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艦隊從此脫離了中方的視線。
一年多之後,遠離家園的美方艦隊終於抵達了碟族星域,但是山姆大叔並沒有完全依附碟族,他們在遠離戰線的碟族星域附近找到了一顆宜居行星,半數國民移居其上,有機械人大軍的幫助,原本的不毛之地日新月異,幾個月的時間就變成了一顆現代化的殖民星。
美國人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開拓的腳步,之後又陸續找到兩顆距離碟族星域較遠的宜居星,每顆行星安置三分之一的國民,將雞蛋分散到了三個籃子裡。
除此之外,大約三分之一的艦隊和部分志願者進入碟族星域與勝利號匯合,成為碟族麾下近似於附庸的存在。
這批與碟族接觸的美方人員,唯一的任務就是從碟族手中盡可能地搾取科技,交予隱藏在碟族身後的殖民星,武裝己方的艦隊,慢慢積攢實力。
美方本以為隱藏得不錯,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幾顆殖民星,距離雲州星系只有一百多光年的距離,在他們的艦隊與勝利號匯合之後不久,雲州星上一直監視碟族的克隆人就發現了美方艦隊的蹤跡,隨即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順籐摸瓜,終於找到了美方的殖民地。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放在一邊。
美方的不告而別引起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在接到了這個令人崩潰的消息之後,四大勢力之中實力最弱,內部矛盾最多的歐盟恍然大悟。立即開始著手搬遷事宜。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沒人願意出售運輸艦了,他們只好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向共和國高價購進,另一方面盡可能地收集資源自行建造。
為了加快造艦速度,他們甚至建造出了類似於山寨版艦拖的簡陋運輸船。
由於原料不足,富於探索精神的歐洲人居然使用多層復合的特種玻璃充當戰艦外殼,效果居然還不錯。
星際間缺乏重元素,但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這東西在任何一顆類地行星上都能找到,簡直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種外殼肯定不能用在戰艦上。用在運輸艦上也有一定的風險。但是掌握力場技術的並不只有共和國,歐盟同樣掌握著相似的技術,在運輸艦上佈置力場發生器,能夠有效地阻擋星際塵埃的高速撞擊。保護運輸船內的人員安全。
而且玻璃之中還添加了各種吸收宇宙射線的成分。玻璃的夾層裡灌注的物質也有同樣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宇宙射線造成的損傷——冷凍的人體遭到高能宇宙射線,特別是重核離子的穿透,體內的dna同樣會遭到重創。最終導致復甦失敗或者在復甦之後大病一場。
歐盟的替代方案雖好,可他們畢竟是許多國家的集合體,而不是一個擁有強權政體的完整國家,解決了運輸艦的麻煩之後,到底誰先走誰後走又成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歐洲議會為此吵了兩個星期,也沒能吵出一個結果,不管什麼樣的方案,都會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對。
最後歐洲艦隊的指揮官蒙哥牛利元帥一氣之下率領艦隊包圍了議會大樓,宣佈解散議會實施軍管,軍隊接管了所有的權力,一夜之間以一向民主自我標榜的歐盟居然變成了軍政府當家。
所有歐盟民眾都為之茫然不已,早就習慣了維持幾百年的民主制度,突然之間改天換地,所有人都那麼地無所適從。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軍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開始運作,所有的資源被迅速集中起來,造艦的速度一夜之間提高了三倍有餘。
任何一艘運輸艦即將下線,軍方都會提前做好登艦準備,數以萬計的平民被提前冷凍起來,運輸艦抵達之後立即開始裝船,之後便飛離星系,躲在附近的星際空間,防止亞特蘭蒂斯人的突然襲擊。
歐洲人的做法提醒了諸多國家的政權,但是全面的工業能力不是哪個國家都有的,也不是隨便什麼國家都有製造宇宙飛船的能力,哪怕是一艘簡陋的玻璃運輸艦,對這些國家而言都是無法複製的技術高峰。
他們的工業底子實在是太薄了。
這樣的結果其實也跟共和國的崛起有著直接的關係:共和國的龐大工業需要市場,除了國內消化的部分之外,出口外銷是重中之重!
那些經濟實力有限的國家,即使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建立自身的工業體系,也只能把手伸入某個行業或者幾個行業。
他們不是不想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是缺乏必要的基礎。
這樣的工業體系就像瘸了一隻腿,怎麼可能**製造宇宙飛船?
一時間無數請求支援的消息發給共和國,雖然共和國擁有全人類最強的製造能力,但是面對如此之多的請求完全力不從心。
傳送門也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這樣的重量級戰略設備絕不會提供給任何國家。
無論是敵是友。
就在整個人類世界亂成一團的時候,消失的亞特蘭蒂斯艦隊出人意料地悄然出現在某國殖民星附近,兵臨城下,並向這顆行星發出了不投降就擊碎行星的最後通牒。
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個只有幾艘運輸艦,連宇宙戰機都沒一架的國家毫不遲疑地選擇了投降。
然而亞特蘭蒂斯艦隊拒絕了這個國家的投降,近三千艘戰艦幾次齊射,將這顆剛剛開始建設的殖民星活活地剝掉了幾層。
之後亞特蘭蒂斯表面上全軍離開,但是暗地裡留下了十艘戰艦埋伏在星系的外圍,希望能用守株待兔的辦法找到共和國的戰艦。
雖然亞特蘭蒂斯人一直嘲笑小小的地球上有二
二百多個國家,但是他們並沒有白白佔據地球兩年的時間,至少他們知道一直像小強一樣糾纏不休的只是地球上的一個國家,而不是全體地球人。
他們相信共和國不會對屠殺保持沉默,通過大量屠殺地球人的辦法,能夠逼迫共和國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