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唯我獨裁

第二卷 經營北洋 第649章 決戰大西洋之飢餓戰役 文 / 巡洋艦

    「元首,還是派遣海軍前往英吉利海峽作戰吧!」

    魯道夫向希特勒進言,稱中華帝國在英吉利海峽部署了十二艘神盾艦和電子戰鬥艦,能夠探測到德國陸軍發射的冰雹導彈和德國空軍的轟炸機,使得空襲英國的行動效果大打折扣,需將這十二艘戰艦摧毀。而能夠將其摧毀的只有德國公海艦隊了。

    希特勒也很清楚英吉利海峽的戰況,但他顧慮重重,主要是擔心把公海艦隊放出去,一旦遭到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隊包圍攻擊,以德國公海艦隊的裝備和戰鬥力是無法跟中華帝國海軍抗衡的,很有可能遭致全軍覆沒的危險。

    雖然希特勒知道讓德國艦隊一直呆在海軍基地將失去制海權,但避戰保船的心態使得他非常小心謹慎,他不想出動公海艦隊。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魯道夫搖搖頭。希特勒歎口氣,於是點頭同意。他心中很明白,但凡有一點辦法,魯道夫都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反覆遊說他的。

    就這樣,德國海軍公海艦隊接到了元首的最高命令,準備開赴英吉利海峽作戰。

    截止1943年7月底,德國公海艦隊共擁有54艘戰列艦,其中超級戰列艦21艘,快速戰列艦23艘,戰列巡洋艦10艘。重巡洋艦22艘,輕巡洋艦56艘。驅逐艦212艘,潛艇115艘(不包括鄧尼茨的潛艇艦隊)。另外。還有德國海軍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44艘。

    由於中華帝國空軍出動數萬架次的轟炸機對德國的各大港口,以及重要的造船廠進行大規模的轟炸行動,導致德國海軍三分之二在建當中的戰艦因為船塢被毀而無法按時完工,甚至一起被摧毀在船塢當中,造成德國海軍很多新式的主力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無法下水,極大的削弱了德國海軍的戰鬥力。

    同時,德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運轉了五年多了。鋼鐵作為戰爭的主要消耗品,即便德國採取國家壟斷手段來進行產量和消費控制。但亦不足以支撐德軍的戰爭消耗。

    在1942年前,希特勒的獨裁一度讓德國的鋼鐵產量達到了頂峰。但隨著德軍深陷蘇聯戰場泥潭,兩次莫斯科戰役和兩次斯大林格勒戰役讓德軍損失慘重,加之協約國空軍對德國本土重要工業基地的持續大轟炸,導致德國的鋼鐵產量嚴重下滑。過了1942年之後,德國的鋼鐵已經無法滿足德國陸海空三軍以及工廠建設的鋼鐵消耗了,缺口從當年的30萬噸鋼、110萬噸鐵。到1943年七月底,這個數字已經攀升到了220萬噸鋼鐵缺口和570萬噸生鐵缺口。

    而隨著中華帝國戰略空軍持續對德國本土的大規模轟炸。大量德國鋼鐵工廠遭到破壞。人口銳減,資金匱乏,礦石供應和鋼鐵產量以指數倍快速下滑,情況對德國十分不利。

    不得已,希特勒只好下令在建當中的十一艘終極戰列艦取消,將鋼鐵拆下來用來生產坦克和大炮。很快,德軍在建當中的航空母艦亦成為中華帝國空軍重點轟炸目標。德國海軍被迫放棄了十幾艘已經完工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艦,拆下來鋼材用於建造潛艇。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也轉入地下洞窟當中。避免被中華帝國空軍襲擊。

    當德國海軍接到出戰命令時,他們的士氣並不是很高。德國海軍很清楚中華帝國海軍的實力。尤其是前段時間中華帝國的潛艇部隊已經讓德國海軍滿身狼狽,中華帝國的水面主力艦隊更是常勝艦隊,還沒有開戰,德國海軍在士氣上就已經輸掉一回合了。

    德國海軍駛離基爾港,前往英吉利海峽作戰的消息很快就被中華帝**方所掌握。雖然德**方對此高度保密,但是自從一戰後,歐洲各國男丁銳減,大批歐洲年輕女性受中華帝國推行的引進歐洲新娘政策的影響紛紛前往中華帝國,同華人男子成婚以來,中華帝國在一戰後的二十多年間,已經先後培養了數百萬東西方混血人種,其中德裔就超過百萬人,約數萬人參軍,其中一千多名精英分子受到中華帝國中央情報局的特殊培訓滲透到德國從事間諜活動。而中華帝國在德國的情報網絡經營了近半個世紀,很多德國高層官員當中不乏親華分子,使得中華帝國能夠獲得大量的德國機密情報。

    德國海軍前往英吉利海峽,這是中華帝**方最高興的事情,因為他們正在為尋機同德國海軍進行主力艦大決戰而絞盡腦汁。

    聯合國司令部迅速召開緊急會議,中華帝國海軍各大艦隊的主官以及英法等國海軍主官也都列席參加。

    由於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力量非常的薄弱,甚至都不如蘭芳共和國、新加坡和澳洲共和國的海軍強大。隨著中華帝國參戰,蘭芳、新加坡和澳洲等國也都陸續參戰,他們的海軍力量雖然不算強大,但是加起來亦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蘭芳共和國海軍擁有六六艦隊,即六艘戰列艦和六艘巡洋艦。三十多艘驅逐艦,六艘潛艇和一艘輕型航空母艦。新加坡則擁有四艘巡洋艦,十七艘驅逐艦和兩艘潛艇。澳洲海軍擁有兩艘戰列巡洋艦、兩艘重巡洋艦、三艘巡洋艦、二十二艘驅逐艦和七艘潛艇。

    雖然三國海軍的主力艦基本上都是一戰後中華帝國淘汰下來的戰艦經過改裝升級後才移交給他們的海軍服役的,參加主力艦決戰恐怕顯得老舊些,但是配合聯合**在美國西海岸登陸作戰,提供海空軍火力掩護卻是綽綽有餘的。

    另外,智利、阿根廷等國海軍的力量也都非常強,亦都受聯合**總司令部節制,隨時可以調往美國西海岸參戰。

    這樣一來,太平洋戰區根本不需要中華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維持秩序。因此,中華帝國總參謀部將太平洋艦隊主力調往大西洋,同中華帝國大西洋艦隊匯合,伺機同美德海軍主力艦隊進行決戰,以奪取美國東海岸、北海、波羅的海的制海權,配合聯合**進攻美國和反攻歐洲大陸。

    中華帝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鑒於歐洲同盟國長時間的戰爭之後,資源已經瀕臨匱乏,橡膠需求的100%,棉花和羊毛需求的60%,石油需求的32%,鐵砂的3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糧食的20%都已經無法從同盟國內部獲取,需要依賴從國外進口(主要是美國)。

    中華帝國正式參戰後,全面封鎖了德國和美國之間的海上貿易通道,德國急需的戰略物資和工業原料的進口遭到重創。中華帝**方決定擊其要害,扼殺德國的經濟潛力和軍事工業的生產,加快戰爭勝利的進程。

    中華帝**出於這種設想,除以潛艇、水面艦艇等兵力開展海上破交作戰,封鎖一切可能給同盟國的物資補給通道之外,還組織實施了系統的攻勢佈雷作戰行動,以封鎖德國的港口、航線,達到破壞海上運輸的目的。

    當然,對德國各大港口進行佈雷封鎖只是中華帝國對歐洲的戰略布控的一部分。對於中華帝國海軍來說,對德國各大港口進行佈雷是希望把德國海軍主力困死在港口內,亦或者讓德國海軍無法返回港口休整,以達到奪取制海權之目的。

    當德國海軍主力艦隊駛離基爾港時,中華帝國海軍立即開始行動,主力艦隊開始向英吉利海峽靠近,潛艦隊則帶著水雷前往同盟國的各大港口外進行佈雷,不讓德國海軍有機會進入港口休整或者躲避。

    但這次由於聯合**計劃在法國西海岸進行登陸作戰,消滅德國公海艦隊成為登陸作戰前最重要的事情,因此聯合國空軍很快也加入到了佈雷行動當中。

    中華帝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授權聯合**西歐戰區總司令蔡鍔上將主持制定水雷封鎖西歐的計劃,蔡鍔預見到封鎖的結果將使德國海軍無法獲得糧食、燃油和彈藥供應而以「飢餓」作為戰役代號。

    由於中華帝國參戰後,希特勒一度擔心德國海軍被中華帝國海軍全殲,於是出於保船心態令德國海軍從北大西洋撤回本土。這樣一來,中華帝國及其盟國的海軍便掌握了主動權。

    早在一戰前,英國海軍就以將德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作為主要戰略目標。如今英國海軍沒能力封鎖德國海軍了,但他們有豐富的經驗,可以配合中華帝國海軍再次對德國海軍實施封鎖戰。

    中華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實施了半個月的高強度反潛作戰。聯合國海軍航空兵對法國、荷蘭、挪威等德國海軍潛艇所在的港口進行大規模的轟炸,摧毀了大量的潛艇生產和維修設施,迫使德國海軍的潛艇轉入地下洞窟裡。中英聯合艦隊出動數百艘水面艦艇和潛艇,對北海和英吉利海峽上的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潛艇進行大規模反潛作戰,摧毀了數百艘同盟國潛艇,基本上解除了德國潛艇對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隊的威脅。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