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一 “吾心于我即一王國”1


  
  1 “吾心于我即一王國”;引用戴爾詩句。戴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第一時外交家兼朝臣,當時詩名甚著,不過遺稿所存無多,現在為人所傳誦者,僅《吾心于我即一王國》一首而已。這詩詠“自足”;共十一段。茲譯其第一段于后以見大意。“吾心于我即一王國,一切快樂于斯求得,上帝所賜人世福澤,我心比之無不遠過;我固多欲,我固多求,我心制之,因以忘憂。”

  在克林·姚伯臉上,能隱隱約約看出將來的典型面容。如果此后藝術上有一個古典時期1,那這种面容,就是那個時期里的飛地阿思2所要表現的。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對于人生,不像古代文明時期那樣,以极大的熱誠歡迎享受3,而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得勉強容忍的東西。這种人生觀,最后一定要完全融化到進步人類的体格里,因此他們那時候面部的表情,就要被人認作是藝術上推陳出新的基礎。即便現在,如果一個人,活在世上,而臉上的紋道,卻一點儿也沒有騷亂的樣子,或者全身各處,一點儿也看不出有用心用腦子的痕跡,那大家就已經覺得,他那個人,离近代那种感覺靈敏的情況太遠了,難以算作是一個近代的典型。形体美的男人——世界年輕的時候人類的光榮——現在差不多已經是一樁不合時宜的古董了;我們還可以追問一下,形体美的女人,是否在將來某一個時期里,也要同樣成為一樁不合時宜的古董。
  
  1 古典時期:西方人論文學、藝術及文化,總把古希腊、羅馬算作古典時期,以別于中古、文藝复興及近代各時期。而羅馬又多承襲模仿希腊。此處哈代特別指希腊而言,尤其特別指的是希腊的雅典時期(公元前480-323),為希腊藝術(特別是雕刻)之最高時期。
  2 飛地阿思:古希腊雅典的著名雕刻家,此處泛指一個時代里的代表藝術家。
  3 古代文明時期里對于人生熱烈的興趣:古代時期,指希腊羅馬文化盛時而言。希腊羅馬為异教的,主現世享樂。因此每年有种种的節日,作盛大的歡樂。他們所鑒賞的,也是身体的健強和美麗,所以有种种運動會。

  真實的情況仿佛是;多少世紀以來破除虛幻的結果,把那种希腊人生觀(我們也可以給它任何別的名字)永久掃蕩了。希腊人僅僅稍微猜測出來的事物,我們都知道得很清楚;他們的埃斯庫羅斯想象的事物1,我們在襁褓中的孩子們都感覺到。既是我們把自然律的缺陷揭穿了,把自然律的運用給人類的窘迫看明白了,那么從前那种對于一般人生的歡欣鼓舞,當然就越來越不可能了。
  
  1 埃斯庫羅斯想象的事物:特指他在悲劇里所表現的命運宰割一切的思想。我們的孩子都感覺到:例如《無名的裘德》中所寫的孩子“時光老人”。

  將來以這种新認識為基礎的理想里所体現的那种面目,大概要和姚伯的面目是一類的。觀察姚伯的人,眼光都要被他吸住,不過卻不是因為他的面目像一幅畫,卻是因為他的面目像一頁書;不是因為面目的本身,卻是因為面目上的記錄。他的眉目,當作象征看來,就有了引誘力,好像本來平常的聲音,在語言里就有了引誘力,本來簡單的形狀,在文字里就有了趣味。
  他在孩童時代,人家曾對他有所期待。但是除了這一點而外,其它一切,完全都在混亂之中。他也許會獨創一种花樣而成功,也許會獨創一种花樣而失敗:這兩方面好像有同樣的可能。關于他,唯一可以絕對确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他決不會在他生來的環境里站住不動。
  因為這樣,所以附近一帶的農民們偶爾提起他的名字來的時候,听見的人就要問:“啊,克林·姚伯么,他現在正在那儿作什么哪?”要是我們對于一個人自然而然要問的是“他正在那儿作什么哪?”那我們總覺得,他這個人,決不能像我們中間大多數的人那樣,并沒在那儿作什么特別的事情。我們總模模糊糊地覺得,他一定正在侵入一种奇特古怪的境地,至于是好是坏,卻不一定。虔誠的希望自然是說,他正在那儿往好處作的了。秘密的信心卻總說,他正在那儿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有五六位過得很舒服、在市集上作買賣的人,每次坐著大車到集上去的時候,總要在靜女店里歇腳。他們就特別好談這個題目。事實上,他們雖然不是荒原上的居民,但是他們嘴里含著泥做的長管旱煙袋,從窗里往外看著荒原的時候,他們就不由得要談這個題目,因為克林的童年是完全和荒原聯在一起的,所以凡是看見荒原的人,就難以不聯想到克林。因此這個題目談了又談;要是他正在那儿名利兼收,那于他個人當然很好;要是他正在那儿作人世的悲劇角色,那于說故事的當然很好。
  當時的實情是:姚伯還沒离家以前,他的聲名就已經傳揚到很不适宜的范圍了。西班牙的耶穌會教徒格銳辛1曾說過:“名過其實并非福。”姚伯六歲的時候,曾問過一個《圣經》上的難題,說:“我們知道頭一個穿褲子的人是誰?”2這話一傳出去,連荒原的邊鄙上,都交口稱揚,贊聲四起。他七歲的時候,因為沒有彩色,曾用卷丹的花粉和黑覆盆子的果汁,畫過一張滑鐵盧戰跡圖。他十二歲的時候,至少在周圍二英里地以內的人,沒有不知道他是一個藝術家兼學者的了。在同樣的時間以內,普通的人只能把名聲傳到六百或者八百碼,而另外一位和那些人地位相同的人,卻能把名聲傳到三千或者四千碼,那他這個人,一定得有點儿特別的地方。也許克林的名譽,和荷馬的一樣,都有點儿是由于地位上偶然的事項吧3;不過不論如何,他卻是很出名的。
  
  1 格銳辛(1601-1658):西班牙作家,輯斯多噶式格言為《處世術》。其論名譽見于英譯本《全才紳士》。哈代曾從《雙周評論》抄錄了他七十五句格言。
  2 《圣經》上的難題……頭一個穿褲子的人是誰:《圣經》里頭兩個人,亞當和夏娃,最初是裸体的,后來吃了知識之果,才穿起樹葉儿來,并沒提褲子的話。后來《出埃及記》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二節耶和華曉諭摩西,叫他告訴以色列人,作种种東西的法子,才提到褲子,說“要給他們作細麻布褲子……”,那時隔亞當夏娃已經過了許多輩儿了,究竟誰是頭一個穿褲子的,《圣經》里并沒明言。所以這個問題,讓一個小孩問來,很算細心。
  3 名譽……像荷馬出于偶然:英詩人楊(1682-1765),在他的詩《好名》第二章第二十八行說,“還有什么比愛好偶然的名譽還愚蠢?”是名譽本有偶然的性質。至于荷馬!其人之有無即成問題。有七個城都爭稱自己那個地方是他的出生地。其目盲則為后人根据古代吟唱詩人情況而捏造的。其詩則有人認為,系前后積累,以漸而成,非出一手,而別人則默出無聞,而荷馬之名獨盛,其非出偶然而何?

  后來他長大成人,有人幫忙,作起事來。命運總是惡作劇的:所以才會叫克萊弗1一起頭儿作“大寫”,叫蓋伊2一起頭儿作布商,叫濟慈3一起頭儿作外科醫生,叫別的上千上万的人一起頭儿作种种的怪事4;現在就是這种命運,把這位荒原上隱逸狂野的青年,發落到以滿足特別表現自炫和虛榮為唯一專務的職業里。
  
  1 克萊弗(1725-1774):英國駐印度的長官,封男爵。幼時,曾在東印度公司當過“大寫”。
  2 蓋伊(1685-1732):英國詩人,幼時曾作過布店學徒。
  3 濟慈(1795-1820):英國詩人,十五歲時,曾跟外科醫生當過學徒。
  4 叫別的上千上万的人一起頭儿作种种的怪事:我們可隨便從近世文人中舉出几例;哈代自己最初是作工程師的,小說家威爾斯最初是布店學徒,詩人兼桂冠詩人梅斯菲爾德最初作過水手,詩人布里奇斯學過醫生,小說家本納特最初作過律師的書記。

  關于給他這樣選擇職業的詳細情況,用不著敘說。他父親死的時候,一位住在鄰近的紳士,熱心好義想提拔他,于是就采取了把他打發到蓓口去的辦法。姚伯本來不愿意到那儿去,不過那是他唯一有出息的路子,所以他只得去了。他從蓓口又上了倫敦,在倫敦待了不久,又去到巴黎,在巴黎一直待到現在。
  既是大家對于姚伯都總是覺得他好別生花樣,所以他來家還沒過多少日子。荒原上就有人對于他在家待這樣久,生出很大的好奇心來。休假的期限,按情理說已經過去了,他卻還在家里流連。朵蓀結婚后第一個禮拜天上午,大家都在費韋門前剪發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成了他們談論的資料。原來本地人老是在禮拜天這個時候這個地方理發,理完了發,到了中午了,才進行禮拜日的大事梳洗,再過一個鐘頭,才是禮拜日的大事穿戴。在愛敦荒原上面,正式的禮拜日,不到正餐的時候1不算開始;而且就是到了正餐的時候,也還只能算是一個殘缺不全的禮拜日哪。
  
  1 正餐的時候:在下午一兩點鐘。

  禮拜上午這种剪發的工作,都歸提摩太·費韋一手承辦;遭殃的人,把褂子脫了,坐在房子前面一個大剁墩上,一些街坊們,就在一旁,嘴里東家長西家短地閒談著,眼里把剪下來那一撮一撮的頭發,逍逍遙遙地看著,看它們在風地里飛,看它們在空中四面八方地散得無影無蹤。無論冬天,無論夏天,這番光景,總是一樣;只有遇到風力特別猛烈的時候,他們把座儿移動几英尺,挪到房子的角落那一面,才算是情況稍稍有點儿變動。費韋一面拿剪子鉸著頭發,一面說著真實的故事,那時候,要是理發的人,因為沒穿褂子,沒戴帽子,坐在屋子外面的風地里,怕冷抱怨,那他就等于馬上宣布,他自己不是男子漢大丈夫了。他要是因為耳朵下面叫剪子微微扎了几下,或者脖子叫梳子划了几下,就退縮叫喊,或者歪嘴擠眼,那別人一定要認為他太不懂禮貌了,因為他不想一想,費韋干這种事,完全是白盡義務啊。因此,凡是禮拜天下午有人腦袋瓜子上流血的,那他不用費別的話,只要一說“俺剪發來著”,別人就完全明白了。
  那時候,姚伯正在他們面前那一片荒原上面閒逛;他們老遠看見了他,就把他當了題目談論起來。
  “一個人,在別的地方作事作得轟轟烈烈的,決不能無緣無故就在這儿兩三個禮拜地待下去,”費韋說,“你們听俺這句話好啦——他准是又想出新主意來了。”
  “啊,不管怎么樣,反正他不能在這儿開鑽石店,”賽姆說。
  “俺覺得,他要是不打算在家里待,那他就不能把他那兩個大箱子也帶回來了;至于他在這儿到底要干什么,只有老天爺知道罷了。”
  他們東猜一會,西猜一會,不過沒等到他們猜多大的工夫,姚伯就走到离他們很近的地方了;他看見他們在那儿剪發,就要和他們湊到一塊儿,所以就朝著他們走來。他走到他們跟前,往他們臉上仔細看了一會儿,沒說別的“開場詞”,就說:“我說,街坊們,我能猜出來你們剛才談什么話來著。”
  “是,是;你要猜那你就猜吧,”賽姆說。
  “你們談的是我。”
  “喲,這話要不是你猜出來了,俺自己是怎么也不肯說的,”費韋帶著忠實正直的口气說;“現在既是你先猜出來了,姚伯少爺,那俺只好承認了,俺們是談你來著。俺們正在這儿納悶儿,不明白為什么你作那樣華麗的買賣,在全世界都出了名了,這陣儿可跑到家里閒待著。這就是俺們談的。”
  “我很愿意告訴告訴你們,”姚伯說,說的時候,帶出叫人意想不到的誠懇態度。“我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机會。我所以回到家里來,因為我前思后想,總覺得我在這儿,不至于像我在別處那樣沒有用處。不過這是我近來才看出來的。我頭一回离家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地方并不值得措意。我覺得咱們這儿的生活可笑。那時候我總說,不用黑油擦靴子,而用油油靴子,不用刷了刷衣服,而用樹枝子撢衣服,還有比這种情況更可笑的啦嗎?”
  “不錯,可笑,可笑。”
  “不對,不對,你們錯了;一點儿也沒有什么可笑的。”
  “對不起,俺們本來還只當你的意思是說那真可笑哪。”
  “唉,這种情況,過了一些時候,使我非常消沉。后來我明白了;我那是想要跟那些和我自己几乎毫不相同的人學得一樣。我那是想要脫离一种生活,改換另一种生活,但是我所換到的生活,比先那一种,并不見得好。那只跟原先那一种不一樣就是了。”
  “不錯:大大地不一樣,”費韋說。
  “正是,巴黎定然是個迷人的地方,”赫飛說。“又是華麗天堂的大貨窗,又是銅鼓鋼號吹吹打打的;再看俺們,不論冬夏,不管好天坏天,都在露天底下——”
  “不過你這話是誤會了我了,”姚伯分辯說。“所有那些情況,都正是使我意气非常消沉的地方。但是后來又有一种情況,叫我更覺得消沉;因為我那時候明白了,我作的那种事,正是一個男子漢作起來最無聊、最沒有用處、最缺少丈夫气的事。我想到這一層,可就拿定了主意了:我決定不作那种事了,我要在我認識得最清楚的人們中間,在我能發揮最大作用的人們中間,作一种合理的事業。我現在已經回來了,我現在告訴告訴你們我怎么樣來實行我的計划吧。我先在頂靠近愛敦荒原的地方上,辦一個學校,同時在我母親家里,辦一個夜校,我得能兩下里都照顧得來才成。不過我得先念一點書,好取得應有的資格。好啦,街坊們,我得走啦。”
  于是克林又往荒原上散步去了。
  “他無論怎么也不能把他那种計划實現,”費韋說。“過几個禮拜,他看事就不那樣看法了。”
  “這小伙子倒好心眼儿,”另一個人說。“不過俺看他還是少管閒事好。”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