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人算不如天算
一切都依照計劃順利進行著。
正當諸葛大軍繞過烏孫大軍後三個時辰。
烏孫昆莫藍余得報:「諸葛亮一路大軍向西方深入,人數不清。」
楊南立刻道:「快去對面諸葛亮的大營查探!我王昆莫,立刻領全軍做好準備,若對方營寨有大軍,可先將此路消滅。若沒有立刻回軍奔襲至老營。」
藍餘點頭從之。
不久,探馬來報:「對面的大寨是空的,並無任何人影,東西也全部撤走了。」
藍余大驚說:「漢人實在太過狡猾了,對方定是知道我軍老營勇士少,襲我軍老營,打算搶奪我們的牲口,要是後方牲口有失,我軍就士氣大跌,就算不被這些狡猾的漢人消滅,也會餓死在此地,快快回軍,快快回軍……」
不知道是計的藍余,連續大叫了幾聲,領大軍一路狂奔回援。
孫武《虛實篇》說:「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可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諸葛亮此番就是採取「攻其所必救」的戰術。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張飛帶著手上的一千熱血男兒正坐在地上,兵器、馬匹全部擱於地上,一群人圍在一起,開心的聊著天,一點緊張的氣氛也沒有。
他們都知道了計策,諸葛亮已經借了張飛的口,安了這一千士兵的心。他們自然也不會露出緊張的神色。
不至片刻,藍余帶大軍已經向張飛的逼近了。
藍余探馬報道:「前方有一隊漢人在休息!」
「他們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楊南搶先問到。
探馬回答道:「他們非常的奇怪,兵器馬匹全部都丟在一旁,並沒有打算戰鬥的樣子。」
「漢人地狡猾,想搶掠我族後方牲口,他們和匈奴人一樣,該殺。我願提刀將他們的頭砍下來。獻給天神。」哈特在空中揮舞著手中的大鐵棍,殺氣騰騰的說道。
「不可」楊南不向哈特一樣,沒有腦子。他沉思了片刻,然後不屑的看了一眼哈特道:「漢人是非常狡猾的,我們對他們不能大意。我們烏孫族內勇士無數,但在詭計上,卻遠遠不及漢人。漢人向來膽小軟弱,如果沒有伏兵或者計策他們不會在那裡送死。」
一個善於用腦的人時常會藐視一些只知道拚殺的將軍。因為他們無腦。同樣地,一個善於力的人也會鄙視只知道動嘴巴的人,因為他們弱小。
哈特鄙視的對著楊南望了一眼,粗聲道:「你們文人就是膽小怕事,只要一次衝鋒就可以擺平的問題,一到你們手就變的複雜起來。只知道吃軟飯的傢伙,老子一個手就可以將你捏成肉餅。呸!無能!」哈特不屑的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楊南怒急,刁鑽地說道:「在下不願意和你們這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傢伙計較。」
正當此二人,在發生口角的時候。
潛伏於附近的高順早已經將他們的佈局看地一清二楚。
他見烏孫人馬眾多,全布平野,密壓壓一大片,刀槍耀日。但全為騎兵,比自己的人馬,少說也多三倍以上。他笑著對身旁張南和孟優說道:「此賊人以中軍師之計,由不自知。這樣愚蠢。雖然人馬眾多,一擊必敗。諸位將軍可隨順破敵立功。」
於是他命令身旁張南帶了六千手持長槍的長槍兵,往攻敵方的騎兵;再命孟優帶領三千籐甲兵隨後輔助張南地攻擊,自己率騎兵在後方接應。
只聽得一聲鼓聲急鳴,喊叫頓時震天。左右兩邊潛伏的陷陣軍衝了出來。
烏孫的騎兵耀武揚威的列在草原之上,不料張南帶兵突然殺出,手下兵將都持長槍,見馬就刺。烏孫騎兵馬倒人翻。後隊不能再進,再吃前面退逃的騎隊一衝,軍心大亂。張南再帶兵一路縱躍衝殺,所向無敵。賊軍騎兵全數潰逃,互相衝突。有好些都被擠墜馬下,死於非命。
烏孫軍騎兵又被孟優帶領三千籐甲兵衝殺了進去,一路刀斫槍挑,勇不可當。賊兵砍殺不動騰甲。以為鬼神作怪。又是一陣大亂,高順騎軍再往上一湧。殺得烏孫各將帶了殘兵潰卒,四處奔逃。
陣前藍余大驚,知是中計,正欲退時。
楊南急忙說道:「我王昆莫,退不得啊!狡猾的漢人既然已經在此地設下毒辣的計謀,一定會想到斷我們的後路,此時撤退就有如將羊送入狼群中。還有我族要是在此地後退,狡猾地漢人一定會出兵攻打我軍老營,老營一破,我軍只能斷糧等死。不如,我們領著勇士直接衝殺過去,先回到老營在做日後打算。」
藍余聽了楊南的話,也就拔出彎刀向領大軍向前衝去。
楊南說的不錯,只有向前衝才有活路,可是他的對手的諸葛亮。諸葛亮不可能放這個錯誤,就在藍余領大軍向前衝殺的時候。
坐在地上的千餘士兵統統起馬向左右兩邊逃去。
震天的馬蹄聲,突然傳來。
藍餘地視線前多了一支銀光閃閃地的騎兵。此時正是日近正午黑甲鐵騎黑色地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了刺眼的銀色關芒。
為首一人正是黑甲鐵騎的二統領,也就是南蠻第一戰將孟獲,張飛也不甘寂寞,騎著烏錐馬加入了戰鬥。張飛帶領死四千精騎衝殺進去,一路蛇矛飛舞,勇不可當。烏孫大軍一陣大亂。
烏孫戰將哈特最是勇悍,一根近百斤的大鐵棍,舞的虎虎聲威。黑甲鐵騎防禦極好,尋常刀槍,若不大力拚殺,根本無法傷道黑甲鐵騎中的士兵分毫。不過哈特神力,雖然打不破黑甲鐵騎的鎧甲。但一棒下去,那可開山裂石的力道,足以將人打於馬下,令他們被亂軍踏死。在此時此刻,這鐵棍卻是最好的對付黑甲鐵騎地辦法。
轉眼就有大約二十餘黑甲騎的戰士被哈特打於馬下,讓亂軍殘踏致死。
張飛在烏孫軍中撕殺之時,見哈特神勇,在短時間內就連傷其二十餘名手下。登時大怒,舉矛去與之交戰。
哈特一棍又將一名士兵打余馬下,突然見一員手持長矛的大將向他衝來。哈特想也沒想,只當他也是和以前所遇士兵一樣,憑著手中一根鐵棍,一照面便可打與馬下,剛把鐵棍一揚,匹馬當先。未容開口。來將也已衝到馬前,耳聽一聲大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賊將受死。」聲如洪鐘,甚是震耳。哈特
心中一驚,忙把鐵棍一分。揚架便打。
哪知張飛矛法精奇,看出敵人身材高大,勢猛力沉,早已打好主意。速戰速決。矛桿緊貼鐵棍架頭微微一起,先將敵人的勁卸去,更不容第二棍打到,就勢把矛頭往下一繞,抖起一個寒光,分心就刺。
哈特這才明白對方的身手,不過也已經晚了,兩軍交戰。心存大意者,十戰九敗。
哈特的鎧甲立被刺穿。負痛情急之中,再用右手鐵棍猛力一撩,張飛就勢一挑,一塊血粼粼的肉就被張飛挑起。
哈特雙眼赤紅,奮力大吼,如瘋如魔的揮棍狂舞。
猛虎在最後地反撲中,會發出超越極限的能力。人也是一樣。哈特的拚死反撲。打的張飛節節敗退。不過張飛槍法並未凌亂,游刃有餘的對著哈特的鐵棍。
百招以過。
經過了一陣反撲後。哈特的力量已經到了自身的頂點,全身地力量也幾乎用盡。
張飛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丈八蛇矛槍猛然一送,刺入了哈特的胸口,蛇矛一甩,當時就把屍首挑起,撞向烏孫的士兵。
張飛望了一眼哈特的屍體,又瞄了一下,自己被哈特震裂地雙手,心道:「為什麼在這些異族人的眼裡,總是小瞧我們呢?不然老張真的對上這傢伙,要想打勝,可要大花一陣功夫。」
這一戰,將烏孫殺的大敗,楊南也被孟獲殺於亂軍之中。藍余在族中勇士地保護下,順利的逃離戰場。
卻說,衛特司被藍余放置後營,一直憂心重重,他讀過一些漢人的書籍,其中的一些兵法韜略讓日知道,漢人不是容易對付的。當年最強大的匈奴,也被衛青,霍去病等人打的潰不成軍,更何況實力小於匈奴的他們。
這時,突然有探馬來報,說:「我王昆莫,中了狡猾漢人地詭計,正在東方三十里外,請王子速去增援。」
衛特司擔心父親安危,得報後立刻,命勇士楊可鎮守老營,自己領軍一萬五輕騎快速前去支援。
衛特司前腳一出,不到半個時辰,早已經混入軍營中的拓跋武,立刻就發起了信號。
趙雲在拓跋智的帶領下,以輕騎繞至烏孫後營十里之外。此刻一得到信號,立刻領大軍衝入烏孫的老營。
這時在烏孫的老營中,只有精兵五千,要面對訓練了五年之久,裝備、武器全是精良,又是從天而降的「飛羽弓騎」,勝負不戰可知。
烏孫勇士楊可得知有敵君來襲,立刻領兵出來交戰。
趙雲眼尖,一見敵將也就是勇士楊可,便是當喉一箭,楊可只覺喉嚨一涼,就跌下馬來。
趙雲熟練的帶著「飛羽弓騎」圍著敵營轉圈,手中的弓,紛紛射出。
突然帳內火起,原來混入軍中地拓跋武,見士兵都去迎敵,便在放了軍中幾把大火。
趙雲見營內火起,知道此乃拓跋兄弟地暗號,立刻收起箭支,命全軍拔出戰刀,對著亂成一團的衝殺過去,烏孫潰敗。不至片刻,戰鬥結束。
趙雲立刻打開了諸葛亮在他走地時候。給他的錦囊。趙雲見後,立刻「哈哈」大笑。
他令士兵收拾戰場,控制羊群,親自布下防線,將烏孫老營重新整理了一遍。
卻說,衛特司領後軍在支援的途中,正遇藍余所領的殘軍,兩軍一合。清點了一下人數,還有士兵五萬。
藍余雙眼緋紅,咬牙道:「烏孫勇士地大仇,我們來日在報,你我先回老營,在商議對策,為死去的勇士報仇。」
衛特司的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急忙對著父親提議道:「父王且慢,請聽孩兒一言。漢人中有一個叫做孫武的神人,他寫有《孫子兵法》,孩兒在路過我族的漢人手中買得的一本。其中在計謀中,有一段話:『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次漢人追我軍逃,我軍的士氣依然低下。我們就算回到了老營,也不一定能抵擋住漢人大軍。而漢人在追擊我軍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驕敵的心態,孩兒覺得我們應該稱這大好時機,領我烏孫勇士掉頭從新攻打漢人大軍,以揚我烏孫神威。」
藍餘低頭想了一會兒,看了他唯一地兒子一眼。下定決心道:「漢人是天下各族公認的弱小名族。若是我們敗在他們的手上,那我們將會被所有草原上的民族瞧不起。為了我族的榮耀。為了身為男人的尊嚴。你們願意當膽小鬼,還是願意當勇士!」
「我們願當勇士!」「勇士!勇士!勇士!………」
藍余見士氣高漲,立刻高舉手中彎刀大喊道:「殺……勇士們,隨我殺。」
這一下突擊,頓時打的在先頭追擊的陷陣軍團中地輕騎部隊,一個措手不及。雖然陷陣軍團精銳不至於小瞧對手,但是心理的放鬆還是有的。
這一下迎頭痛擊,烏孫騎兵充分的發揮了他的彪悍,在沒有雙邊馬鐙地情況下,他們用他們的技術,穩佔了上風。
前來追擊的大將正是高順,高順見對方士兵神勇,又打了他一個出其不意,知道自己在戰下去可能有失敗之險,只有避敵鋒芒,才是上策。
高順望了一眼烏孫騎兵,果斷的下令道:「後軍轉為前軍,前軍轉為殿後部隊,撤!」
所有士兵立刻就按照高順地命令行動向後撤去。
高順又叫來了叫來一名士兵,對他說了幾句話,那士兵領命而去。
高順親自領後軍斷後,且戰且退。
藍余見計策成功,立刻就指揮著部隊全力攻擊。
過了不久,那名士兵來到了高順身旁,大聲喊道:「任務已經完成。」
高順一笑,讓所有騎兵分兩路左右插開。
見了高順軍動向的衛特司,心頭一跳,不明白為什麼本來果斷撤退的對方,會做出這送死的舉動。
不過,下一刻,他知道了答案,可惜已經晚了,一隊霸氣縱橫的騎兵出現在他的面前,在這騎兵面前,他幾乎有了不戰而逃的感覺。尤其是馬最前頭的兩將,一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手中地丈八蛇矛左右揮舞,有如一頭無敵的雄獅。
另一人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繫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手中的一柄大錘也令人望而心生畏懼。
「燕人張翼德來也!」
「南蠻孟獲來也!」
兩將齊聲大喊,聲音幾乎蓋過了兩軍交戰的聲響。
衛特司吃驚的望著前頭兩將,感慨道:「誰說漢人弱小,就是這兩人,在草原上也是罕逢對手。」
兩軍一相交,烏孫騎兵立刻就被被張飛和孟獲撕開兩道口子,將他們沖了個七零八落,混亂不堪。
這時,左右兩翼的陷陣騎兵充分的利用他們靈活的優勢,隨意屠宰著失去衝擊力又被衝亂烏孫士兵。另外已經撤退地兩支陷陣騎兵也在張南地帶領下迂迴到了烏孫士兵的後方。
原來,高順在見了烏孫騎兵地反擊後,就審視度勢了一番。他覺得單憑自己士兵的力量要想面對人數高於自己,又強悍的烏孫騎兵,即使是勝利也是慘勝。於是他就果斷的改變的戰鬥計劃。
用自己的小股士兵來拖住對方,在讓戰鬥力最強的「黑甲鐵騎」來進行突破,打亂對方的陣型,在利用自己的騎兵有雙邊馬鐙從而靈活的特點,來打殺對方被衝亂的殘兵,最後在借用輕騎兵的速度繞到了烏孫騎兵的後方,對烏孫士兵給予了致命的打擊。
前後左右四路一起圍殺。
藍余和衛特司根本就分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士兵,烏孫士兵的士氣也急速下跌。不過由於陷陣營的騎兵有限,雖然高順的戰法出色,但是還是被藍余和衛特司等人利用這一缺點強行突破了一個缺口。
逃了出去。
藍余領殘兵回老營。
到了老營前。
一股肅殺之氣從營中傳來。
衛特司心聲警覺,仔細看了一下營寨,立刻高聲道:「父王有些不對勁,您看此營中明顯有經過整修的痕跡,還有許多營帳搭的位子並不正確。」
藍余心頭一驚,看了一遍營帳。這一看立刻嚇了他的三魂六魄,高聲喊叫道:「還好王兒警覺,不然我烏孫必然全軍覆滅。」
原來,這事要追訴到百年前。
當年漢人常惠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缺乏和盟誠意的匈奴單于,背棄信義,欲以高官厚祿拉攏蘇武和常惠背棄國家,歸順匈奴。蘇武、常惠不辱使命,不失氣節,義正詞嚴給以痛斥。匈奴單于惱羞成怒,扣留了他們。
匈奴為消磨蘇武和常惠的鬥志,對他們分而治之,拘遣蘇武於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牧羊,囚笞常惠於官府牢獄,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妄圖以此『淫』威,使他們屈服,背叛漢室。如果說蘇武在北海受得是饑寒困頓,罕見人煙之苦。而常惠此時已淪為匈奴達貴的宮廷奴隸,完全喪失了做人的自由。然而,常惠始終不忘自己是堂堂大漢的使節,苦愈重而志愈堅。他嚴格地恪守著自己民族崇尚的「士可殺而不可辱」的氣節和信念,挫敗匈奴人多方面的威脅、利誘和欺騙,堅持19年而不屈。直至漢昭帝繼位,匈奴與漢重新和好,匈奴單于才將不辱使命,十九載如一日的蘇武和常惠釋放,厚待以禮,送回漢朝。
常惠返漢後,受到同僚們的稱讚和漢昭帝的信任,委其光祿大夫之職,留在宮廷作皇帝處理匈奴問題的顧問和應對事務。宣帝繼位後,匈奴與漢的關係又日趨緊張,邊事時有發生,為了聯合西鄰諸國一道抗擊強敵,徹底清除邊患,宣帝遂命悉知匈奴的常惠為校尉,持節出使西域烏孫國,與其結盟合作,共同抗禦匈奴。
可是匈奴來去如風,夜襲,偷襲令人防不甚防。常惠根據自己對匈奴的瞭解,和中國的五行創了一套非常出色的防禦匈奴偷襲的下寨方法。最後漢、烏合擊匈奴,大獲全勝,消滅了共同的患害。
由於常惠是文官,回朝後沒有再次領兵的機會,此下寨方法就失傳於大漢。而烏孫歷代卻是記住了這套下寨方法,此下寨方法一直流傳至今。(以上皆為野史,正誤不論)
而趙雲等人並不知情,他們也只是依照諸葛亮所給的錦囊,所設置的請君入甕之計。他們都不知道有這一回事。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再天。諸葛亮的連環妙計再絕,也不是老天的對手。
不知道對方在識破了這個請君入甕之計後,會作出什麼反映呢?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