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謹慎的考慮,並徵集了十四位艦長的意見之後,呂劍最終選擇與美國人爭奪格利澤581。
遠征軍第一艦隊絕大多數將士都與外骨人有刻骨的血海深仇,若不是仇恨的支持,第一艦隊大部分成員都不可能主動報名參加遠征軍。
這樣一支軍隊注定要成為最鋒利的矛,永遠不可能成為一支守成的部隊。
第二艦隊雖然也想爭取格利澤581的任務,但天軍總部最終還是選擇了戰鬥經驗相對豐富的第一艦隊。
確定下一步的任務目標後,艦隊立即展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由於速度的提升,地球對比鄰星空域的補給不再困難,而此次任務的目標遠在二十光年之外,補給相對困難,於是第二艦隊向第一艦隊移交了大量戰備物資,塞滿了第一艦隊所有的倉庫。
與此同時,第一艦隊開始對除恆山號之外的所屬戰艦進行全面的維修保養,令戰艦保持最佳狀態。另外,還要對遠望號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提高遠望號的飛行速度,使其能夠跟隨主力一同飛行。
第二艦隊派出大量人員幫忙的同時,展開了一場從上到下的挖角行動,艦隊司令鄭國親自找到呂劍的門上,希望能從第一艦隊交換一批擁有實戰經驗的官兵,提高第二艦隊的戰鬥力。
呂劍對鄭國的挖角十分不滿,並明確予以拒絕,然而鄭國居然把事情捅到了天軍總部,並且扣上了傳授經驗、提高友軍戰鬥力的大帽子,居然得到了天軍總部的支持。
總部的決定呂劍不得不支持,不過總部也不能一紙命令,就把第一艦隊的戰鬥骨幹全調走不是?畢竟第一艦隊是遠征軍最有戰鬥力的的部隊——也是唯一一支與外骨人展開連場大戰的部隊。
鄭國自問易地而處,他絕對沒有把握打完比鄰星戰役卻不沉沒任何一艘戰艦,就憑這一點,也必須挖幾個人才行。
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還是天軍總部居中調解當了一回和事佬,呂劍不再阻止鄭國的挖角,不過為了照顧呂劍的情緒,也不是想要誰就給誰,必須在本人自願的情況下才能調入第二艦隊,而且必須嚴格控制總數,絕對不能影響第一艦隊的戰鬥力。
這樣的條件雙方都能接受,想走的,今天勉強留下,早晚也是離開,不想走的,攆也攆不走。
鄭國也十分滿意,晉職晉銜,安置家屬,條件隨便開,就不信挖不來人!
兩支艦隊的明爭暗鬥擺上了檯面,幾乎瞬間傳遍全軍,第一艦隊中不乏意動者,不過鄭國也不是什麼人都想要,結合比鄰星戰役的作戰記錄,他鎖定了一批優秀指揮官,葉飛的名字赫然名列前茅。
單艦拖住骨塚,且最終予以殲滅,這樣的指揮員誰不想要?
鄭國親自找葉飛談話,優厚的條件允諾一堆。
葉飛聽得怦然心動,不過長江號上有他生死與共的兄弟,自第一艦隊成軍後,呂劍也多有照顧,他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惋惜地拒絕了。
鄭國比葉飛本人還覺得可惜呢,不斷地腹誹呂劍走了什麼狗屎運。
不只葉飛,鄭國鎖定的其他中高級軍官一個也沒答應調入第二艦隊,尉級軍官倒是有幾個願意的,可是人數太少,完全是杯水車薪。
失望的鄭國乾脆來了個廣撒網多撈魚,這才又挖到幾個人,不過軍銜最高的也不過是少校,而且在比鄰星戰役中大放異彩的突擊隊員一個也沒撈到,很是讓鄭大司令失望了一回。
2205年6月22日,比鄰星防禦系統突然探測到大量超光速飛行引起的空間波動,預警系統立即將消息傳回艦隊,艦隊立即停止休整進入戰備狀態。
很快,一支艦隊脫離超光速狀態,出現在半人馬雙星範圍之內。對方戰艦那熟悉的流線型外觀,讓所有遠征軍官兵為之一愣,怎麼是巨鯨級?
通過預警系統發回的實時畫面,遠征軍發現了來艦艦艏下方的俄天軍標誌,這才確認了對方的身份。
難道俄國人又造了一批改進型巨鯨級?
比鄰星是走出太陽系的跳板,俄國人有想法也不奇怪,而且這裡沒有宜居行星,沒必要搶地盤兒,也不屬於莫斯科協議中的先到先得原則,不具備佔據為系外飛地的條件,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進入比鄰星之後都有停泊進駐的權力。
消息閉塞的遠征軍中不止一個人這樣想,不過呂劍和鄭國都是明白人,隱隱地意識到了對方的來歷。
畢竟身處同一星系,再說盟軍還沒解散呢,雙方隸屬同盟,怎麼也得打聲招呼。因超光速實驗提前完成全艦維護的恆山號立即開赴雙星,受命與對方接觸,詢問對方的來意。
經過兩天的全速飛行,恆山號接近俄軍,拉近距離之後,於海懿恍然發現這支俄軍的戰艦多有損傷,經過仔細的詢問溝通,最終確認對方是派往沃爾夫359的俄國遠征軍殘部。
俄遠征軍於2203年七月出發,2204年六月抵達沃爾夫359,因作戰失利,艦隊損失慘重,裝備共振通訊儀的俄軍旗艦在沉沒前將戰敗的消息發回地球,之後便與地球失去聯繫。
時間是2204年7月7日上午9點23分。
從那以後,人類只能通過機械文明得到一點俄遠征軍的消息,再也沒有直接與俄國遠征軍恢復聯繫。沒想到一年之後,他們居然出現在比鄰星!
通過進一步的溝通,遠征軍總算搞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俄遠征軍失利後撤出戰場,外骨人緊追不捨,最後還是機械文明的先鋒九出手接應,這才逃出升天。
之後全軍盡全力搶救戰艦,然而損失的戰艦總數仍然超過半數,不過外骨人似乎對俄軍沉沒的戰艦沒什麼興趣,於是俄軍隱藏起來,不久後外骨人離開,俄軍才返回戰場搜尋倖存者,並拆除沉沒戰艦上仍然可用的設備,七拼八湊地修復了幾艘戰艦。
要面子的北極熊打了敗仗,不肯直接返回地球,聽先鋒九說人類的另一支艦隊抵達比鄰星,這才下定決心飛向比鄰星……說穿了,就是沒臉回地球,跑比鄰星來求安慰。
碰上個這麼二的指揮官,真是讓呂劍哭笑不得,身為盟軍又不能不管,感覺就像自己家裡突然來了一群八桿子打不著的窮親戚。
不過俄軍帶回的消息卻讓呂劍和鄭國不得不重視——據俄軍稱,原本他們還想在沃爾夫359再停留一陣,但是另一支外骨人群落的到來,令他們不得不提前離開。
中國遠征軍已經消滅了兩個外骨人群落,這是第三個掌握了確切消息的外骨人群落!
呂劍與鄭國商量了一下,聯名將情況上報天軍總部,並通報了俄遠征軍殘部的消息。
天軍總部迅速回復:第一艦隊按原計劃執行,由第二艦隊守衛比鄰星。
回復中明確要求呂劍盡可能幫助友軍提高戰鬥力,並轉達了俄方發給俄遠征軍的密件。
很顯然,第一艦隊連下三城的戰績給了總部極大的信心,認為遠征軍目前的編制,一支艦隊足以對抗一個外骨人群落,第二艦隊守住比鄰星絕無問題。
可惜鄭國本人不這麼想,他認為第一艦隊的勝利有著太多的偶然性,根本無法複製,於是又一輪瘋狂的挖角再次展開。
2205年7月23日,經過一個半月的34倍光速飛行,彭澤湖號補給艦抵達太陽系,為防止其它國家發現彭澤湖號返航,進而發現超光速飛行的秘密,彭澤湖號秘密停靠土星基地,裝載補充的光速魚雷和部分小型超光速引擎……時間太短,儘管土星基地全力以赴,也只出產二百七十部小型超光速引擎,缺口高達一百多,而且戰機的作戰強度大,小型超光速引擎和戰機發動機一樣,必須有一部分餘額儲備,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實際上的缺口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為安全起見,彭澤湖號於土星基地進行了一番全面的維護,土星基地畢竟是天軍最大的外空基地,保障實力無比強勁,僅僅五天的時間,就將十六公里長的巨艦修整一新,甚至還進行了小幅度的改造,在艦內增加了兩座專為超光速引擎供能的聚變反應堆!
也就是補給艦的艦內空間充足,才能找到適合安裝反應堆的空間,換成其它戰艦,根本就不具備改造的條件。
六天的時間裡,土星基地的生產線又為彭澤湖號增加了六十多部小型超光速引擎,缺口縮減一少半,考慮到遠征軍離開比鄰星後遠離太陽系,再次補充十分困難,胡中海請示呂劍後,決定再等一段時間,將需要的物資補全。
2205年8月9日,停泊十七天的彭澤湖號終於滿載,第二次飛離太陽系。
然而彭澤湖號並未飛向比鄰星,而是飛向天秤座的格利澤581!
天秤座位於赤經15h,赤緯-15度;比鄰星位於赤經13h,赤緯-50度。
兩個星座雖然不在一個角度上,但方向大差不差,若是將地球與二者畫成三角形,比鄰星的位置正好在最大的鈍角上!
從比鄰星出發飛向格利澤581,距離大概17光年左右,而地球到那裡的距離約20.4光年,所以彭澤湖號必須先一步出發。
2205年8月17日,遠征軍第一艦隊完成維護離開比鄰星,艦隊沒有直飛格利澤581,航向垂直於地球與格利澤581的連線。
2205年9月9日,提高航速的彭澤湖號以四十倍光速的飛行速度率先抵達匯合坐標。
2205年9月12日,遠征軍第一艦隊主力抵達匯合坐標,艦隊齊裝滿員,直飛格利澤581。
2205年10月下旬,第二支來自沃爾夫359的外骨人群落飛抵比鄰星。
第二艦隊欲倣傚光速魚雷戰術,卻未能擊中骨塚,完好無損的骨塚出現在半人馬a三合星之內,遭到中俄兩國遠征軍的迎頭痛擊。
兩國艦隊緊密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聯合剿殺,截止十一月底,該群落的主力艦隊大部被殲,因為採用靈活機動的游鬥戰術,遠征軍第二艦隊只損失一艘驅逐艦,俄軍由於戰艦性能較差,損失十二艘戰艦,不過與敵軍相比,這一點損失根本算不上什麼。
期間,鄭國有意重複第一艦隊的勝利經驗,但小行星撞擊戰術未能建功,光速魚雷的第二次發射倒是命中了目標,重創骨塚,可相對於超光速狀態下的命中,毀傷情況差強人意,遠遠未達到鄭國的心理預期。
最後,他只好放棄出奇制勝的幻想,老老實實地用自己最擅長的游鬥戰術拖垮敵人。
此戰歷時三十七天,史稱第二次比鄰星戰役,其意義不在於又一次戰勝外骨人,而在於此戰打開了禦敵於星系之外的曙光。
儘管不盡人意,但勝利就是勝利,此戰鄭國揚眉吐氣,終於憑一已之力殲滅外骨人群落,不讓呂劍專美於前——俄軍的那幾十艘戰艦,要速度沒速度,要火力沒火力,根本幫不上什麼忙,根本就是來混經驗,私下裡被遠征軍稱之為:醬油黨遠征軍。
不過俄方並不這樣認為,至少俄遠征軍全程參與了此次戰役,因而大肆進行誇大報道,誇大戰績,並公開表彰作戰中的突出人員。
雖說用誇大的手段激勵國內軍民的士氣無可厚非,可在熟知內情的人眼中,難免覺得北極熊手段下作。
好在俄方一直低迷的士氣空前高漲,身為三大航天國之一的俄國重新煥發激情,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件好事,倒也沒哪個知情卻不長腦子的笨蛋犯二,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亂潑涼水,算給了俄國人一個不大不小的面子——知情者基本上全部是中**方的人,僅有的幾個例外,也是政府高層,全部屬於政治覺悟極高的那一類人。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2206年2月12日,遙遠的虛空中閃過明亮的七彩光芒,之後十六艘巨艦一一現身。
遠征軍第一艦隊旗艦燕京號,呂劍大馬金刀地坐在指揮椅上,豪情萬丈揮斥方遒:「確認艦隊位置!」
「確認艦隊位置……確認抵達格利澤581外圍,距離目標25個天文單位!」胡斌激情四射,話音未落,指揮部一派歡騰……
「總算到了,總算到了!」胡斌緊握雙拳,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
二十光年的距離超乎想像,人類從未進行過如此遙遠的航行,也不可能涉足如此遙遠的地域。不管艦隊啟航時的方向多麼精確,在經過以光年講的遙遠距離之後,都會有多多小小的偏航。
遠征軍第一次脫離超光速狀態,足足偏航半光年有餘,之後陸續進行了十四次航向修正,才最終抵達目標附近,對胡斌來說,沒有什麼更讓他為之振奮的事了。
至此,遠征軍第一艦隊終於出現在格利澤581這個行星系的外圍。
呂劍曾經問過胡斌,為什麼會有格利澤581這麼個怪裡怪氣的名字,而不是像比鄰星,天狼星那樣的名稱。
胡斌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天文學家一向缺乏浪漫因子,比如木星的大紅斑,海王星上的大黑斑,名字直白而明確,絲毫沒有修飾和美化。
連太陽系僅有的天文現象也逃不過這個規律,更不要說滿天的小行星和遍佈宇宙的紅矮星了——紅矮星的壽命極長,有些甚至能夠達到一萬億年,遠遠超過太陽一百億年的壽命,而大質量的恆星,壽命甚至僅僅一百萬年!
因而銀河系百分之七十的恆星都紅矮星,大多數紅矮星的直徑和質量均不足太陽的三分之一,最大也不過太陽的一半兒左右,釋放的光線也比太陽弱得多。
滿天的恆星數不勝數,根本不可能一個不差地挨個起名字,以數字替代的辦法自然成為了主流。
格利澤581一名取自格利澤近星星表,是1957年德國天文學家威廉?格利澤發表的一本星表,其中收錄了距離地球20個秒差距,也就是65光年內的915顆恆星。
格利澤581只是一顆質量約為太陽三分之一,直徑等於太陽直徑百分之三十的紅矮星。儘管二十一世紀初,人類就發現這裡可能擁有宜居行星,並在二十一世紀中葉證明了宜居行星的存在,但在天文學界,一直以來都沒有對這個行星系進行duli的命名。
呂劍卻不像想像中那樣興奮,冷靜地命令道:「馬上調整方向……目標內行星系!」
「調整方向,目標內行星系……方向調整完畢!」
「出發……馬上開始探查星系情況!」二十五個天文單位不值得再進行一次超光速飛行,呂劍乾脆命令以常規方式接近目標。
「報告,前方發現高速不明天體,距離1.6天文單位!」艦隊僅僅飛出兩個天文單位便遭遇意外。
「立即規避!」呂劍急令。
「左舵七!」徐東命令。
「七度左……不明天體轉向,向我方逼近!距離1.2天文單位……確認對方非自然天體!」
「拉響戰鬥警報,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