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三歲的小張昕又一次來到了這個皇宮,這一次他不是以客人的身份進入這裡,而是以主人的身份入住這裡。熱書閣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劉熙了!」昨天張銘將他帶到書房,簡單聊了幾句再有一陣沉默之後,張銘對他說了這句話。
他一開始聽得迷迷糊糊,卻是一點都不明白自己的名字不是叫張昕嗎?在父母口中可愛的小昕昕,怎麼今天就突然變成劉熙了?而且劉熙不是那宮中的小夥伴嗎?
回到臥室,他發現母親哭了。問為什麼哭,蔡琰什麼都沒說,只是將他帶到自己的身邊,跟他說了一些事。
最讓他驚訝的,是劉熙永遠離開了皇宮。這年頭孩子都挺早熟的,張昕雖然才三歲,但還是知道這永遠離開是什麼意思。
劉熙死了?什麼時候死的?怎麼死的?他死了自己怎麼就變成他了?
帶著疑問,他問了母親。而蔡琰也不吝惜言語,一言一句地將怎麼的安排告訴了他。末了,還叮囑他一定要好好當這個劉熙,不要讓父親難做。
張昕當然不願意,不是他不想當劉熙,而是他不想離開這個家一個人住在哪個皇宮之中。早在很久以前他和劉熙玩的時候,就知道自從劉熙住進了皇宮,很長一段時間的夜裡,他都沒辦法安心入睡。
最讓他不想去的,其實還是因為他還是一個孩子,他不想離開自己的父母,更不希望以後見到他們,只能當他們是臣子,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但最終,在張銘的強勢介入,以及蔡琰的千叮萬囑之下,張昕還是含淚答應了。他是魏王的兒子,雖然還年輕,但他懂得自己有屬於自己的責任。
於是,他成為了劉熙。
入住後第二天,那些小夥伴也紛紛來到了自己的身邊,這讓昨晚幾乎沒能安心入睡的他快樂一下。
然而,僅僅是一會而已。
只因為他們叫喚自己的,時候,並不是稱呼自己的本名,而是稱呼自己為劉熙。這讓他自己不由得歎了口氣,暗道:是啊……如今我是劉熙了……
宮人和宦官都重新換了一批,整個皇宮的警衛也提高了三成以上。而劉熙的身邊,也二十四小時跟著兩個姿色還不錯的宮女。她們並非是花瓶,而是經過典韋一番**之後,武力不亞於任何一個一二流武將的警衛員。
像她們這種女警衛員也挺多的,主要分配在幾個兒子、張銘的妻子身邊充當警衛。當然她們的另外一個作用也不難猜,簡單來說就是給幾個兒子充當暖床用的生活品。
當然,若他們滿意,收入房中充當侍妾什麼的,這張銘就不管了。只是妻子就絕對不行,哪怕接受過系統訓練的她們,舉止氣質不亞於任何一個小家族出身的世家女子。
張昕,如今已經是劉熙了。他在宮中就這樣又居住了數日,總算才慢慢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而宮外,也傳出了這樣的情報:
當年劉熙入住魏王家,魏王擔心劉熙被奸人所害,所以將其與親生兒子張昕掉包。前不久入住宮中的張昕被刺,證明了魏王多年的擔心。如今已經加強了宮中的防禦,但自知漢帝劉熙繼續居住在家中甚為不妥,所以送回宮中。
如此一來,大家算是明白了,原來多年前張銘玩了一出狸貓換太子的戲碼,打算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啊!要不是『張昕』被刺殺了,這個秘聞還沒辦法讓天下人知道呢!
不過如今張銘既然原因將真正的劉熙送回宮中,那麼過去的所作所為就算了吧!畢竟張銘也算是錯有錯著,否則大漢了真的要絕後了。
至於那些知道事情真相的,估計短時間內也不會派人來暗殺『劉熙』了。畢竟刺殺了一次,結果第二天就又多了一個『劉熙』出來,誰知道現在這個『劉熙』是不是又是假的來著?
至於真正幕後的黑手,則只能暗暗捏碎幾個茶杯,大罵:「桃代李僵,張銘你狠!」之類的話語罷了。
顯然,真正的幕後黑手是知道這所謂的劉熙一開始就是假的。而如今張銘一而再再而三的將『劉熙』推出,顯然就是只希望讓大家知道『大漢皇帝劉熙』的存在,而不是劉熙這個人存在。
既然如此,刺殺再多又有何用?
至於之前看不清形勢的張恆,最近幾天在張瑜那裡開始稍微開竅了。至少他明白張銘擁立劉熙而不是自立是另有目的的,至於是什麼目的,他還需要在張瑜那裡好好學習一番。
一切又恢復了正常,至少張銘這邊是這樣。
而南部的吳國,暗流已經開始湧動。
三年前,孫策趁著秦楚爭霸、劉秦爭霸完全吞下了荊州。任命顧雍為荊州都督,主管荊州大小政務,兩年下來,已經初具成效。至少在經濟上,已經開始獲得了一些恢復,同時稍微扛住了一些魏國的經濟侵略。
荊州畢竟底蘊十足,兩年下來人氣就恢復得很好了,原本秦軍欠下的債務,也是孫策的支持下還清了,一切都開始順利發展起來。
於是孫策又有了進一步的安排。
首先將顧雍調回了建業,作為諸葛亮的助手,協同三年前投降過來的張昭一起幫忙處理政務。至於諸葛亮本人,這段時間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正值重要時刻自然無瑕顧及政務。
隨後,孫策任命孫權為荊北太守,主管荊北的襄陽、江陵、江夏三地。而荊南則交給了弟弟孫翊,由他統管荊南四郡兵馬。
孫翊的管轄範圍雖然比孫權多上一郡,但誰都知道荊北是荊州最繁華的地方,而荊南還在開發階段,依然有不少窮鄉僻野,人口也少了不止一倍,所以由此也算是看得出,孫策對孫權還是很不錯的。
然而孫策任命孫權為荊北太守,從一開始就沒有安好心。
當然與此說是有什麼壞心思,準確的說其實是給孫權一個考驗。
若他能夠認清楚自己的身份,專心為自己治理荊北,那麼磨練個幾年將稜角徹底磨平了,完全可以調回建業幫忙主管一些重要政務。
可若是在地方依然結交世家,密謀不軌,那麼孫策完全有能力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須知孫權此番擔任太守,負責的緊緊是政務,而不是軍事。
早在一年前,孫策就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學習魏國實行軍政分離了。如今的吳國,當了太守的只能主管地方政治,軍權卻是不歸他管的。
從這裡又看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孫策對孫翊還是很看好。雖然沒有將荊南四郡的政務交給他,但卻是給了他四郡的兵權。只要孫翊能夠安守本分,更進一步成為軍事都督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孫翊確實和孫策預料的一樣,每天習武練兵,絕口不提政治。或許是他本人確實是一個武癡,但也有可能和他那博學賢惠的妻子徐氏有關吧?
其他的那個婦人自然是不會懂,但孫策怎麼想的,她或許可以猜得出來。女人嘛,天生第六感就比男人強一些。而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孫翊對這個夫人的意見,還是可以聽得進去的。
或許也是因為他這個當弟弟的,對孫策這個大哥也算是瞭解通透。有些事情以前沒有想明白罷了,在徐氏的一番提點下,當然就通透了許多。
相對於孫翊的表現讓孫策感到欣慰,北部的孫權就讓他失望了。
孫權這個人怎麼說呢?俗話不是說人活於世,要學會『厚黑』二字嗎?又有言『曹操得其黑,劉備得其厚,而孫權又黑又厚』,只可惜後面還有一句『孫權得其厚黑二字,卻不能徹底』。
換言之,就是這位雖然像是一個人才,但在真正的人才眼裡,做事多少有點首尾。他或許以為抹乾淨了,但在別人眼裡是那麼的鮮明的存在。
在荊北期間,他偶爾借助宴會籠絡當地文武官員,若有若無提示自己老哥征戰沙場還可以,但治理國家太剛強了,在他的麾下他們是不會過得很愉快的。
不管說了自己多少好話,又給孫策潑了多少髒水,最後的目的不過一個:自己才應該是吳國之主,孫策只配當一個將軍,而不是君王。
前文提過,所有世家不過是一些投機者。一個強勢有主見的孫策,和一個自己傻都不知道孫權,大家當然願意選擇孫權。只是孫策那個屁股坐的太穩了,所以當然不會有任何一個世家光明正大表示幫助孫權,但家族一些族人投入他的麾下,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
雞蛋永遠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至於武將,孫權也籠絡到了一些劉備的舊將,吳國的將領也算是多少籠絡到了一兩個,但最關鍵的賀齊等人卻是沒有拿下。
不過這不要緊,賀齊他們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罷了。哪怕他們自以為是不食煙火的仙人,但他們的部眾可不是!
一年下來,孫權完全可以驕傲地說:「整個荊北,自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掌權者了!」
昔日的江東四大家族,顧、張、朱、陸在孫策麾下混得也不是很好。所以孫權找人和他們接觸的時候,雙方達成互惠互利的攻防同盟,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朱家已經秘密吩咐朱然投入孫權的麾下,而陸家將陸遜送入孫權府邸充當佐吏,張家、顧家則秘密為孫權準備必要的武器、糧草。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一切的一切,都被諸葛亮早年組建的『龍組』情報部門,清清楚楚地看在眼裡。隨後,將這一切送到了孫策的案上。
孫策接到這些密報之後,有一天的時間將自己關在了書房裡面。第二天凌晨才走了出來,而書房裡面,一片狼藉。
這其實和虎毒不食子差不多,所謂長兄如父,失去了父親的孫家,孫策這個長子自然擔當起父親的義務,去照顧自己這些不懂事的兄弟。
每一個兄弟,孫策都看得很重。因為在寄人籬下那段時間裡,他們依靠的就是兄弟齊心,才賺取了足夠的資本,南下創造了今天的吳國。
可為什麼,沒有建國以前兄弟可以毫無隔閡的聚在一起。而建國以後,就要為了那所謂的權利而翻臉呢?
一句話,孫策很傷心,所以事情就大條了。
針對孫權的行為,孫策已經開始進行了最後部署。而同一時間,孫權也得到了世家們的幫助,言明若是起兵,則幫忙作為內應打開建業的城門。
兩個曾經的好兄弟,都在針對對方進行部署,只待其中一方先行發作。
吳國,此刻是暗流湧動。
這天下,又要不太平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com|-就能看發佈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