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三十六章 諦聽和哮天犬 文 / 戰靈子

    這邊從瑤池上竄下來一黑一白兩隻犬,來到公孫歸一面前搖尾撒嬌。公孫歸一蹲下來撫摸著兩犬,道:「諦聽和哮天犬,你們怎麼會來這裡?」犬族自古以來就跟貓族、蛇族被稱為寵物中最具靈性的一族,特別是犬族在人間還留下了不少的神犬和傳說。1、諦聽傳說是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詩經·隰桑》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以此來表示心地之法要。諦聽的來歷據認為,唐·開元末年,古新羅(今韓國)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浮海來華,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貞元十年(794)農曆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根據佛經曰:「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眾人都為金喬覺而感歎——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金喬覺被佛門認定為地藏菩薩之應化,稱金地藏。這只神犬也因是金喬覺的信物、愛物、寵物和護身之物,被佛教尊稱為神犬。後人更神化為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據說善聽具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能力,又稱「地聽」,「地」蘊涵心地的意思。如地藏偈贊云:「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地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地聽」諧音「諦聽」,在佛理中,真俗二諦表示世間、出世間的佛法義理,所以「諦聽」有用心聆聽真實佛理的意思。佛經中常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的辭句。後來諦聽成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而其形象也大為改觀,集眾瑞象而成為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簡言之,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神犬諦聽的出現,九華山下的柯、吳、劉、羅四大家族就以犬為寵物、愛物、寶物飼養,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四季平安、人壽長樂。從造型看諦聽,它的獨角其一是象徵著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為「天線」之用;其二能起到護身保險之用,它的犬耳是聽宇宙之音頻、傳遞給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龍身示為吉祥如意,它的虎頭表示智勇,有困難勇往直前,決不退讓,它的獅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辦任何事堅持就是勝利,它的麒麟足視為四平八穩,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為善為寶。諦聽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是人們想像中的征物,社會上又緣稱「九不像」。民間廣泛認為此物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常青;孩子帶上它則茁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2、哮天犬犬神,又名天狗,最早記載於《山海經》中。原是:「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貝,有獸焉,曰天狗。古人認為日食,月食是天狗在作怪,古時民間有日食,月食時拿器具敲打來趕走天狗的風俗。在日本,犬神(inugami),是一種把魂靈依附於人身而作祟的精靈。根據發作時的情況分為兩種,一是突然發作,二是家族相傳。這一傳說主要流行於日本的九州、四國等地。名叫犬神的精靈,是趁人們精神衰弱之機而附體。如果是家族相傳患此疾者,則成為婚姻上的障礙,並構成一種社會問題。至於犬神的由來,有各種傳說。最普遍的家中有惡犬,主人感到非常苦惱。故而,主人把惡犬丟棄在海中岩石之上,並使之悲叫至死犬神非常強大且忠誠,在傳說中甚至會為了主人的利益而報復。可在某些情況下,犬神也擁有控制主人的力量。3、禍斗假如母狗在受孕一個月以後被流星的碎片擊中,那麼它生下的就不是普通的狗,而是禍鬥。禍斗的外形和一般的狗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它通體的毛都是黑色,並且泛出特殊的光澤。有少數禍鬥,尾巴尖上是開叉的,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特異的地方。事實上,僅憑外表,你無法從它們的外形上覺察出任何異樣。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擔任火神助手的工作,有時火神因為某些原因離職,禍斗甚至要接手神的職司。一般犬吃的食物讓禍斗感覺索然無味。它們對蜥蜴、昆蟲、鼠類沒有感覺,對大型動物的屍體也不屑一顧。作為火神的隨從,甚至有時就是火神的犬類,禍斗只吃火焰。雷神駕駛雷車在大地巡遊的時候,禍斗就跟在他們後面。雷神拋下的雷斧楔石在人類的森林、市鎮裡引發了大火。這個時候,禍斗才有機會衝上前去,大口吞食火焰,填塞飢餓的腸胃。讓人略感驚訝的是,這種動物的排泄物也是火焰。看上去,這灼熱的能量僅僅是從它們的口腔進入,在經歷了一串跌宕起伏之後,由禍斗的後部奪門而出。偶爾火焰也從它們的口中噴出,這一情況帶來的常常是恐怖的火災。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在不需要進食的時候,禍斗們常常聚集在南方海外的厭火國。這個國家的得名即因為禍斗的到來。無腸國在厭火國的附近,這裡的人民吃的東西和排泄出來的東西是完全一樣的。因此《山海經》的一位註釋者吳任臣指出,禍斗的食性很可能和無腸國民的教導有關。4、盤瓠傳說遠古高辛帝時,「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因戎吳將軍作亂,高辛答應誰能斬下吳將軍之首級,就能封邑賞金,把公主嫁給他。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死後,「其後滋蔓,號曰蠻夷」,成為中族,大家都尊奉他們共同的祖先。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民族中也廣為流傳,據說那時原人民都非常虔誠地祭祠盤王。《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沅水》:「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製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車曰蠻夷。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