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九百七十三章、只要記得易少師的恩典,那卻是比什麼都強——
第九百七十三章、只要記得易少師的恩典,那卻是比什麼都強
「夫人,您這邊請。」
對於易嬴給自己帶來的尷尬,冉華並沒忍受太久。因為這還得感謝冉華的丈夫蘇陽歡,是蘇陽歡很快將牢頭給叫來了。
所以,隨著牢頭的到來打破場中尷尬,冉華也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就帶著易嬴等人朝牢中走去。
畢竟在男尊女卑的社會狀況下,女人或許不需要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負責,但同樣由於男尊女卑,對於某些「委屈」,女人也不得不打碎牙齒含血吞地硬生生忍下去。
畢竟男人可以不要臉面,女人卻不能不要臉面。
而易嬴又為什麼要調戲冉華?
與冉華的相貌、身材乃至身份都無關,易嬴只是不想再面對冉華的冷嘲熱諷。雖然這種手段有些疲賴,但既能起作用,又能佔便宜的疲賴手段,偶爾用一用易嬴也不會吃什麼虧。
何況想叫冉華閉嘴,再沒有這種疲賴手段更能見效快了。
只是說在冉華不得不「投降」,牢頭又已經到來後,易嬴也不可能繼續去胡鬧冉華。
而跟著牢頭往前走,易嬴幾人或許沒覺得什麼,冉華心中卻一陣陣不安。
因為冉華不是沒見過京兆尹衙門的牢頭,但這次前來帶路的牢頭卻與冉華以前見過的牢頭有所不同。不是那種五大三粗的壯漢、莽婦,竟然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
想到京兆尹衙門什麼時候多了這樣一個嬌滴滴的牢頭,冉華就有些不滿。
因為,冉華即便對自己的身材、相貌再怎麼有信心,證據就是易嬴先前都會因此對自己「無恥」,可男人真要花心起來,冉華卻知道女人是怎麼擋都擋不住。
而且面前的牢頭鍾僭也實在太年輕了,令得冉華不得不擔心。
因此跟著鍾僭往前走了一會,聽到鍾僭招呼時,冉華就忍不住說道:「鍾姑娘是什麼時候做上牢頭的,臣妾怎麼沒聽夫君說過?」
「回夫人,奴家乃是半年前承襲母業成為衙門女牢的牢頭的。」
「承襲母業?汝說汝是鍾大娘的女兒?但鍾大娘不是身強體壯著嗎?怎麼突然讓你一個姑娘家來做牢頭。」
聽完鍾僭這話,冉華就想起了原本腰粗腿壯的女牢牢頭鍾大娘。
因為如同王乾娘並不是任何人的乾娘一樣,鍾大娘的歲數其實也並不怎麼大,最多就是四十出頭,沒什麼緣故,別說不可能從牢頭位置上輕易退下來,她又怎可能忍心讓自己閨女不去嫁人,卻跑來做什麼牢頭。
但說話間,鍾僭卻根本就沒有抬過頭,只是邊走就邊低著臉說道:「夫人有所不知,奴家娘親於半年前在家中跌斷了腿,無以醫藥更沒法生活,蒙大人恩典,奴家才得以承襲母業做了女牢牢頭。」
「在家中跌斷了腿?好像是聽過這麼一回事,沒想到是鍾大娘。」
聽到這話,冉華也恍惚記起蘇陽歡確實說過這事。只是當時蘇陽歡說的乃是一名牢頭在家中跌斷腿,卻沒提乃是女牢牢頭鍾大娘。
知道蘇陽歡並沒隱瞞自己,冉華才鬆了口氣。
只是說留意一下鍾僭格外青春的相貌,冉華又說道:「但鍾姑娘不覺得做牢頭委屈嗎?好像鍾姑娘的年紀並不大,應該還沒嫁人吧」
「夫人容稟,奴家母親好酒,平日就沒什麼積蓄,也沒辦法幫奴家置辦嫁人所需的嫁妝。其實即使沒有這次意外,奴家都已準備好承襲母業了。」
「……是嗎?臣妾不是聽說易少師一向都以關心婦孺著稱嗎?怎麼沒見易少師幫幫鍾牢頭。」
在確認蘇陽歡並沒背叛自己後,冉華又將念頭打到了易嬴身上。
而一聽冉華這話,易嬴頓時就樂了。
因為什麼叫以關心婦孺著稱?雖然這在現代社會就叫婦女之友,但在冉華嘴中,卻就有些諷刺味道十足。
可鍾僭即便依舊低著腦袋,易嬴也不會在冉華面前輕易退讓,順著冉華話語就樂呵呵說道:「沒問題,丹地你們身上有銀票沒,拿一千兩銀票給鍾牢頭。」
「啊」
雖然少師府是日進斗金,甚至是一百萬兩銀子、一百萬兩銀子的往府中搬,但對於在衙門工作的牢頭而言,雖然他們在俸祿之外也有不少進項,可也沒見過一千兩銀子。故而一聽易嬴話語,彷彿一直不敢直視易嬴的鍾僭也是滿臉驚訝的抬起頭來。
不過對望一眼後,丹地、蘇三卻都很快搖搖頭道:「老爺,我們身上都沒帶銀票。」
都沒帶銀票?
聽到這話,易嬴也不用去望圖稚了,隨即向鍾僭點點頭道:「這沒關係,回頭你們再給鍾牢頭送銀子過來便是。」
「沒問題。」
「這,……奴家謝過易少師和夫人大恩。」
雖然易嬴並沒當場拿出銀子,鍾僭卻不可能去懷疑易嬴。因為這不僅關係到易嬴的名聲,同樣關係到天英門的名聲,所以臉上一陣感激,鍾僭立即就跪了下來。
而看到這一幕,不用易嬴多做表示,冉華就上前托起鍾僭道:「鍾牢頭不用多禮,這都是易少師大人有大量。鍾牢頭只要記得易少師的恩典,那卻是比什麼都強。」
記得易少師的恩典?
雖然其他人,包括易嬴都沒覺得冉華這話有什麼大問題。但在茶館中見多識廣,王乾娘心中早就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
因為這分明就是冉華想斷了蘇陽歡與鍾僭的任何可能,所以才急著將鍾僭往易嬴身上推。
又或者她沒能將鍾僭推到易嬴身上,有易嬴施銀這段恩情在,恐怕蘇陽歡也沒有再打鍾僭主意的可能了。
而這就是女人的可怕之處,她們往往不會等到危機發生後才採取行動。而是在危機發生之前,她們就會搶先一步將一切不利於自己的狀況掐死在苗頭中。
當然,王乾娘也明白,不管冉華的想法是什麼,至少因為冉華的「奇思妙想」,鍾僭是得到了莫大好處。
只是對於這種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僅冉華不會往外說,王乾娘也不會輕易往外說。
因為誰都不能證明王乾娘的想法是對是錯,只能靠時間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