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豪門醫少

《》章 節目錄 第1081章 是非恩怨 文 / 叨狼

    邱玉城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銀監會和民航總局的放手,自然是有其內在原因的,首先就是雙方的老大級別人物已經發話了,給他們定了調子,這個事情如果不解決,估計就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了。

    況且此事還有局委級別的領導人背書,擋是擋不住的,也沒有理由去擋,所以他們只有放手。

    但是放手之後,也就意味著從銀監會和民航總局的角度來說,已經跟這事兒沒有什麼關係了,之後再發生什麼事情,那就不是他們的責任,而是另外的力量在主導。

    所以從邱玉城的角度來看問題,現在關係雖然理順了,可是風險也加劇了,更得小心行事才行,除非是等到一切情況都塵埃落定,跟航空公司之間的合同也簽訂了,事情到了無法扭轉的時候,這事兒才算是安定下來。

    畢竟,一旦各方面的合約都定下來,這些人再折騰也就沒有什麼意思。

    林蕭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對於邱玉城的保衛級別,也提升到了比較高的程度,六名保鏢不間斷的保護,應該是夠用了,如果這樣都不行的話,那對方鬧出來的動靜,絕對會驚動整個高層,想來他們是不會這麼鋌而走險的。

    否則的話,事情就真得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當然了,出席新公司和華夏公司總部的簽約儀式,這事兒林蕭一口答應了下來。

    本身就是他的事情,邱玉城不過是一個掛名的代理人而已,林蕭自然不可能不親臨坐鎮,不然的話,他這個幕後大老闆,也有點兒太不負責任。

    只是他如果一出現的話,也就意味著整件事情的真相要徹底曝光了。

    林家的勢力涉足航空器材租賃行業,這顯然是一件大事兒,或許連已經退居後台的一些大人物,都會因此而被驚動,畢竟這個行業的水深水淺,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當初因為大飛機項目的事情,美國人不惜派出麥道公司的高層,來到華夏搞遊說活動,以技術合作和實現麥道飛機國產化為誘餌,誘使華夏放棄了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的大飛機項目,結果到了最後,麥道公司破產了事兒,國產化自然也成了一紙虛言。

    現在想一想這事兒,當時美國人的戰略意圖是非常明顯的,就是希望華夏的大飛機項目從中途夭折,當初下的那些功夫,自然都付諸流水,而那些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的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們,最後也都晚景淒涼,下崗的下崗,出國的出國,想要再組織起這麼一支隊伍來,就需要從頭開始了。

    若不是後來出現了大使館被炸的事情,華夏方面也不會痛定思痛,下決心繼續花費十幾年的精力,重新搞出了大飛機項目。

    現在龍翔飛機是搞出來了,但是如果無法量產投入實際使用的話,還是等於一場空,就連之前的那些投資,怕是也收不回來了。

    因為這件事情傳出來之後,蕭老爺子還特意把林蕭喊了過去,仔細地問起了相信過程。

    「當初的事情,我還是清楚一些的。」提到了大飛機項目,蕭老爺子就瞇著眼睛回憶道,「七十年代初,我們就開始在明珠醞釀研製大型遠程客機,當時軍委調集國內的精兵強將,從航空工業部門、空軍選派了優秀的設計人員800多人雲集明珠,運10飛機的研製就在那裡開始。當時你爸他們都小著呢,哦,大概應該上小學了。」

    林蕭點了點頭,表示知道。

    當時的運10飛機,是華夏自行設計的大型飛機,飛機的客艙按旅遊、混合和經濟三級佈置分別為149、124、178座,飛機最大起飛重量102噸,是至今為止華夏研製過的噸位最重的飛機。

    運10飛機的研製進展很快,1976年9月製出了供靜力試驗用的運10飛機,1978年運10飛機在飛機結構強度研究所進行了飛機破壞試驗,1980年9月進行了首次飛行。

    當時的運10飛機,先後到國內許多機場進行轉場試飛,以試驗不同機場不同航線的適應性,試飛最遠不著陸航程是3600公里,最長停空時間是4小時49分,試飛最高機場海拔3540米,特別是1984年首次開創了國產飛機飛上世界屋脊的先例。

    運10飛機首批試制了2架,各項指標都已接近成功,只是噪音和艙內裝飾和國外同比差距較大,後經港島方面的專家方面出手幫助重新改進,已經基本消除了差距,華夏馬上就可以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生產大型遠航客機的國家。

    「華夏大型飛機研製成功的進程,震驚了世界。」蕭老爺子嘿了一聲兒道,「關鍵時刻,美國人出手了,八十年代中期的開放有點兒失控,各地都以招商引資為借口,熱火朝天地搞進口,以為只要靠花錢就可買到現代化,加之國內經濟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變化,為了配合急切改善人民生活的總設計師的形象,某重量級的人物提出新的經濟發展八字方針,一時間重工業企業全被摧殘,轉而發展輕工業和第三產業,大飛機計劃當然也在調整之中。美國人看到機會來了,就採取用麥道飛機打入中國,以合作裝配為手段,以輸出技術為誘餌,達到即可賺錢,又可阻止華夏的大飛機項目,實現其溫柔的將華夏客機扼殺在搖籃之中的險惡用心。」

    「從1986年到1994年,明珠廠共組裝了3種型號的35架麥道飛機,其中5架返銷美國,30架直接噴上了華夏民航的字樣,此後生產md90由於合同條例含糊造成認識分歧,結果生產一架飛機比進口貴得多。」蕭老爺子回憶道,「為了彌補虧損,財政給製造機每架補貼800萬美元。最後,裝了2架md90就收場了,此時美方供應的20架份md90原材料已基本入庫,價值高達5億美元,而參與廠家新建的廠房、設備、人員培訓成本等等,更是悉數落空。華夏方面還因為主動終止合同,面臨波音的索賠。同期,歐美飛機不斷銷往華夏。這麼多年來,買外國飛機的錢已過千億美元,百元大鈔粘成金箍棒都能打到太空去。如果給一部分錢研製國產飛機,一切就完全不同了。據說,當時運10飛機的資金缺口僅差3000萬元而已。」

    林蕭點點頭,心裡面倒是也有點兒唏噓,當時的華夏人確實是比較敦厚,處理國際事務根本就沒有什麼經驗,幾十年的封閉生活,導致大家對外經濟活動中吃了很多虧,上了很多當。

    事實上,在引進md82組裝生產線時,運10總設計師就堅持在合同中加入聯合開發新飛機的條款,但他的努力落空了,md82從設計、生產、試飛到售後服務,都被美國人牢牢控制著。

    md82的上馬使運10陷入絕境,數百名設計研究人員飛翔的夢想墜落深淵。

    無奈中,他們編畫起明珠交通手冊,到街上叫賣,這些人改做電風扇、乾洗機、熱水器、報警器,還做過汽車,當時航天人已經搞出了兩彈一星,航空人的翅膀卻生生被折斷。

    為給麥道騰出場地,明珠飛機製造廠展開了拆除運10工裝設備的勞動競賽,價值上千萬元的第三架運10備料,也被用來練習鉚釘槍。

    1996年12月,波音宣佈收購麥道,美國政府也給予支持,震驚了全球航空業,華夏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美國這一卑鄙手段,使得華夏的大飛機事業整整延誤了三十年。

    「這件事情,老一輩的人心知肚明。」蕭老爺子對林蕭說道,「當時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我們無法識破美國人的險惡用心,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林蕭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這一點。

    「最近,美國高層頻繁對華夏的自主創新政策說三道四,認為華夏的自主創新政策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色彩,應該改變,並說正在促使美國放鬆對華夏的高技術出口管制。」蕭老爺子說道,「為什麼早不放鬆對華夏的高技術出口管制,而是在華夏大踏步推進自主創新戰略的情況下提出放鬆出口管制?潛台詞很清楚,哎呀,我的華夏朋友們,不要實行自主創新政策了,那不符合世界貿易規則,是貿易保護主義,世界很擔憂啊。而且,你不實行也沒有關係啊,我們不是正在加快研究放鬆對華夏的高技術出口管制嘛,你們要的技術我可以給啊,不影響華夏的科技進步嘛!」

    林蕭聽蕭老爺子說得很有意思,有點兒聲情並茂的感覺,不由得笑了起來。

    「由此聯想到我們的運十,不管運十下馬有多少原因,美國的破壞都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蕭老爺子說道,「在運十誕生之前,美國連波音飛機都不肯賣給我們。當運十試飛世界屋脊成功以後,不僅賣波音給我們,而且拿出麥道跟我們合作,愣是連蒙帶騙,把我們的運十給打掉了。十年之後,當華夏的運十科研力量分崩離析後,麥道突然被波音兼併,並停止與華夏的合作,實實在在地打壓了我們。」

    停了一下,蕭老爺子又說道,「這就是美國,一個為了達到一己之私,不擇手段的美國。如今美國又針對我們華夏的自主創新政策故伎重演,切不可上當啊。一個運十已經使我們錯失許多機會,包括擁有可以抗衡美國波音飛機的機會,也包括擁有我們自己的遠程轟炸機的機會。自主創新戰略這一機會,再也不能失去了。否則,我們失去的將不是幾十年,而是一個世紀!」

    「放心,我會盯著他們的,誰不老實,直接打掉!」林蕭鄭重承諾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