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幼時熟讀孫子兵法,又從烈祖學武,初太祖不善騎射,而後太祖與馬終日起居,,漸與馬通。
——《華夏春秋》·《武帝紀》
吳郡賞寶大會後,孫策在整個吳郡都算得上小有名氣,每日來孫家拜訪的人自然是絡繹不絕,然而今天的孫家卻沒有一個位來客。
今天是孫家祭祖的日子,孫家自承孫武之後,祭祖倒和別人家不同,至少在外人眼裡是比較神秘的。每年祭祖孫家都大門緊閉,而且一關就是三五天,既不去墳墓,也沒有什麼轟動的儀式。不過這麼多年街坊鄰居也都漸漸習慣了,但每當孫家祭祖的時候,還是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雖然討論不出實質性的結果,但也算得上每年富春的熱門話題之一了。
孫策站在庭院一旁,看著面前的孫堅在執行著一些古老的儀式。孫策已經不知道自己站多久了,肚子也早已餓的咕咕叫。還好的是孫策對於家祭很是好奇,一直盯著孫堅的一舉一動,到是讓飢餓感稍稍轉移了一些。
落日漸漸落下,天空如刷了一層濃濃地墨,孫堅還在專心致志的祭祖,孫策還在那裡站著,不過所站的地方和原來有些偏移。此時的孫策又困又餓,對於眼前重複的儀式也已經失去了興趣。孫策在前些年祭祖的時候一直被關在房中,當時在房中的孫策一直在想像著院中祭祖的情景,而今在庭院中站了一天的孫策卻是無比的想念那些在房中的時光。
在孫策的印象中,自己的家族是很神秘的,很多人說過自己家是兵聖孫武的後代,這一點孫策從前世的記憶中也多多少少的有所瞭解。然而孫堅多年來從未提起此事,所以到現在也無法準確的肯定這個說法。今年是孫策第一次參與家祭,心裡想著總能看出一點端倪,可惜的是從頭到尾孫策也沒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心裡的疑惑沒有被解答,孫策也就一直站在那裡發呆。
當孫堅結束自己的儀式時,已經是夜裡了,孫堅站起身來看向坐在一旁的孫策搖了搖頭,將孫策招呼過來。孫策敏捷的站起來,迅速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向孫堅小步跑來。
「肚子餓了吧,今天差不多了,你母親做了你愛吃的糕點。」孫堅摸著孫策的頭道。孫策點了點頭,如釋重負的向房中跑去。
惡補了一頓的飯菜後,孫堅什麼也沒說就讓孫策睡覺去了。就這樣,第二天,第三天,孫策依舊看著孫堅家祭,偶爾也受到孫堅的指示去做些什麼,不過卻沒有太多可說的。
終於在第五天,孫堅結束了家祭,此時的孫策已經無精打采,完全沒有了先前的活力,當然家祭的孫堅更是疲憊不堪了。孫堅招手將孫策叫來,向後院走去,孫策也不知有什麼事情便只有緊跟著孫堅的腳步。
後院都是一些樹木和雜草,平時也多用來放置一些雜物,孫堅走了沒多久便停了下來,隨後蹲下身子開始清理地上的雜草和土。孫策疑惑的看著孫堅的舉動,在那雜草和土的下面隱約能看到一塊大石板。接下來孫堅慢慢將石板移開,露出了一個大洞,而孫策則看著洞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跟著我,我們下去「。孫堅將孫策從沉思中打斷。
孫堅領著孫策從洞中下去,孫策踩著階梯小心翼翼的向下走著,孫堅一言不發拿著燈籠走在前面。地洞並不深,沒幾步就到底了,下面的空間並不怎麼大,孫堅將周圍的燈籠一個個點開,小小的地洞頓時亮了起來。
孫策揉了揉眼睛來適應這燈光,隨後便向周圍看去,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長桌上滿滿的排位。孫策內心一驚,粗略的看去,孫武赫然在列,此時孫策多年來的一些困惑也就此解開。
「這個是……「孫策吞吞吐吐的看著孫堅,顯然還沒從驚訝中走出來。孫堅沒有回答孫策的問題,只是走到桌邊拿了一把香點上,「跟我來拜祭祖先。」孫堅向孫策命令到,兩個人就這樣一起在牌位前跪拜。
跪拜之後,孫堅起身背對著孫策緩緩問道:「你一定有很多疑問吧。」
沒等孫策回答,孫堅便揚頭回憶道:「我們孫氏的起源並不是像一些書中描述的那樣簡單,在幾百年前,祖先是孫臏的一位部下,祖先本姓昊,在戰爭中孫臏多次救祖先於危難中,祖先誓死追隨。那時孫臏膝下子女或被人所害,或死走逃亡,孫臏去世時竟沒有一個後人在身邊。而祖先為報孫臏知遇之恩,便改姓為孫,將孫家視為祖宗。祖宗有言:孫家之事不可向外張揚,孫昊不可通婚,昊姓有難必全力助之。當然還有很多祖訓也應當銘記於心,你內心的疑惑都解開了嗎?」孫堅看向一旁被驚呆的孫策。
孫策此時的確驚呆了,他想了很多天,或真或假,這是他從沒想過的結果,此時孫策的感覺還有些懷疑孫堅是不是編了一個故事。
「父親,說的都是真的嗎?」孫策試圖想驗證故事的真假。
孫堅嚴肅的看著孫策點頭道:「這種事豈可兒戲,況且看這牌位,我又怎麼欺騙你呢?我知道你內心一直疑惑著,所以今年家祭才將你叫上,並告知你這些。父親這麼小的時候聽到這些也是很震驚。」
「其實無論昊姓還是孫姓,都不那麼重要,我們一直偷偷將自己許為孫武,孫臏之後,也算是想博得世人的一些關注,想來祖先當時也是因為想到這些,才定下這家訓吧。」孫堅看向牌位停頓了一下,「可惜孫家歷代祖先都這樣迷迷糊糊的過來了,我想後人不只要記住孫家有孫武,孫臏,是兵家鼻祖,自己是兵聖之後,更要繼承祖先遺風。」
孫策看著眼前高大威武的孫堅完全說不出話了,孫策真沒想到孫堅能跳出封閉的思想,如此明智,而且還有此鴻鵠之志。孫策點點頭又朝牌位看去,內心卻還回放著孫堅的話語。
孫堅一席話不但將內心的疑惑解開了,還讓孫策受到了激勵。孫策此時恨不得自己有孫武一樣的成就,好讓孫氏子孫記住自己不僅僅是兵聖的子孫,還是孫策子孫。當然孫策並沒有想到,上天給自己的要比現在想的多的多,不過也困難的多。
孫堅看著被自己幾句話所激勵的孫策笑了笑,並從祠堂中拿出一個包遞給孫策道:「這個包裡有祖先傳下來的兵法和家訓,這裡面的兵法就是孫武祖先最初的原稿,後世的孫臏祖先也註釋了很多。
為父小時看了很久卻也沒發現裡面的精髓,孫家歷代也只有孫臏祖先看懂書中所蘊含的深意,所以他也能百戰百勝,並寫下《孫臏兵法》。無論怎樣,你自己要好好的讀,有什麼不懂的再來問我,至於家訓,則更應該爛熟於心,這一些日子你就好好的研讀這些吧。」
孫策接過包聽著孫堅的話表面上輕輕的點著頭,內心卻是驚濤駭浪,孫武親筆寫的,還是專門留給後代的,這難不成就是孫子秘本,若真是這樣,肯定有一些更精闢的東西。《孫子兵法》這個巨著,在前世孫策就看過很多遍,至今孫策還記得歐陽修對此書的讚揚「武之書本於兵,兵之術非一,而以不窮為奇,宜其說者之多也。」
沒想到如今能得到孫武親自書寫的《孫子兵法》,這家傳的《孫子兵法》定是不凡。想到這,孫策恨不得現在就回到房中讀上幾天幾夜,然後自己立馬就能變成如孫武一樣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接下的幾天裡,孫策把自己關在房中並謝絕見一切客人,專心致志的去讀孫堅給的孫子秘本。孫策打開包後才發現這家傳的秘本是寫在一塊塊的牛皮上的,孫策大致數了一下,共有一百多塊,而且牛皮上的字體也不是當前所用的小隸,而是一種孫策並不認識的字體。索幸孫策發現包內還有一本註釋的竹簡,可以讓孫策可以翻譯出這字體,不過如此一來工程更為浩大了。
一個月過去了,孫策大致已能看懂這些文字,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孫策將牛皮紙上所有的內容看了一遍。可是當孫策將這些內容全部看過後卻更為疑惑,因為這些牛皮紙上的內容和世間流傳的《孫子兵法》並沒有什麼不同,而且由於分佈在一百多塊,內容甚至還沒有普通流傳的那樣連貫。孫策特別失望,不過依舊認為這裡面有秘密,只不過自己還沒有發現而已。孫策想到父親說的話,歷代子孫只有孫臏看得懂,而孫臏也成為了兵家傳奇。
孫策一點也不甘心,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去研究,孫策將所有能想到的方法全部試了一遍,用水泡過,也用火烤過,甚至於將牛皮紙放在太陽下看有沒有異常的陰影。不過,無論怎麼去研究,牛皮紙依舊沒有說話,至少孫策沒有聽到。
孫策又找來市面上流通的《孫子兵法》,按照順序將一百多塊牛皮紙,一點點的拼接起來,然後再去讀,依舊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氣之下的孫策將辛苦拼了半個月的牛皮紙打亂,然後再去無規則的拼。
時間過去半年了,孫策無力的看著眼前的牛皮紙,此時的孫策像是被潮水沖垮的沙堡,支離破碎,孫策苦笑搖了搖頭,把牛皮紙包了起來。即使你無限的接近答案,即使牛皮紙一直向你呼喊,即使就差那麼一點點,可是你就是找不到,這就是人生。孫策明白自己一定還差那麼一點,只不過,這一點一定不是現在能領悟的。
多少年後,當孫策再提筆寫起兵法的時候,想起自己這段往事,還多多少少有那麼一絲慶幸,慶幸當時沒讀懂。沒讀懂的問題,可以用一生去來尋求答案,而那些看似讀懂的東西卻早已捉摸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