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徐庶石韜三人並轡而行,一路邊走邊聊,文遠終於知道此二人為什麼會出現在冀州境內。
原來自董卓亂政以來,中原亂像已現,混戰連年,群雄並起。徐庶石韜二人為避戰亂,商定舉家遷移,此時恰逢文遠因巨鹿紙、線裝書名噪天下,二人出身寒門,深受其惠,且早就聽人說過巨鹿百姓生活安定,又聞北海鄭玄在巨鹿講學,二人便尋思著遷到巨鹿去。
等舉家遷到了巨鹿,已經是去年的事情,巨鹿的狀況果然令二人大開眼界,二人正想憑著胸中所學在文遠帳下謀個一官半職,不料文遠因為傷心亡妻而暫時不理政事,二人生怕文遠確如留言所說是個兒女情長、胸無大志之人,便決定暫時留在巨鹿看看風色,順便隨鄭玄學習,直到文遠最近重新出山,才來到鄴城找找機會。
聽了二人的講述,文遠心中喜憂交集,喜的是能吸引來兩位大才不遠千里來投,說明自己名聲不錯,巨鹿崇文苑、巨鹿紙、線裝書還是有這一定的作用的,憂的是果如郭嘉所言,但凡世族豪門,果然很少有人肯主動慕名前來為文遠效力。看來最近剛剛想到的方法必須盡快實施了。
一入州牧府,郭嘉出來接著,一聽徐庶、石韜,頓時驚喜不已,三人都是穎川陽翟的同鄉,本來就曾經見過面,徐庶少年時的俠名更是讓郭嘉如雷貫耳,心存敬佩。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三人雖然還不到那種歷盡滄桑的年紀,能在千里之外的鄴城相聚也很快熟絡在一起。
文遠見三人談的進行,哈哈大笑道:「難得你們一見如故,今日定要開懷暢飲!」
酒席擺上,四人分賓主坐下,酒過三巡,席上氣氛更加熱絡起來,石韜敦厚,有君子之風,徐庶非但心胸豁達,談吐也是不凡,惹得文遠郭嘉心裡一陣讚歎。
酒酣耳熱之際,徐庶和石韜互望一眼,長身起席對文遠長身一拜。徐庶帶頭道:「久聞將軍仁義之名播於四海,更兼雄才大略,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庶與廣元兄願拜於將軍麾下,作一帳下書吏,不知將軍肯否接納?」
文遠聞言大喜道:「這是說的哪裡話來?元直兄、廣元兄!你二人快快請起!我能得你二人相助,何其幸也!」
郭嘉也起身來扶二人,笑道:「我家主公求賢若渴,能得二位兄長相助,此乃我家主公之福啊!」
二人起身,又是對望了一眼,這次是石韜開口道:「主公!我二人此來,聞主公出榜求取治蝗之策,我二人倒有一彫蟲小技,或許能助主公一二。」
「廣元兄所言當真?」這次由不得文遠不動容了,得了兩位大才不說,連最頭疼的治蝗難題也有眉目解決,此當真是天助我張文遠也!
石韜見文遠如此激動,心中一陣暗喜道:「說來慚愧,韜出身寒微,年少時也侍弄過家中幾十畝薄田,對旱蝗災害災也是恨之入骨,前幾年穎川鬧旱災,蝗群過處,田地裡的手生幾乎盡被吃絕,顆粒無收,不過也讓我看到有幾戶人家稍稍得免。」
文遠急切問道:「哦?快說說看,因為什麼?」
石韜道:「我留意查看過,發現這幾戶人家家家餵著雞鴨禽畜,這些雞鴨放在野地裡,能減少不少對莊稼的破壞。」
文遠強按住性子聽石韜說完,這邊徐庶又道:「庶少時遊歷四方,曾講過有荊南又一處村落夏秋之際捕蝗蟲為食,在鍋中爆炒加鹽即可,庶記得當時嘗了嘗,味道非同一般!」
文遠聞言大喜,上去攥住二人的手道:「此天賜你二人與我張遼也!」徐庶見識智略見長,文遠當即封徐庶為軍師祭酒,於郭嘉一同為自己出謀劃策,石韜精於實幹,便令他為屯田都尉,當即授命石韜協助韓浩將他們獻上的治蝗舉措推廣開來。
此時還只是四月,蝗災現在還沒有來,還沒到能吃的時候,不過養雞養鴨這種事情需要緊趕,軍中本來就有專門的雞圈鴨捨,可以抓緊時間繁殖起來,至於民間,憑著文遠如今在冀州的官職威望,只要他動員一下,讓軍戶民戶養雞養鴨還不簡單?
況且養雞養鴨這種事情還是很有好處的,眼下巨鹿百姓,尤其是巨鹿的軍戶生活已經漸漸富裕起來,許多人家中開始有不少餘糧,這些糧食除了賣一部分給官府換些銀錢,剩下的仍舊吃不完,與其爛掉,倒不如養些家禽牲畜之類,既可以增加經濟收入,也可以改善自家的伙食。
要知道養家禽牲畜在亂世之中幾乎是難以想像的,這年頭兵荒馬亂,天災連年,許多地方連人都難吃的上飽飯,此外還怕遭軍隊盜匪洗劫,所以亂世中敢飼養禽畜的百姓很少見。
別人不敢養,但是巨鹿郡的百姓就敢。巨鹿的百姓已經追隨文遠三年,三年來家裡的日子過的是一天一天紅火,黑山軍、袁紹大軍雖然都曾打進巨鹿來,可是在太守張遼的領導下,將侵入的外敵全部消滅,對太守文遠,對子弟兵,他們心裡是一百個放心,如今的巨鹿就像是個世外桃源,家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用文遠咋呼,自發飼養禽畜的人漸漸的就多了起來。
對文遠的動員,巨鹿郡自然是一呼百應,而其他郡縣也可先在軍戶中展開,考慮到都是新加入的軍戶,生活還沒有改善,文遠答應待今年年末收糧時可以雞鴨抵租,租賦甚至可以適當優惠一些,多餘的就用錢收購上來。如此一家一戶養個三五隻雞鴨,僅治下軍戶養殖的雞鴨就至少有近百萬!
有了徐庶和石韜獻上來的兩條妙策,文遠終於能放下心來,只要能頂住興平元年的這場災劫,文遠相信以後的道路會平坦的多。
而忙完了這件事情,文遠終於能夠騰出手來,處理一下另外一條一直困擾著他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