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的九月,曹操令曹仁為許昌太守,領兩萬兵馬守衛城池,而自己卻親率馬步兵十七萬,會合呂布,劉備,更與孫策呼應,內外相夾,四路人馬同時□□袁術。
曹操這番出征,劉協卻沒有去踐行,曹操也未請示劉協,窩在御書房中的劉協正閉著眼睛深深的沉思,曹操連出征這樣的大事都未請示自己,這說明了什麼?自從上次朝堂之上自己與曹操舌戰之後,曹操就開始無視自己了,若自己再不識好歹,那麼迎來的不再將是曹操故作的恭敬,而是逼迫,逼迫自己放棄一切的權利,包括自由。不行,劉協猛地睜開眼睛,自己可不能坐以待斃,走上漢獻帝的老路,必須趁曹操這次出征在外,拿下許昌,建立自己的政權,想到此處,他又將眼睛輕輕閉上,要拿下許昌談何容易,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計劃,首先是兵力,曹仁領兩萬兵馬守城,而自己除了城外的三千兵馬,再加上董承的三千部曲,也只有六千,六千對兩萬?如此懸殊的差距讓劉協深深地歎了口氣,看來是只能智取,不可力敵啊!再者就是人才,曹仁領兵數年,經驗何其老道,乃是統兵的大將,不是自己可比,而自己手下,楊彪,孔融,禰衡,郭鼎皆是文人不可領兵,李晨,宋九乃是宦官,更是不可,龐平,蕭二,張大勇只適合率兵殺敵,若讓他三人統領軍馬卻是不能,龐平厚道,不知隨機應變,蕭二與張大勇魯莽,易中他人之計,算來算去,手下能為將者只有蕭大與那李風,董承雖然領過兵,但史上對此人記載也無太多筆墨,想來也是一個碌碌之人。
人才啊!劉協默默地感歎,忽然間靈光一閃,當年獻帝一卷衣帶詔便招來七義,自己何不效仿獻帝,賜予董承詔令,讓其招攬人才,反正曹操不在許昌,就算讓他知道此事也無妨,等他領兵回城,許昌早在囊中,至於那曹仁,倒是不足為慮,想到此忙對宋九道:「傳國舅董承覲見!」
董承聞獻帝召喚,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到皇宮御書房,此刻劉協卻依舊在冥想,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計劃,只需在思量好細節處,那麼拿下許昌倒並不是太大的問題,見董承以至,忙令宋九搬椅賜坐。
劉協並不擔心董承的忠誠度,撇開歷史記載不說,單是從董玲的婚事來看,董承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所以他也不打算拐彎抹角,便直接了當地道:「國舅,朕有事情請你幫忙!」
董承一愣,隨即道:「皇上儘管吩咐,臣必當竭盡所能!」
劉協點點頭:「好,朕有兩件事!」說完頓了頓道:「第一,朕給你詔書一份,你立刻替朕招攬所有忠義之士,朕要與曹操對抗,奪下許昌!」
董承愕然,他沒想到劉協竟這樣坦白地告訴自己,如此的信任頓讓董承感動萬分,竟有些哽咽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上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