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儒道至聖

正文 第624章 三萬文墨 文 / 永恆之火

    方運在舉人試中的那篇經義《天命在人》是入榜的第一篇章,甚至導致天意誦,但其後的《平蠻策》未被列入榜,而且再也沒聽人談起,恐怕被聖院的力量隱藏。

    其後,方運的《蝶戀花》《九月九日憶聖墟兄弟》藏鋒詩《常東雲赴邊關》、在凌煙閣中所作的詩詞章、在十國大比中的詩詞章、在登龍台中的詩詞章和著名的《獄中三篇》都出現在榜之上。

    至於《六國論》,方運可以確定,必然直接入了大儒甲榜,畢竟其實質內容是反對雜家和縱橫家之聖道,若非《過秦論》作者半聖賈誼聖魂相助,自己根本無力寫完。

    今日,因為雪梅會的召開,甲乙丙三榜不變,唯有丁榜暫時改為只顯示雪梅會之作,明日之後,便恢復正常。

    榜墨客的排名根據「墨」高低排名。

    方運盯著自己的名字,很快在其後看到一點墨水形狀的雕紋,後面有一串數字。

    三萬八千七十一。

    榜之上,一篇傳天下可得一萬墨,一篇鎮國可得一千墨,鳴州一百,達府十點,出縣一點。作品越多越好,可得墨越多。

    新型戰詩喚劍詩則等同傳天下,軍功另算。

    詩詞每在丁榜之上停留一天,可額外得一點墨。

    聖元大陸人口數十億,讀書人過十億,作品能上榜之人有數百萬,這數百萬人每日書寫成的詩詞辭賦、經義策論至少有二十萬篇!

    這二十萬篇詩中最多有十篇能位列其上,其競爭程度可想而知。

    絕大多數舉人終其一生也難以獲得一百墨。

    原創作品可得墨,世家舉人和普通進士每年可額外得一點墨。

    除此之外,在論榜論戰也有機會得墨。

    論榜在榜的一側,榜主要收錄原創作品,而論榜則是讀書人論戰之處。

    論榜也分甲乙丙丁四個榜。

    論戰的內容沒有任何限制。上到曲星下到螞蟻,甚至可以直接指責半聖世家。

    在最高的大儒甲榜之上,哪怕抨擊聖人的聖道都在允許之列。

    只要有精彩的論戰章問世,就有機會得到墨,兩榜的墨完全相通。

    榜的詩若想長期停留在前十,除了自身好,也要靠論榜,若論榜之中無人討論,那詩便會在榜上滑落,直到跌出前十。離開榜。

    只不過,在論榜得墨的機會很小,往往是由於長期積累、寫出許多優秀評論才能得一點墨。

    墨的作用極大。

    墨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與名掛鉤,許多上層會甚至有嚴格的墨要求,比如墨不到一百點之人,位再高也不准入內。很多時候讀書人或是有爭執,實在不分高低,可比較墨,墨低的人大都會主動停止爭論。或認錯,或乾脆離開。

    官或軍方兩系的官員陞遷與墨關係不大,但在院系的官員中,墨的影響力非常大。經常有人明明資歷不夠老、人脈不夠廣,但因為墨多,上面在選人的時候會優先考慮。

    正因為有墨的存在,許多人才沒有被埋沒。

    墨在聖院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進翰林殿。需要墨或軍功。

    進聖道七殿的資格與墨無關,但多次使用則需要消耗墨或軍功。

    入聖塔,也需要消耗墨與軍功。

    入界修煉。還是需要墨與軍功。

    若身體有損傷,想要生身果,可以用墨直接向聖院換取。

    缺少寶,依舊可以用墨從聖院換取。

    方運深知墨的重要性,所以看到自己有這麼多墨,又高興又吃驚,不過發現還是少,因為驚聖之《六國論》的墨沒算在其中。

    方運立刻回憶榜相關,《六國論》既然位列大儒甲榜,那只有等他能看到大儒甲榜的章後,那些墨才會顯現。

    「有了這些墨,等我進入聖院,會非常順利,比至於在各方面不如世家子弟。不過,要等我在殿試中把一縣治理好才能入聖院。聖院以後隨時可以進,但殿試不能馬虎。」

    方運心裡想著,掃了一眼雪梅會榜上的詩詞,自己的《雪中別李鷹》是鎮國之詩,位於榜首。

    排在第二位的是詠雪之詞,用的詞牌是《漁家傲》。作者是一位大學士,因為雪梅會榜不分位。

    排在第三位的則是一首《詠梅》,和那首《漁家傲》一樣都是鳴州,頗有才氣,但作者只是一位雲國的進士,從某方面來說這第三的含金量比第二要高許多。

    後面的七首有雪有梅。

    十首之中,七首詠雪,三首詠梅。

    看了這榜,方運終於明白相姜河川為何會逼自己寫更好的詠梅詩詞,今年的梅黨幾乎可以說大勢已去,雪黨霸十國。

    方運想起姜河川火急火燎的樣子,莞爾一笑,說是兩黨,說是爭論,實則就是讀書人的遊戲。

    方運又看了看論榜,除了今日有關雪梅會的話題增多,之前的話題幾乎全都是與他有關。

    「驚聖」「聖魂」

    「月樹神罰」「獄中三篇」「虛聖」「詩祖」「登龍台」「方運冤枉」「世家之敵」等等字樣在論榜隨處可見,其他的話題無比冷清。

    同時也因為方運形成了一系列的衍生話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討論世家言行的,在這個話題的論戰中,世家子弟與非世家子弟的矛盾徹底爆發。

    世家子弟咬定先祖為人族立下大功,後代也持續為人族犧牲付出,自然應該享有特權,而非世家子弟則怒指世家子弟踐踏人族律法,連方運這種虛聖都差點被害死,像宗集、司馬合以及蒙家簡直是人族毒瘤。

    最後,論題又有變化,眾人開始討論應不應該廢除蒙家這種近乎逆種的世家特權。

    這個論題一出,掀起軒然大波,連雪梅會都被比下去。

    之前那些痛恨蒙聖世家的世家子弟突然改變口風,堅決反對廢除蒙家的世家特權。

    方運快速瀏覽,將其標記,等以後再仔細看看。

    趙紅妝羨慕地問:「方運,你現在有幾篇詩在榜之上?不算《六國論》。」

    方運道:「丁榜全部換成雪梅會的相關詩詞,我的就一首在。」

    「哦,那等雪梅會結束,明天就知道你有多少詩在榜了。之前最高記錄是曹植創下,四篇同榜,不過被你打破。而曹操、曹植與曹丕三人創下過一門七篇同榜,不知你是否能超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