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

第二卷 三足鼎立 第三十六章 郭松齡反奉 文 / 曾不想離開

    郭松齡得知張作霖去了濟南,知道自己的事情暴露了,便決定提前起事,當天下午他通電提出三個條件,如果張作霖不答應,那麼他就要兵諫:第一條:要求張作霖下野,推張學良繼承大任。第二條:宣佈楊宇霆罪行,要求他即日去職。第三條:國內應即日停止軍事行動。

    這三個條件張作霖怎麼會答應,沒有收到張作霖回答的郭松齡連夜回到灤州召開軍事會議。在灤州召開軍事會議,宣佈班師回奉,倡導和平。

    會議開始的時候,郭松齡首先講話。

    「自從我軍與直系征戰以來,歷年戰爭耗費錢財無數,致使東北民窮財盡,錢法日益毛荒,去年與曹、吳之戰,是我們為保土安民故不得已而為之。此次之戰,師出無名,徒為姜、楊爭地盤。這種兵連禍結,為少數人謀利益,爭地盤而空耗國帑,徒增民困。此次班師回奉,純為清除亂源,改革東北政治,不事內爭,而以休養生息為目的。上將軍年事已高,暫息仔肩,貽養天年,讓位與少帥,內修政治整軍經武,外御強鄰以固邊防。」

    郭松齡講的這些都是客套話,如果只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幾個人願意跟他起義,大家願意跟他起事的原因就是認為張作霖不公。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去年他們在山海關與直系主力激烈的戰鬥吸引了敵人的大部分注意,張宗昌才有可能突襲。

    可是戰爭之後,自己獲得的利益確實最少的。對此從上到下都有怨言,所以這次郭松齡提出來的三個條件,下面的軍官普遍認可。

    郭松齡此時掌握著奉軍最精銳的部隊,大約有7萬多人。他將這7萬多人編組為五個軍,任命鄒作華:原東北陸軍炮兵司令兼炮兵第一旅旅長(留日學生)為參謀長。

    宋九齡:原第四師二十七旅旅長為前敵總指揮。

    劉振東:原第七師六旅旅長(郭松齡陸軍速成學堂同學)為第一軍軍長。

    劉偉:原第六師二旅旅長(郭松齡陸軍大學同學)為第二軍軍長。

    范浦江:原五師三十三旅旅長(保定軍校五期生)為第三軍軍長。

    霽云:原十二師四旅旅長(郭松齡陸軍速成學堂同學)為第四軍軍長。

    這四個軍,擔任第一線的攻擊部隊。

    魏益三:原炮兵二旅旅長(郭松齡陸軍大學同學)為第五軍的軍長,在九門口、石門寨一帶擔任後方支援和防禦力量。

    郭松齡和手下的部將認為奉天所有精銳部隊都在自己掌握中,瀋陽現在幾乎沒有部隊。雖然吉林第十五師張作相部佔據山海關,但是張作相的部隊屬於地方上的守備部隊,戰鬥力有限,根本不堪一擊。

    黑龍江省雖有兩個騎兵旅,但沒有多大的戰鬥力,而且鞭長莫及。就算他們利用「南滿鐵路」運輸還必須與日本交涉,現在日本與自己也有合作關係,只要日本人拖延一些時日,他們肯定來的晚。如果他們從草原輕騎南來,最快也得兩個星期,等到黑龍江的騎兵到達而郭軍已佔據奉天了。到那個是偶黃花菜也涼了。

    得知郭松齡真的造反的時候,張作霖破口大罵:「郭鬼子這個鱉羔子,他剛到瀋陽來的時候,扛個行李卷,所有的家當就是兩個茶碗還有一個沒把的。小六子告訴我說他是個人才,能吃苦耐勞。我一次就給他兩千塊大洋,讓他安家,沒有想到他現在居然恩將仇報,忘恩負義太不講義氣了。」

    張安樂聽到這些話笑了笑勸道「大總統不用生氣,郭松齡走到這一步也算是咎由自取。他確實是有些才華,可是他恃才傲物,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去年打仗之後,他認為自己出力最大,得到的好處卻最少,心裡自然會不平衡。」

    「他出力大?哼,他和小六子一起在山海關和敵人磨了一個多月都沒有進關,要不是你們爺倆,這仗估計打到現在也不一定能打完。郭鬼子一向看不起別人,不管是楊宇霆這種舊軍官出身,還是我和你爹這種綠林出身,他都不放在眼裡,認為只有上過學的才是正兒八經懂軍事的。典型的書獃子一個,你說他有才華,論練兵,他比不上你。論行軍佈陣,他比不過姜登選。論出謀劃策,他比不上楊宇霆。他啊,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眼裡都是別人怎麼怎麼不好,都是自己怎麼怎麼好。這樣的人就算能得一時之勢,卻終究上不了檯面。」張作霖哼了一聲之後開始評論起來了郭松齡。

    「郭松齡的事情不急,現在孫傳芳,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甚至李景林和郭松齡聯合反奉。我西北軍二十萬將領,唯大總統之名是從!隨時聽後大總統的調遣!」張安樂表態道。

    「很好,伯偉我沒有看錯你。」張作霖聽到張安樂的這番話非常高興,拍了拍張安樂的肩膀說道,嘴上雖然這麼說,心中卻是在嘀咕,這張安樂什麼時候有二十萬部隊了。

    沒錯,之前的西北軍有12個師,十五萬人,就算加上楊樹增的一萬多部隊也就十七萬。可是今年8月份,張安樂又擴編了4個師的部隊,一共五萬人所以現在張安樂的部隊是二十萬。這四個師,一個在庫倫,一個在寧夏,一個在西安,另一個在張北。這四個師正好編入現在的四個軍,每個軍成了三個師的編制。有了這些部隊的加入,張安樂對於之前的作戰計劃更加有信心了。

    他現在信心十足,可是張作霖卻是憂心忡忡,自己不在奉天指揮,也不知道東北的戰事能發展成什麼樣子。張學良還年輕,什麼都不懂,這萬一奉天被姓郭的給佔了,可就糟了。

    話又說回來,自己現在哪裡還有多少部隊平叛呢。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楊宇霆的幾個師和駐紮在吉林。黑龍江等地的幾個師。這些地方勢力和郭松齡手中的部隊相比,無論是軍火裝備,還是士兵素養,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11月10日由魏益三率領先遣隊兩個混成團,搭火車潛行開出山海關外,到距山海關附近二十里的萬家屯附近下車。魏益三命令部隊一面構築工事,一面破壞電線。

    郭松齡企圖把山海關至昌黎間的張作相吉林部隊三個旅(張作相第十五師旗下二十六旅和十旅,以及第十六師旗下的騎兵十旅。)和汲金純的第九師截留在關內一併解決。

    這個張作相正在瀋陽和張學良楊宇霆商議怎麼出兵南下的事情,群龍無首的吉林軍隊和汲金純的部隊居然並不知道郭松齡反奉的消息。他們還是看到兵車一列一列地向東開和到萬家屯的部隊又是構築工事,又是破壞電線,才起了疑心。他們給張作相打電話,張作相回答郭松齡已經反了,自己馬上趕回山海關。

    張作相命令奉軍李杜(十五師副師長兼任十旅旅長)參謀長毛遇鳳便宜行事,李杜和毛遇鳳決定先發制人,立即下令對魏益三的部隊採取行動。

    11月11日,吉林第十五師,第十旅突然向魏益三的部隊發動攻擊,郭松齡反奉的戰鬥正式打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