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農家樂悠悠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元宵節 文 / cc的幸福

    小姨一家人走後,林小橋一家人還有姥姥姥爺,大家的情緒都顯得比較低落,不管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

    分別數年才得以相逢重聚,所以短短十日不到的團聚日子對於雙方彼此來說都顯得十分珍惜,那麼分別的痛苦和不捨之情也顯得格外的濃重。

    林小橋的姥姥姥爺和小舅舅,在小姨一家子離開之後的第二天也打道回府了,李氏勸留無果,只得任由他們回去。

    林小橋的姥姥孫氏知道自個兒的大閨女想留下他們二老一起共度元宵佳節,可是剛剛經歷了與小閨女一家分離的場面,她也實在提不起勁來,還是早日回家,免得掃了大家過節的興致。

    近日來,李氏因為還沉浸在自個兒的傷感裡頭,連自家人的一日三餐都準備的有些敷衍,對於她這樣子的情況,全家人都給予了無聲的理解。

    好在這種狀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李氏的離愁情緒經過了林二牛的寬慰,沒到三天便好了許多。

    李氏的重新振作,又給林家的飯桌上呈上了她精心準備的吃食兒,最近幾天家裡頭稍顯壓抑的氣氛,也跟著漸漸消散了。

    日子很快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這是新年的第一個節日,也是新年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如果說每年的「臘八節」是拉開了春節的序幕,那麼正月十五這日的「元宵節」則是寓意著新年的結束。

    尤其是莊戶人家,往往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他們便要結束走親訪友,結束新年吃喝玩樂的悠閒生活,開始為著新的一年的生計開始忙碌奔波了無限之愛萌最新章節。

    因此,這元宵節也是受到了家家戶戶的重視,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必須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

    這元宵其實就是湯圓,它跟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一樣,都是一種節日的食品,是過節的象徵。

    正月十五吃元宵,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它寄托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表達了人們對於全家團圓幸福的美好心情。

    可以說,全家團團圓圓吃元宵,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特有的一項活動。

    鑒於這一個傳統的習俗,李氏今兒個也給全家人包上了各種餡料的湯圓,有芝麻糖餡的,桂花糖餡的,豆沙餡的,每個湯圓都包的圓圓滾滾的,下到沸水裡頭滾上幾滾便可以吃了。

    除此之外,林小橋見著有剩下的多餘糯米粉,便帶著姐姐林小溪動手,一起搓了好些個小小的實心小圓子,打算晚上用自家釀的米酒煮些酒釀圓子吃。

    白天村子裡頭,並沒有顯示出十分熱鬧的情景,除了家家戶戶燃放了爆竹之外,也沒啥子活動了,這元宵節熱鬧的場景和活動,都在鎮上咧。

    這元宵節與其它的節日都有所不同,例如啥子中秋節,除夕夜,這些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一家人待在家裡頭共度的。

    但是,這元宵節它講究的卻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它是各種節日當中唯一一個以「鬧」為核心的節日。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便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鬧,同時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它節日的不同之處。

    所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不論貧富老少,只要有興致,有精神的都會在晚上的時候,出門去看花燈會,瞧熱鬧。

    林小橋也是頭一回過上如此隆重的元宵節,前世的她每次元宵佳節時分,幾乎都是窩在家裡看看元宵喜樂晚會,捧著電腦上上網,拿著手機互發一些短信,過節的氛圍一點兒也不濃重。

    而這邊的元宵節,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但是聽著李氏講述,這天鎮上會有許多熱鬧好玩的活動。

    於是,這天林小橋一家子還有陳學文母子,早早的便在林小橋這丫頭的催促下,一起團聚著吃了湯圓,傍晚時分便由林二牛趕著牛車往鎮上去了。

    林小橋一行人來到鎮上,時間還早,但是街道上的人卻已經不少了,路上也停了許多的車馬,所以交通便顯得有些擁擠不大流通了。

    林二牛趕著牛車尋了好幾處能夠停放車馬的地方,卻都已經停滿,沒有位置了。

    所以,一行人等便先行去了雲來酒樓,打算去給周掌櫃還有秦業拜個晚年,再將自家的牛車寄放在雲來酒樓的後院。

    說起這秦業,林小橋也有一段日子沒有見到了,自家這段時間一直忙著,她也沒有時間進鎮來看看,原想著年前那次置辦年貨的時候去雲來酒樓瞧瞧他的,可是後來也是有事兒耽擱住了。

    這傢伙最近肯定是在忙著吃酒席,這鎮上的鄉紳富戶定是都在搶著要請他吃酒,他肯定忙的暈頭轉向了,所以最近都沒時間去自家玩了。

    林二牛轉了個彎,將牛車直接趕到了雲來酒樓的後院,守門的夥計是認識他們的,林二牛簡單的與他交涉了一番,便將牛車牽進了後院的牲口棚裡,順便給了那小夥計二十個銅板,讓他幫著照料著些,喂些水和草。

    小夥計收了錢財後,態度變得更加熱情了些,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給牛喂草喝水的,也讓他們放心的去逛著。

    然後,一行七人便轉去了酒樓的正門口,今兒個酒樓的生意真的十分好,幾乎到了座無虛席的熱鬧地步了官道紅顏。

    整個酒樓的大堂,一片喧鬧的聲音,夥計們端著酒菜,不停的穿梭在各個桌子之間忙碌著。

    見到這樣的情景,李氏他們便直接在外頭等著不想進去了,讓林二牛帶著林小橋進去給周掌櫃和秦少爺拜個年,放下拜禮便出來。

    林小橋他們剛剛踏進酒樓,便有夥計上來招呼,一下子便認出了林小橋一家人:「林大爺,林姑娘裡頭請吧!今日酒樓實在是忙,招待不周還請多擔待著些啊!」說完便轉身想要引著他們去找個位子坐下。

    「哎——,先別急,我們不是過來吃飯的!你們周掌櫃和秦少爺呢?」林小橋連忙叫住小夥計問道。

    小夥計聽到之後回答:「林姑娘找我們周掌櫃有何急事?今日酒樓忙,有好些老顧客都在包廂吃飯,周掌櫃正忙著招待他們呢,估計沒啥子時間。」

    林小橋聽了這話,想想也是,今兒個酒樓如此忙碌,定是有些貴客需要周掌櫃出面招待的,所以他肯定是沒時間見他們了。

    「秦少爺呢?他去忙啥子了?」林小橋想了想又開口問道。

    「秦少爺年前已經回京城了,林姑娘還不知道嗎?當時是京城來了個啥子大管家,過來接的,管家上午過來,秦少爺下午就跟著回去了!」小夥計聽了林小橋的詢問後回道。

    回去了?啥時候回的?咋一點兒風聲都沒有啊?秦業這傢伙,虧得還跟自個兒是朋友咧,回去了都不跟自個兒說上一聲,真是不夠意思。

    「哦!我們知道了,謝謝你啊!」林小橋說道。

    「不客氣!林姑娘還有啥子事兒沒?要是想找我們掌櫃的,我這就去通傳,幫你們問問?」小夥計回道。

    林二牛聽了是這情況,也有些猶疑,對自個兒閨女問道:「要不咱就別去打擾周掌櫃了,他也怪忙的!」

    林小橋聽了點點頭,對著小夥計說道:「小哥哥,我們找周掌櫃也沒啥子大事兒,就是過來給他拜個晚年。既然他忙著,咱就不打擾了,這有些拜禮,你幫著轉交成吧!就說上林村的林家人過來拜訪的,行嗎?」

    小夥計接過林二牛遞過來的拜禮,爽快的答應道:「成!我一定幫你們轉交!」

    「謝謝小兄弟啊!」林二牛從懷裡掏出了一些銅板塞到小夥計的手裡。

    小夥計忙推辭著,說:「不用,不用!」

    林小橋見他確實是不想收,便將自家老爹的手臂拽了回來,又向著小夥計道謝了一番,然後父女二人便走出了酒樓。

    李氏見他們出來了,稍稍詢問了一下,然後一行人等便去逛花燈會了,街上人多,走的時候有些擁擠,林小橋姐妹倆個頭不高,混在人堆兒裡頭都看不見。

    李氏怕她們走散,便一手牽著一個,讓這姐妹倆緊緊的跟在自個兒的身邊,林小橋跟著李氏和林二牛一路走著,看到啥子好玩的都想停下來觀賞一番。

    今兒個街道兩旁,不論是店舖還是攤子,或者是名宅,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燈籠,到處都是張燈結綵,燈火輝煌。

    燈火就象徵著希望,人們出來賞燈,除了湊熱鬧之外,也表示著他們對於未來生活的期盼和樂觀。

    宮燈,紗燈,魚燈,兔子燈,鴨子燈,跑馬燈,還有樓船瞪,光彩耀眼,這些手工製成的花燈精緻異常,光彩耀目。

    看著這些漂亮的花燈,有些樣式還頗為複雜,林小橋真的沒法忽略和小看這古人的智慧天眼最新章節。

    不僅各式花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還有許多熱鬧好看的演出也是十分有趣,街道上人流最多的地段,舞獅子的,踩高蹺的,猜燈謎的,應有盡有,鼓樂喧天。

    林小橋一行人一路看著熱鬧,來到了一塊兒猜燈謎的地方,這塊兒檯子的下方已經聚集了很多的人,多數都是些穿著書生裝的讀書人。

    林小橋見這情景,也拉著李氏他們過來湊湊熱鬧,據說這燈謎會好像是個啥子鎮上的富商舉辦的,台上掛著各式的花燈,估計能有成百個咧!

    只要有人揭下花燈上貼著的小紙條,猜對上頭的燈謎,就能得到相應的花燈贈送。

    林小橋看著別人猜燈謎,不禁心癢難耐,可是她自個兒卻又不行,便推著陳學文上前去,心想這猜燈謎如此簡單的事兒,定是難不倒多才多藝的學文哥哥的。

    陳學文上台之前還被定了任務,必須要拿下七盞花燈才成,他原本是不想湊這熱鬧的,可是看著那小丫頭期待的小眼神,他也只得投降遵命了。

    結果,陳學文上台沒用到一炷香的時間便猜對了七個燈謎,拿下了七盞花燈,其中有一盞精緻美麗的八面美人紗燈也被拿了下來,送給了站在台下一直吵著對它垂涎已久的林小橋。

    一氣猜對了七個燈謎之後,陳學文便毫不猶豫的走下了檯子,他的任務已經完成,就不想再待著湊這熱鬧了。

    陳學文下了檯子之後,林小橋還鼓動著自個兒的兩個哥哥也上去猜上幾個試試,可是大郎二郎兩兄弟卻覺得自個兒才疏學淺,不要上去獻醜了。

    其實方纔,陳學文上台猜謎之時,他們也在台下聽了,卻是一個都猜不出來,所以便不想上去丟人現眼了,免得惹人笑話。

    林小橋拿到了自個兒最想要的花燈,心裡頭已經覺得滿足了,所以瞧了一會兒熱鬧之後便拉著他們又轉移了陣地兒。

    幾人逛了好久,都有些累了,於是便走去小吃街,找了個茶攤坐著歇息了一會兒,這邊小吃街上賣的小吃食兒也很多,林小橋坐下沒到片刻,便又拉著林小溪去逛小吃。

    姐妹兩個這個攤子瞅瞅,那個攤子瞧瞧,撿著一些她們沒有吃過的,或是比較感興趣的小吃,買了一些,不大一會兒,兩人便雙手拿滿了吃食兒回到了茶攤子。

    林小橋坐下之後,將自個兒買回來的每樣小吃都嘗了一下,這些小吃多數都是些油炸的麵食,味道也是大同小異,樣子卻也做的有些精緻,林小橋吃了幾口就不想再吃了。

    還有一些賣糖果蜜餞,堅果炒貨的,林小橋對於這些也沒啥子興趣,倒是街尾那家的糍粑魚和另外一個生意超好的小攤上的魚丸味道真的不錯。

    吃完小吃以後,李氏便拉著鄭寡婦和林小橋姐妹倆,去走了兩個不遠的大橋,這樣的舉動行為被稱為「走百病」。

    這是一種消災祈求健康的活動,只有元宵節這日才有,夜晚時分,婦女帶著孩子們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她們認為這樣就能祛病延年。

    李氏幾人「走百病」後,時辰也已經不早了,眾人便集合一路逛回雲來酒樓,然後坐上牛車回家去了……

    因為拿到了自個兒特別喜歡的花燈,又看了一個晚上的熱鬧,所以林小橋坐在牛車上,顯得特別的興奮,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歌兒來……

    陳學文見著這小丫頭得了一盞花燈,都能如此愉快,不禁歎息:這傻丫頭,真是容易滿足啊,同時自己也跟著心情變得十分愉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