一番。他們把躺著的愛莎祖母扶起坐好,喂她喝了一碗湯和荒季吃的面包,那是由野刺槐樹的干黑豆粉做成的。 有天晚上,康達被父親猛力搖醒。母親在床上呻吟哀號,屋內還有尼歐婆婆和嬪塔的好友珍姬忙這忙那,到處張羅東西。歐瑪若帶著納悶不解的康達飛快地越過村子;一到父親的屋子后,康達立刻倒頭又睡。 次日清晨,歐瑪若再度搖醒康達說:“你添了個弟弟。”揉揉惺松的雙眼,康達想此事定是很特別,才會使平日肅斂的父親如此雀躍。傍晚,康達和他的玩伴正在找東西吃時,尼歐婆婆把他帶去見嬪塔,她坐在床沿輕輕地撫弄膝上的奶娃娃,看起來很憔悴疲軟。康達在旁站了一會儿,仔細地瞧這個滿身皺紋的“黑炭”。看到母親和尼歐婆婆正對嬰儿笑,他注意到母親的便便大腹突然不見了。一言不發地走到屋外,他站在那里不像平日那樣和玩伴一起游戲,而是徑自离開,獨自坐在父親的屋內,想著剛剛所看到的一切。 往后七晚,康達都睡在歐瑪若的屋內——似乎沒有人注意關心他,只留意那個新來到的小家伙。他開始認為母親不再要他了,父親也是——直到第八天的傍晚,歐瑪若把他叫到母親的屋前,和村中其他身強体健的人一起聆听嬰儿的命名,他叫做“拉明”。 當晚,回到自己在母親身旁的小床,康達睡得很甜。几天之后,當嬪塔的体力恢复時,她又在服侍歐瑪若和康達吃完早餐后,立即背著新生儿到愛莎祖母家。從父母親焦慮如焚的神情來看,康達知道愛莎祖母病得不輕。 几天后,有天下午,他和玩伴出去采已成熟的芒果。他們把堅實的芒果搗軟,在鼓起的那一端咬個口,吸吮里面的甜果肉。當他們在撿猴果和野腰果時,突然听到從祖母家的方向傳來哭嚎聲。他打了個冷顫,因那是母親的聲音。他最近時常听到哀逝悲泣聲。其他婦女也跟著呼天搶地地慟哭,哭聲立即傳遍全村。康達拔腿沖往祖母家。 在一陣混亂中,康達看到痛苦的歐瑪若和泣不成聲的尼歐婆婆。不多時,鼓聲擊起,村長高聲地唱誦愛莎祖母一生在嘉福村的行徑。康達震惊得說不出話來,呆若木雞地站著。年輕的少女則用竹編掃帚的大葉扇把地上的灰塵掃開,這是用于逝世場合的習俗。似乎沒人注意到康達。 當嬪塔、尼歐婆婆和其他兩位悲泣的婦女走進屋內時,屋外的群眾立即下跪瞌頭。康達突然放聲大哭,是害怕也是悲傷。很快地,男人們抬來一個剛劈開的大木頭,放在屋前。康達目不轉睛地看著女人們把全身蓋上白棉布的祖母抬放在木頭上。 透過淚水,康達朦朧地看到哀悼者邊祈禱邊吟唱地在祖母身邊繞七圈;祭師哀號道,她正前往天堂与阿拉神和祖先共度永恒。為了賜予她旅途上所需的力量,未婚少男要把裝滿新灰的牛角輕柔地放在她身旁。 在大部分的哀悼者都散去后,尼歐婆婆和其他的老婦拔起附近的樁柱,一邊哀泣一邊不斷地用手貼抱自己的頭。少女們很快地找來最大的葉子,保護老婦人的頭在徹夜守靈時免受雨水澆淋。村中的鼓聲遠遠地傳出愛莎祖母一生的功德,直至深夜。 在霧蒙蒙的清晨,依照習俗,只有男人才能加人葬禮隊伍到离村落不遠的土葬場去。由于曼丁喀族人對祖先靈魂的敬畏,平時一般人不能去那地方。歐瑪若背著拉明,手牽著仍年幼的康達,跟在扛棺木的壯丁后面。康達嚇得不敢哭,走在他們后面的是村中其他男人。他們把這個僵直、白布包裹著的尸体放進剛挖的洞內,上面再覆蓋一塊藤墊,再一層荊棘,以防止土狼的挖掘。洞內的其他部分則用石頭和泥土堵緊。 往后好几天,康達几乎不吃不睡,也不愿出去找他的玩伴。他傷心過度,所以有一天,歐瑪若把他叫到自己的床邊,比平日更輕柔地對他說話,告訴他一些能夠幫他解除悲傷的話。 他說道,每個村落都住著三种人。第一种是你看得到的人——在你周圍走動,能吃、能睡、能工作。第二种是祖先,也就是愛莎祖母剛剛加入的人們。 “那第三种呢?是誰?”康達問道。 “第三种——”歐瑪若說道,“是尚待出生的人。”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