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將血

第十卷 天下興亡誰人曉 第十一卷 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零三章 北進(求月票) 文 / 河邊草

    大秦成武二年三月十四,太原城終於徹底平靜了下來,已經快要收不住手了的秦軍將士,也終於在大將軍嚴令之下,各自回營。

    太原城一戰,畢竟拖延了時日,即便木華黎,王勝保兩人已經率領所屬騎軍破了陽曲,佔住了這個太原門戶,也已無濟於事,秦軍攻略北地的圖謀,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

    太原平靜下來之後,趙石也並未急著起兵北上,命令諸軍在太原休整數日,並終於出榜安民。

    一些金人的地方官吏在刀槍之下,戰戰兢兢的被請入了太原城,其實,這是有一場清洗的開始。

    各府縣治下,除了安定百姓人心之外,就是強令各處地方士紳打開自家糧倉,將囤積的糧食收下來,散於百姓,以保證百姓春耕能正常進行。

    大將軍趙石的軍令是嚴酷無比的,凡囤積糧食,超過五千石的,就地抄家滅族,在朝廷官吏未到之前,趙石的屠刀毫不猶豫的再次舉了起來,有多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根本不在他的考量之下。

    北地鮮血既然已經流的如此之多,便不介意流的更多一些,金人治下,貪瀆橫行,奸商遍佈,鄉里間,多少土豪惡霸誕生出來,囤積糧食等物,橫行鄉里,為患一方。

    此乃金人痼疾,若任他們如此下去,不定就能將這些陋習傳到大秦,所以一場清洗勢在必行,便如他在蜀中做的那般。徹底清除各處地方豪強,將他們連根拔起,再多的鮮血人命也是值得的。

    這等同於那些義軍開倉放糧的行為,雖讓那些士紳大族恨之入骨,卻也廣受太原府左近普通百姓的歡迎。

    要說太原府缺糧嗎,確實是缺糧的,一年多前那一戰,兩把大火,燒的金人是痛入骨髓。

    但隨著金人太原,陽曲。壽陽守軍紛紛遭到重創,其實對於糧草的消耗也便沒那麼可怕了,根本不至於缺糧缺到現在這個模樣。

    這根子上,其實還是太原守軍將領們身上,一把大火過後,完顏和尚病重,獨吉思忠南去議和,太原城內的糧草根本來不及細細登記造冊。

    就這麼,大批的糧食被太原守軍偷偷賣了出去。流入太原府各處糧商們的手裡,到了糧荒的時節。又開始囤積居奇,才造成了眼下這個情形。

    這在金國來說,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各處都在這麼幹,腐爛的氣味兒早已經滲透到了根子上,末世氣象,不須太多的解釋……

    在另一個時空中,蒙古人南下之所以所到之處,橫掃一切。不是因為蒙古人的騎射之術真的天下無敵,而是中原各國,無論金人,宋人,還是西夏,皆是病入膏肓,站都快站不穩了。何談跟蒙古人兵戈相對?

    不然的話,若逢各國鼎盛之時,蒙古人又怎能輕而易舉的揮兵南下,打的各國毫無還手之力。遂也鑄就了蒙古人的威名,這般想來,蒙古人崛起的時機其實太好了,無論歐亞,都在最虛弱的時候,如此這般,才成就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廢話少說,趙石用蠻橫而又不講道理的手段,在幾日內,便細細梳理了太原府上下一次,又為太原府添了最後幾許血色。

    等到秦人官吏陸續來到這裡的時候,接到大將軍軍令,又是一番折騰,這次輪到是卻是那些腦滿腸肥,劫後餘生暗自慶幸的金人官吏了。

    從太原府各處搜出來的糧草之多,著實讓人欣喜,不但足夠太原府百姓能撐到秋收,而且還能補上一些大軍消耗,從那些抄家滅族的女真貴戚,地方豪強,貪瀆官吏家中抄出的真金白銀,更是讓人目瞪口呆,足足有數百萬兩之多,讓秦人上下暗自咂舌,不過最讓人驚異的是,太原府庫中的金銀卻少的可憐,加起來也不足十萬兩,,相差如此懸殊,真的讓秦人上下瞠目結舌。

    如此大城,一府之地,府庫糧倉中,竟然沒多少油水,反而是各人手中,金銀滿庫,糧米滿倉,對人金人治下的這種情形,秦人上下終於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讓來到太原府的秦人官吏們有些詫異的還有,大將軍趙石殺的太原府一片血紅,人頭滾滾而下,甚至戰後流的血比奪城之戰流的血還要多。

    偏偏大將軍趙石在太原府周圍府縣的名聲很不錯,有些人家還為大將軍趙石建了生祠,日日拜祭,不過你若進到太原城中,提到大將軍趙石的名字,各個皆是如見妖魔,掉頭便走者有之,避之不及者有之,兩股戰戰的更多,顯然,對於太原城中百姓來說,大將軍趙石的名字在他們心裡有著另一番理解的。

    將地方上梳理了一次,保證了大軍後顧無憂,大軍也已休整完畢,將受傷將士留在太原,並留下雄武軍,以及殿前司禁軍一部,由雄武軍指揮使劉忠國率領守太原,大軍拔營北上。

    大秦成武二年三月下旬,秦軍由太原拔營,繼續北上,兵鋒直指金國西京大同,北地震動。

    趙石以魏懷德為側翼,令其率本部兵馬攻壽陽,順勢北上,攻盂縣,封死金國援軍西來道路。

    又以王勝保攻狼孟。

    自己親率大軍,以張鋒聚為先鋒,揮兵北上。

    三月二十三,過陽曲,陽曲為太原門戶,本是連結大同,太原的關鍵所在,以往大批糧草也會在此中轉,更有重兵把守,但當初木華黎在陽曲一把大火,差點將陽曲燒成白地,殘垣斷瓦,至今猶能見到當日餘威。

    而不論太原守軍,還是陽曲金兵,皆已在第一次太原府大戰時,被趙石打殘了,守衛太原猶有不足,就更別說守衛陽曲了,所以陽曲已廢棄了一年多,百姓四散,城中冷清如同鬼蜮。

    木華黎沒費一兵一卒,當秦軍兵馬到時,陽曲守軍立即開城投降,甚至將一個女真千戶綁了送到木華黎馬前,乞憐活命。

    大軍並未在陽曲停留,過了陽曲,直取忻州,還是木華黎先到,身為先鋒的張鋒聚已經是恨這小子恨的咬牙切齒,一路行來,他這個先鋒官竟然沒遇到多少陣仗,太原城,是張嗣忠率中軍人馬打下來的,先鋒所部一兵一卒也未用上。

    有木華黎在前面逡巡來去,先鋒所部更是閒的厲害,所部上下,對前面用四條腿走路的傢伙們都是怨言迭起,但沒辦法,誰讓你只長了兩條腿呢。

    前面就是忻州,張鋒聚已經發狠,若再讓木華黎拔了頭籌,他就跟大帥說去,自己親自帶騎兵去了,才不在人家後面跟著,殘羹剩飯嚼著,還得吃土,王八蛋才幹呢。

    不得不說,經過太原城一戰,大軍上下,驕敵之心盡去之餘,求戰之心反而更切了幾分,尤其是張嗣忠戰死在了太原城頭,大將軍趙石很是說了幾句重話,讓眾將羞愧之餘,各個戰心切切,一心希望,在之後立下大功,不讓張嗣忠專美於前。

    當忻州守將開城投降的消息傳來之後,許多人都很失望,忻州也算是金人重鎮,怎麼就能不戰而下呢?

    當然,在河中呆久了的人絕不會有這個想法,在金人地界,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可能發生,當年大大將軍率兵取河中,多少府縣都是聞風而降,再多個忻州,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再一問,守衛忻州的乃金人漢軍,那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

    若是女真人守著,說不定還要垂死掙扎一番,但漢軍嘛,不用指望他們出力守城,因為秦軍對漢軍將領還是比較優待的,但你若死守不降,那就是金人之走狗,殺起來不帶一點手軟的。

    這在北地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就像蒙古人打仗,沒站都勸降,勸降不出便多數都要屠城,許多人就這麼降了,道理是一般的,沒什麼兩樣。

    不過這一次趙石的手段就不太一樣了,投降之漢軍所有將領就地免職,允其帶著家財在城中聚族而居,接下來秦人派出軍官,引漢軍兵士,散於鄉里,將在太原府幹的事情再干一輪。

    大軍未曾為這點小事耽擱時日,繼續北上,所過州府,皆是聞風而降,這個不用細說,二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大將軍趙石的名聲在北地又是名聞遐邇,不降的立時便成齏粉,多數人是沒那個膽子的。

    到得大秦成武二年四月初,代州已經在秦軍腳下,雁門關隱隱在望,不過一月,金人半壁江山已去……

    (今天要完,這地形阿草不熟啊……又得查很多資料,查到代縣的時候,雁門關突然就出現了,阿草地理學的不好,還以為雁門關在太行山上呢,沒想到就在大同南邊兒,這可是真正的中原門戶,天下名關,阿草羞愧的都寫不下去了,吐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