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輕微的勝利
卻說,諸葛亮在得知羅靈風攻下了虎牢關後,就對著弘農縣發起了總攻。
這一打就是數日。不得不說,曹仁不虧為曹操軍中的防守之王,面對諸葛亮大軍狂風暴雨般的攻擊,弘農縣依舊是掌握在曹家的手上。
弘農縣城中。
曹仁立於城上,此刻他已經形銷骨立,容顏枯槁,非復昔日風采,雙眼中充滿了擔憂之色。
賈詡的額頭上也多了幾條皺紋。
賈詡看了已經搖搖欲墜的弘農城牆一眼,長歎了一口氣,勸說道:「子孝將軍,突圍吧?弘農已經守不住了。」
一旁的曹洪怒視賈詡喝道:「洪追隨丞相以有數十年之久,這數十年來何曾似此時般窩於殼內,丈夫但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焉有逃跑撤退之理,豈不為天下人恥笑乎。」
賈詡歷聲抗道:「若是以詡之命,可換主公不世霸業,詡立刻自刎於此地。可就算將軍死戰到底,弘農郡也只能堅持一至二日。兩位將軍的身死,對眼下戰局無任何幫助。何不暫留有用之身,繼續為主公效力。
眼下情況萬分危機,永寧、澠池已經被龐統攻陷,曹陽也是不遠。只要曹陽一落,弘農即為孤城,到時敗局以定,我軍將全軍覆沒,望將軍三思。」
曹仁望了賈詡一眼,道:「依先生之見,我軍應該如何行事。」
賈詡苦笑道:「前不久,『殺神』傳來了主公的親筆書信,信上說明了,只要弘農一守不住,便北方放一響箭,當夜大公子便會攻打郟港。我們就在那時突圍,於大公子一起破郟港守軍,過黃河撤入并州。」
曹仁也知道弘農支持不了幾天了,在這樣下去也是於是無補,歎了口氣道:「為今之計,只得依先生所言,今夜突圍。」
諸葛亮大營。
黃忠、徐盛等將又一次請命攻打弘農。不過結果一樣,依舊遭到了諸葛亮的拒絕。
黃忠年老。火氣計較大,不滿的說道:「軍師為何如此?弘農縣經過長時間的攻打,已經支持不了多久了,眼下只需在加把勁,不須數日,弘農縣必然成為我軍攻下。」
徐盛也在一旁附和。
諸葛亮輕搖羽扇,望著二人,笑道:「兩位將軍有所不知。以曹仁、賈詡的本領。若是強攻,三日之內非但不能破,還會令我軍損失慘重,萬一我軍逼的太緊,對方破釜沉舟。於我軍一決生死,那只會加大我軍地傷亡。可是我軍若是按兵不動,不出三日,弘農必然在我軍的展控之下。並且不費一兵一卒。」
黃忠、徐盛等將都詫異的望著諸葛亮,不信之色,喜於臉上。
諸葛亮也不解釋。
當夜,曹仁收拾殘兵六千餘在凌晨時分,向郟港突圍而去。一路上並未遇到任何諸葛亮的士兵。曹仁大軍一直趕至郟港。
令曹仁想不到的是郟港已經被曹昂佔領。
曹仁問其由。
曹昂答道:「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接到消息。昂就在凌晨時分讓張繡將軍攻入郟港,不料港中並無一人。」
「不好」賈詡臉色微變,忙道:「大公子。此地非久留之地,趕快渡江,以防不測。」
曹昂深知賈詡之能,知道賈詡此言,必有深意,當下恭敬的說:「先生所言甚是,昂立刻下令渡江。」
曹昂戰船渡至一半,突然四周喊殺聲起。潛伏之人正是甘寧。甘興霸。
兩軍相近,喊殺震天。乘風軍團船小並不與曹軍大船相接。但距丈餘而射,曹軍不善於水戰,剛想接戰,不料陣形已亂,落水死者無數。
甘寧船快,直逼曹昂帥船而來,兩船相接,甘寧健步湧身跳上大船,蒼浪鎖鏈左右橫掃,四周士兵非死即傷。
甘寧拾起一刀,飛身上前,連劈二人,反手一刀砍斷帥旗。乘風水軍一起歡呼。甘寧大喝一聲,手中補刀脫手,向曹昂射去。
正危急間,張繡長槍橫掃擊飛補刀。上前來戰甘寧,不十合,張繡不敵,曹仁、曹洪一起出手相助。勇甘寧,獨鬥三將,全無懼色,纏戰多時,且攻多防少。
不過甘寧心裡明白,如果不是三人不習慣水上戰鬥,他根本就無法以一抵三,還穩戰上風。
這時,鄰船越來一大漢,手持大斧加入團戰,此人正是原張繡帳下第一猛將胡車兒。甘寧以一抵四,頓時落入下風。
他一招逼退四人,奪過船邊帥旗,高聲笑道:「此帥旗我拿起邀功了。」話一落,便縱身躍入黃河。
乘風水軍大勝而回。
諸葛亮軍寨。
「軍師你怎麼知道曹仁會的棄城逃跑的。」黃忠此刻已經得到了曹仁撤軍地消息。
諸葛亮微笑道:「亮知曉賈詡為人,其為人懂得自保。說白了就是怕死,其所出計謀,雖毒辣,但絕對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危害。他不會甘心死於小小的弘農城下。前日亮得知曹昂在黃河北岸,屯軍聚集戰艦,就料到曹昂此舉必然是為了支援曹仁撤離。於是便停止了進攻,等後曹仁離去。」
一旁徐盛好奇問道:「為何不在路上設伏,將曹仁一舉擊潰。」
諸葛亮依舊笑道:「其一、亮無法猜測賈詡所制定的行軍路線。其二、我軍數日攻城,士兵早以疲憊不堪,我軍必須保留主力攻打洛陽巨城。洛陽晚一日落陷,靈風就多一分危險,變故也就多了一分。靈風一人可抵百萬雄師,為了消滅賈詡等人而將靈風迫入危機之中,乃不智也。」
眾將歎服。
卻說。羅靈風以沙土大退了曹操大軍的進攻。東風一過,曹操十萬大軍馬日夜輪番騷擾,兩日之間,攻城次數就以高達十數次。
城中人心惶惶,軍中一校尉,進言勸說羅靈風棄城而走,轉回宛郡。
羅靈風登時大怒,斥道:「虎牢為我軍戰略要衝。此關若失,曹操可以上定司州,下取宛郡,我軍將滿盤皆輸,成為千古罪人。況曹操還有并州士卒相助,若虎牢關一失,司州一線的將士將會受到兩面夾擊,有全軍覆滅之險。」
當下便將此進言之人斬殺。並下令:「無論是誰,只要妄自輕言退兵,怠慢軍心者。斬立決。」
還親自召集眾將士說道:「虎牢乃我軍勝負關鍵,大丈夫死則死耳,有何懼哉!如能在疆場上馬革裹屍。那是男人的榮耀!今覓得明主,安能貪生怕死,留一世之臭名。關在人在,關失人亡。有何懼哉!」
眾將齊聲應諾。這一番話,說的眾將士,熱血沸騰。眾人見羅靈風乃一文人,都有如此氣節、傲骨。無不誓死鎮守虎牢關。
於是,羅靈風與眾位將士日夜立於關城與士卒同受辛勞,曹軍攻城過猛時,便親自揮劍上前殺敵。空閒時,便組織百姓、士卒修補城牆。一有時間。就親自為傷員療傷。兩日休眠時間才不過短暫的兩個時辰。
全軍上下看在眼裡,感動在心。於是官、兵、百姓全數歸心。
這日,曹操又令夏侯惇、徐晃、顏良、文丑四將起兵五萬,強行攻打虎牢關。
虎牢關下鼓聲大作,曹操大軍紛紛駕起雲梯,城下到處皆是曹操地攻城大軍,雲梯、鉤索搭滿了城牆。曹操軍士正借雲梯往城上攀爬。
第一個敢死隊長,張雄。此刻正躺在一枚冰冷地巨石下面。被壓成了肉餅。這個擁有千人之眾的敢死隊。已經在剛剛的激戰之中已經名存實亡,幾乎全軍覆滅。但曹操大軍的攻勢卻沒有絲毫地減弱。第二支敢死隊已經接替了他們的崗位,繼續為十餘丈的城頭而陷入在苦戰之中。
羅靈風的劍法,源自師傳以及趙雲地指點。他清晰了記得當年他師傅醉道人的話:「臭小子,劍法僅僅是你的點綴。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為僅憑你的劍就可以擊敗你的敵人。兩軍交戰,不到萬不得已,都不要讓揮動你的劍親自去殺人。」
自從從軍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羅靈風還沒有揮劍在戰場上撕殺過,但是這次,他似乎沒有其他的選擇。
主帥親自上陣,給士氣帶來了不小地變化。羅靈風這時的出現恰到好處。經過整日激戰,都已十分疲憊的雙方,決勝的關鍵就在兩個字:士氣。
決勝關鍵,羅靈風的出現。不但是給了虎牢關士兵極大地鼓舞,更是給了眾將士必勝的信心。羅靈風直從軍開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十幾年來戰績輝煌。在軍中有著「常勝」的稱號,威望極高。
軍中地將士都相信,只要有他在,就沒有打不勝地戰。
狹路相逢,勇者勝。虎牢關城上的士兵被激發出來地鬥志,伴隨著他們的武器,伴隨著他們鮮血。撲向了那些已經攻上關樓的曹軍士兵。
各大將領身先士卒,如猛虎下山,率領著自己的部隊拚殺在最前線,哪裡需要他們,他們便出現在哪裡。
遼東十八騎是這場戰鬥的關鍵,他們殺的沒有典韋、趙雲等人多,但功勞卻遠遠高於他們。
他們奉命在虎牢關地特定範圍巡視,只要一發現有人指揮曹軍攻城的,他們的箭就會帶走那人的生命。
遠處的曹操見青州兵被壓制與虎牢關的關城下。不由心生感慨:「羅麟真乃全才也!一萬不到的士兵,居然將我十五萬大軍抵制與關城之下。」
一旁的逢記掣馬來到曹操身旁,說道:「虎牢關只要有羅麟在一天,此關不可破也。眼下正是除去他地最好時機。羅麟為人明公豈能不知,豈向來忠義,劉備也無虧待與他,不會為我軍所用也。明公應派神箭手,到城下射之。羅麟一亡,虎牢關便會失去主心骨。不日便可攻破。」
曹操聞之,思索片刻,斷然下令道:「妙才何在?」
夏侯淵應聲而出,高聲道:「末將在?」
曹操手指關城上地羅靈風道:「妙才,你箭法乃我軍第一,現立刻趕至關前,射殺羅麟。」
夏侯淵領令而出,冒箭羽行至關下。瞄定羅靈風便是一箭,利箭直奔其胸口。
「公子小心。」羅靈風不是鹵莽之人,他知道他上前線戰鬥,就一定會遇到危險。只是如果他不上前線的話,那士氣一將會下落。不過,他也安排了樊成在他地身旁保護。
只見樊成一個飛撲,將羅靈風撲倒再地。一旁的趙雲、典韋見之,目光一掃,很快就發現了身穿鎧甲,在城下鶴立雞群的夏侯淵。
趙雲彎弓射箭,一箭三矢直飛夏侯淵而去。夏侯淵對危險非常的敏銳,幾個閃躲就躲過了三箭。
不過,夏侯淵不知道這三箭是幌子,第四箭才是真正的殺招。不過,第四箭射的並非是夏侯淵,而是夏侯淵的愛駒——爪黃飛電。
爪黃飛電吃痛立刻失去了控制,由於在曹軍中並無雙馬蹬,夏侯淵又雙手持著弓箭,一時不察,頓時摔於馬下。
趙雲乘機又連射三矢,三箭全數射在夏侯淵的後背,夏侯淵生死不明。一旁的典韋也搶過一塊巨石,對著夏侯淵砸去。
眼看巨石就要將夏侯淵砸死,一條人影飛快的閃過。此人正是此番攻城主將夏侯惇。
原來,夏侯惇在巡視虎牢關城牆的落點時,發現了羅靈風被射一事。後又見趙雲射倒了夏侯淵。
本來夏侯惇作為攻城主將,不應該計較個人的得失。可是被射的人是他的弟弟夏侯淵,他豈能看著自己的弟弟被人射死。於是就自己當騎衝至陣前營救夏侯淵。
只見夏侯惇用力躍起長槍狠狠的插入了巨石之中,巨石受力向一旁飛去。夏侯惇翻身抱起夏侯淵,飛身上馬,向遠方奔去。
羅靈風立刻下令所有弓箭手對夏侯惇射去,聽到命令的弓箭手,紛紛射向了夏侯惇。夏侯惇懷抱夏侯淵不好閃躲,連中十餘箭,跑出了射程之外。
戰況,終於向著羅靈風期望的方向發展。戰局,露出了勝利的曙光。由於攻城主將的撤退,曹軍士氣大跌,
曹軍攻城兵只能悲慘的充當著失敗者的角色。部分在城牆上頑抗的青州軍,紛紛被拋落下高牆。城牆再次回歸於羅靈風的掌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