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求推薦,求訂閱
「彭總鎮,劉師長,清軍回八旗前哨馬隊約500人,已經過了韓家溝,正窺視我軍陣地!」
「彭總鎮,劉師長,清軍大隊正在韓家溝立寨,人數約有3000,擁有最少2門大炮。」
一個個騎兵飛也似的策馬而來,匆匆地匯報軍情。彭玉麟和劉麗川並排坐在剛剛立起的軍帳外面。面前放著大幅的地圖,都是大明陸軍總參謀部繪製的遼西大比例尺的地圖。上面的一條條等高線看得彭玉麟一陣陣眼暈,他可不像劉麗川是鴨舌洲軍校科班出身的將領,只是熟讀過中國傳統兵書而已。
在6月25日黃昏,在龍背山下的防線剛剛部署好之後,在龍背山以西張開威力搜索幕的第四師直屬騎兵大軍就已經發現了從寧遠老城方向開來的回八旗大隊。不過這些回八旗好像並不打算隨隨便便來送死,大隊人馬到了韓家溝就不肯前進,也開始扎硬寨了。同時還派出馬隊騷擾明軍前沿,但是沒有硬衝明軍防線的意思。
槍聲已經零星響起,都是貝色麥來復槍的聲音。隨著佛山冶金業的發展,朱明陸軍已經開始淘汰滑膛槍,如第四師這樣的一線精銳的步槍兵,全部配以貝色麥來復槍,即使是新組建的二線師,也都裝備了用滑膛槍改造的來復槍。
彭玉麟看看遠處,聽聽槍聲,又看看地圖。微微搖頭:「看來韃子還在打立硬寨打呆仗的主意……」
他低聲問:「王上現在打到哪裡了?」
一個麾下的參謀回答:「上午收到的通報,23日已經到水原了!」
劉麗川接過話題道:「23日到水原,今天該到漢城了吧?也不知道有沒有和清韃恭親王開仗?要是開了仗就贏定了……」
彭玉麟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留守遼土的八旗兵不是清韃精銳,精銳都讓恭親王帶去朝鮮撒野了。如果現在清韃精銳和明軍在漢城開仗,那麼形勢就太有利了。因為一旦接戰,恭親王的大隊想要退下去就難了,戰場上可沒有喊暫停的道理。而恭王的大軍被牢絆朝鮮。清韃在寧錦又能投入多少軍隊?三萬?五萬?頂多就是這個數了。而朱明預備投入遼土的陸軍卻有第四軍的兩個師,有兩萬多人,如有必要可以把第四軍全軍都調來遼西,這樣寧錦大捷還不是囊中之物?寧錦這邊一勝,恭王的清韃主力也就不得不狼狽退回,這樣朝鮮也是大捷。兩次慘敗之下,恭親王肯定不敢再把老巢放在盛京。不是遷吉林就是遷黑龍江,如此一來,復遼大業就算成功了。
不過這個如意算盤實在太好了。大概沒有實現的可能。這恭親王入侵朝鮮就是想刮一票,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他還留在朝鮮做什麼?
「麗川。看來得把第五師也運過來。還要讓工兵修建一個臨時碼頭,要不然打久了糧餉器械就來不及運了。」彭玉麟的擰著眉毛對劉麗川道,「清韃已經在寧錦投入上萬人了,不出意外,還會增兵的……搞不好恭王的兵也會從朝鮮過來,到時候就是空前大戰啊!」
……
槍聲在明軍陣地前迴盪。子彈咻咻而過,不時還伴隨著一聲聲慘叫的聲音。
馬新貽舉著望遠鏡,坐在馬上,死死地看著對面明軍陣地的狀況。
明軍陣地依著龍背山而建,扼住了通往寧遠前寨的官道。但是這個陣地構築的非常奇怪。地上插著好些木樁,不大密集。稀稀拉拉的也不像是能防住騎兵的樣子。而這些木樁之間好像有銀線連接,不知道是什麼妖蛾子?這些木樁後面也沒有矮牆,只有一道壕溝,明軍官兵就散佈在壕溝裡面。
這樣一道防線單薄的簡直不像話,似乎只要一陣衝鋒就能突破了。馬新貽麾下的將佐在從寧遠老城出發的時候一個個都愁眉苦臉好像要去赴死,現在卻一個個躍躍欲試,紛紛來向馬新貽請戰。不過全都被馬新貽駁回,反常必有妖!明軍敢如此佈置一定有詐,沒有探明虛實之前,無論如何都不能把自己帶來的這三千多人馬往戰場上送!
「馬大人,官都統有請。」官文派出的塘馬找到了馬新貽的將旗,高聲道:「官督統的中軍在地藏寺,請大人過去一會。」
馬新貽的正式官職是遼西兵備道,理論上可以監督遼西諸軍兵事,不過實際上只能管寧遠老城的回營,官文的八旗兵可不鳥他。現在官文請他過去那是客氣,實際上是在向他下命令。
而馬新貽也不敢不奉命,連忙交代部下抓緊時間立寨,自己騎著快馬就到了地藏寺的官文中軍。
「谷山,明逆又在鬧妖蛾子了,你怎麼看,能打嗎?」見到馬新貽過來,官文也沒心思寒暄,就直接入了主題。
馬新貽搖搖頭:「打不過,秀帥(官文字秀峰),明逆至少有一萬人,咱們合兵不過九千多,加上寧遠前寨的兵不過一萬一,只在伯仲間啊!」
這話的意思是,在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清兵要是能贏現在的明軍,大清朝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地步了。
「那怎麼辦?」官文的眉頭緊皺,兩手一攤,「鑲藍旗的兵差不多都在這兒了,還有一個步協半個炮協守錦州,總不能都調來吧?就是都調來,該打不過還是打不過啊!」
「可向盛京告急?」馬新貽又問。
「當然告急了,快馬已經出去了一天,五王爺肯定已經收到消息了。」官文答道。
馬新貽點了點頭:「要不就等著王爺決斷吧,咱們現在只管立寨堅守。秀帥,您覺得怎麼樣?」
五王爺是惇親王奕誴,名義上的盛京留守。不過實際上掌權的是奕欣的老師卓秉恬和奕欣的母親靜皇貴妃。其實這兩個人也是沒主意意的,得到遼西的急報之後便立即用八百里加急飛報給了還在朝鮮平壤的恭親王奕欣。
「王爺!現在不能決戰啊,沒有把握的……」
原平壤府衙,現在的恭親王中軍之內,賽尚阿和耆英、桂良等人叩頭喊著,形極惶恐。
「本王也不想決戰,可遼西……總之,祖宗之土已危,滿洲根基已危,已經是不得不戰了!」
奕欣如一尊泥菩薩一樣,坐在御座上機械地應著。
接到盛京送來的八百里加急,得知遼西警訊,他就知道大難已經臨頭了。明軍真的跨海而來,直接在遼西寧遠州地方上登陸了。而且一次就投入了上萬大軍,可謂是來勢洶洶!
看起來,朱濟世這一步棋,就是要挖大清的根基!如果恭王現在不敢應戰,放棄遼西,讓朱明在遼西有了立足之地,朱明的後續部隊一定會源源不斷泛海而來,若是有三五萬,還不直接攻打盛京?況且朱明可不是一路攻遼。朱濟世親征朝鮮,現在更是兼領朝鮮國王,估計就是要以朝鮮為基地攻打遼東的。另外,吉林將軍衙門的轄地海參崴又被明軍所據,這大概又是朱明的一路兵。如果等三路伐遼之兵同時發力,這大清的龍興之地還有嗎?
至於放棄遼東、遼西之地,退到吉林、黑龍江去的可能性,恭親王不是沒有考慮過。可問題是,吉林、黑龍江兩塊地盤是幾乎沒有被開發過的荒地。加上這次從朝鮮掠來的人口,二百多萬大清之民來年的肚皮拿什麼去填?
所以奕欣根本沒有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在遼西同立足未穩的明軍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