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王爺的奮鬥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監軍『無能』 文 / 讓你窩心

    西遼軍進入高昌後直奔艾裡克而來,行至半途突然前邊騰起滾滾煙塵,一隊宋軍騎兵迎面而來在前方三箭之地立定,開路的游騎立刻圍了上去。宋軍射過來一封書信後與遼軍游騎拉開了距離,高聲喊話稱自己為宋軍派出的使者有事相商,不要發生誤會。

    遼軍士兵急忙將書信呈給蕭翰裡剌,他展箋一看是宋西征軍監軍寫來的,要求與其在三里之外談判,並向其轉交公主寫給林牙大石的書信。蕭翰裡剌略一沉吟,決定前去會會這位宋軍監軍,當然為了保證安全他點起五百親兵一同前往,命大軍列陣原地待命,保持警惕防止宋軍偷襲。

    「報大王,周圍十里未發現宋軍大隊蹤跡!」這時探路的偵騎來報。

    「嗯,我們出發!」蕭翰裡剌擔心有詐,派出偵騎搜索了一番,得知周圍沒有埋伏才放心,然後在宋軍派出的使者引領下前去會面。他們前行三里果然看到一片平整的草地上搭起的一座涼篷,而對方比自己大度多了,周圍僅有十幾個護衛守在一邊。

    「巴奴你帶幾個人隨我過去,其他人就地警戒,沒有事情發生不要靠近!」蕭翰裡剌也覺得自己太過緊張,先在氣勢上弱了幾分,他留下大隊只帶親隨前去也算挽回點面子。

    「蕭大王,有失遠迎,還請見諒!」說話間涼篷有人迎了出來,拱拱手笑道。

    「趙監軍客氣了,不知有何物轉交?」蕭翰裡剌拍胸回禮道,眼睛上下打量著眼前的人物。看著對方比自己還要年輕十來歲,英武中雖帶著儒雅。但怎麼看也不像文人或是閹人。

    「哦,貴妃娘娘有書信託我轉交給貴主大石林牙。還有一封是大王舊識衛國公耶律余睹大人給您的!趙禮見蕭翰裡剌開門見山,他也不再虛套,將其讓進涼篷坐下拿過兩封書信遞上道。

    「耶律都統還好?」蕭翰裡剌隨口敷衍著拆開了耶律余睹給他的信件,而將蜀國公主的信收入懷中,他明白自己是沒資格看那封信的。

    「還好,現在耶律將軍鎮守大定府為大宋效力!」趙禮命人送上兩杯熱茶,他看著蕭翰裡剌喝了一口說道。

    「唉,耶律都統也算有了好的歸屬,不像我們流落異鄉做了孤魂野鬼!」耶律余睹的信不長。蕭翰裡剌很快讀完歎口氣說道,臉上泛起絲懷念。

    「呵呵,大王不必感傷,想來只要我們宋遼聯手打敗女真人,也有歸還故土之日的!」趙禮看出耶律余睹的心觸動了其思鄉之情,笑笑說道。

    「難啊,如今故土已物是人非,夕陽幾度,只有青山依舊啊!」蕭翰裡剌說道。心中卻冷笑不已,遼國舊土已被宋金瓜分殆盡,自己回去豈不是做降臣。

    「大王想必已從耶律大人信中知曉,我家皇帝此次發兵遠征只在懲戒高昌。並無侵犯貴國之意,欲兩國修好共同經營西域商路,不想兵戎相見!」趙禮看其臉色很快恢復平靜。再打感情牌已經效果不大,不如直言相告。

    「耶律都統確已言明。但高昌乃我大遼屬國,貴部不遠萬里討伐我們豈能漠視啊!」蕭翰裡剌說道。

    「大王此言差矣。高昌也與我大宋簽訂盟約願為屬國,卻為了些小利切斷了大宋通往西域的商路,驅趕我大宋商隊,其行惡劣,我們不得不出兵教訓他,卻無意挑釁貴國,還請稟告貴主!」趙禮解釋道。

    「趙監軍,據我所聞是貴國恃強凌弱,對高昌百般欺侮,才使得其不得不用些手段,而現在貴國大軍不遠萬里前來,不正應了其所言非虛!」蕭翰裡剌怎麼不知道高昌是什麼貨色,但現在這種情況他總不能示弱。

    「蕭大王,高昌行小人行徑,居中挑撥兩國,坐收漁翁之利,如若你我兩軍發生衝突豈不正中其奸計,還請三思勿要輕易用兵!」趙禮明白西遼軍氣勢洶洶而來,絕不會因為自己三言兩語而退兵,自己不過是知天命盡人事罷了,說起來行的是『先禮後兵』的正義之師。

    「是非自有公論,貴軍一路走來攻城掠地,滅族無數,殺人如麻,難道乃蠻部和阻卜部也冒犯了貴國嗎?」聽趙禮的話音是不想讓西遼管閒事,蕭翰裡剌心中有氣,語氣不善地說道。

    「這其中說來話長,簡單的說是阻卜部貪圖高昌的錢財,乃蠻部貪圖我們的錢財,人家刀快砍到我們的脖子上了,不得不自衛啊!」趙禮見其左右而言它,不過也是在將西遼扮演成一個伸張正義的『俠士』,為動手多找個理由。

    「你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蕭翰裡剌被趙禮不軟不硬的話噎得夠嗆,意在說阻卜部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僱傭兵,乃蠻部是攔路打劫的強盜,西遼為他們出頭豈不成了一丘之貉,

    「蕭大王,我大宋皇帝賢明,佩服大石林牙開疆拓土重建大遼的勇氣,也敬重其為人,不願與貴國刀兵相見傷了蜀國公主的心,而更願再敘宋遼兄弟之情,共商聯手滅金大計。為了顯示誠意,我軍退避三舍,撤出鹽泊城,此後是戰是和便在大王所思了!」趙禮是看出來了,再扯下去就該舊事重提上溯二百年了,那是八天八夜也說不清道不明的糊塗官司,最後還得刀槍說話。他不願再多言,擺明了自己的態度,面子給你了,要打就放馬過來吧……

    宋軍說話算數真得退出了鹽泊城,撤到了三十里以外,但是他們依然控制著南下的道路。宋軍之舉倒讓蕭翰裡剌有些迷糊了,說他們怕了,卻讓出了可以憑借的城池;說他們不怕,為何主動撤軍不肯與自己一戰,難道只是想表現他們所謂的誠意。他一時無法判定當前的局勢,只能將書信一封講明情況,先讓人飛馬一併將蜀國公主的信件送回國內交給皇帝,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雙方因宋軍的暫時退讓而沒有發生衝突,可蕭翰裡剌也沒有閒著,命人詳細調查宋軍的情況,收集有關情報,以備下來可能發生的戰爭。

    很快遼軍便搞清楚了宋軍的虛實,宋軍剛到這裡時糧草耗盡,戰馬損失過半,到這裡後大肆征買糧食和牲畜,不過也只能維持一個多月的消耗。萬不得已之下宋軍分成了兩路,主力由大帥高寵前去攻打北庭以求能獲得補給,度過漫漫寒冬。而留守的這一路都是輜重部隊和徵召的西北各部族軍,由監軍統領。可這個監軍實在是沒有多大本事,大帥走了沒幾天,他便天天出去打獵,根本不理事,導致軍紀廢弛,軍士們騷擾百姓,搶掠財物,已然失控,惹得城中百姓怨聲載道。

    蕭翰裡剌搞清楚了真相後,也覺得自己弄明白了宋軍的反常行為。宋朝有以內侍和文臣出任監軍的傳統,這些人往往都是皇帝的親信,卻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卻仗著皇帝的寵信胡作非為。如今宋軍的監軍看來就是廢柴一類的貨色,他見自己大軍前來征討自知不敵,所以才前去和自己談判示好。主動出城不過是擔心城中百姓和遼軍裡應外合破城,到時想跑都跑不出去了。

    而留守的宋軍的實力在蕭翰裡剌看來簡直不堪一擊,什麼叫輜重隊啊,其實就是一幫徵用的民夫,即使穿著身軍裝也是民夫,根本沒有戰鬥了。那些部族軍他更是瞭解,打勝仗的時候跟著撿便宜行,一旦形勢不利馬上就會反水,且最容易被收買。即便他們聽從調遣,可宋軍帶來的部族軍分屬不同的部族,既有黨項人、汪古人、蒙古人,還有黨項人,他們語言不同,作戰方式各異,根本無法協同作戰,這可是兵家大忌。

    偵察出城宋軍動向的偵騎也有了結果。他們出城後就在草原的開闊地上建立了營地,那裡不靠山、不臨水,無險可依。而這裡有缺少搭建木城的樹木,營地周圍只用運輸輜重的大車佈置車城,可地廣車少,空隙間只以繩索相連,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根本無法攔阻自己的鐵騎的衝擊。

    另外探子還發現宋軍中人數最多的黨項部和蒙兀部為了爭奪糧草發生了爭執,險些火並,最後因為監軍袒護黨項部,蒙兀部負氣離開大營,在距離三里之外另立營盤。其他幾部對監軍的作法十分不滿,導致宋軍各部之間關係緊張,他們不敢明著鬧便消極對抗,對將令陰奉陽違。而監軍也無可奈何,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任他們折騰。

    搞清了宋軍的虛實,蕭翰裡剌感歎不已這真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宋朝皇帝看來也不是什麼明君,否則也不會派遣這麼一號無能之輩出任監軍。他不由的懷疑這是不是領軍攻打北庭的宋軍大帥故意為之,想借自己之手除掉這個無能的監軍獨攬西征之功。但不管如何,蕭翰裡剌自以為已經摸清了宋軍的虛實,自己完全可以完勝這路宋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