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鋼鐵堡壘
許立見局面已經被控制,小聲命令守在門口的四號去找到洪少,準備撤退。其他人也相互掩護,準備離開山區。只要下了山,上了車,憑這些匪徒現在的實力也決不敢在白天追到附近的小鎮上。
四號剛剛在營地外的灌木叢中找到將自己差點埋進土裡的洪少,還沒等大家開始撤退,突然聽到營地後山傳來一陣柴油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許立等人一愣,眾人都是上過戰場的人,聽到這種巨大的轟鳴聲感到非常耳熟,這決不是普通汽車的聲音,而在這重山之中也不可能有大型工程機械。許立突然大叫一聲:「不好,是裝甲車!大家小心!」
許立話音剛落,只見在營地後面一座木屋轟然倒塌,一個巨大鋼鐵怪物衝出廢墟。許立定眼一看,這那裡是什麼裝甲車,分別是一輛輕型坦克!藉著四周的火光,許立仔細看了片刻,才對其他人叫道:「是美國謝裡登輕型坦克,大家注意隱蔽!車上可能有夜視儀!」
眾人聽後也是一驚,在夜間如果對方安有夜視儀,又是這麼個鐵傢伙,自己根本沒有任何重武器,拿他沒有辦法,只能成為他的靶子。
只見謝裡登輕型坦克仗著他300馬力的強勁動力,輕而易舉的爬出木屋兩米多深的大坑,隨後橫衝直撞,一路向營地中心衝過來,好在對方沒有盲目開炮,不然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躲避。
此時坐在坦克裡的駕駛員正是圖內!這輛坦克可是圖內在安盟敗落前搞到的最後的保命利器,有了這輛坦克,政府軍就是派來上千人也休想輕易攻下自己的營地。可是今天卻被許立幾個人便搞得大敗而歸,圖內知道如果今天再不拿出這件最後的利器,以後可能想用都沒機會了。
謝裡登坦克是美國生產的輕型坦克,1962年底製成首批樣車並於1963年初交付部隊試驗,到1967年才部分裝備了美國裝甲騎兵(偵察)營。1966∼1970年,美國總計生產該坦克達1700輛,主要供裝甲兵偵察部隊和空降師使用,同時也在聯合兵種作戰時為主戰坦克不能展開的地區提供火力支援。1968∼1969年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使用該坦克64輛,發現它的發動機傳動、懸掛裝置及可燃藥筒均存在問題。1978年美國宣佈除第82空降師繼續裝備外,其餘全部停止使用。
研究一款坦克所耗費的物資、金錢無法計算,更何況已經生產出一千多輛,總不能全部扔進廢鐵處理廠吧,所以這款坦克也成了美國「支援」兄弟國家的重要武器。而在安哥拉的安盟,正是美國的「兄弟」之一,所以也有幸被支援了五十台。
在幾十年的內戰中,五十台坦克損失的所剩無幾,而圖內卻有幸保存了一輛,成了他的殺手鑭。這輛坦克雖然距離生產出廠已經三十餘年,在戰爭中也屢受創傷,不過至少還算完整的到了圖內手裡。特別是內戰結束後,圖內把這輛坦克可是當成了寶貝,特意在營地中修了一間大木屋,用於停放坦克。
不過這輛坦克過於高大,正常木屋根本無法容下,而圖內又怕車庫修得過於突出會招來敵人的打擊,所以特意在地上挖了一個兩米多的深坑,將坦克放進去後,才又在四周建起牆壁,修起屋頂。這個辦法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偽裝作用,最起碼許立等人進入營地後就沒能發現這個大傢伙,才會造成現在的被動局面。
這輛坦克雖然已經有幾年沒有開出車庫,但是圖內為了保證這個大寶貝能夠正常運轉,可是沒少費心,甚至特意從山下抓回來一個懂得修車的百姓,強迫他成了圖內這輛坦克的專門保養員,每隔一斷時間都會對坦克進行保養,並啟動坦克在狹小的車庫內前後動上一動,以防止關鍵時刻掉鏈子。
今天圖內終於使上了這個殺手鑭,可坐在坦克裡的圖內卻是有苦自知。整個坦克裡只有自己一個人,可坦克的駕駛艙在前,戰鬥艙居中,想開動坦克就不能發射炮彈,想發射炮彈,坦克就成了固定的碉堡,根本無法發揮出這輛坦克機動靈活的戰鬥力。
加上三十幾年也沒有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坦克上原本裝備的設備武器能用的不多,就連彈藥也少得可憐。
這種謝裡登坦克正常裝備的是m81式152mm主炮,彈藥基數為導彈10枚,炮彈20發,可眼下主炮雖然能用,炮彈卻僅剩下三發普通炮彈而已,至於導彈早就一發也沒有了。坦克還設計有1挺m73式7.62mm並列機槍,指揮塔上安裝1挺m2hb12.7mm高射機槍,不過現在只有並列機槍還能用,可彈藥也不多,只有幾千發而已。
就連駕駛員、車長指揮塔,再加上炮手使用的一共十幾個潛望鏡、觀察鏡、瞄準鏡現在能用的不過兩個,一個在駕駛員位置,一個卻在車長位置,炮手空有炮彈,卻根本沒有瞄準鏡,更別提什麼夜視儀了。就連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現在也只有第一前進檔和一個倒檔好用,至於坦克的其他制式設備包括加溫器、炮塔頂的抽氣風扇、滅火裝置和三防裝置等早就沒影兒了。
現在車頂上唯一還好用的那挺m73式7.62mm並列機槍也沒人操作,整個坦克根本就是擺設。所以別看這輛坦克來勢洶洶,其實卻只是個賈府的大觀園——外強中乾,沒有什麼戰鬥力。
但是外面人那裡知道這些,許立等人看到這個鐵傢伙立刻全部隱藏起來,生怕被對方的夜視儀看到。可他們那裡知道對方別說夜視儀,就連炮手的瞄準鏡都沒一個好使的。要是許立等人知道這種情況,只要上去一個人,輕易就可以將這個笨傢伙給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