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超級大老闆

正文 第360章 寓意 文 / 心竹

    這裡再說說元豐酒業公司的情況,在秦娟的努力下,元豐酒業公司生產的白酒在市場上重新站穩了腳跟。特別是特供酒系列,什麼市長特供酒,書記特供酒,廳長特供酒,局長特供酒,處長特供酒之類的,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那些宴請喝酒的人,如果招待的是一群科長級別的客人,拿出幾瓶局長特供酒或者處長特供酒,會讓客人感覺到特別受重視,好像喝了局長特供酒或處長特供酒,自己第二天一覺醒來便會成為處長局長之類的。

    那如果請的客人是處長局長之類的,拿出一瓶廳長特供酒,或者市長特供酒,也會讓參與的客人感覺非常良好,好像是喝了這種酒,自己就會好運連連,陞遷機會馬上就可以到來。誰不想在官場上更上一層樓呢?

    因此,請客的人,拿這種特供酒招待客人,感覺特別有面子,而被請的客人,在飯局中喝了這種特供酒,也覺得自己前途光明,希望這種特供酒能給自己帶來好運,自己不久的將來,就能獲得陞遷。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寓意,元豐酒業公司所生產的特供酒在白酒市場上不斷擴大份額,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當然,銷售業績的突破,除了特供酒的品牌策劃,秦娟的公關也分不開。在陸明磊成功攻下了周市長,讓市委市政府的會議用酒使用元豐酒業公司的特供酒後,秦娟便按照這種思路,跑遍了龍山市和全國各地級市以上的政府部門。讓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政府招待用酒使用元豐酒業公司的特供酒。

    取得這個份額是非常不易的。元豐酒業公司的銷售額從被兼併之前的每年1.1億元,擴展到現在的年銷售收入5.2億元。增幅達到百分之五百左右。而利潤也大幅度上升。

    在被兼併前,元豐酒業公司已經處於虧損的狀態,員工效益大幅下滑。兼併之後,陸明磊經過詳細的瞭解,決定採取開源節流的方式,盡快扭虧為盈。在開源方面,除了推出特供酒系列,還推出典藏酒系列。

    所謂的典藏酒,就是將那些三十年以上的酒液勾兌的酒,經過專門的包裝,顯得非常珍貴的模樣,銷售給那些喜歡喝老酒和喜歡收藏酒的人。

    這種典藏酒也推出了好幾個系列。其中有十五年年陳釀的,有二十年陳釀的,有三十年陳釀的,也有五十年陳釀的。還有一百年陳釀的。

    不同陳釀的酒,其價格相差很大。百年陳釀的酒,銷售價達到五萬元以上。而五十年陳釀的那種,銷售價只有一萬多元。

    在推出典藏酒以後,便在一些高端人士喜歡瀏覽的媒體上打廣告,輪番的轟炸,效果非常不錯。典藏酒的成本並不高,但利潤很驚人。就拿五十年陳釀的酒來說,也就是使用五十年的酒液進行勾兌,一瓶酒液可以兌換出幾十瓶典藏酒,而每瓶典藏酒的銷售價就可以購買幾瓶酒液。

    高額的利潤,讓典藏酒成了元豐酒業公司的重要的一個系列。當然,除了特供酒與典藏酒,還有針對大眾消費市場的普通酒。這種普通酒按星級劃分,五星級的針對普通大眾用戶的高端市場。而三星以下的,則針對低端普通市場。

    在開源的同時,當然還要節流,只有節省成本開支,才會讓元豐酒業盡快扭虧為盈。陸明磊可不希望自己兼併的公司長期虧損,他經過對整個生產流程的瞭解之後,提出了一系列的節省成本的措施。

    首先,當然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問題,前面說過,元豐酒業公司的部分員工被安排到了畜牧養殖公司等地方工作。在對整個生產流程的掌握之後,陸明磊又提出了進一步裁員的措施,通過投資建立自動統計分析系統等電子化手段,將元豐酒業公司原來管理崗位上的部分冗余員工裁減下來,重新安排到需要人員的其他公司工作。

    當然,為了安撫這些被裁減下來的員工,讓他們能夠自覺的與公司站在一起,不帶情緒的到新崗位工作。陸明磊讓人力資源部制定了相關的補償措施。

    譬如,對於安排到高雲縣的畜牧養殖公司或者礦業公司工作的員工,因為考慮到他們的家在龍山市,現在遠離家鄉,每週回家不管是坐公共汽車或者是自己開車,都會給他們增加相應的成本支出。另外,在外地工作,還會因為租房等增加消費成本。

    而且,有的已經結婚的員工,如果到外地工作,還不能照顧家庭,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員工怎麼會安心工作呢?不安心工作,如何能將盡心盡力的為公司效力呢?

    所以,陸明磊要求人力資源部出台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當然,這些措施,最好的也就是一種金錢上的補償。

    人力資源部出台的政策,就是對到外地工作的人員,每月補償租房費用1500元,補償交通費用500元。每月還給異地工作的人額外安排兩天休息時間,以便他們能夠在家中多待一下。

    通過這種人性化的措施,元豐酒業公司在人員調整上沒有遇到阻力,雖然增加了一部分成本支出,但那些被調到外地工作的人員,想到公司給予的較好待遇,都盡心盡力的工作,創造出的效益,遠遠超過所支付的成本。這是後來陸明磊測算出來的。

    除了降低元豐酒業的人工成本,提高勞動效率以外,還通過對生產線的優化,關停部分不需要的設備,節省水電支出等措施。使元豐酒業公司在保證不減產的情況下,每年降低生產成本達到三百萬元以上。

    這樣一來,開源節流的目標基本實現,在秦娟的努力銷售下,經過半年的時間,便扭虧為盈。而且利潤額逐月遞增。如今每年的利潤額已經上億元!

    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元豐酒業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了陸明磊旗下重要的公司。許多當初不看好陸明磊收購元豐酒業,認為元豐酒業是一個包袱,無法盈利的人,如今都大跌眼鏡,覺得看走了眼!

    俗話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當然,這是說酒是糧食釀製的,一噸糧食,只能釀製那麼一點酒,所以,說酒是糧食的精華,一點都不過份。

    不過,這主要是指使用糧食釀製的酒水,而隨著科技和造假的發達,如今的有些酒卻並非是使用糧食釀製了,而是使用酒精和香料等進行勾兌。

    這不,在陸明磊的元豐酒業公司效益好轉,銷售業績如日中天的時候,市場上卻出現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競爭對手採取的方式,卻是不對稱的競爭方式。所謂的不對稱競爭策略,就是在生產成本上,競爭對手要低廉得多,因為他們不需要建設廠房,不需要建設生產線,更不需要建設酒窖,來儲存原料酒。

    他們需要的,就是一間簡易的棚戶房即可,然後,購買相關的商標和酒瓶,使用幾個大大的塑料桶,和購買來的酒精,香精等物,即可勾兌加工白酒。

    這種方式加工出來的白酒,其成本不到一元,但是,在市場上卻可以銷售到幾十上百元,利潤額之高,非常驚人。

    這天,秦娟到外地檢查銷售渠道,回來之後,便急急的來到陸明磊辦公室,向他匯報了一個不安的消息。原來,這次她出去發現,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另外一種白酒,在低端市場的銷售非常火爆。而這種白酒據說也是龍山市釀製的。因為這種酒的出廠價非常低廉,僅有不到十元,在市場上卻銷售三十元至五十元,如今,原來代理元豐酒業公司的幾名經銷商,已經被這家新白酒生產商挖走了。而且,還有一部分經銷商也準備轉做這家公司的白酒,長此下去,元豐酒業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經銷商,恐怕都會被挖走,這是秦娟非常擔心的。

    陸明磊聽了,皺眉問道:「這種新出現的白酒品牌,是哪家公司生產的呢?調查了嗎?」

    「我初步調查了一下,這家新公司叫楓林酒業公司,成立不到半年,據說法人代表叫姚剛。」

    「姚剛?確認了嗎?」陸明磊一聽,馬上警覺的問道。

    「對,是叫姚剛。他們公司在河源路的一棟五層的樓房裡。但是,據我們瞭解,那棟房子裡並沒有白酒生產線,也沒有相關的酒窖什麼的,不知道他們的酒廠在哪裡,也不知道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原來是他,這小子為什麼老是與我作對呢?看到我做什麼賺錢,他便跟著做,他媽的,簡直就是一個跟屁蟲嘛!」陸明磊喃喃說道。

    「哦,陸總認識他?」秦娟並不認識姚剛,也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

    「豈止認識?看到我搞養殖和食品加工,他便也跟著搞這個,如今他養殖的豬樣等已經給我們養殖公司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吳若瑄那裡以前做得這麼好,現在卻日子很難過,都是這小子帶來的。沒想到我們元豐酒業剛賺錢,他又在白酒市場插進一腳。只是,他的白酒為什麼能把價格壓得這麼低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