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衝的便是光緒正在計劃的全國貨幣改革,光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在通商銀行籌集到了改革幣制的資金,結果成立戶部銀行準備進行全國貨幣改革,卻遭到了各省督撫們的聯合反對。
有道是法不責眾,各省督撫們抱團對抗朝廷,光緒也只能乾瞪眼生悶氣。
看著光緒愁眉苦臉,有氣不出的鬱悶表情,慶親王奕劻給光緒出了個主意。
「啟稟皇上,微臣倒是有個辦法!1…
光緒頓時一喜,抬頭一看是奕劻時,頓時沉下臉來。光緒真不敢想奕劻能夠有什麼好主意,但礙於奕劻的身份,只好不情願的聽聽。
「慶親王有何高見?」奕劻一臉尖嘴猴腮的笑起來,臉上儘是褶子,長期酒色幾乎掏空了他。為了維持他的奢侈生活,奕劻不得不徹底臣服在王辰浩的金錢攻勢下,成為王辰浩控制朝廷的工具。
光緒想收了各省督撫們手裡的鑄幣廠和票號行權,但是各省督撫們的權力很大,光緒無法正面跟他們硬碰硬,也不甘心。
同時,王辰浩也並不滿足在直隸行龍幣,他也希望在全中國行龍幣,將全國的貨幣資源控制在他手裡。雖然各省督撫們攝於王辰浩的權勢,表面上不反對龍幣在各省流通,但是暗地裡,各省地方官都「變相」的威脅轄區姓,不得使用龍幣。
基於這種情y,王辰浩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以此來打通龍幣在各省的流通渠道。
奕劻向光緒提議道:「皇上,眼下各省督撫們在貨幣鑄造和行權利上抗議朝廷的統一,但各省督撫們大權在握皇上不可跟他們硬碰。」光緒翻翻白眼,沒好氣的說道:「這還用你說?」
奕劻燦燦一笑,說道:「皇上,微臣的意思是不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去對付王辰浩!」
光緒頓時納悶了,這個奕劻不是一向幫著王辰浩說好話嗎,怎麼今天突然改變口風了。
奕劻看出了光緒的心思於是說道:「皇上,微臣也姓愛新覺羅,自然心裡向著朝廷向著皇上了。」
奕劻裝得非常像,光緒也看不出他作偽,於是點點頭道:「慶親王忠心可表那你有什麼好主意?」
奕劻感謝一番,然後按照他跟王辰浩說好了的計策,提議道:「微臣認為,王辰浩實力強大,而且有美洲銀行做後盾聽說這次直隸行的新貨幣將達到兩萬萬龍幣,這一龍幣頂的上兩貫鑭錢可見王辰浩的財力之強大。加上王辰浩對直隸的影響力,現在直隸的全部財富都控制在王辰浩的手中。微臣以為,既然朝廷無法硬碰地方督撫,不如借王辰浩的力量,讓各省督撫們之間狗咬狗,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利益碰撞,達到同時削弱他們的目的!」
光緒聽著奕劻的話,感覺奕劻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帶著滿臉的驚奇,光緒問道:「慶親王的意思是?」
奕劻接著解釋道:「微臣建議皇上不妨讓王辰浩來執行統一全國幣制改革的大任,以龍幣充為國幣,讓王辰浩去跟各省督撫們直接碰撞,想必皇上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光緒想了想,雖然帶著一些不解,但是不得不承認奕劻的提議非常有用。
鵡蚌相爭,漁翁得利,光緒頓時動心了。然而,他並沒有什麼主見,還不敢下決心,因此他又叫來翁同龢跟李zhen藻二人商議對策。
翁同龢跟李zhen藻二人得知事情始末後,也是一喜一憂。
李zhen藻比較樂觀,說道:「王辰浩坐擁直隸,天下第一督撫李zhen章實際上已經閒養在家,整個直隸總督府基本上是王辰浩一個人說的算。
各省督撫們都瞄著直隸總督的位置,如今李zhen章老了,眼瞅著要讓位了,卻讓王辰浩半路殺出來搶了。各省督撫們都是老頭子了,而王辰浩二十多歲,這可不是等下去可以的事情,他們到死也輪不到那個位置。此其一。其二,王辰浩樹大招風,已經深遭到各省督撫們嫉妒。
皇上還把他捧得高高的,勢必會令其得意忘形,捧殺捧殺,捧得高才殺的狠。其三,王辰浩已經作用海陸軍大臣,實際上就是朝廷的所有軍隊的大元帥,有權節制各省軍隊。這可是最要命的事情,各省督撫們已經把持軍隊幾十年了,豈能善罷甘休。他們之所以還沒有聯合起來反對王辰浩,只是還沒有把他們逼上絕路而已。這次可是幣制改革,這一改可是動了各省督撫們的錢口袋,微臣以為,如果讓王辰浩去管這個幣制改革的事情,各省都得視北洋為敵人,肯定會擰成一股繩對付王辰浩的。」翁同龢說道:「如果能夠讓王辰浩跟其他地方督撫們相互敵視,相互拆台,最終朝廷坐收漁翁之利,這不失為一個妙計。只是,王辰浩會那麼傻的奔跟各省督撫們對著幹嗎?」
光緒也有此疑問,說道:「是呀,王辰浩估計不會去幹的。」李zhen藻笑了笑,說道:「我覺得王辰浩會!先他口口聲聲的說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上索性就將這個重任交給他,然後再大造聲勢,讓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由不得他。這是強制,但也需要安撫,否則王辰浩不賣力也不行。打一棒子得給他一個甜棗吃。」
翁同龢說道:「給他什麼甜棗吃?咱們許多次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不敢再給他好處了!」光緒擺擺手,道:「不給好處恐怕不行,這樣,朕讓奕劻去momo王辰浩的底,看看他有什麼要求。」隨後光緒又召見了奕劻,打奕劻去探探王辰浩的底。
奕劻於是興致勃勃的去找王辰浩,告訴他事情基本上辦妥了。
王辰浩將奕劻留在客廳,他找了個借口到旁邊偏廳同手下人商議。
「現在*上打算把全國貨幣改革大權交給我,你們有什麼建議?」
阮忠樞說道:「這件事有風險,在全國進行貨幣改革,會觸及地方督撫們的核心利益,不容易執行。皇上都碰壁了,大人您得小
心。」
張楓撇撇嘴,道:「皇上碰壁那是正常的,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如果不碰壁那就奇怪了。但是大人不同,哪個督撫不得給大人您的面子,相信這並不是問題。」
王辰浩點點頭,他覺得自己目前實力強大,各省督ting們都得給面子,因此傾向於張楓的觀點,否則他也不會安排奕劻去跟光緒唱雙簧戲了。
王辰浩轉向張嘉欺、宋漢章、葉景揆、陳錦濤和王克敏等國內銀行金融業專家們,問道:「你們覺得如果我接收全國的貨幣金融改革,你們有能力完成嗎?」
王辰浩的話已經很明確了,他是決定要接受的了,因此問問這些金融專家們有沒有把握。
葉景葵說道:「我們已經有了在直隸推行貨幣改革的經驗,而且龍幣目前運行良好,以大人的財力,如果可以得到朝廷名正言順的任命,在全國進行貨幣改革應該不是問題。」
宋漢章說道:「但我建議大人您一定得把朝廷的戶部銀行掌握在手裡,鑄幣權和貨幣行權也得在大人的手裡,否則就會把大人的全部家底都填進去了。」
王辰浩點點頭,他明白宋漢章的意思,全國貨幣改革,按照精棋的計算,全國gpd總量估計在舊引乙美元左右,按照最低黃金儲備金為gdp
總量的20%-30%,需要4.29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而四億多人口,每人5元龍幣,需要行二十億龍幣,如果不能夠把清帝國的中央銀行和貨幣鑄造權、行權掌控在手裡,那麼就是非常危險的。
王辰浩點點頭,道:「你們開始準備!我會把戶部銀行,以及貨幣鑄造行權都弄到手裡的。」
眾人領命,王辰浩於是返回正廳,將他的要求告訴給了奕劻。
當然,奕劻不會放過這個斂財的好機會的,當即問王辰浩開口要好處。王辰浩於是答應奕劻,如果他得到戶部銀行和貨幣的鑄造行權的話,許諾給他價值一萬龍幣的未來中央銀行的股票。
奕劻頓時興高采烈,連忙向王辰浩保證,一定勸說光緒和朝廷同意。
奕劻離開王辰浩的官邸,連忙返回紫禁城,向光緒稟報。
「戶部銀行給王辰浩,還得把貨幣的鑄造印製和行權都交給他,朝廷財政、賦稅需交給王辰浩指定的銀行收繳存放,這等於把大清的財政命脈都給了他,皇上三思。」
翁同龢第一個反對,李zhen藻則是皺眉不語,沒想到王辰浩的胃口這麼大。
光緒也是拿捏不定,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但是光緒每次都沒套著,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奕劻說道:「皇上,王辰浩身邊有個國際金融專家,名叫精棋。
此人幫助美國完成了金本位制改革,在金融方面無人出其右。經過他的計算,大清要想進行貨幣改革,至少需要五萬萬美元的黃金儲備。而四萬萬人口,每人5元龍幣,需要行二十億龍幣,試問朝廷的財力根本就沒辦法進行改革。」
翁同龢多年掌管戶部,他多少知道一些國際上這方面的名人,於是說道:「如果是精棋這樣說,那以朝廷目前的財政狀況,進行貨幣改革確實不行。如果儲備金不夠,洋人再趁機插手,恐怕就會釀成國禍。」
奕劻接著勸說道:「大清目前的財政收入即使交給王辰浩打理,也遠遠不夠改革所需,還得王辰浩自己掏腰包墊付。如果不給他貨幣鑄造權和行權,他是決計不會好好幹的。那樣皇上的大計也就無法實施了。」
李zhen藻說道:「皇上,改革幣制,統一全國貨幣體系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現在各省督撫用朝廷的名義濫紙幣和鑄造錢幣1已經鬧得民怨沸騰,老姓可都是在罵朝廷呢!」
光緒拿捏不住,問道:「那諸位的意思是朕答應他這個條件?」
奕劻趕忙道:「皇上聖明!「翁同龢跟李zhen藻也說道:「如果打算用王辰浩去對付各省督撫們,就不得不讓利給王辰浩,沒有足夠的利益,王辰浩肯定不會幹的。
光緒想了想,最終做出決定,道:「既然是為國為民的大事,那朕就妥協一次好了!慶親王,你去知會軍機處,讓他們擬旨任命王辰浩為全國貨幣改革全權大臣,把戶部銀行給他,准他自行訂立貨幣行和鑄造的銀行,朝廷不加以干涉。」
奕劻領旨,連忙下去辦理。
奕劻走後,光緒歎口氣道:「不知道這次做的對不對,如果整不了王辰浩,恐怕會釀成不可收拾的結果。「翁同龢跟李zhen藻二人對視一眼,都明白光緒的擔憂。不外乎就是一旦不能夠挑起王辰浩同各省督撫們之間的激烈對抗,朝廷就無法坐收漁翁之利。一旦失敗,朝廷的財政大權也將落到王辰浩的手裡,清帝國的財政命脈將由王辰浩左右。一旦那樣,王辰浩手握清帝**權、財政大權,可真就是沒法治了。
翁同龢安慰光緒,說道:「皇上放心,各省對待貨幣改革一事肯定是強烈反對的,因為貨幣改革觸碰了他們的財口袋。王辰浩現在接手貨幣改革,等於搶了他們的錢口袋,臣以為,這次王辰浩肯定改革不下去,而且會把他的錢都賠進去,到時候朝廷一來借王辰浩的手打擊了各省督撫們,二來將王辰浩的錢用在了國民身上,也算是造福國家。三來,王辰浩損失的錢財將是天文數字,他再無力養著海陸軍了,可謂一箭三雕。」
李zhen藻也是這樣附和說著,而光緒現在只能往好處想了。
第二天,朝廷布上諭,任命王辰浩為戶部財政改革全權大臣,軍機處當即向全國各地布了這條消息,並通過總理衙門知會給了各國駐華公使、領事和武官們,通告全世界,清帝國也要進行金本位制改*了。
消息傳出,國內外頓時嘩然。
前不久光緒就宣佈清帝國要進行貨幣金融改革,當時國內外就掀起一陣狂瀾。國內外對此高關注,國內督撫們上書反對,國外銀行團們蜂擁進入中國,準備搶購清帝國的新幣,然後囤積牟取暴利。
但光緒的改革一下子戛然而止,結果令各國銀行團們大失所望。各省督撫們也都鬆口氣,慶祝他們的勝利。
如今,清政府再次拋出繼續進行金融改革,而且任命王辰浩為改革大臣,這又再次掀起了驚天波瀾。國內外對於朝廷的改革已經不在乎了,但是王辰浩作為改革大臣就不得不令他們重視了。
各省督撫們當即上書繼續反對,呼聲之高,比之上次還要強烈。
但光緒這次鐵了心,改革到底,絕不妥協。朝廷駁回了各省督撫們的上書反對,強制執行。這等於把王辰浩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把王辰浩直接推到了各省督撫們的對立面,令雙方的矛盾激增。
同時,各國列強的銀行團們也開始調集資金,準備搶購新幣,因為他們知道王辰浩有那個改革的力量,知道這次肯定能夠成功。有的銀行豪賭王辰浩肯定會將龍幣作為中國貨幣,因此已經開始大規模向在直隸地區兌換龍幣。
王辰浩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局面,他還沒有開始改革,各省就開始強烈反對,並揚言新幣絕對不會在他們的地盤上得以順利流通的。同時,直隸地面上掀起一陣買賣龍幣的狂潮,列強銀行以平均高於龍幣價值千分之一的價格開始吸納龍幣,老姓為了賺錢,便一邊向美洲銀行兌換龍幣,另一邊到各國銀行將龍幣兌換成各國貨幣,然後在拿回來到美洲銀行繼續兌換龍幣,從循環中得到兌換差,結果造成直隸地界上大量的龍幣流向各國銀行。而美洲銀行也不得不大規模增加龍幣印製和鑄造生產線,以此來彌補市面上的龍幣流通的不足。
各國銀行團為了牟取暴利而買賣龍幣,這引起了王辰浩的高緊張。
王辰浩當即找來一干幕僚們商議對策,就當前改革面臨的巨大難題和危機進行討論。
宋漢章說道:「大人,洋人趁機買賣龍幣這已經不是件稀奇的事情了。洋人為利益而生,那裡有錢賺他們就往那裡鑽。根據我在上海的朋友們提供的情報,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國際金融商們很快都會蜂擁進入中國,投資龍幣市場。他們顯然是認定龍幣將成為中國的國幣,囤積龍幣市場,迫使我們大量印製龍幣,到一定時候他們就會拋售龍率,會造成我國龍幣流通中的價格變動,他們獲取這個利潤差。雖然這個利潤差現在看來一龍幣只有千分之一的利潤,但是國際資金幾十億幾億美元,一旦熱錢流入中國,這個千分之一的利潤乘以這上億美元的基數,就是一筆暴利。」
張嘉欺也說道:「是啊!國際上的洋人金融商們就是靠著這個家賺錢的。但他們賺錢的同時,卻是在擾亂我們的貨幣市場,令龍幣不穩定,造成物價不穩定,從而引起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危害極大。」
王辰浩說道:「可我們已經法定規定了龍幣的含金量和兌換標準,他們這不是應該賠錢的嗎?「宋漢章說道:「雖然龍幣有著法定效力,但這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連英榜和美元當初一開始改革的時候,也是面臨這個問題。
洋人銀行團大規模收購龍幣,就會造成龍幣流通不足,我們為了穩定物價,抑制通貨緊縮,就得大量行龍幣補充。但是我們的黃金儲備不如國際銀行商們的多,拼一段時間後,我們的黃金儲備不足,再行龍幣時就沒有了黃金儲備的基礎保障,因此就只能增龍幣,導致龍幣實際上超過了我們黃金儲備可兌現標準。這時,各國銀行團再拋售龍幣,我們短時間內無法回籠這些龍幣,就造成通貨膨脹,龍幣實際上的貶值。」
張嘉欺歎道:「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大人需要做好準備!」
王辰浩皺眉道:「那怎麼阻止他們?我們不可能沒有辦法!」
宋漢章說道:「辦法是我們的中央銀行有足夠監控市場貨幣量的能力,在全國各大主要城市和經濟支柱區廣設銀行,隨時補充龍幣的不足或者回收多餘的龍幣。但以我們現在的力量,想要大規模設立分行,需要大量的銀行家和專業的銀行技術人員。」
王辰浩點點頭,道:「這個問題我會想辦法盡快解決的,還有其他應急辦法沒有?」
眾人一陣沉默。
一直沒話的精棋突然說道:「我倒是有辦法!」
王辰浩連忙問道:「精棋先生有話請講!」
精棋於是說道六「我建議王大人向朝廷申請制定銀行法,規定買賣龍幣非法,抑制民間私自買賣龍幣。」
宋漢章說道:「可是列強銀行團恐怕不會執行!」
精棋說道:「那就要求各國銀行團上報其銀行內的龍幣儲備量,每天上報其收入和支出的龍幣數量。這樣我們的中央銀行就可以掌控各國銀行手中的龍幣數量,儲備龍幣和黃金來應急。各國銀行將龍幣投放市場時,他們的央行便回攏相應的龍幣。當他們收入龍幣時,我們的央行便投放相應的龍幣數量,這樣就可以控制了。」
精棋的話給眾人頓時點明了方向,宋漢章、張嘉欺等人當即想通了此中機理,紛紛向王辰浩點頭同意。
接著,精棋又道:「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建議王大人還是跟各國政府和銀行商們商議一番,很多事情可以通過政治協商解決。」
王辰浩點點頭,道:「精棋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會跟各列強國政府們商議,感謝精棋先生您的指點,待會兒我設宴感謝精棋先生的幫助,你們也一塊參加。」
「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