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王爺的奮鬥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 文 / 讓你窩心

    忽圖刺終究還是個糊塗蛋,趙檉哪裡有那麼好心,他拒絕了其歸宋的請求,又將也速該放回並沒有按照慣例留其為質,一下將他們叔侄二人的心都給收買了。而將其部族遷入大宋則斷絕了他們與其他部族聯繫和復合的機會,即便有了大宋的支持恐怕也難以再有大得發展。

    而趙檉為蒙兀部選擇的新址正是在宋金分界線附近,這麼做說起來是便於蒙兀部重返舊地,其實是將整個『安全區』扔給了塔塔兒人。按照現在的形勢,女真人獲得了戰略緩衝地,可大宋將蒙兀人換了個地方,則同時方便他們對金國發動越境攻擊,即使宋金以達成和議也無法約束其行為。

    塔塔兒人因為遊牧地靠近農耕地區深受影響,接受了部分農耕化的思想,因此失去了遊牧民族的『純良質樸』的本色,和汪古人一樣號稱草原上最『聰明』的人。可他們好東西沒學到多少,玩詭計、耍心眼兒的本事倒學了不少,變得崇尚利益、立場多變。而當初依附金國也是因為蒙兀部太厲害了,他們打不過,再有他們明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可以得到莫大的好處。

    真人正好也需要一股勢力對抗大宋,便於塔塔兒人一拍即合,他們各取所需,可以說是純相互利用的關係,大家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自然也就各懷鬼胎了,而其本身又不富裕,援助也摳摳索索的,想少花錢多辦事兒。所以說女真人玩陰謀還是比趙檉差了那麼一點點。他花錢大方,面上功夫做得也好。即便明知是被大宋利用,可也心甘情願的去為他死。

    蒙兀人失敗遷入大宋後。他們便是草原上最大的部族,而他們現在與金國又正處於蜜月期,相信過不了這個冬天,在女真人的支持下塔塔兒人便能夠收服草原上的小部落,將蒙兀部的『殘渣餘孽』殺光,從而一統草原成為新的霸主。以塔塔兒人的本性他們必然不會再願意屈居金國之下,雙方的衝突將不可避免。

    那時的金國不但要考慮對付潛伏在身邊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的蒙兀部人,還要提防隨時會翻臉的盟友。這將牽扯到其很多精力,在邊境線上也要佈置更多的兵力防止生變。而過去金國西部和南部與大宋接壤。從前大宋佈置在西部的兵力主要用於防範西夏和大漠南北遊牧的韃靼各部,宋金之間又有蒙兀部和塔塔兒部相隔,因此金國一直將南部邊界做為防禦重心。

    隨著大宋西征現在的形勢大變,高昌國被滅,西夏臣服,大漠的乃蠻部、克烈部被遠逐,汪古部被打服,大宋已經平定了西部邊境。如今蒙兀部遷入宋金邊界地區,則金國就要直面大宋的威脅。而蒙兀部也成為一把不知何時捅向他腰眼兒的利刃,迫使其不得不將防禦重心西移。

    金國東部雖有大海相隔,但大宋可以憑借水軍上的優勢,即可隨時在沿海地區登陸。又能通過高麗和曷懶甸兩個基地從陸路向他們發起進攻,這讓他們不得小心不防。隨著西部形勢緊張就得金國將有限的兵力像撒胡椒面似的佈置在整個宋金邊界上,將使其陷入處處設防。防線又處處薄弱的尷尬局面,正所謂失之東籬收之桑榆……

    趙檉如此高調的厚待蒙兀部的忽圖刺。潛伏在大宋的金國探子將消息第一時間傳回了國內,兀朮聽了就像正嗨之時被人兜頭澆了盆冰水。心情極為沉重。這些年來宋金兩國面上看似平靜,一般出了問題都是以談判的形式解決,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但雙方誰都明白兩國之間的仇恨最終還得以一場戰爭來解決,宋朝在積極準備,金國其實也沒有閒著。

    兀朮主持朝政這些年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邊防的建設上。他十分清楚大宋在奪得西北牧場之後,改變了缺馬的現狀,騎兵已經成為其主力兵種。而在他們失去對燕雲十六州的控制後,西南邊境同樣處於無險可守的窘境,只要宋軍願意隨時可以憑借火器的優勢強行突破阻攔縱馬北上。

    宋軍自擁有強大的水師後,汪洋大海不再是難以逾越的天塹。自從金國水軍在遼東灣海戰中損失殆盡後,已經無力再重新組建同等規模的水師與宋水軍對抗,只保留了一支用於保護內河的小艦隊,使宋朝水軍在金國沿海暢行無阻,簡直將金國的海域當成了自家的花園,沒事兒就來溜躂一圈。

    面對漏洞百出的邊界線,作為崇尚進攻的兀朮知道憑借他們的軍隊是無法在野戰和對攻中戰勝宋軍的,因此兀朮在財政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拿出了大筆資金動員軍民十數萬人在西南部修建防禦設施——界壕。

    鑒於實際情況,金國修築的界壕設計上別具一格,其不同於秦漢長城興築在橫亙的大山脊嶺之上,雄踞山險扼守。而是興築在較為平緩的草原地帶和在山麓緩坡及平地上,即便需要通過山梁時也都通過較低的山坳。構造上有外壕、外牆、內牆、內壕等四重防禦工事,建築材料多為土築或土石混築。只有部分位置進行夯實。

    在整個防禦體系中,界壕以線性防禦作為最前沿的防禦手段,而軍事聚落防禦體系則位於界壕工程後方,一部分較為平均的沿界壕線上佈置,形成防線上一個個的兵力戍守點;另一部分呈南北縱深佈局,作為前線作戰的人力、物力供給處;還有一部分作為指揮系統,位於防線最內部,並通過信息傳遞工程將線性的界壕防禦與點狀的聚落防禦網聯繫起來,使界壕軍事防禦工程更為完整與優化。

    防禦工程體系以金界壕由壕塹、壕牆、以及牆體上的馬面、女牆等組成的。界壕採用屯土築壕,呈塹壕狀,以防戰馬衝越。掘壕取土在內側築牆,壕深加牆高至少超過一丈,高的可達丈半以上。牆體上每隔二十丈築有馬面,高出牆身,伸出牆外,可使戍卒居高臨下利於射箭,加強防禦。

    依據地區的戰略重要性,配有單壕單牆、單壕雙牆、雙壕雙牆等不同類型的防禦設施。雙壕雙牆形制從內至外由主牆、內壕、副牆、外壕四部分組成,總寬最小處有十丈,最大處達二十丈。每個壕溝的寬度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小不能有效地阻止戰馬跨越;太大則使陷入壕溝內的戰馬容易騰躍出壕溝。界壕沿線隔七八里左右築一土

    堡,其內可容四五百人,為屯兵戌守之處。

    金界壕線上的信息傳遞工程是金界壕防禦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烽隧和驟鋪來完成。烽隧建築的作用是及時報警,通過點燃煙火傳遞軍事信息,告知上級前方戰線的消息。同其中烽火相應,即指烽火台按間距佈置,遇有情況可以相互呼應。驟鋪的作用是交換軍情訊息、保障軍事物資運輸安全,並可供遞送公的人員或往來官員暫住、換馬等。其規模與屯兵城堡相似,有城防設施。

    在東部沿海,兀朮選擇可停靠船舶的要地修築了一批城寨,並在海岸樹立木柵,在其後挖掘壕溝,夯築寨牆,以抵抗宋軍登陸。沿海州縣設立巡海軍,設置瞭望哨,在沿海島嶼上佈置兵力警戒戍守。為防止宋水軍由海口沿內河溯流而上深入內陸,他還江口拉起鐵索,預備了不少舊船,一旦發現宋軍有入侵跡象即可將船鑿沉堵塞水道。

    但是藍圖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兀朮雖然極力推動界壕的建設,多來年間也只完成了重點區域的基礎建設,很多地方還有待完善,更多的地方只是停留在圖紙上,沒有付諸實施。現在蒙兀部居於宋金邊界之上,必然會產生摩擦,進而引發衝突,一旦處理失當就有可能宋人捲入其中,兩國之間的大戰就會爆發。

    兀朮利用塔塔兒人剿滅蒙兀人本來是想除掉西部的心腹之患,然後以塔塔兒人長期控制草原,守護自己的邊界以減輕大宋給金國的軍事壓力,正是一箭雙鵰的好事。而蒙兀部被打殘後,實力大損,在他看來任誰也不會再去幫助一個失去利用價值的廢物,此後不用自己出手,塔塔兒人就能將其吃得渣子都不會剩下,更讓人高興的是趙二吃了啞巴虧有苦說不出。

    兀朮沒想到趙二這小子心眼兒居然這麼『好』,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不計前嫌收留了蒙兀部,還答應幫助他們復仇。如此一來不但彰顯了大宋以德報怨的『高尚品德』,還將一盤死棋做活,不動一兵一卒輕易將被動化為主動,同時將一個不知道何時會爆炸的火藥桶扔給了金國,迫使他們調整戰略佈局,加強西部的防禦力量,使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成為烏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