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天朝之夢

第1卷 第1230章 幫助和自治,不可兼得 文 / 大羅羅

    曾國藩提出的政策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中國歷史一直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大的趨勢都是民族融合,而漢民族則作為一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一直承擔著將各種各樣的族群融合為一的責任——實際上漢族本身就是一個大雜燴。在長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還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傳統和習俗。到了民國時期,漢民族的習俗和明朝、宋朝可以說是完全不同了,和漢民族形成之初的漢朝相比,恐怕差距就更大了。

    實際上,後世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千百年融合的結果。如日本民族就融合了來自中國、朝鮮的移民,來自西伯利亞或者是別的什麼地方的蝦夷人,還有琉球島的琉球人。而朝鮮民族許多大姓的族譜上,都能追溯到中國——他們都是中國移民的後代。而東南亞的許多民族,也都是有華人血統的。

    而在千百年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中,中原王朝也早就總結出了一系列融合的經驗和辦法。比如從分封土司到改土歸流就是一個完整的融合流程。前者相當於民族自治,而後者就是民族融合的完成。可見,古代王朝的政策都是將民族自治當成民族融合的手段。由自治開始,以融合結束。不論土司管理也好,羈絆統治也罷,目的都是為了最終的融合。

    當然,這個最終的融合不一定能實現,失敗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古代中原漢人王朝,甚至包括滿清,他們路數都是以自治促融合,從來沒有在已經融合的地盤上搞土司制的。只是滿清的民族融合併不包括統治民族和被統治民族的融合……

    身為前滿清官僚,又是精通經世致用之學的曾國藩。當然精通這套傳統的民族融合之法。他現在提出的辦法其實就是「改土歸流」的變種。將蒙古部落從遊牧改為定居,再派遣流官統治,同時再由中央投入一定的財力發展教育和基礎設施。幫助定居的蒙古人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當然是幫助融合啦,而不是幫助蒙古民族發展壯大了。發展壯大的事情通常要自己去努力去拚搏。就像成吉思汗那代蒙古人一樣,把別的民族的男子滅絕了然後融合了他們的女人就能發展壯大了。

    不過,想要用「改土歸流」的辦法融合現在的四百多部蒙古部落也不大容易——由於大明帝國的北擴和西擴,原先在俄羅斯人統治下的蒙古部落現在也成了大明帝國的屬民,更有不少生活在西北哈薩克和西西伯利亞的蒙古族群被沙俄驅逐到了大明的地盤上——同樣的,大明地盤上的俄羅斯和哥薩克人一樣被驅逐了。

    另外,一部分蒙古和中亞人的混血族群(就是殺人家男人睡人家的女人融合成的族群)也都在遷居哈薩克的蒙古人的教育(用大刀教育)下放棄了真神教而改宗喇嘛教,重新成為了蒙古人的一員。

    所以現在大明帝國(包括哈薩克汗國和東西伯利亞公司轄區)境內的蒙古人數量很多。分為四百多個部落,人口有四百餘萬!而且之前為了拉攏蒙古人一塊兒對付俄國,朱皇帝自任蒙古大汗,還封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最大的是喀爾喀蒙古和伊犁蒙古五郡王,之下還有公爵、郡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數以千計,而且這些蒙古封爵都是封臣,也就是擁有部族領地的大明天子之臣。類似於偽清和前明的土司,不過名聲比土司好聽,一點也不土。另外。朱濟世還專門制定過一部《封臣法》來確定大明封臣的權利和義務。

    而制定這部《封臣法》的目的,其實也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融入大中華。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不少問題。主要是少數民族的上層得益頗多,對於入華並不太抗拒,但是其民族中下層卻很難融入大中華。即使有些封臣主動交出領地換取豐厚的年金,大明官府也很難治理其領地,在有些地區還因此激起過民變。所以大明朝廷上下,對於接管封臣領地的積極性都不大高,寧願維持現狀。

    「皇上,之前朝廷接管封臣領地多有不順,究其原因還是一個錢字作祟。」曾國藩其實也參與過幾次這樣的接管。知道其中緣由何在。「封臣領地多地處偏遠,民眾窮苦。習俗又迥異於中原,貿然接管實行漢法肯定會弄出一些麻煩……」

    朱濟世一揮手。打斷道:「朕不怕麻煩的!」他頓了下,又道,「朕不僅是大明皇帝,而且還是蒙古大汗!」

    是啊,蒙古大汗還有成吉思汗民族融合法呢!在成吉思汗主義的指導下,還有什麼麻煩不能解決?

    曾國藩一笑,點點頭道:「行成吉思汗之雷霆手段是最後之辦法,在這之前,我大明還是應該以教化幫助為先的。或可以在財政、教育、建設等諸問題之上給予一定扶植,助其脫貧,促其入華。」

    朱濟世先是點頭,再是搖頭:「朕倒不是不捨得銀子,只是銀子花出去,他們就肯入華了?」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後世的銀子沒少花,民族融合的效果卻沒有見到多少!雖然大明帝國的財政比起大清朝要強多了,可終究沒有辦法後一百多年後相比。一年能拿出幾百萬扶植少民地區已經不易了,真的能有用?

    他彷彿是自言自語地道:「花錢也未必有用啊……而且蒙古部落那麼多,蒙古之外還有數百萬蠻夷之民,須得多少開銷?」

    曾國藩心下一驚,連忙道:「皇上,教化蠻夷乃是長久之事,是不可急於求成的。臣建議分期分批幫蒙古部落入華……可以讓各部之長自行選擇是否入華。願意入華者朝廷可選擇水草豐美之地供其部定居,可以由朝廷撥款修建城池供其族居住,可以由朝廷出資辦學教化其民。各部之長所得的年金也從優從厚。而不願意入華者,朝廷可以將其部安置於較為貧瘠之地,也令其定居畜牧,不得隨意遷移。朝廷也不助其一,其部族之長還需依照《封臣法》上交年貢。

    另外,鑒於朝廷財力有限,每年只能接受一定數量的蒙古部落入華。四百餘部可分20年入華,平均每年也就20餘部,每部的各種扶植資助一次撥給20萬銀元應該就足夠了,這樣一年不過400多萬。這筆錢朝廷完全拿得出來,而且比用兵要節約多了。」

    />

    朱濟世微微點頭,吩咐道:「翁同龢,記下來,今後凡封臣自治之領,除非出兵助戰,否則無論何種情況皆不可得到朝廷之資助。」

    翁同龢忙拿出紙筆記錄下朱濟世的話,他知道這番話是下達給內閣的諭旨!

    「自治之領就應該凡事靠自己,如果要得到朝廷之助力就只能入華!」朱濟世又道,「入華之後,朝廷當酌情補助地方以發展教育,促進經濟。不過必須依照大明義務教育之相關規範,推行和漢地一致之教育,需以漢字和南京官話為唯一合法語言字。

    入華之後,該地方戶籍登記將不再註明民族,居民之姓氏也需要遵從漢地習俗,採用中華之姓氏……這些都要在庫裡台大會上和蒙古諸部之長言明!朕拿出漢地百姓的民脂民膏來幫助北地之蒙人,所求的就是促進其種族永遠融於中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