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都。大將軍府。
「主公,門外有人自稱下邳陳登,奉呂布之命前來求見主公。」
這一日,文遠正和郭嘉商議關中之事,突然越兮進入堂中,稱有人自稱呂布使者前來求見。
「陳登?莫不是徐州名士陳登陳元龍?快快有情!」文遠聞言劍眉一挑對越兮道。徐州有才有名的人物,當屬陳珪陳登父子了,前世看三國,正是此二人將飛將軍呂布玩弄於股掌之中。陳登突然來見自己,文遠頓時興趣濃厚。
越兮拱手而退,文遠道:「奉孝,遣鍾繇持節督撫關中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你說說,陳登怎麼會來此處?」
郭嘉神秘一笑道:「必是呂布因徐州之禍派他來求主公相救。」
正說話間,越兮已經帶著一人入得堂中。
文遠定睛看去,來人年紀輕輕,與自己差相彷彿,生的形貌俊朗、風姿英挺。
文遠如今已是大將軍,官位尤在三公之上,這些年養移體居易氣,一舉一動隱然有威。來人卻毫不緊張,泰然自若躬身施禮道:「下官徐州典農校尉陳登拜見大將軍!」
文遠初一見面就甚是喜愛,肅手道:「陳元龍徐州名士,四海知名,遼仰慕已久,今日方有幸謀面。元龍且坐下慢慢說話。」
「謝大將軍賜座!」陳登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之色,他生性高傲,天下英雄能入他眼中的屈指可數,不想今日初見聞名天下的大將軍竟與自己一般年輕,不禁驕狂之氣立斂,又聞大將軍竟知道徐州有他這麼一號人物,怎麼能不激動?
等陳登坐定,文遠道:「元龍此來有何要事?」
「回稟大將軍,某此來是奉呂將軍之名請大將軍發兵去救徐州……」陳登不敢怠慢,娓娓道來此來原由。卻是事關袁呂兩家的爭鬥。
原來袁術兩次用計離間劉備和呂布不成,便從了長史楊弘之言,索性結了呂布這門親事,以其為北方藩敝,表裡相連。
袁術素信方士,經常求占問卜,早前有一方士張炯獻上一符,稱漢室火德已衰,代漢者為袁氏,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袁術就是土德之身,以土承火,正應其運。袁術就開始就動了心眼。當時民間早有讖言云:代漢者,當塗高也。塗通「途」,即為道路,自己名術,術是城邑內的道路,他又別字公路,所以自認為讖語的「當塗高」就是指他袁術。
而且袁術自認確是有自大的本錢,袁氏一門四世三公,漢末百年風光無限,他的高祖袁安,官至司徒;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湯官至太尉;父、叔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門生故吏、豪門慇勤關係密切。
有了這一些條件,在經過了黃巾起義,董卓弄權,中原各地相互割據,東漢王朝勢成瓦解等變故之後,袁術又雄踞淮泗,地廣糧多,就以為天命即將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建安二年二月這一日。袁術大會群臣,言稱帝之事,眾官雖有勸諫,但袁術執意不改,當即建號仲氏,立台省,,設公卿百官,出入乘龍鳳輦,領宗室百官祀南北郊,立馮方女為後,立子為東宮。
自立稱帝之後,袁術立即命人催取呂布之女來壽春成婚,使者去而未久便帶韓胤回返。稱呂布原本已經答應聯姻,後卻信了下邳人陳珪之言,送婚車駕在半道上劫回,背約悔婚。袁術聞言大怒,拜大將張勳為大將軍,統領大軍十萬人,號稱三十萬,分七路討伐呂布,第一路大將張勳居中,第二路上將橋蕤居左,第三路上將陳紀居右,第四路副將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將陳蘭居右,第六路李豐居左,第七路梁剛居右。各領部下健將,剋日起行。令樂就接運七路錢糧。術自引軍三萬,大將紀靈為中軍將領,接應七路之兵。
呂布聞訊大驚,他手上只有兵馬兩三萬,如何能抵得過袁術?一面分兵據險而守。一面遣使四處求救。他與曹操交惡,曹操自不肯救,反倒樂呵呵的在一旁看著袁術和呂布大打出手,此時呂布方悔之前劉備被他趕走,無奈之下,只得派使者星夜前往鄴都向文遠求救。
「呂將軍……」文遠琢磨這陳登嘴裡的這個字眼,半晌沒有吭聲。
想了一會,文遠道:「元龍且回館驛歇息,明日一早我便給你答覆。」
送走陳登,文遠與郭嘉商議道:「袁術僭越稱帝,我身為朝廷大將軍,理應出兵,只是如今大軍皆在幽州,身邊無兵將可用。奉孝可有良策……」文遠雖有兵馬四十萬,但是地域廣大,需分別駐守各處,現在所能動用的機動兵力大半都在幽州。況且中間隔著曹操一個兗州,去討伐淮南袁術的事情怎麼看怎麼不好施行。
可是文遠如今身為大將軍,袁術僭越稱帝的這件事情他無論如何總要有所表態才行,否則難免要被有心人當作攻訐他的理由。
聽文遠語氣,郭嘉便以知其心意,郭嘉輕笑一聲道:「這有何難?袁術稱帝謀反,天下人人得而誅之,主公可明日上朝時如實奏報天子,請陛下下詔令天下諸侯發兵一同剿滅袁術,如嘉所料不差、為得淮泗之地,兗州曹操、豫州劉備,徐州呂布、江東孫策,此四家必定出兵,此四虎競食之計也!袁術不知天時,竟妄自稱帝,此其自尋死路也!到時四家奉主公號令而行,也可大振主公威名!」
文遠聞言大喜,不過提起劉備,文遠又不免一聲歎息。據探子回報,此時曹操剛剛接納了劉備,並上表舉薦劉備為豫州刺史,還撥給了他一些兵馬,令他在陳郡暫住。文遠聽說他投靠了曹操而沒有前來河北鄴都,倒是讓文遠好一陣遺憾。
當初聯盟對抗袁紹時,文遠就處處留心劉備舉動,深知他平素深藏不露,卻胸有大志。文遠本意是向把他留在河北,限制其發展,免得以後坐大與自己相爭,不想卻因為寧兒之死一時悲痛,竟讓劉備趁隙南下徐州,從此脫離了他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