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鴻蒙逐道

第1卷鴻蒙洪荒 第5章天道損一線生機 文 / 仙妖

    第5章天道損一線生機()

    「主人,」一絲神念傳入秦嘯的腦海中。

    「你是破蒙劍。」秦嘯一怔,隨後又想到啦,開闢鴻蒙的功德金光破蒙劍得了四成。秦嘯得到了兩成,其餘的得到了三成。

    「是啊,我吸收功德金光後就進化成了功德破蒙劍。」一個低低的童聲。

    「叫我哥哥。」秦嘯雖然驚異破蒙劍會進化出靈智。

    「是主人,啊。不,哥哥。」

    「這就對了。我問你,你對付的了這個破眼睛嗎?」

    「道罰之眼。以我現在的能力可以接三道道罰劫雷。如果再我長幾百億年,我就不怕它。」

    「道罰劫雷一共有15道,你可以接三道,鴻蒙演化珠可接五道,我的創世紫蓮可接三道,還有四道。對了,反正都是一搏,媽的,剩下的拿來煉體。」秦嘯對破蒙劍說。

    「小心。」秦嘯盯住道罰之眼,一條細長的劫雷向秦嘯衝過來,他決定親自用身體接住,那條細長的劫雷一碰到秦嘯,就消失不見。遁入了他身體裡面去。那道細長的劫雷不斷的破壞秦嘯用鴻蒙紫氣塑造的身體,鴻蒙紫氣又不斷的修復,如此像這樣幾萬年後,秦嘯的身體終於恢復了,並且比原來的強上10倍。這道罰劫雷還真是個煉體的好東西。秦嘯醒來後,又過去了三道劫雷,恰好破蒙劍都接住,第五道劫雷飛奔而來,秦嘯立馬祭出鴻蒙演化珠,一道強光碰在鴻蒙演化珠上,就立馬消失了,原來鴻蒙造化珠也在吸收劫雷,第六道又立馬射來,秦嘯用自己的身體來接,這次比上一次好很多,只是煉化了一千年,秦嘯很自信地可以擋住另一道劫雷。第七道劫雷秦嘯花了兩萬年才修復好身體,看來,這劫雷越來越強,鴻蒙造化珠也把五道劫雷接住,還有四道。

    可這時候,道罰之眼突然變了,變得很憤怒,接著,居然是三道一起來,秦嘯祭出創世紫蓮,一道紫光護住秦嘯,當那三道劫雷遇到紫光壁事,發生了一聲巨響,秦嘯的鴻蒙紫蓮居然裂開啦,這可是他的成道法器啊,是與心神相連的。秦嘯嘴角流出一絲紫血,居然傷了元神,這劫雷還真是厲害。

    居然讓自己的心神都受傷,他氣憤,發怒,這該死的劫雷。秦嘯用舌頭添了自己的血,發狠地盯住道罰之眼,拿出破蒙劍,用盡自己的全身法力灌注在破蒙之上,朝還未發劫雷的道罰之眼劈去,那簡單的一劈,劈在道罰之眼上,只見轟的一聲,道罰之眼破了。秦嘯無力地倚著破蒙劍,喚出36名化身,吩咐到:「我要立馬閉關,你們給我護法。布鴻蒙寂滅大陣,24人為我護法,其餘的去找大道,我已經算出,大道化形,拿著大道造化碟去,算是還了道的因果。其他的事,等我恢復後再說,有勞各位道友。」

    眾人說:「善。」

    秦嘯進入紫蓮空間,盤坐在紫蓮中,開始恢復修為。那一直未動的蓮心突然自動的修復秦嘯的元神和裂開的紫蓮壁。

    幾億年後,秦嘯出關,不僅修為恢復,還達到了鴻蒙頂峰。**也是,不但可以連續接六次道罰劫雷,而且,破蒙劍都破不開自己的肉身防禦。創世紫蓮也借助劫雷加強了自身的防禦,不過破蒙劍沒醒來,鴻蒙造化珠也沒什麼變化。可能都在進化中,他也不擔心。撤下大陣,看到24位聖君,秦嘯微微一笑:「謝過諸位道友護法。」

    「無妨,無妨。」眾人說。

    看到眾人都達到了聖尊境界,秦嘯也確實高興。心裡默動,發現其他的都在混沌中尋找寶物。秦嘯微笑不語。

    「大道呢?」秦嘯問道。

    「大道在此。」忽然一老頭出現在秦嘯面前,按理說,秦嘯比大道高了四五個境界,自然能算出大道位置,不過道在約束,秦嘯也是無奈。秦嘯看著這個老頭,不錯,道選定的大道就是不一樣,才幾十億年,居然到了鴻蒙太易境界。

    「你是大道,不錯,不錯,不錯。」秦嘯連說了三個不錯。

    「謝過道友贈送的大道早化蝶。」老頭只是微微彎身,表示謝意。秦嘯也放心地接受他這一禮。

    「不用,我是在還道的因果。」老頭不語,身為大道,自然有其守護道印,這守護道印秦嘯也知道,是道為護道而煉的,秦嘯是滅不掉的,實力不夠。

    「道友道號?」老頭又問。這一問,把秦嘯給怔住啦,這幾百萬億年來,就自己和化身,沒別人,就沒取道號。他一回神,就大笑道:「生出鴻蒙把道逐,成道更在大道前,欲問我號何處尋,此心本身最為真。貧道鴻蒙,見過道友。」大道一聽,居然比他成道還早,怪不得看不清他,也沒有大道烙印。可能是一異數。老頭平下心來。

    「敢問道友是否為異數。」大道又問。秦嘯一怔,隨後笑道:「此來定數,不為異數。幾百萬億年以前,我是異數,而如今,我已得我道,故此已經成為定數,現在我身在道中,不為定數,為道的棋子。」

    大道沒想到秦嘯會如此答覆,除了震驚外,更多的是對秦嘯產生了興趣,自己獨自求道幾十億年,有很多都不懂,能夠與秦嘯論道,收穫肯定多。

    「可論道否。」大道問。

    「然也。」秦嘯答道。於是他們對坐,又喚回其十二化身,圍坐在一起,坐在混沌中,論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