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農家樂悠悠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全力備戰 文 / cc的幸福

    自打定下婚期以後,也不知是害羞,還是真的忙於繡嫁妝,林小溪更是整日將自己關在屋裡,等閒不出來見人。

    送走了炎熱的盛夏,迎來的便是瑟爽的秋天,時至九月,大郎二郎兩兄弟即將要參加鄉試,安哥兒還小受不得奔波,李氏自也是脫不開身了。

    可是,又實在放心不下兩個,獨自待在省城備考的兒子,於是,思來想去的,便讓林二牛帶著林小橋去了省城一趟。

    林二牛父女二人到了省城的時候,恰是傍晚時分,因為事先也沒先送個信回來,所以,也沒人提前出來迎接他們。

    大郎二郎對於他們父女二人的到來,顯得一點兒也不驚訝,估摸著是早就猜到,他們會過來的,但還是看得出來,兩人挺高興的。

    今年的鄉試定在九月初十開場,離著應試時間也沒剩幾天了,在這樣緊張的時刻,林小橋原以為,自己到了省城這邊,看到的會是兩個哥哥,徹夜挑燈苦讀的場景。

    豈料,她到了省城的第一個晚上,兩個哥哥吃過晚飯後,拉著她在自家的院子裡,散了會兒步,說說笑笑的倒也輕鬆,兩人多是對著林小橋,問些鎮上的事情,然後,兄弟倆便自行回書房,溫了一個時辰左右的書,不到亥時就熄燈睡覺去了。

    林小橋一時間也有些摸不清楚情況了,不過她還是決定好好觀察觀察再說,這回李氏讓他們父女兩個過來,那可是千叮嚀萬囑咐的,叫她好好監督兩個哥哥,不能讓他們二人唸書念得太辛苦了。

    到了省城的第二天,林小橋起床的時候,大郎二郎兩兄弟已經用過早飯去了書院。

    趁著他們不在的空當,林小橋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去了自家鋪子一趟,這一年又大半年的時間,都沒有管過鋪子的生意了,並不代表林小橋就真的不關心了。

    這回既然來了,她總是要去看看情況的,雖然,順子每個季度都會帶著賬本,親自回鎮上與她交流一下生意情況什麼的。

    而且,這近兩年的時間,從賬面上來看,順子也是將鋪子打理的越發好了。

    林小橋也並非是對順子不信任,她自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的,當初既然挑中了這兩個人,進行栽培和提拔,現在當然也不會無端的懷疑什麼。

    只是覺得,既已經來了,若不過去看看,似乎是顯得有些不負責任了,更何況,那間鋪子從選址到裝修,再到後來的經營,這些都是林小橋傾注了許多心血的。

    這就好比她自己養大的一個孩子,突然中途交到了旁人的手上,雖然這人也是值得托付的,平日裡也總是聽到,有好的消息傳來,但總歸是要自己看一眼之後,才能真正放心的。

    到了店裡,這個時間段,還不是營業的正點時間,所以,鋪子裡一個客人也沒有,不過夥計們還是各司其職,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並沒有隨意的亂走動,或是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處聊天說話。

    林小橋進門第一眼看到這樣有條不紊的場景,也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樓下糕點櫃檯那裡的夥計,是認識林小橋的,連忙打了招呼,「二小姐好,您怎麼突然就過來了啊,聽掌櫃的說,您不是回鎮上去了嗎?」,說罷也沒忘了道聲喜,「對了,我都忘了給二小姐和夫人老爺道喜了,恭喜夫人老爺又添新丁!」。

    小夥計討喜的話,林小橋聽著心裡也是高興,她淺笑著點了點頭,也就站在那裡,與他說了三兩句,「謝謝你的吉言,過兩天得空兒的時候,給你們補發紅雞蛋啊!」。

    「謝謝二小姐,那咱們就等著了。」夥計一副欣喜的樣子,說道。

    林小橋也不想再與他站在這裡閒扯,便笑著問道:「你們掌櫃的呢?來了沒有?」

    「掌櫃的多數時間都是巳時才來店裡,今天還沒有來呢,要不二小姐先坐著等等,我這就去把掌櫃的請過來。」夥計如實回道。

    林小橋搖了搖頭,「不用了,我自己先走走看看,你自己忙自己的吧」,說罷就轉身去了廚房看看。

    這個時間點,廚房裡頭正是人最多的時候,五六個夥計都在大廚房裡頭,忙著準備各種食材。

    雖然人多,不過當初廚房本就,被林小橋改建的空間大,所以也並不顯得擁擠,夥計們自己忙著自己手裡的活計,有條不紊。

    林小橋一時興起,也跟著他們捏了幾個糕點,等到順子過來的時候,二人自是又有一番寒暄。

    整個上午,林小橋就待在鋪子裡面,與順子交流鋪子的情況,順便看看賬,午飯也是在店裡應付著吃的。

    許久不曾吃鋪子裡的小吃了,林小橋幾乎是將二樓的小吃,都嘗了個遍,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二樓的小吃鋪子,也是常常變換著花樣,順子每過三兩個月的時間,便會出趟遠門,到處去搜羅一些美味的小吃。

    鑒於夥計們不錯的表現,林小橋臨走之時,便交待了一句,給所有的夥計們,翻倍工錢,夥計們得了這個喜信,自是歡欣愉快,同時也對林小橋感恩戴德。

    林小橋懷著不錯的心情,出了鋪子的大門,想著兩個哥哥將要應試,該要好好補補才是,於是便走去菜市上逛了一圈。

    回去的時候,手裡便拎了三斤大骨和兩條大鰱魚,大骨用來熬湯,裡面加一些泡發的蘑菇和木耳,味道最是不錯了,可以留給大郎二郎兩兄弟,當夜宵來吃。

    兩條鰱魚都拿來紅燒,算是晚上的加餐,方才在菜市上轉了一圈,林小橋也都不知道買些什麼,他們一日三餐的食材,都是平嬸每天趕早買好了的,伙食也是相當不錯。

    林小橋心裡想著,兩個哥哥每天讀書耗費腦力和心力,便挑了兩條鰱魚買下,她記得前世,自己參加高考之時,老師常常掛在嘴邊的,便是讓他們回去多吃些魚肉。

    據說,魚肉裡面營養最為全面和豐富,而且還能延緩記憶力衰退,增強記憶力,算是補腦食材的不二選擇,正適合大郎二郎兩兄弟,此時緊張備考狀態下多吃。

    餘下的幾天時間裡,林小橋每天就盡心盡力的,做些吃食給兩個哥哥吃,旁的也不去理會。

    也有那消息靈通的,在他們父女倆,回來省城的第二天,便收到了幾張帖子,邀請他們去府上玩耍,或是送了拜帖過來,想要拜訪一下林二牛的。

    林小橋讓平管家出去打聽了一下,送來拜帖的人家,在省城也不是什麼有名望的門戶,多是些做生意做得不錯的商戶人家。

    不像是在鎮上,幾乎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哪怕是那些百年的世家,都會下帖子送到自家府上。

    林小橋仔細一想,便琢磨過味兒來了,省城畢竟不是安平鎮那樣的小地方,自家的門戶狀況,目前還多是靠著兩個準女婿撐起來的,而自己的兩個哥哥迄今為止,也只是有秀才的功名在身而已,所以,這樣的情況,對於省城這邊真正的大戶人家,自是不夠看的了。

    既然打聽到了那些下帖人家的情況,林小橋便做主將他們的應邀或是請求拜訪,一概都全部推了,對外只說,他們最近全力忙著兩個哥哥的備戰,沒有閒心去應付這些。

    這樣的說辭,聽著就比較合情合理,總比隨意找些不靠譜的借口好,免得惹來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林小橋連著觀察了,大郎二郎兩兄弟三日,發現他們每天晚上,都休息的很早,一點兒刻苦夜讀的跡象都沒有。

    見著這樣的情形,林小橋不免疑惑了起來,按理說不該是這樣的啊,還記得從前考童生試和秀才試的時候,兩兄弟在應試前都是十分緊張和刻苦的,怎麼到了考舉人試的時候,就這麼愜意輕鬆了呢?

    林小橋一時間有些摸不準情況了,不曉得兩個哥哥,是因為信心滿滿,壓根兒就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呢,還是因為,破罐子破摔,覺得自己反正是沒有希望,所以就不當回事兒呢。

    摸不準情況的林小橋,在又憋了一天之後,還是忍不住去找兩個哥哥,把自己心裡的疑惑問了出來。

    面對自己小妹好奇又關切的眼神,當時大郎就忍不住笑了,最終解釋道:「原先我們也是十足緊張的,每晚都要挑燈夜讀大半個晚上,但漸漸的就發覺自己精神不濟了。後來,接到學文大哥的來信,他在信裡告訴我們,這考舉人試不同於考秀才,這場應試,有一半都是在拼考生的體力。學文大哥,讓咱們應試前好好的休息,多放鬆放鬆自己,免得到了考場上,面對著答卷,肚子裡有貨,腦子裡有才,卻因為體力和精神不佳,影響了答題。我跟二郎,覺得學文大哥的話,十分有道理,所以,就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盡量以一種輕鬆的心態,來面對即將到來的應試嘍!」

    「哦——,原來學文哥哥的話,對你們影響這麼大啊!你們怎麼不把這情況,早點說出來呢,還害的我成天在那裡擔心,真是太不厚道了!」林小橋撅著小嘴,說道。

    大郎二郎兩兄弟笑而不語,既然已經弄清了事情的原由,林小橋一時間也沒了顧忌,對著兩個哥哥問道:「那你們這回應試,有幾成把握能中啊?」

    大郎看著林小橋那好奇的模樣,有些好笑,順手拿著手裡的書本,輕輕的敲了下她的腦袋,說道:「這個咱們哪裡有數呢?畢竟每屆應試的試題,都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咱們將往年的試題,答得還不錯,但也不代表今年就能答題答得好啊!更何況,先生都說了,應試中與不中,很大的一個關鍵,還得看閱卷考官的喜好。」

    林小橋聽他說了這麼一通,還是沒得到個明確的答案,不免嘟囔道:「說的這麼複雜幹嘛,反正我又不去參加考試。算了算了,我也不問了,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就成!」

    話落,大郎笑了笑,沒有說話,二郎倒是在一旁,嚷嚷起肚子餓了,催促著林小橋去準備宵夜,給他們吃,「小妹,今天晚上做碗酒釀圓子,犒勞犒勞咱們唄。」

    林小橋得了指令,便很是爽快的應下,轉身去了廚房,準備自己二哥親點的『酒釀圓子』,現在這樣的時期,對於兩個哥哥的要求,她可是做到有求必應的。

    雖說,林小橋也暗地裡笑話過,自己這個二哥,年紀漸漸增長,卻還是如小時候那樣好吃,但真正每回二郎點出吃食來的時候,林小橋卻是一點兒也不含糊的應下,然後精心準備。

    很快就到了應試這天,林小橋父女倆吃過早飯,便親自送家裡的兩個考生,上了考場。

    這樣的事情,前幾年林小橋也是經歷過一回了,所以,考試前的一切準備,他們都做的一點兒,也不顯慌亂。

    林二牛向來是個沉默的,而林小橋自上回與大郎聊過之後,覺得兩個哥哥,自己已經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自是無需她多操心的,所以,一路上,她也沒有羅裡吧嗦的,多說什麼。

    只在兩個哥哥,臨進考場之前,囑咐了一句:「盡力就行!」

    大郎二郎兩兄弟點頭應下之後,便一副從容淡定的模樣,奔赴考場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