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血肉之城
衛平只是起了撤退的念頭,不過他絕對不會撤退。按照朱祁鈺的計劃,進攻本州島是夾擊的重點,而且是整個攻日作戰的重點,能否攻佔東瀛,本州島是關鍵。現在,馬關就是關鍵中的關鍵,明軍如果在本州島連立足之地都沒有,那還打什麼?同樣的,現在已經在馬關折損了這麼多的人馬,如果還被迫撤退的話,恐怕回去之後,不用朱祁鈺下手,衛平自己也無顏活下去了吧!
就在衛平為怎麼守這防線而發愁的時候,嚴廣儒帶著一群侍衛趕了過來。
「衛將軍,北面的防守任務交給我們第六軍吧,你們打了一天,也該下去休息一下了!」嚴廣儒的第六軍在白天是負責防禦東西兩個方向的,因為日寇一直集中兵力攻打北面,所以第六軍幾乎沒有什麼事可做,擊潰了幾支騷擾的日寇之後,就沒有什麼事好做了。現在,第三軍在北面戰場上損失慘重,嚴廣儒也就主動過來提供幫助了。
「可是……」衛廣尷尬的笑了一下,城防工作是陳懋元帥分配的,沒有陳懋的命令,第三軍是不可能從戰場上撤退的。
「衛將軍,放心吧,兩翼的防禦工作已經交給了朝鮮軍隊,而且日寇今晚必然繼續猛攻北門。你們第三軍的官兵打了一整日,飯都沒有吃上一口,你們先下去吃飯,由第六軍幫你頂著!」
「可是元帥那邊……」
「沒事,我馬上就去找陳懋元帥,他肯定會同意的,你們第三軍先撤下來,第六軍去接手陣地!」
正在衛平還要拒絕的時候,一名軍官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而衛平與嚴廣儒也認出這是陳懋的手下,兩人連忙站到了一邊。
「兩位將軍,元帥命令,第六軍接替第三軍防禦,第三軍撤下去休整,充當預備隊。另外,鄧茂與陳豫將軍的部隊已經到達了本州島,元帥命令,必須要堅持到明日天亮!」
兩人立即接令,衛平也就不再反對了。經過白天的激戰,第三軍剩下的官兵已經不足一萬五千人了,而且疲憊到了極點,很多官兵甚至在戰鬥間歇期間就昏睡了過去。現在由第六軍來接手,他們也正好休息一下。不過,能不能守到明天天亮,衛平並沒有多少把握。同樣的,嚴廣儒雖然臉上波瀾不驚,神色從容,不過心裡也沒有底。日寇的弩炮已經壓了上來,而且十多萬日寇就在外面,他們能夠守住這一晚嗎?
第三軍撤下去之後,衛平把炮兵留了下來。防禦作戰,炮兵是最重要的力量,而第六軍的炮兵並不算強大,所以他將炮兵交給了嚴廣儒指揮。讓第六軍上去之後,嚴廣儒趁日寇進攻之前的機會,將炮兵陣地向後挪了近三百步,這樣就出了日寇弩炮的射程範圍。接著,他除了保留住了前面的散兵線之外,讓大部分的步兵在城內佈防,形成縱深防禦。看來,嚴廣儒在開平呆了那麼久,日子也沒有白過,既然要在城內打防禦戰,就要盡量的利用城內的有利環境!
第六軍的部署還沒有全部完成,日寇的進攻開始了,這是整個馬關戰役中,日寇進攻最為瘋狂的一次。在弩炮的支援下,三萬步兵,五萬弓箭手壓向了馬關城。雖然,明軍的炮火也異常的猛烈,但是日寇並沒有撤退,甚至沒有被打散。雖然,大批的日寇倒在了明軍的炮火之下,但是,越來越多的日寇湧了上來。這些日寇就像是蝗蟲一樣的撲了上來,根本就不畏懼死亡!
明軍的防線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日寇的弩炮無法對付明軍的炮兵陣地時,就集中力量轟擊明軍的防線。而那道土牆根本就抵擋不住弩炮的轟擊。在日寇進攻部隊進入明軍火槍射程範圍之前,明軍官兵都緊張的注視著天上飛來的那些點著了的炮彈,判斷出彈著點之後,就立即避開。雖然,這讓很多明軍官兵都逃過了一死,但是明軍的防線也亂了陣腳,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強大的火力來抵擋日寇進攻!
「守住自己的位置,擅離陣位者,斬!」嚴廣儒騎馬衝到了散兵線的後方,高聲的呼喊著。第六軍的官兵見到軍長都上來了,紛紛放棄了躲避炮彈的行動,守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站好隊列,瞄準日寇,都給我守住!」
戰鬥很快就進入了**,隨著日寇進入明軍火槍的射程,明軍強大的火力開始發揮作用。不過,日寇的弓箭手也壓了上來,漫天的箭雨向明軍防線灑了下來。不斷有士兵倒下,不斷有士兵負傷,地上的鮮血在紅色的火焰下顯得異常的妖異。明軍官兵堅持著,有人倒下,就有人主動頂上來,他們不會後退半步,只有當生命被敵人的炮彈,箭矢奪走之時,他們才會離開這個戰場。不過,日寇的傷亡更大,每倒下一名明軍官兵,就會有五個日寇被消滅。雙方此時拼的完全就是意志,以及兵力的多少!
在日寇突擊到壕溝附近,將那些厚木板鋪在了壕溝上的時候的時候,突然向兩翼散開,中間空出了一條至少有五丈寬的通道來。防線上的明軍官兵先是一驚,接著就感到大地震動了起來,當日寇的騎兵從黑暗中衝出來,被戰場上的大火照亮了的時候,明軍官兵立即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日寇致命的一擊到來了。
「堅持住,瞄準日寇騎兵,開火!」
這一刻,戰場上的帝**人都已經忘記了自我,失去了自我意識,在這個龐大的戰場上,他們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部分而已,他們所做的,能做的,就是按照軍官的命令進行戰鬥,就是將火槍裡的子彈不斷的射向殺來的敵人!
兩百步的距離,對騎兵來說不過十多秒而已,這也最多夠明軍散兵線上的火槍手各開一槍而已。當日寇騎兵衝過了壕溝,殺到了明軍面前的時候,明軍遭受了最沉痛的損失,第一線的步兵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剛剛來得及將火槍裡的子彈射出,日寇騎兵手上的戰刀就揮了下來。
「騎兵,跟我上!」
這時候,嚴廣儒親率的兩千騎兵出現在了明軍防線的後方。本來嚴廣儒就是騎兵將領出身,而在這次軍隊改制中,他原先統帥的開平守軍卻多半為步兵,因此第六軍成了步兵軍。不過,與其他步兵軍不同的是,嚴廣儒的第六軍更側重騎兵,反而炮兵不是很多。除了第六軍之外,其他的步兵軍也就只有五百左右的偵察騎兵,而嚴廣儒的第六軍則有一個獨立騎兵團,兩千餘人!
隨著兩千明軍騎兵殺出,日寇騎兵的衝鋒也被攝制住了,不過,在城市內這個狹小的戰場上,騎兵之間的戰鬥非常獨特,不是相會的衝鋒占,幾乎變成了陣地戰。當騎兵失去了速度,基本上就失去了一切。可以說,雙方騎兵此時都在拚命。
日寇的騎兵一停下來,立即遭到了明軍火槍的猛烈攻擊,大部分衝在最前面的日寇騎兵都完蛋了。明軍的騎兵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一停下來,立即成了日寇弓箭手最好的靶子,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當然,最先堅持不住的是日寇的騎兵,日寇騎兵已經成了突出部,成為了明軍步兵射殺的對象,明軍步兵可以集中火力,先消滅突入進來的日寇騎兵。相反,日寇騎兵擋住了後面的步兵,導致大量日寇步兵只能在壕溝對面乾著急。而且,後面的日寇弓箭手也壓不上來,只能發揮很有限的作用。
在這一情況之下,日寇騎兵立即撤了下去,接著,更多的步兵湧了上來。嚴廣儒此時也已經多處負傷,他帶著剩下的不到千名騎兵也撤了下來,兩翼的步兵立即修補好了防線,繼續抵擋日寇步兵的瘋狂進攻。
這樣的戰鬥打了一個時辰,當倒塌的城牆處日寇的屍體已經堆積如山的時候,明軍的防線終於崩潰了。在這一個時辰的戰鬥中,明軍損失了至少五千人,不過,他們幹掉的日寇更多。當土牆倒塌,第一線徹底崩潰的時候,明軍進去了城區防禦戰。這是一種更殘酷的戰鬥,一種用鮮血與生命來做基石的戰鬥。
明軍以排為單位,這是為了照顧近戰所做的調整。以往,步兵作戰是以伍位單位,一伍十人左右。而現在,明軍以排為單位,一排三十人。顯然,這能夠讓缺乏近戰能力的明軍步兵在近戰中發揮出人數的優勢。而這次,嚴廣儒也讓第六軍作好了準備。所有官兵的多餘物品全都放到了後方,每人只帶了必要的作戰武器上戰場。因此,每名明軍步兵在帶了一把火槍,標準數量的彈藥之外,還帶了一把戰刀,以及一面小盾牌。本來大部分步兵都是傳統的步兵,所以在有了這些利器之後,他們的近戰能力並不差!
巷戰是非常殘酷的,明軍官兵都知道,他們必須要守到天亮。而且,明軍在兵力上不佔優勢,那就要盡量將日寇擋在城外,如果讓日寇全部進入城內的話,那日寇的兵力優勢就足以壓垮明軍了。因此,在第一道防線上的明軍向後撤退的時候,嚴廣儒指揮防線兩翼的明軍向城牆坍塌處殺了過去,盡量壓縮日寇的突破口,先將放進來的日寇消滅掉,然後再對付外面的日寇。
雙方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突破口將決定這場戰鬥的結果。日寇的弩炮改變了炮擊目標,猛烈轟擊突破口兩側的明軍陣地,甚至不惜傷到自己人,也要將明軍打下去。同樣的,明軍的炮火也全都集中到了突破口去,盡一切力量用炮彈擋住殺入城來的日寇。這裡,成為了雙方爭奪最為激烈的地方。
突破口的爭奪戰打了足足兩個時辰,雙方官兵的屍體堆成了小山,然後又被雙方的炮彈炸得粉碎,再次堆成了小山,又再次被炸得粉碎。後來,甚至無法從戰場屍體的數目上確定雙方陣亡人員的數量,因為,很多屍體就只剩下了那麼一點,根本無法辨認!
第六軍在這裡基本上拼了個精光,一萬多官兵倒在了這裡,連嚴廣儒的侍衛隊都基本上消耗光了。如不是軍官及時拖住嚴廣儒,恐怕明軍就要在這裡損失第一個將軍了!此時,衛平率領第三軍及時的趕了上來,填補了第六軍的空缺。雖然,距離天亮還有只有兩個時辰,可是嚴廣儒與衛平都覺得,他們不可能守到天亮,城外的日寇還有十多萬呢!
第三軍雖然也傷亡慘重,不過兩萬多官兵並沒有因為白天的慘烈戰鬥而有絲毫的懼怕。嚴廣儒組織第六軍擋住了日寇向城區深處的突擊,而衛平則指揮第三軍堵住了日寇突破口的兩翼。打了一個多時辰,第三軍只剩下了五千多人,副軍長也已經陣亡,衛平身負重傷,全軍軍官死了七成!
到最後,甚至連朝鮮軍隊都趕了過來,開始協助明軍防守。不過,朝鮮軍隊沒有火器,而且戰鬥力並不高,在日寇面前,他們也不可能堅持多久。
眼見天色就要亮起來了,雙方都到了最後拚命的時刻。陳懋聞訊,也帶著由運輸船隊的一萬多名水手組成的水軍殺到了戰場上。明軍連最後的預備隊都投入了戰鬥。同樣的,織田信長再次組織起他的騎兵,準備發動最後一輪進攻,而且是由織田信長親自率領的進攻。
眼見天色變亮,可是鄧茂與陳豫的兩個軍仍然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衛平與嚴廣儒都有點絕望了,他們已經拼盡了最後一份力量,已經流出了最後一滴鮮血,第三軍只剩下了兩千多人,軍官全部傷亡,第六軍更慘,只剩下了一千來人,所有軍官中,只有嚴廣儒一個人負傷在指揮戰鬥。到最後,連陳懋都率領水軍殺了上來,可是,援軍在哪?
援軍在哪?這是所有明軍都有的疑問,雖然沒有一個明軍官兵害怕死亡,在他們跟隨朱祁鈺遠征蒙古的時候,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他們卻不甘心死在這裡,誰都想活下去,而要活下去,就要看援軍什麼時候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