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清入關前的數百年間,台海島上的各族一直為東方古老帝國所統治。來自大海彼岸的一道道七彩聖旨就如同上蒼的旨意,為台海各族所尊崇。
世間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它們用的都還是聖旨,它們統治的都是那片土地。
長時間的服從形成了慣性,習慣使得台海島的各族都無法完全忽視那一張薄薄綾錦織品和上面所寫之文字。
被光緒帝任命為台海總督,高舉大義之旗,羅凱一統台海島的步伐不知道被加快了多少倍。
不過在和倭人較量一場之後,羅凱的眼光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小小一台海島上。
以借刀殺人之計把海軍和陸軍中不和諧的聲音全部和諧掉,羅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軍政,發展勢力。
羅凱知道在這列強並起的十九世紀末期,自己的這點勢力根本算不上什麼。自己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那座現代化的造船廠了。
時間稍縱即逝,歲月輾轉如梭。
東亞局勢如風如雲,風雲聚會,變化無常。羅凱一邊靜觀東亞局勢的變換一邊努力壯大著自己的實力。沒有海權,何來話語權,更不提霸權。
陰曆壬午年五月,即1882年7月23日,朝鮮京城五營士兵由於連續十三個月沒有領到餉米,聚眾喧嘩騷動,朝鮮宣惠廳雖然將剛運至京城的漕米發放下去,但是米中摻入砂糠等物,不堪食用。
士兵與庫吏理論,發生衝突,漢城捕盜廳要將為首士兵四人逮捕斬首。士兵們積怨爆發,同市民一起發動暴動,搗毀宣惠廳堂上官閔謙鎬以及閔台鎬、韓圭稷等外戚權貴宅第,奪取武庫,攻打捕盜廳,然後包圍興宣大院君府第雲峴宮,向大院君求助。此外還有幾路士兵和市民分別攻打日本公使館,處死日本籍的新軍教官,開倉放糧。
7月24日,暴動士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宮,殺死躲藏在宮中的閔謙鎬、李最應(大院君胞兄),並搜尋閔妃。閔妃化妝成宮女逃往外地。倭國公使花房義質和隨員也逃往濟物浦(今仁川),由英**艦搭救回國。
7月25日,高宗召大院君入宮,委託其主政,並向暴動士兵宣佈閔妃已經死於動亂中,士兵方才撤出王宮,放下武器。
逃到忠州的閔妃和逃回長崎的花房義質分別請求清朝和倭國出兵朝鮮。直隸總督李鴻章派吳長慶率軍在南陽登陸,趕往漢城。
就在吳長慶統領的淮軍之中,有著一位在歷史之中極其重要的的人物。
吳長慶與袁保慶曾訂兄弟之好。袁保慶在南京時,吳長慶帶兵駐紮浦口,兩人過從甚密。袁保慶死時,吳長慶渡江視斂,扶棺痛哭,幫助料理喪事。
因此,當袁保慶之子袁世凱於1881年5月,帶領其家舊部數十人往山東登州,投靠淮軍統領吳長慶時,吳長慶不僅肫然相信,樂意收留,備加照撫,而且隨後又加以提拔重用。
就在吳長慶率領淮軍抵達漢城不久,倭國公使花房則回到漢城,帶來了1500軍隊和四艘軍艦,挾兵前來談判。雙方為各自利益據理力爭。但是終於因為倭國條件苛求,談判不成,不歡而散。
吳長慶當機立斷,先占王宮,倭使悔,乃就盟。慶軍入王宮時,其為首分子朝鮮王父大院君李是應正在造兵聚黨,擴大事態。吳長慶將其誘至,筆談及暮,力勸不聽,即揮隊將其擁赴南海口,將其用軍艦運送往大清。
第二天清軍同時逮捕了李載冕等人,並在漢城郊區逮捕參加過壬午兵變的士兵,擊散亂黨,迎復王妃,將事態平息。閔妃集團重新掌握朝鮮政權。
袁世凱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參與者。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衝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
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23歲的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
而雁過拔毛的倭國自然不會無功而返,仗著幾艘軍艦和數千步兵的威懾力,倭國逼迫朝鮮政府賠償損失、同意倭軍駐紮朝鮮。8月30日,倭軍和朝鮮就上述內容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在甲午之前,倭國還沒有自大到不把大清放在眼裡的程度。
但是自此以後,倭國和大清就朝鮮問題的禍端算是埋下了。
而在距離朝鮮斜跨了不知道有多遠的越南。
法國在越南的步步得逞,侵略擴張野心不斷膨脹。1882年春,法軍一支600人的部隊不宣而戰,在3艘戰艦的支援下攻佔河內。
至1883年5月底,法軍先後佔領紅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戰略據點和鴻基煤礦地區。同年5月19日。
中國黑旗軍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請,在越南軍民配合下,於河內城西的紙橋伏擊法軍的一個分隊,殲敵一百餘人,斃李威利等軍官三十多人,迫使法軍殘部龜縮河內。
清政府鑒於形勢變化,命令滇桂兩省當局督飭邊外防軍扼要進扎,但強調「釁端不可自我而開」。5月19日,劉永福率黑旗軍在懷德府紙橋進行決戰,李維業及副司令盧眉以下三十餘名軍官、兩百餘名士兵被擊斃。法軍被迫退回河內。
法國以此為借口,竭力煽動全面的侵越戰爭,除增援陸軍外,成立北越艦隊,調兵遣將,積極部署。挑起第三次法越戰爭。
八月間,法軍一面在北越加緊攻擊黑旗軍,一面以軍艦進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順化。8月25日,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侵略者為實現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及早達到據越南而侵入大清西南的目的,開始以全力來對付大清。中法之間正面衝突的危機日益逼近。
越南向法國屈服的《順化條約》簽訂後,大清成為法國佔有越南的唯一障礙,法國決定消除這一障礙,立即禁絕了越南與大清的一切關係,並強迫越南撤退包括黑旗軍在內的抗法軍。於是造成了與大清直接對峙的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