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農家樂悠悠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小試成功 文 / cc的幸福

    因為林小橋想著能夠跟家人一起快些住進新宅子,再加上他們手頭上還有些銀子,所以這回新家裡面的傢俱,便沒有找木匠打造,而是圖著省事兒,直接去店裡買了一批現成的。

    還有鍋碗瓢盆等居家過日子的零碎物事兒,她們也是一次性都採買妥當了。

    下午李氏和林小橋也沒有去鋪子裡面,因為會有傢俱送上門來,所以新宅子裡面必須得留著人才成。

    所有的傢俱都按著李氏和林小橋的意思放置好了,看著自個兒親手佈置妥當的新家,林小橋覺得怎麼看都覺得格外的舒心和順眼。

    她真的很想今晚就能睡在這裡就好了,可是有些遺憾的是,新家暫時這兩天都還不能住人,因為睡覺的被子床單什麼的都沒有備好,其它的東西都可以買上現成的,但是這些床上的物事兒,李氏卻還是堅持要自個兒做的。

    上午母女兩個已經買了上百斤的棉花和十匹素淡的棉布,這個時代市面上還沒有出現現成的棉絮可以賣的,要做被子的話,就得從頭到尾純手工的才行。

    為了早日做好被子,李氏還特意帶信兒給林小橋的姥姥孫氏,請她過來幫忙,順便也是想讓孫氏來自家的新鋪子看看瞅瞅,在新宅子裡面住上兩天。

    最近孫氏也是閒在家裡沒啥子事兒,地裡頭的活計李老頭是從來都不讓她碰的,所以一接到閨女的信,知道大閨女家在鎮上買了新宅子,孫氏也覺得欣慰和高興,所以馬上就過來了。

    來了之後,孫氏母女還有鄭寡婦三人便日夜趕工,瞅著空閒的時間便將被子拿出來做上,林小橋姐妹倆也跟著打打下手。

    林小橋看著她們三人,一點一點兒撕開那些成團的棉花,然後再一片一片的鋪在裁好的被單上面,一條被子得費上好些時間才能將棉花鋪好了,鋪好之後還要再穿針引線的將其縫合上。

    現在已經進入三月天了,所以天氣也不算太冷,為了能夠早些搬進新宅子入住,李氏她們便先趕著做出了八條棉被。

    林小橋兄妹四人兩人一間,一個房間兩條被子,這樣也暫時就夠大傢伙用的了。

    一切準備妥當,三天之後便是搬家的吉日,林小橋一家子就要搬入新宅子居住了。

    其實說是搬家,但事實上新宅子裡面什麼東西都是剛剛買的,所以也沒啥子東西可以搬的,為了意思意思,家裡頭的每一個人還是,各自手上拿了幾件衣服,也搬了些米面什麼的糧食。

    搬家前的三天,新家裡面也按著習俗和規矩,各個房間都燃了三天三夜的油燈蠟燭,照的燈火通明的,就是寓意著家裡即將興旺之兆。

    由於搬家必須得在午時之前搬才行,所以李氏便選了個鋪子裡面還不忙的時間,帶著眾人一起在辰時搬進新宅子。

    鞭炮一響,爆竹一燃,眾人手上都拎些東西,尤其是每個人的包袱裡面都放了些銀子,走進屋子裡面,這搬家的儀式就此完成了。

    按著習俗,這搬新家也是要請客吃酒的,但是李氏和林二牛商議之後,決定這回也不要再大肆的操辦了。

    只是通知了自個兒娘家的人,還有林二牛的小弟一家子,再加上鋪子裡面的兩個小夥計,打算晚上等鋪子關門之後,大家一塊兒在新宅子裡面擺上一桌就好。

    雖然沒請什麼人,但是今兒個新宅子裡頭也並沒有冷清的氣氛,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

    晚上李氏,孫氏幾個婦人都在廚房裡頭忙活著,而林二牛,李老頭子幾個男人們則在堂屋喝茶聊天。

    一屋子老少爺們,談天說笑的,看上去也挺熱鬧的,至於林小橋兄妹四個,還有小嬸兒家的林小花,林小草姐妹倆,這幾個孩子鬧得也挺歡實的,屋裡屋外的跑著竄著。

    小小的宅院裡,女人們炒菜切菜的聲音,還有男人們大著嗓門說話的聲響,孩子們嬉戲耍鬧的笑聲兒,都是異常的熱鬧咧。

    等到飯菜端上桌子,眾人齊聚一堂,碰杯喝酒,吃菜聊天,一頓飯吃了近有一個時辰。

    孫氏和李老頭子看著自個兒大閨女一家,越過越紅火的日子,這心裡頭也是說不出的高興和喜悅啊。

    因為高興,飯桌上李老頭子一下子沒控制得住,有些喝多了,居然拿著筷子坐著睡著了。

    桌上其他的男人們喝的也不少,連大郎二郎兩兄弟今兒個,都喝了幾小杯的酒,所以,個個都是有些腳步虛浮,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的晃來晃去的樣子。

    這樣的情況,可是累壞了李氏幾個婦人,飯後又要收拾桌上的狼藉,還要將這些男人安置好了,扶去房間裡面休息。

    所以,第二天起床之後,幾個男人無一例外的,都受到了自家媳婦兒的白眼兒,尤其是孫氏,將李老頭子很是數落了一番。

    她也是擔心自個兒男人,年歲這般大了,又不似年輕壯小伙子們,這喝多了酒畢竟有些傷身子,昨兒個半夜李老頭子又吐又難受的樣子,看得孫氏也是十分心疼。

    李老頭子也是知道自家老伴兒的心的,所以面對著孫氏的數落,他也並沒有表現出一絲不耐煩的神色,只是「虛心受教」,一聲兒也沒吭,其實這麼多年他已經早已參悟透了。

    只要自家老婆子開始念叨的時候,肯定是不能與她頂嘴兒和爭辯的,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由著她數落完,自個兒啥話都別說,左耳進右耳出,便啥事兒都沒有了。

    林小橋看著自家姥爺那一副老老實實坐著,但完全就是不知神遊何處的樣子,而姥姥孫氏卻是渾然不知,繼續絮絮叨叨的數落著,這番情景看得林小橋心裡頭直發笑。

    看著看著,林小橋的心裡頭突然有些莫名的感動,這就是最為平平常常的,攜手走了一輩子的老夫老妻啊,這樣的畫面突然給人一種頗為和諧的感覺,看著特別的真實。

    住進新宅子後,林小橋著實興奮了幾天,姥姥孫氏也聽了自個兒閨女的勸說,答應留下來住上一段日子。

    但是,李老頭子和李二虎卻只住了兩天就先行回去,家裡頭是離不開人的,雞鴨都需要餵養,還有田里頭也需要時時的去瞅瞅看看才成。

    說起田地兒,林小橋也想起了她的芥菜種植計劃,所以這兩天白天她都沒有在鋪子裡面呆著,而是跟著林二牛去了王家村,在那一畝空地裡頭捯飭著。

    對於芥菜的種植,林小橋還是略知一二的,這些種子都是她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所以一點兒也不容糟蹋啊。

    自個兒手上的這點兒種子,林小橋估算著,也就能種個半畝地兒的樣子,她知道芥菜種子是不能隨意撒在田里的,只有一點一點兒挖開泥土點種才可以。

    所謂點種,其實就是挖穴點播,播種的時候,每個穴只能播種五到六粒的種子,而且播種的時候,種子還要在穴裡散開,不能聚在一塊兒。

    這次播種,林小橋都是自個兒親力親為的,沒有讓林二牛幫忙,雖然以前沒有幹過這樣的農活,但是看她小小的人兒拿著小鋤頭挖穴翻地兒,還真是做得有模有樣的咧。

    種子播下之後,林小橋按著前世的記憶,還特地去弄了一些草木灰來,撒在那些播種的泥土表層,算是給它們施肥了。

    播種好了之後,按著正常的情況,應該三到五天便可以出苗了,在這等著出苗的幾天時間裡,林小橋都顯得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她心裡還是比較緊張這批種子能不能出苗的。

    兩天之後,林小橋便迫不及待的跑去田里看了一下,但是地裡黑壓壓的,還是啥都沒有,直到五天以後再去看的時候,田里那片播種的半畝地兒,已經冒出了綠色的小苗子。

    林小橋不由得興奮起來,這些種子看來都是有用的,她的第一步種植計劃總算是沒有失敗了。

    開頭的成功,激發了林小橋極大的種地熱情,所以接下來的日子,她幾乎都不怎麼去鋪子裡面幫忙了,對於鋪子的進項也不是十分的關心了,而是繼續埋頭研究著田里面的這些農事。

    她每隔三五天就要去田里瞅瞅,確保那些芥菜苗子沒有問題才能安心,這樣二十天之後,那些苗子都長成了兩片一心,林小橋知道這個時候就要進行間苗了。

    這個時期,直播的每個穴裡只能留上三株健壯的秧苗,而且相互之間還要保持上一定的距離。

    再過上十來天的時間,還要進行定苗,所謂定苗就是每個穴裡經過挑選,只能留上一株完好無損的健壯苗子。

    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去掉長勢不好的劣質苗子,保證選用最好的苗子,讓那些好的秧苗可以吸收到足夠多的泥土養分。

    同時,還得注意給田里澆水,施肥,若是泥土太干了,或是養分不夠了,就大大不利於種子的成長了。

    林小橋一步一步的按著書上所說,還有自個兒前世的一些記憶,精心的做著這些農事兒,如此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那些秧苗長勢都很好,每一株都顯得比較健壯。

    看著地裡頭長出的一株株健壯的苗子,林小橋不由得小小的得意了一番,看來她還是在農事兒方面頗有天賦的嘛!

    定苗之後,這半畝地兒就不需要再多忙活啥子了,只要時不時看著除除草,施施肥,守著它們快些成長就可以了。

    等到這半畝地兒的芥菜都長出,開花結種了,下半年林小橋就可以用那些種子,多種上幾畝地兒了。

    想著這些,林小橋就很高興,如此值得高興的事兒,她肯定想跟人一起分享的,想來也有一段日子沒有寫信給她的學文哥哥了。

    兩家人合夥開舖子的事情,也不曉得學文哥哥知道了沒有,還有自家又買了一座新宅子的事情。

    最近家裡發生的好像都是一些,讓人高興的事情,林小橋也不管陳學文知不知道,她都一一將這些事兒寫了下來,信中字裡行間就好像是在訴說家常似的,寫得也是零零碎碎的,沒有啥子章法順序可言,林小橋都是想到一點就寫一點。

    陳學文收到信後,看著那厚厚的紙張還有寫的不成體的字兒,讀著那些字裡行間像是閒話家常似的句子,他只覺得異常的溫馨和親切,仿似那小丫頭就在自己面前,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的樣子。

    寫完了給陳學文的信後,林小橋想到幫她搜羅種子的功臣秦業,便也拿筆寫了一封信給他,信裡面言語之間很是得瑟的,告知了秦業,自個兒將那些芥菜種子種出來的事兒。

    ------題外話------

    感謝今天給了很多意外和驚喜的親們,謝謝你們投來的票票和花花。

    特別感動你們給予的支持和鼓勵(☉o☉)哦

    瀟湘書院,請勿轉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