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 文 / 魯東道夫

    盛宣懷其實一點成本也不用付出。本來麼,天津美租界那131畝地,清政府根本收不回來,怎麼處置也輪不到他們發言。楊浩以美國人的身份住進去,正是皆大歡喜。

    只不過,這必然會引起一直在覬覦那片地的德國人的不爽,但那也是美國人自己的問題,只要沒打的頭破血流,鬧到租界外頭來,天津道衙門寧願當作什麼都沒瞧見。

    楊浩要的就是他的不聞不問,站起身來一抱拳,笑道:「盛大人日後必然會發現,您今日作出的決斷是何等的英明。在下就不多打擾了,告辭!」

    盛宣懷揮揮手,坐在原地看著楊浩瀟瀟灑灑的離去,那始終挺拔自然的身影,深深的印刻在他腦海之中,化作一連片的疑竇,揮之不去。沉思片刻,他叫了人進來,吩咐道:「給我查查此人的底細,平日裡多注意一下,有可疑之行跡,立刻稟報於我。」

    一個來路不明,膽子奇大,野心不小的年輕人,出現在他的地盤上,在眼下這麼一個危險的時刻,他必須小心防範,總無過譽。

    重新打開那厚厚的資料翻了一遍,盛宣懷提筆寫了個節略,吩咐人備轎子,直奔北洋衙門面見李鴻章。

    以他的身份自然不需要長久的等候,不多時,就得到李鴻章的召見。今年已經七十一歲的李中堂氣色不錯,慢悠悠一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穩重,眼神卻犀利如鷹隼,一看盛宣懷的神情就知道有事兒了,還不是一般的事兒。

    聽他簡明扼要的介紹完情況,又親自看過了資料,李鴻章並沒有勃然大怒,輕輕的往桌上一丟,端起茶碗來細細的喝著,輕描淡寫的道:「一個是意圖幸進的狂妄之徒,一個是老鼠吞天的蕞爾小邦,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吩咐下去,把間諜抓了就是。美租界什麼的,隨他們折騰去,翻不起大浪來。」

    盛宣懷低頭稱是。他很瞭解老頭子的性格,習慣了拿眼皮夾人,楊浩那種直接上門示好的行為有賣弄之嫌不說,也看不出有多少的敬畏,最是讓李鴻章所不喜的。

    另外,中堂大人做事向來求穩,各方面考慮的周到細緻,不會輕易就相信了。

    一樣揮手把人打發走,李鴻章把女婿張佩綸給叫了來,指著信封道:「東邊兒的鄰居不肯消停,你安排人給各地發電報,照著名單都抓了再說!張南皮那裡,嘿嘿,讓人家把裡裡外外都摸得那麼清楚,他難辭其咎!老夫這就上折子彈劾他。」

    張佩綸不言聲,卻用最快的速度看完節略和資料,驚出一身冷汗,鄭重的對李鴻章道:「傅相!看起來日本人圖謀不小啊!他們先攻朝鮮,再佔東北的國策並非虛言,這功夫下的也真是深刻。此番朝鮮東學道的事,不得不防他們出陰招。另外,以小婿之見,那楊浩也未必對盛杏蓀全都交了底。」

    「嗯?你覺得,那小子能有那麼些的花花腸子?」

    李鴻章覺得他大驚小怪。日本人總共那麼大點兒地皮,一共沒多少錢,雖說這幾年添置了幾艘鐵甲大艦,總實力也不過是與北洋水師相當罷了。真打起來,還得看誰家的身量更強壯,他沒想過輸的可能。

    不過他一直相信張佩綸的才能眼光,既然這女婿說出此話,必然有理由。

    張佩綸道:「只看此人行事風格,且不論是否故弄玄虛,定是個膽大敢搏的。他既然能摸到盛杏蓀的門子,未必不能托人情到您的面前。」

    剩下的話他沒說。只要稍微打聽下,就能知道李鴻章的性子,一貫瞧不起旁人,嘴頭子陰損刻薄,楊浩那種辮子都不留的,只怕什麼話都沒機會說,就被亂棍打出去,甚至抓起來治罪了。

    李鴻章捻了捻鬍子,呵一聲輕笑:「那我還小看了他。這是要釣老夫的胃口啊,行,那就陪他逗逗悶子。你先帶人去把張士珩那幾個混賬抓了,問明口供,再跟杏蓀碰個頭,把事兒辦圓成了。美國人那邊先不要漏口風。想要租界的地,沒有老夫的許可,沒那麼容易!」

    美國人又不傻,一定會猜測那楊浩是不是清廷弄出來試探的棋子,必然要來摸清李鴻章的想法,正好,可以卡一卡他,讓他知道知道,年輕人別太狂。這大清國的地界兒,輪不到他肆意妄為。

    李鴻章算無遺策,卻沒料到楊浩遠比他料想的要聰明和果斷。出了津海關道的衙門,轉頭就直奔美國駐天津領事館,在伊諾克.石米德領事出門之前把人堵住,開誠佈公的提出自己要承包租界的要求。

    美國佬很是吃驚,這麼大膽的中國人他平生頭一次見!在美國本土,那些留著辮子的華人唯唯諾諾,隨便怎麼欺負都不敢反抗,這是打哪兒蹦出來的異類啊!

    不等他甩臉子送客,楊浩就提出兩個他沒法拒絕的條件:「第一,可以完美解決美租界的問題。我們以美國僑民的身份進駐,既可以防止德國人的繼續侵佔,又能保證日後美國政府收回治權時不生爭端。清廷也不會反對。第二,我們可以馬上進行開發利用,帶來的利潤好處,誰決策,誰受益。」

    前一條,石米德自己做不了決定,他起碼要通知駐華公使田貝,由其判斷。但後一條就不同,誰也不會跟錢過不去不是?

    老實說,他們這些駐華使節過得挺苦逼的,沒外快,沒利潤,沒什麼事兒可幹,每年到了12月天津封港,閒的掌子都癢癢。如果有一樁賺錢的買賣可作,那再好不過。

    楊浩在他面前擺開一副租界建設設計藍圖,上邊兒不但把碼頭、工部局、警察局、郵局、教堂、醫院、學校、停車場、發電廠、自來水等等必須設施規劃的井井有條,還特別劃出工廠區,蔓延到外圍起碼上百畝地,乃是一片少說一年能創造幾十萬兩銀子利潤的工商業實體!

    楊浩笑瞇瞇的進一步誘-惑:「領事先生想想看,有這麼

    一片每年創造大量利潤的工業,不斷把呆在美國的華僑都吸引回來,能夠為政府解決多麼大的麻煩!這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石米德登時悟了!對啊,可以有借口把美國西海岸那些該死的中國佬都趕走,省的那群紅脖子整天的抗議和鬧事。不但能削減西部的華人數量,討好選民,還能讓他們在遙遠的東方,繼續工作並繳稅,還能把爭端和麻煩都轉移到清國來,還能幫忙佔著租界,還能隨時以他們為借口,爭取對美國有利的各種條款,在談判中佔上風。

    甚至,還能借此來同時討好保守黨和激進派,這真是一個天才的主意啊!

    現階段,美國剛剛迎來新一次的金融危機,大量的銀行和企業倒閉,中下層民眾收入銳減,國內緊張情緒日趨高漲,民族主義、擴張主義抬頭,不少人已經在鼓噪,美國得到天命所鍾,應該主動承擔起領導世界的責任,不再局限於北美大陸,而應該向外尋求更廣闊的空間,起碼把上帝的福音傳播到太平洋的每一片海岸線。

    誰也說不準,哪天政府會改變想法,主動參與到對中國的利益瓜分中,這也是他們既不正式接收租界,也不肯完全放棄的原因之一。

    美國佬的臉上什麼都藏不住,眉毛騰騰騰直跳,強壓激動坦承:「這件事我會盡快報告給田貝公使,就我個人而言,是非常樂見其成的。」

    楊浩當即一張大額銀票拍過去---反正是抄家搶來的,不心疼。石米德卻樂壞了,一千兩啊,頂那131畝地8年的租金了!(條約規定,租界地每畝的租金是1000錢,好便宜)

    當然這錢只能落入他的口袋,是額外的收入,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可能再掏出來。想想日後可能建起大片的工程工廠,帶來的好處數之不盡吶。

    有錢能使鬼推磨,施密特很不矯情,立即動身親自趕往北京,向公使先生面陳此事---他必須把這份功勞,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才行!

    而楊浩,卻並沒有等他和李鴻章那邊的明確答覆,先在英租界利順德飯店定了包間,讓劉大富跑腿前往山西會館,找了嚮導幫忙往各處送出拜帖,自己則敲響了嚴宅的門,直接做那不速之客。

    嚴復可沒想過會有他這麼一號怪人前來,一開始並不是太高興。但一看楊浩送出的奇特「拜帖」,頓時大笑起來,急忙吩咐人上茶伺候著,自己專心把那實為一份四開八版的報紙展開,仔細的翻看。

    要打動牛人,就不能用一般俗物。楊浩準備的「拜帖」,是一份名為「國聞報」的偽造報紙,由道具公司下設的化組趕工製成。這個名字,正是日後嚴復創刊的報紙之用。

    四開八版的報紙,刻意以繁體、豎排的舊式格式,字跡也說不上多麼清晰,但恰好都能看的清楚。就這,也比當代任何一種報紙的質量都好得多。要知道,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也不過是艾伯特平板印刷機而已。

    最引人注意的是裡面的內容,頭版頭條是時事要聞和評論,寫得正是對眼下發生在朝鮮半島,東學黨起義的事情。內容之細緻已經遠超當下所知,關鍵是對事件導致的後果平叛,預言起義必將取得初步勝利,而國王也肯定會向宗主國求援。通過1885年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取得干涉權的日本,也必將趁機把部隊開進朝鮮半島,並最終導致遠東局勢的全面惡化,中日戰爭爆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