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不死之民 文 / 戰靈子

    ps:黑水被視為太陽復生之水,西北大荒被視為太陽再生之處因而是生命永恆和生命復活的標誌。在古人看來,死亡是向神靈的復歸,是同神靈相結合的生命,因而是真正永恆的生命。這種跨越死亡而追求永恆的生命崇拜觀念,由於龜的冥神性格,由於以白晝和黑夜的交替代表生死交替的太陽觀念,結晶而為黑水神話。當神話中的黑色之人例如《海內經》中的「不死民」、「雨師妾」、「黑齒國」、「玄股之國」、「勞民國」等等聚居到若木和湯谷周圍的時候,黑水神話便成為關於生命循環、太陽運行的一個神話系統。

    黑水神話

    黑水被視為太陽復生之水,西北大荒被視為太陽再生之處因而是生命永恆和生命復活的標誌。在古人看來,死亡是向神靈的復歸,是同神靈相結合的生命,因而是真正永恆的生命。這種跨越死亡而追求永恆的生命崇拜觀念,由於龜的冥神性格,由於以白晝和黑夜的交替代表生死交替的太陽觀念,結晶而為黑水神話。當神話中的黑色之人例如《海內經》中的「不死民」、「雨師妾」、「黑齒國」、「玄股之國」、「勞民國」等等聚居到若木和湯谷周圍的時候,黑水神話便成為關於生命循環、太陽運行的一個神話系統。

    1、九幽

    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九幽是指最低處。和仙界是對應的,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九幽」是數量詞。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只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數字,在數中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

    2、幽都、黑水

    (1)北方之地。《尚書.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孔傳:「北稱幽。則南稱明,從可知也。都,謂所聚也。」蔡沉集傳:「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則淪於地中,萬象幽暗,故曰幽都。」《淮南子.修務訓》:「北撫幽都。南道交趾。」高誘註:「陰氣所聚。故曰幽都,今雁門以北是。」《漢書.揚雄傳下》:「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相夷。」顏師古註:「幽都,北方,謂匈奴。」

    (2)謂陰間都府。《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宋瑩《玉壺清話》卷六:「上清道錄姜道元為公叩幽都。乞神語。」

    古代傳說

    那裡的統治者叫土伯,土伯統治的地方叫幽都。「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這裡說的后土便是上面說的土地神,后土在幽冥世界的別名叫土伯。關於幽都的情況,《山海經.海內經》說:北海之內,有一座山,叫幽都山。黑水從那裡流出,上面有黑鳥、黑蛇、黑豹、黑虎、黑色蓬尾的狐狸。土伯的樣子很可怕,手上拿著九條繩子,頭上長著尖銳的角,隆背血手,飛快地追逐著人,三隻眼,老虎頭,身如牛,把人當美味。(見《楚辭.招魂》及王逸注〉

    3、黑水

    黑水一名曾見於《尚書.禹貢》、《山海經》、《水經注》、《括地注》等典籍。

    (1)從源頭看,黑水出自北海之內的幽都之山,出自崑崙之虛或崑崙之丘的西北隅,出自大荒之中的不姜之山。它的出發點,是西極的冥都。

    《海內經》:「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楚辭.招魂》王逸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海內經》:「……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

    《西山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黑水出焉,而西流於大。」《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黑水出西北隅。」

    《海內西經》:「流沙出鍾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窮焉。」

    (2)從流向看,黑水從西北隅流出,向東行,又向東北行,最後南流入海。它的歸宿,是羽人升天之處。

    《海內西經》:「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南山經》:「……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黑水出焉,而南注於海。」

    (3)從流程看,黑水經過了朝雲之國、不死之山、軒轅之丘、三身之國、少和之淵、縱淵、苗民之國,然後到達都廣之野以及南海之外的若木生長之處。這些國度往往是天帝的葬所,往往居住著一批翼人或黑色的不死之人例如軒轅之國「不壽者八百歲」,不死之民「為人黑,壽,不死」。代表死亡的大幽之國和代表升仙的羽民之國,正好分佈在黑水的上游、下游兩極。

    《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郭璞註:「即員丘也。」《海外南經》:「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西山經》:「崑崙之丘……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郭璞註:「黃帝居此丘,……因號軒轅丘。」《大荒西經》:「有軒轅之國……不壽者乃八百歲。」

    《大荒南經》:「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大荒南經》:「大荒之中……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淵,南旁名曰從淵,舜之所浴也。」

    《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

    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海內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後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間,有木曰若木,若水出焉。」

    《海內西經》:「黑水……南入海,羽民南。」《楚辭.遠遊》:「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王逸註:「《山海經》言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4、幽都之民

    (1)在黑水之旁,居住著黑色的不死之民。黑色之人不死,乃意味著黑色本身就象徵著不死。這是因為黑色是龜的顏色,在古人的觀念中,龜是最長壽的動物;黑色也是冥世的顏色,在古人的觀念中,冥世之人是不死之人。

    (2)神話中的不死之民,集中居住在大地的西北、東南兩隅。例如西北的崑崙之墟、三身之國、幽都之山、大幽之國、朝雲之國和軒轅之國,東南的羽民和不死民。西北、東南兩極,正是日落之處和日出之處,是太陽和龜的居住地。《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三面之人不死。」

    古神話對不死之國的描寫,往往以地府或飲氣之人為原型。例如所謂無啟之國「其人穴居,食土,無男女」,「死百廿歲乃復更生」,所謂「無骨子,食氣魚」,所謂無啟民和細民「百年而化為人,皆穴居處」,又所謂壽麻之國「正立無景,疾呼無響」。此外,許多不死之國,例如都廣之野、軒轅之丘,都被描寫為帝神的埋葬之處。可見所謂「不死」,指的是冥間生命或黑色生命的不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