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在克里姆林宮的會議室裡,參加會議的還是政治局的九名委員。
「各位可能已經知道了,在遠東的戰場上,紅軍遭受了敵人的突然襲擊,被中國打得大敗。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我不得不說,我們前兩年的軍事改革某種程度上是失敗的。」斯大林會議一開始就把矛頭指向了242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當時的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是別人正是托洛茨基。
「我並不是針對任何人,而是實話實話。這個軍事改革確實裁剪了軍隊的冗員,使得蘇維埃保留了精銳的戰士。可是軍事改革卻只是停留在部隊整編上,不管是軍事思想,還是戰術、戰法還是老舊的一套。這次與中**隊的傷亡比達到了10:1,我們英勇的紅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親赴後繼,卻不能衝上敵人的陣地。反觀敵人靠著坦克、大炮,輕而易舉的摧毀了我們的防線。這說明精神和理論上的強大是戰勝不了敵人的,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要進行改革,要進行經濟層面上的改革!」斯大林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要進行經濟改革。
列寧逝世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都曾堅決擁護列寧的政策。作為攻擊對方的證據,甚至列寧說過的一句話,就被拿來成為武器。
隨著托洛茨基在鬥爭中逐漸的失敗,斯大林掌握了話語權。他決定要實施新的經濟政策,他認為要建設社會主義。就要拋棄列寧時期的一些做法。他提出了四點主張:一是蘇聯可以單獨建成社會主義,二是經濟行政計劃化、三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四是高積累高投資。
他認為為了發展社會主義農業和輕工業可以做一些讓步,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而這需要全國的經濟統籌安排,必須實現經濟行政計劃化。這引起了季諾維也夫的不滿。於是這位斯大林之前的盟友與斯大林決裂轉而和托洛茨基聯盟反對斯大林。
斯大林一時之間對於這二人的聯盟也無可奈何,只有把自己的計劃先放下,現在遠東的戰敗讓他看到了可以重新推動自己計劃的契機。斯大林雖然對於戰爭的失敗有過惱怒,但是平靜下來之後他發現這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
他認為,軍事上的實力,與他的聯繫不大。進行軍事改革的時候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是托洛茨基,主持改革的是已經去世的伏龍芝。現在指揮戰鬥的是布柳赫爾,自己唯一的過錯就是推薦了布柳赫爾。可是他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誰都挑不出來他的任何毛病。
也就是說這場敗仗於己無害,想到這裡斯大林居然隱隱的希望遠東的戰事能夠更加糟糕,最壞的結果就是把以前侵佔中國的領土還給他們。這算起來也不是自己的責任。蘇維埃成立的時候,列寧說的要廢除以前簽訂的所有條約。也說要把中國的領土還給他們,想到這裡斯大林更加心動了。所以今天的政治局會議,他以戰敗為由頭,將議題引向了改革。就是要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
托洛茨基並不知道斯大林在想些什麼,但是他知道不能讓斯大林的提議通過。他一邊拿著筆在紙上無規則的畫著,一邊努力地思考,要怎麼反駁斯大林。
「我並不認為因為這場戰爭的失利。我們就要進行改革。」季諾維也夫開口說話了。
聽到自己的盟友開口,還在想著對策的托洛茨基抬起了頭。望著季諾維也夫想聽聽他的說法。
「因為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一場不必要的戰爭。當時和中國簽訂合約的時候,就已經寫明了。要將中東鐵路的很多利益還給中國。為什麼這兩年一直沒還,非要鬧到中國人強行收回,早幹什麼去了?還有就是,我們既然已經和張安樂搞好了關係,雙方合作的也融洽,在張安樂掌握了中國的政權之後。我們為什麼要繼續支持南方的政府,甚至在他們已經要失敗的時候,不惜發動戰爭給他們贏取喘息的時間。造成戰爭失利的主要原因不是經濟或者是別的領域上的問題,恰恰是我們外交政策上的失誤,尤其是對中國發動戰爭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季諾維也夫並沒有理會斯大林的話茬,而是從戰爭的必要性來分析這個問題。
他的這番話可以說是打在了斯大林的七寸上,當年要和張安樂搞好關係的是他。後來繼續支持南方政府的也是他,現在要發動戰爭的還是他。這樣一來就把斯大林拋出來的戰爭失敗給撇到了一邊,開始追究起了斯大林的責任。這本來就是一場沒必要的戰爭,你非要打,這回好了失敗了吧。
斯大林沒想到季諾維也夫會來這招,他正思考著怎麼接招,他的一個小弟開口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上次對中國發動戰爭,咱們政治局九個委員可是全部都投了贊成票。這才幾天的功夫,你們不會得了健忘症了吧。」布哈林笑著開口了。
「我們那是為了維護團結,當時你們七個人全部投了贊成票,我們就算反對也無濟於事。全票通過對於國家備戰和國民時期的激烈也都是有利的,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不對。」季諾維也夫立刻反駁道。
「不管怎麼說,發動戰爭是我們政治局共同開會討論通過。如果說有責任的話,我們九個人都有責任,誰都逃不掉!」布哈林就是搞理論的,這種事難不倒他。
「我認為現在最重要不是討論改革的事情,改革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進行的。當下最重要的是還在進行的戰爭,不要忘了我們在前線還有近十萬的戰士在於敵人戰鬥著。怎麼繼續接下來的戰爭才是首要任務。」托洛茨基一看暫時不佔上風,轉而將話題引向了戰爭。
他這話說出來大家都不說話了,因為現在誰都不敢說繼續打下去,還是現在就停火。
先說繼續打下去,前方已經傷亡了近半的部隊。新的援軍想要到達,最少得一個月左右。到了那個時候,搞不好敵人已經越過了高加索山。更別說這次戰爭已經動用了三個正規師,下一次要多少?五個?十個?還是二十個?
要說不打了,現在的戰爭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自己說的不算。
「這仗打到現在這個樣子,我要負一定的責任。」大家都不說話也不是辦法,最後斯大林看了看眾人開口了。
聽到他這麼說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撇了撇嘴,剛才你怎麼不說是自己的責任。現在布哈林為你辯解完了,又出來擺高姿態。
「我們戰前對中國實力的評估不準確,或者說我們當初在規劃軍隊建設的時候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評估都不準確。我們的精銳部隊,按照設想是要能和之前的德國、日本等陸軍強國相抗衡的,現在卻連中國都打不過。」斯大林望了望眾人,然後自顧說道。
「這只能說明,我們還在用老舊的觀念來看待我們的鄰居。提起中國大家都想到軟弱無能,人盡可欺。可是事實告訴我們,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了。究竟是什麼讓中國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正是張安樂實施的一些改革。他在蒙古搞的工業基地,他在西北進行的三年規劃。現在看來是成功的,我們的專家在國內沒有製造出坦克,到了中國卻幫他們生產出來了坦克。這就是他們集中力量進行重工業建設的結果,飛機、坦克、槍炮,甚至軍艦也能自給自足。現在看來他們的思路是對的,想要一心搞發展,就必須先讓自己強大起來。」
「農業和輕工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反而是重工業帶來的效益最大。經濟和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展的,反而是軍事很快的有了成效。軍事上落後了,別的國家就要欺負你。當年的清政府就是這樣,落後就要挨打,這對我們是個教訓啊!」斯大林說到底還是不想放棄自己的改革。
「落後就要挨打,斯大林同志這句話說的好,總結的很精闢。」布哈林毫不掩飾自己的馬屁,**裸的就給拍上了。
「總書記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說怎麼解決當前的問題。」季諾維也夫並不為所動,繼續提醒斯大林不要跑題。
「依照現在的形式,想要快速增援前線已經是不可能了。不過我們現在就和談,他們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對於國民我們也沒有辦法交代。我們可以一邊繼續打,一邊向中國方面露出要和談的意思。一旦戰爭形勢對我方有利,我們就和談。」斯大林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要是我們繼續失利呢?」托洛茨基問道。
「要是繼續失利,那就立刻和談」斯大林毫不猶豫的說道,緊接著給出了一個條件:「烏蘭烏德、赤塔、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四座城市兩座失守,就立刻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