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農家樂悠悠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端午 文 / cc的幸福

    由這次的家庭燒烤,林小橋突然萌發了一絲靈感,這邊似乎還沒有類似於燒烤這一類的吃食,所以如果她能夠創新突破一下,開上一間燒烤的鋪子,生意應該不錯吧。

    晚上躺在床上,林小橋就在琢磨著這件事兒,現在都已經是四月底了,天氣已經開始由暖和向著炎熱轉變了,如果在這個季節開燒烤鋪子是肯定不成的。

    畢竟這邊又沒有空調,所以大熱的天氣,燒烤又是煙又是火的,哪裡會有人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裡頭坐得住咧。

    等到秋天來臨的時候,她說不定可以考慮考慮實施以下這個賺錢的路子,開上一間古代的『自助燒烤吧』,設施也不會太複雜,只要一個炭盆,再加上一個鐵板兒就成。

    林小橋在自己心裡反覆的思量著這件事兒,最後決定等到秋天再看情況,到時酌情而定。

    近來氣溫真的越來越高,林小橋是個畏寒又怕熱的主兒,所以早就耐不住這不斷上升的氣溫,換上了涼爽輕便的綢制單衣。

    說到這換季的衣裳,就不得不提到鄭寡婦的功勞了,打從上回她給林小橋做了一身新衣裳之後,鄭寡婦好像就把,給林小橋姐妹兩個做衣裳的活計,從李氏的手裡頭攬了過去。

    不得不說,鄭寡婦手巧心細,做出來的衣裳,確實比她們姐妹倆的親娘李氏做的好看又精緻,對於她做出來的新衣裳,林小橋姐妹兩個,件件兒都是愛不釋手,由衷的喜歡。

    李氏此人似乎對於自己的手工裁製繡花的手藝,都頗有自知之明,再加上她瞭解鄭寡婦內心深處,對於自己早年喪女的心結,因此,對於鄭寡婦攬過了自個兒給孩子們做衣裳的事情,就由著她去了。

    李氏覺得,或許這樣,能夠讓鄭寡婦彌補一些,自己內心深處的缺失……

    這種每天氣溫的不斷升高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都沒有得到改變,天氣開始變得一天比一天炎熱。

    林小橋最近每天給那些蔬菜瓜果,澆水都澆的比較勤快,尤其是那些西紅柿的苗子,它們生長的土壤必須要保持濕潤才行。

    不僅眼前的這些要侍候妥當了,林小橋也沒有忘記地裡頭的那些芥菜苗子,經常叮囑自個兒的老爹林二牛去幫她瞅瞅看看,澆澆水施施肥的,她自己也特意頂著大太陽去瞧了一回,發現那些苗子多數生長的都很正常,幾日不見,都已經長到了二十多公分的高度了。

    只有少數幾顆苗子,或許是因為自身生命力不夠頑強,讓太陽一曬,那些葉子都已經枯死了,林小橋也曉得這是正常的情況,這邊也沒有大鵬或者溫室,所以壓根兒就不可避免的。

    由於炎熱,農作物尚且如此,更別提是人了,林小橋發現最近鎮上的街道集市,也就是早晨傍晚的時候,出來走動的人多些,一到中午和下午時分,幾乎就沒有啥子人走動了。

    走動的人少了,自然在外面吃飯的人也就少了,林小橋家的鋪子最近生意,也跟著變差了許多,一天下來營業額還不到十兩銀子。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並非他們一家鋪子如此,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裡,街面上其他的店舖生意都不咋地,有少數幾間鋪子乾脆已經關門,回家避暑去了。

    眼見著鋪子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眾人的面上近來都帶了一絲愁緒,尤其是順子跟滿子兩個小夥計,每天站在鋪子門口迎不到幾個客人,都有些急得抓耳撓腮的。

    反正近來客人不多,生意也很冷淡,所以端午節這天,李氏便乾脆也讓鋪子歇業了一天,給夥計們發了過節的福利,每人十個各色餡料的粽子,外加五斤豬肉。

    兩個夥計都在前一日拎了東西回去過節了,李氏早前也徵詢了趙氏的意見,看二房三房今年是不是在一塊兒過節。

    趙氏不想總佔著二房的便宜,她知道如果兩家一起過節的話,李氏肯定會把一切都安排好,不用她自個兒花上一分錢的,所以便拒絕了李氏的好意,也提上鋪子裡發的福利,回家跟她男人和閨女一起過節了。

    端午這天,大郎二郎學堂也放了假,李氏和林二牛還是按著慣例,在鎮上的宅子大門口掛上了艾草和菖蒲,也給林小橋兄妹四個的身上掛了香囊,手腕上纏上了五彩的絲線。

    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今年的端午,李氏在林小橋兄妹四個聯手抗議的情況下,沒有再給他們的額上劃個『王』字。

    因為過節,所以鄭寡婦也給他們兄妹四個,每人都送了一件小禮物,林小橋姐妹兩個的禮物,是繡著蜈蚣蠍子等五毒的絲帕,而大郎二郎兩兄弟收到的禮物,是繡著五毒的香囊。

    林小溪天生對刺繡就有一股兒熱衷,所以很是喜歡鄭寡婦送的這條帕子,但是林小橋卻覺得,這禮物雖然應景,不過把這五毒繡到絲帕上,有些彆扭。

    鄭寡婦刺繡的手藝高超,所以繡出來的東西都像是活靈活現的,尤其是那條吐著信子的小蛇,林小橋看著就覺得心裡發楚,總之她是不準備把這帕子拿出來用了,多看一眼都會起毛。

    不僅如此,她還私下跟自個兒的姐姐林小溪商議,也不許林小溪在她面前用這條絲帕,如果喜歡可以私下欣賞,林小溪向來疼她,所以面對著這樣有些『霸道』的條件,也點頭應下了。

    端午節的早上,按著習俗肯定是要吃粽子了,李氏跟鄭寡婦早在前一天就將粽子包好煮好了,今年包的粽子數量不多,個頭兒也不大,每種餡料包了二十個,加起來也就不足一百個的數量,但肯定是夠自家人吃的了。

    現在家裡條件好了,雞鴨魚肉每天都是換著花樣的吃,他們對粽子也不是那麼稀罕了,林小橋兄妹四個一人吃了兩個小粽子就沒再吃了。

    想到去年端午節,二郎貪吃粽子以致後來,只能看著別人吃肉啃骨頭的情形,李氏便止不住的有些感慨,跟鄭寡婦嘮起來了:「瞧這幾個孩子就吃了這麼點兒,現在家裡條件好了,孩子們連粽子都不稀罕了。想當年,還沒分家的時候,每次過節,這粽子啊,就是個珍貴的吃食兒,輕易都嘗不到一口。」

    鄭寡婦聽了這話,柔和的笑了笑:「想那麼多過去的事情幹什麼呢,這還不是說明,現在你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了。」

    李氏聽著這句話,臉上綻放出了笑容,說道:「是咧!咱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嘍!」

    兩個婦人又聊起了一些別的話題,多數還是在圍著鋪子的生意,這個話題打轉。

    方才林小橋無意中看到了鄭寡婦面上的那抹柔和的笑容,她一下子就想起了陳學文的微笑,常常也是這麼的和煦溫柔。

    算算日子,他也離家好幾個月了,兩人雖然也時常通信,不過林小橋偶爾還是會很思念他,也不知道今天這樣的節日,她的學文哥哥有沒有粽子吃。

    都去唸書念了這麼久了,也該回來一趟才是啊,一個人孤身在外肯定是很寂寞的,連這樣的節日都不能與親人一起度過,她的學文哥哥真是可憐。

    想到這些,林小橋便跑到書房去寫了一封信,信的落款日期便是五月初五,信裡雖然沒有沒啥子特殊的內容,不過林小橋也只是想告訴陳學文,在這樣的節日裡,即使他不在身邊,大家還是會很牽掛他,想著他。

    林小橋覺得自己這樣做,肯定能夠是能夠學文哥哥一些安慰的,事實當然如她所想,陳學文收到信後,果然很是感動。

    尤其是,當他看到信紙上還畫著一隻大大的粽子,粽子的旁邊還標注了幾個大字『肉餡兒的哦』時,腦海中不斷閃現著,那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手拿著一個肉餡兒的粽子,站在自己面前笑嘻嘻的,誘惑自己的俏皮模樣,陳學文便忍不住的想笑。

    在外求學的日子是孤苦又枯燥的,不過能夠經常收到這個小丫頭寄來的信,陳學文真真切切的能夠感受到,遠方那些親人的滿滿情意,他又覺得自己是幸運和幸福的。

    中午,李氏因為天氣炎熱,也不願在廚房裡面多待,所以午飯也就沒有弄的那麼隆重,只是簡單的燒了幾個菜式,勉強算得上是豐盛吧。

    即使這樣,大家也沒有多少胃口,只是隨便的應付了幾口就不吃了,桌上的菜餚多數都沒有下筷。

    飯後,李氏見大家都沒怎麼吃飯,便把那個已經在井水裡頭泡了一個上午的大西瓜,搬了出來切給眾人吃了。

    雖說這個月份的西瓜還不是很甜,但是林小橋他們,一個個還是吃的很歡,一個十來斤重的西瓜,一頓便被大家消滅了。

    吃完西瓜以後,眾人稍作休息一會兒,然後便出門去看賽龍舟了,每年的端午節,縣令大人都會在鎮上最大最長的那條清水河,舉行隆重的『賽龍舟』活動,據說場面十分的熱鬧壯觀。

    林小橋一家子以前都在鄉下生活,從來都沒有看過,所以今年便決定一塊兒去湊湊熱鬧。

    一行人頂著烈日來到清水河岸,岸上已經站了好些老百姓,林小橋他們找了一塊兒樹底下的位置站著。

    比賽還沒有開始,縣令大人好像也還沒有過來,這條河的河面看上去很寬,河面上已經齊齊擺放了四條龍船了。

    每一條船都有七八米長的樣子,每隻船頭都插著一面小小的旗幟,旗幟上標著的便是號碼了,穿上還各架了一面大鼓。

    林小橋前後兩世都沒有見過『賽龍舟』這樣的場面,所以還是頗為好奇和期待的。

    起初林小橋一直都是帶著興奮在等待著,可是等了好久,比賽都還沒有開始,倒是岸上的人群越來越多,人聲也越來越嘈雜了。

    天氣熱的難受,今兒個也趕巧了,居然一絲風都沒有,林小橋他們即使站在樹底下,也還是覺得悶熱無比,心情越發的煩躁了。

    就在林小橋耐心等得幾乎已經消失的時候,縣令大人終於帶著一幫沒穿上衣光著膀子的大漢們,悠哉悠哉的來了。

    縣令大人找了個最是陰涼的地方坐下之後,對著現場的百姓們,應付性的說了幾句官話,那些光著膀子的漢子們也就漸漸登上龍舟,比賽即將開始了。

    隨著鑼鼓聲「彭」的一響,每一條龍船都像是箭一般的衝了出去,岸上老百姓們加油吶喊的聲音也隨著響了起來。

    看著船上那些漢子們幾乎完全一致的划槳動作,伴隨著「彭彭彭」的震天鼓聲兒,這樣的場面還真的是挺壯觀的咧。

    龍船從他們的面前一艘而過,林小橋看到那些**著上身的漢子們,手上臂上冒出的那一條條的青筋,她的情緒也跟著高漲了起來,跟著林二牛他們一起吶喊助威。

    林小橋轉頭看了看自個兒的兩個哥哥,這兩兄弟也實在是太專注了吧,吶喊喊的自個兒面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尤其是當他們看到落在後頭的船隻時,這兄弟倆俱是一副恨不得跳下去,搶過划槳,自個兒來劃的模樣。

    最終,在老百姓們的加油聲中,一號龍船最先到達終點兒,贏得了縣令大人拿出來的綵頭——五十兩銀子。

    看完龍舟賽後,岸上的人群漸漸的散去,林小橋也趕緊拉著李氏他們回了家。

    回家以後,她的第一件事兒,便是洗澡換衣服,出門一趟,尤其是今兒個這樣的場景下,他們早就都是汗流浹背了。

    洗完澡後,眾人坐在堂屋裡頭,林小橋還是覺得十分的悶熱,不僅她是如此,大郎二郎也是剛洗了澡,但衣裳卻又被汗濕了。

    「這鬼天氣兒,真是悶熱的讓人受不了,看樣子好像是要下雨了!」李氏拿著一把蒲扇,給林小橋兄妹四個扇著風。

    「是哦,沒想到五月的天就如此的熱了!要不去買些冰回來吧,擱在屋子裡面,會涼快很多!」鄭寡婦不停的用絲帕輕輕的扇著,聽了李氏的話後如此應道。

    林小橋熱得渾身難受,聽到鄭寡婦如此說,便贊成的說道:「對啊,咱們去買些冰回來放著吧,現在才五月的天就這樣熱了,接下來還有兩個月的熱天咧。」

    「成!讓你爹去跑一趟吧,正好這個宅子裡頭有現成的地窖,到時買回來擱在地窖裡頭就成了!」李氏掏了十兩銀子出來遞給林二牛。

    林二牛接過銀子便出門去了,大約過了一刻鐘的時間,他卻空著手回來了。

    「孩子他爹,這是咋了?不會讓你去買冰的嗎?咋空著手回來了?」李氏跟眾人一樣表示疑惑。

    林二牛踏進門來,拿過李氏手上的扇子猛的扇了幾下,然後才說道:「那冰也太貴了,十兩銀子才能買到兩桶冰,這能用多長時間啊,我覺著太貴就沒買了!」

    「是哦,我都忘了說了,這冰的價格確實是蠻貴的,一般的平民家庭幾乎都是用不起的。」鄭寡婦聽了林二牛的話,補充的說了一句。

    林小橋聽了這話,轉念想想,這邊又不像前世二十一世紀有冰箱啥的,冰塊都是放在地窖裡頭,從冬天保存到現在的,所以價格貴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看著情形,他們家要想買冰可是得花費一大筆的錢財才行咧,就自家目前的經濟狀況,還沒到能夠那種奢侈的地步,更何況她老爹老娘,還是那種節儉慣了的,估計是不會捨得的。

    既然買不起,那就自個兒動手做嘍,對於製冰的法子,前世幾乎人人都能知曉,以前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上,她也是動手做個製冰的實驗的。

    林小橋覺得,這壓根兒就不是什麼難事兒,看著大家都有些唏噓和失望的樣子,她便大聲兒的說道:「咱們家不用花錢就能有冰用!」

    「不花錢,難道是去搶嗎?」二郎聽了林小橋的話,挑了挑眉毛一副完全不相信的樣子說道。

    看到大家都是一副沒當回事兒的表情,林小橋嘴角越發的咧開了,心裡腹誹道:小樣兒,待會兒讓你們瞧瞧本姑娘的厲害。

    林小橋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從一本古書上看到了一個製冰的法子,你們不信的話可以試試。」

    「啥法子?這大熱天的,能有啥法子制起冰來?」李氏也是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林小橋決定暫時無視他們的眼神,對著林二牛說道:「爹,你現在去藥鋪買些硝石粉回來成不?」

    林二牛其實也不相信林小橋的話,不過既然閨女讓他去買硝石粉,這硝石粉比較普遍,價錢也不貴,他便點了點頭,帶著疑惑出門去買了。

    他們家住的這條街上便有一家藥鋪,所以林二牛出去沒一會兒便拿著一大包的硝石粉回來了。

    林小橋接過硝石粉,便帶著眾人去了廚房:「你們誰要是不相信的話,就跟著過來瞅瞅吧!」

    她的話說完之後,大家都起身站了起來,跟著她去廚房一探究竟,也就是說,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人是相信林小橋之前說的話的。

    來到廚房,林小橋先在他們平時洗臉的銅盆裡頭裝了一些水,然後又拿了一個大湯碗,在碗裡也裝滿了水,放到銅盆的中間。

    眾人看她這樣的行為,都覺得十分的怪異,大郎也看得莫名其妙的,但他也並不覺得自個兒小妹是在戲耍他們,故弄玄虛啊,於是便開口問道:「妹妹,你有把握嗎?」

    林小橋聽了這話,將自己的食指放到唇邊,故作神秘的對著眾人說道:「噓——,不要說話,好好的看著那碗水,接下來見證奇跡的時刻便要到了!」

    她說完之後,便慢慢的往臉盆裡頭放了一些硝石粉,這邊也沒有量杯,所以她也只是憑著自個兒的感覺大概的放了。

    硝石粉放下去之後,林小橋率先湊近了水盆,其餘的人看她一臉認真的表情,見此也跟著紛紛湊到了前面。

    數秒鐘過去後,那放置在水盆中間的湯碗,裡面的水果然真的結了冰了,見證到了如此奇跡的一幕之後,林小橋便衝著大傢伙兒,很是得意的笑了笑。

    「哇塞!真的結冰了耶!小妹,你咋那麼厲害啊!我是不是看錯了啊!」二郎跳著腳大聲兒的說道,說完還拿自個兒的手指去碰了一下那碗冰塊,確定是冰的了,這才相信。

    「是咧!是咧!小橋丫頭是不是會變仙法喲,咋就這麼容易就變出冰來了咧!」李氏看完之後也覺得不可思議,如此感慨著說道。

    連一向淡定從容的鄭寡婦,此時都不得不感慨了一句:「這也太神奇了吧!」

    林小橋揚了揚眉毛,說道:「現在你們總信了吧!以後咱們家就不用花錢,也可以有冰來用了!」

    聽了這話,大家紛紛點頭,表示相信,二郎過來摟著林小橋說道:「小妹,剛才是我們不對,不應該不相信你啊!現在你證明了自個兒,以後你說啥話,我都信!」

    林小橋聽了這話,踮起腳尖拍了拍自個兒二哥的腦袋說道:「嗯!以後可別輕易質疑我哦!」

    二郎猛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咱現在多制些冰唄,放到堂屋去,這樣就涼快多了!」

    林小橋欣然點頭同意,不過她想了想又說道:「爹,娘,還有鄭嬸兒,咱家可以製冰的事情,還是不要讓外人知道了。咱們自家人用用就行了啊!」

    「為什麼啊?咱們有了這個法子,也可以多制些冰去賣了啊,這樣就可以多掙些錢了!」二郎對於林小橋的話,很是不解。

    「咱們家這一年來發財致富,從鄉下來到鎮上,還開了鋪子,已經是有些惹眼,若是再被人知道這個,咱們以後的日子該咋過啊?咱們做事兒可以高調,不過做人還是低調一些為好啊!」林小橋向二郎解釋道。

    鄭寡婦聽了林小橋的這番話,大為贊同,同時也對自己這個未來的準兒媳,更加的另眼相看了,她沒想到林小橋這樣小的姑娘,雖然平時表現的機靈伶俐了些,居然會懂得如此深奧的人生哲理,真是難能可貴!

    ------題外話------

    親親的親們,別總捂著了,拿些花花,鑽石,票票出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