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農家樂悠悠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商議 文 / cc的幸福

    下晌午的時候,牙婆帶著數十個人,浩浩蕩蕩的進了林府的大門。

    現在的林府,那可是安平鎮上炙手可熱的門戶,誰人不想上來巴結一下呢,因此一得了主家的吩咐,黃牙婆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手頭上的人,挑出若干優質的,急巴巴的送到門上來,供林府的主子們挑選。

    前院裡齊排排的站了四五排的人,八人為一排,前面兩排站著的,皆是十來歲年紀的小丫頭,而後頭兩排站著的,都是一些年歲不大的小廝,個個低眉順眼的,身上也拾掇的很乾淨。

    李氏讓人去喚自己的大閨女過來,畢竟這回挑下人,也是為她挑的,她合意才是最重要的。

    豈料,過了一會子,卻聽荷花前來回話說,大小姐不過來啦,至於選下人一事,全由夫人做主就行,李氏聽了,啞然失笑,以為自己閨女,是在害羞了呢。

    李氏看了看眼前,還是喚人過來,去把林小橋叫過來,這給閨女選陪嫁下人一事,還得慎重一些才是,她自己平時就不怎麼管理這些庶務,還不如兩個閨女靈透呢。

    而林小溪,此時正神思悵然的,坐在繡架前發著呆……

    這些天,看著自己府裡上上下下,都在為她成親一事籌備忙碌著,林小溪心內一片糾結,尤其是離著吉日越來越近,她心裡的悵然和迷茫更甚。

    對於自己即將要成親的事實,林小溪心裡是不乏期待的,對於每一個閨閣少女來說,能夠找到一個好的歸宿,便是今生最大的夙願,且自己的未婚夫,還是真的一心屬意於她,兩人也算的上是彼此熟識,心意相通。

    可即使如此,林小溪還是忍不住,從心底歎一口氣,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這個家,離開這些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的親人,她心裡就不由自主的湧上一絲悵然和無措。

    或許這是每一個面臨著出嫁的少女,都會有的情緒吧,女子一旦嫁人之後,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下一回再踏足娘家的地界,就是作為客人的身份上門了。

    林小溪想到這些,便止不住的茫然,難道自己真的是就這樣,要離開父母家人的羽翼保護之下,自己去面對剩下的人生了嗎?

    諸多不明和複雜的情緒,攪得林小溪有些心緒難安,所以,方才李氏讓人過來喚她前去挑人的時候,不知是出於想要逃避的心理,還是真的因為即將嫁人的羞意,林小溪一口拒絕了,只想龜縮在自己的這一片天地裡,好好的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

    愣愣的看著門外的光明,林小溪突然逼著自己,腦子放空,什麼都不願去想,眼角撇過桌上的那個錦盒。

    不自覺的,臉頰有些微微的發燙,嘴角不由自主的,綻放出一抹甜蜜的笑意,林小溪自我安慰著,還好,那個人是個值得托付的良人,應該是可以相攜走完一生。

    想到此,林小溪立時定了定心緒,接著埋首做起了繡活,她面前這個即將完成的活計,正是一件自己未來夫婿的外袍。

    ……

    而此時的前院,林小橋正打起精神,替自己的姐姐挑選陪嫁的下人,方才李氏喚人去叫她的時候,她還有些納悶呢,不是替姐姐挑下人的嗎,怎麼反而把自己叫過來了呢。

    不過納悶歸納悶,林小橋也只是隨意的問了李氏一句,李氏給出的解釋,是說姐姐害羞了,她聽罷之後,也沒有多想,便撂下沒多問了,一心替林小溪挑起了人來。

    一番打量和問話過後,林小橋又與李氏商議了一下,便拿了主意,替林小溪挑了四個丫鬟,其中兩個老實本分,另外兩個不失伶俐,還有還選了一房,瞧著忠厚老實的陪房,人數四個,一對中年夫婦,外加一個兒子和兒媳婦,以後可以幫著林小溪跑跑腿,打理打理產業什麼的。

    林小橋替自己姐姐挑人的同時,也替她自己個兒留了個心眼,再過兩年,估計她自己也是要出嫁的,而陳學文的身份,也並不輸於陸浩傑,所以,將來她出嫁之時,這陪嫁的丫鬟下人什麼的,也是無可避免的。

    與其像林小溪這樣,臨時挑人,還不如現在趁早,挑幾個人留在自己身邊用著,觀察觀察也好,培養培養感情也好,總好過自己姐姐現在這樣臨時抓瞎。

    林小橋打定了主意,便跟李氏提了一下,李氏當即就點頭贊成道,「還是我閨女想的周到,你姐姐這回也是怨我,娘不像那些大戶人家的夫人,懂得這些瑣碎的事情。娘就是個沒見識的,又沒什麼本事,所以,才在你姐姐這件事情上,一時疏忽了!既然,你自己想到了,娘哪裡有不贊成的呢,正好就趁著現在把人挑了吧!」

    於是,林小橋又替她自己,暫且先挑了兩個丫鬟出來,這兩個小丫頭,都是她方才就看好了的,所以,只將她們單拎出來,又問了幾句,便拿定了主意。

    選好了人,又將一直不忘奉承的黃牙婆,打發走人後,林小橋當即就領著,自己新挑的兩個丫鬟,一個綠菊,一個綠桃,回了自己的房間。

    而李氏,則領著身後一干新挑的丫鬟奴僕,往林小溪的房間去了。

    晚上,李氏又將一家人聚在一起,將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壓箱銀等問題,拿出來與大傢伙一塊商議。

    林小溪一聽到李氏說起這個,便想躲回自己屋裡去,李氏卻是一把拉住了她,將她按在椅子上坐著,「咱家又不興那些什麼拘泥,這是事關你自己個兒的大事,就安心在這裡坐著,聽聽也好。」

    而對於李氏所提的事情,大郎二郎兩兄弟卻是沒什麼主意,畢竟這些年來,他們倆只一心在讀書求學上,也不清楚家裡頭現在,到底有多少底子。

    於是,便都一跌聲的推說,讓李氏和林二牛看著辦,自己決定就好,但是,能多給一些,就多給一些,畢竟這女兒家嫁出去,能夠多些銀錢和財產傍身,總是好的。

    李氏夫婦倆,聽他們這樣說,便也沒有多做勉強,只欣慰的點了點頭,當哥哥的,就應該是要這個樣子。

    林二牛和李氏都不希望,自己兩個兒子,讀書讀的萬事不管,最起碼的,總還是要知道護著自己妹妹才是。

    而林小橋,作為林小溪最貼心的小妹,自是更加希望,自己的姐姐,以後日子能過得順當,雖說,這陸浩傑的脾氣秉性什麼的,大傢伙都清楚,不會因為林小溪的嫁妝少,就看低了她或是怎麼的。

    但,林小橋還是希望,爹娘能夠多給姐姐一些財產,其它的好處和實惠先不論,這嫁妝多的媳婦,至少面上有光,腰桿子也夠硬啊。

    其實,私心來說,林小橋恨不得將自家現有的家底,至少掏出一大半來,給林小溪帶走,只要剩下一些,足夠李氏夫婦養老就可以了。

    至於,大郎二郎兩兄弟,他們本就身為男兒身,不該眷戀於家中的產業,而且現在又有功名在身,將來前途自是不會太差,身為男兒,就該自己出去打拼才是。

    而她自己,那就更不需發愁了,不說陳學文對她有多好,就說她自己,就不是一個真正,一無是處的深閨小姐,她若是缺了銀子,總還是可以自己想法子去掙的。

    因此,當李氏把這個問題,擺到檯面上,來與大傢伙一塊商議的時候,林小橋也是舉雙手贊成,並建議爹娘,多給些田地和銀子,讓林小溪帶走。

    而林小溪,卻是一味的推拒,不想要太多家裡的財產,她向來就對於錢財,就沒什麼概念和**,且又打心眼裡顧念著,自己的親人,所以,並不想佔據家裡的財產。

    李氏夫妻,看著四個孩子相親相愛,彼此為對方著想的樣子,皆是一臉的欣慰和驕傲。

    最後,在大傢伙你推我往之間,定下了林小溪的陪嫁田地和壓箱銀的數目,田地是從自己的田產裡頭,劃撥了兩百畝上等水田出來,給林小溪當做嫁妝的。

    而壓箱銀,商議來商議去的,最後定下了八千八百兩的數目,這數字聽著也不少了,且還比較吉利。

    林小溪原本張口想拒絕的,但卻被一干人等,拿話擋了回去,於是,她也就只能心存感念的,承下自己親人的這份情誼。

    商議妥了這檔子事,林小橋兄妹幾個原以為就可以了,但李氏那頭卻還沒算完,又留下眾人,讓林小橋配合著,將家裡這幾年來的賬目,都報了一遍,說是要讓家裡頭的每一份子,心裡頭都有個數。

    不知不覺間,林小橋一家,這幾年來從鋪子和田產上的收益,竟然也不少,家裡的財產進進出出的,不提那些鋪子和田地,光說現銀,就有了三萬多兩。

    乍一聽到這樣的數目,除了林小橋和李氏兩個,不覺得驚訝之外,其餘幾個都覺著有些訝異。

    尤其是大郎二郎兩個,這些年來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於家裡面尤其是這些事情,幾乎是不怎麼過問。

    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不聲不響的,家裡的產業竟然,添了這麼多,兄弟倆心裡都很清楚,他們一家能夠發家致富,還不都是靠著小妹的一心謀劃,否則,自家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富貴日子過呢。

    若不是小妹一力攬下,家裡的營生,他們兄弟倆或許也沒有機會,不添任何負擔的去讀書求學,更別提今日的成就了。

    想到此,兩兄弟皆是一臉感激的,看著自己小妹,林小橋突然被這樣的眼神瞧著,倒是覺得有些不自在的。

    李氏坐在一旁,自也是看到了大傢伙的神色,於是,接下來,她的話也讓大家著實,有些出乎意料了一點。

    李氏放話,家裡現有的兩個生錢的鋪子,都不算在自家的財產裡頭,以後都得歸與林小橋所有。

    這話一出,且不論旁人作何想法,林小橋是第一個站出來拒絕,不管李氏今天到底是出於何種目的,她都不會答應。

    對於林小橋的拒絕,也是在李氏的意料之中,但是,李氏心裡從來都很清楚,這幾年來家裡能夠發展到此地步,不說全是小閨女的功勞,但也至少有一大半,是出於她的付出,尤其是這兩個生錢的鋪子,那都是小女兒花了心血,慢慢開起來的,所以,將這兩個鋪子,劃歸到她的名下,那就是理所當然的。

    「這事娘已經跟爹商議過了,你就別管了,只管應下就是了。」李氏難得態度比較堅決的,對林小橋說道。

    然後,又掃了一眼其他幾個孩子的神色,接著說道:「你們都應該清楚,咱家有今天這樣,能少得了你們小妹一份功勞嗎?兩個鋪子,都是她辛辛苦苦的捯飭起來的,給了她,你們也不算虧不是!」

    大郎幾個,聽了這話,皆紛紛表態,支持贊成李氏的話。

    林小橋見此,沉默了片刻,在自己腦中轉了幾轉,然後說道:「我也不是那等矯情的人,家裡能有如今這樣,確實我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有一點,娘也不能否認,就是咱們家能有今天,也是全家人共同使了勁兒的!就說這開舖子一事,哪回不是爹跟著跑前跑後的,娘跟姐姐在鋪子裡忙裡忙外的啊!還記得咱家開那竹筒飯的鋪子時候,大熱的天,娘在廚房上灶,熱得全身被汗濕的就跟淋了雨似的,還有,大冬天的,把手伸到冰凍冰凍的水裡,洗菜刷碗。難道這些就不辛苦了嗎?」

    「再說,兩個哥哥,雖然他們並不怎麼過問,家裡的事情,但是,他們在讀書的時候,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難道都是假的嗎?酷暑寒冬的,在學堂裡一坐就是幾個時辰,回來之後,還要挑燈夜讀,這份辛苦,又該當如何來算呢?兩個哥哥本來進學,就比一般的學子晚上兩年,且不說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就說他們二人背負的壓力,哪的有多重啊!若沒有兩個哥哥,一心向上,努力唸書,咱家能有現在的門楣嗎?」林小橋又接著說道。

    如此情真意切的話語,屋裡的眾人聽著聽著,皆濕了眼眶,大郎二郎兩個,此時均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小妹,既感動於林小橋能夠懂得他們的心聲,又愧疚於他們作為兄長,卻能力有限,不能給予兩個妹妹,更多的保護。

    而李氏,此時早已泣不成聲,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她雖早知道自己這個小女兒聰慧,但卻是沒有想到,她看人看事能夠如此的通透,心思又夠細膩體貼。

    家裡面,誰人又不知她的付出呢,但是,此時她卻將家裡每個人的功勞和付出,都細數了出來,可謂是面面俱到。

    李氏為自己面前這幾個孩子感動,同時,也深深的覺得,孩子們都長大了!

    待李氏情緒稍微平復一些後,林小橋便接著將她的想法,說了出來,「既然人人都有功勞,那娘就把你先前的話收回去吧!」

    「不過,娘應該也能看得出來,家裡面除了安哥兒還小之外,我跟哥哥姐姐們都已經長大了。以後,哥哥們都要娶妻生子,而我跟姐姐也要嫁人在外。首先,我跟姐兩個人,要感謝一下爹娘,謝謝你們為女兒找到了可以托付的歸宿。其次,我想說,以後不論我們走到哪裡,心裡總是會帶著對爹娘的一份牽掛,時時回來看看二老的」,林小橋一言一語的認真說道,林小溪聽了這話,也是面帶真誠和感激,連連點頭。

    李氏方才哭得有些激動,此時聽到林小橋這樣說,更是一陣難受湧上心頭,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林二牛在一旁細語安慰,也有些感傷的說道:「你這丫頭幹什麼說這些話來,讓你娘難受呢!你們都是爹娘的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閨女,都是爹娘的心頭肉,就算是你們嫁出去了,爹娘還是會牽掛著你們的!」

    林小橋自是明白爹娘的一片疼愛之心,她抿了抿嘴唇,還是接著說道:「我說這些話,並不是要讓娘傷心的。爹娘還是好好的聽完我的話,我只是想說,以後孩子大了,這家裡的人,也會增增減減的,這人也不會是原先的那些人了!哥哥們總是要娶妻生子的,但是,娶什麼樣的妻,又生什麼樣的孩子,咱們都是沒法預料的」,大郎二郎聽了這話,似乎有話要說。

    但,林小橋並沒有停下來,等他們開口,而是繼續說道:「誰都不能保證,以後咱們家的人,還能這樣心齊,沒有矛盾和摩擦。安哥兒又還這麼小,所以,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建議爹娘,等到哥哥們成家之後,就將他們分出去最好!另外,家產什麼的,也全部劃分為六份,咱們兄妹四個,加上安哥兒,一人一份,還有一份,就歸爹娘所有!鋪子的盈利,也分為六份,現在都歸爹娘管著,等到我們出嫁的出嫁,娶妻的娶妻,之後就各管各的!」

    說完之後,林小橋便不出聲,看著李氏幾個,等待他們的回應。

    李氏認認真真的聽完這些話,不禁嘴唇蠕動了幾下,想開口說些什麼,但卻又不知該怎麼開口,但她心裡思量過後,卻是認同林小橋說的這些話的。

    而林小溪則是,在自己小妹說了這麼多之後,還是沒有完全拎清這些話的意思,獨自在慢慢的咀嚼。

    大郎二郎兩兄弟自是聽懂了的,且他們也知道,林小橋說的這些話裡頭,真正隱射的重點在哪裡,無非就是擔心他們兄弟倆,以後娶的妻子,不夠賢惠,有私心。

    兄弟倆乍一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確實是有些不是滋味,難道他們就連這些小事,都處理不好嗎?

    但仔細琢磨琢磨,兩人也覺得林小橋這樣說,並非沒有道理,畢竟說句公道之言,媳婦不是生來就是林家的人,她們與自己的父母弟妹,也沒有多少感情,難保就不會生出什麼私心或心眼。

    於是,兄弟倆想透之後,也沒說什麼,只大郎有些無奈又無力的歎了聲「你啊——」。

    林小橋面上無甚表情,她這樣說,也是由這次商議林小溪的嫁妝一事,而引發想到的。

    林家的孩子們,確實是都長大了,眼看著兩個哥哥,都到了娶妻的年紀,現在是因為要唸書求功名,所以才一再的延遲。

    但,最晚明年會試過後,李氏是肯定要張羅起,兩個兒子的婚事了。

    不管,兩個未來的嫂嫂品性如何,她們總不能算是真正的林家人,或許她們能夠真心實意的,對兩個哥哥好,但是,誰又能保證,她們能夠真心對待李氏夫婦和她們這些弟弟妹妹呢。

    與其以後大家難看,不如現在就劃分清楚,兩個哥哥成親之後,就分出去單過,也能減少摩擦和矛盾,林小橋並不指望,兩個未來嫂子,能夠孝順於李氏夫婦膝下,只求能讓自己爹娘,得個耳根清淨,免得年紀大了,還要為一大把事情操心勞累。

    屋裡各人皆有想法,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但大家心裡都已經不由自主的,認同了林小橋的意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