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叛底線 文 / 醉死夢生

    第三百三十二章談叛底線

    其實朱由檢又那裡真的想打,當年自己能登上皇位,全靠吳三桂率軍支援,當日他可是曾親眼看到過吳三桂手下軍卒的強大戰力,這些年遼東更是兵強馬壯,竟能消滅大明宿敵後金,與之為敵,怕是非智者所為。可吳三桂提的條件實在是有些過份,要想安置幾十萬戶百姓,給近千萬戶百姓籌集糧草這得需要多少銀兩?沒有幾千萬兩能行嗎?此次派軍出關還是各位朝臣捐獻,才籌到了軍費,此時讓朱由檢還到那裡去找這麼多銀子。所以朱由檢才不得不下決心與遼東決一死戰。

    「依臣之見,遼東雖勝我大明,可自己也必然損失慘重。此次所提要求雖然過份,不過他們也應有議和之誠意,這些條件大有商量的餘地。而且國內各地尚未完全平靜,若是貿然舉全國之力攻伐遼東,怕國內有失啊!」

    朱由檢聽聞此言不再激動,即有議和之望,他當然也不想再次開戰。「如能議撫,撫亦未嘗不可,只是群臣可能明白其中道理?不要又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說是折了我大明威風。」

    「萬歲放心,陛下寵謀遠慮,就算一些臣工一時不能明白萬歲苦心,但如撫事告成,利在社稷,有目共睹。隆慶年間大明對蒙古俺答議款,反對者何其多也,可款事告成,俺答受封,從此西北再無戰事,調西北大軍於東北,方抵得住東胡攻伐,臣工們那個不心服口服。今日之事與之彷彿。」

    周延儒口才確是不凡,幾句話說得朱由檢十分滿意,頻頻點頭。「好,明日早朝便由愛卿提出議和之事,不過依卿所見,應派何人去遼東方可即顯我大明議和之誠意,又可不墜我大明之威風?」

    「這……」說到人選周延儒卻是真的犯了難,而這議和一事又是自己一力推動的,若自己不能想出一個好人選,難道要自己親自去到那危險的地方?苦思片刻才終於想起一人,道:「啟稟萬歲,臣倒是想起一人,便是的寧王殿下朱尋采。當年吳三桂在左掖軍時,寧王殿下便是神機營將軍,兩人應該有些舊情,何況寧王又是皇親,足以顯示大明誠意。」

    朱由檢對朱尋采可是十分看重,而且朱尋采又是自己登基的重要功臣,所以才封其為寧王,並將其留在京中,遇有軍事,時常尋問,深得朱由檢信任。「好,便是寧王了!不過依你之見,遼東所提要求到底應如何應對,才能議和成功?」

    「啟稟萬歲,如今國庫空慮,這安撫遼東百姓之事恐怕是萬萬不可答應,不然只會更加助長遼東氣焰,不過他們索要被俘明軍家屬一事倒可應允……」

    「不可,萬萬不可,這些人在我大明一日,被俘明軍便不敢為遼東刀指大明,一旦將他們家人送出關外,這些人又豈會記得咱們大明的好?再說那吳三桂最擅拉籠人心,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被俘明軍恐怕便會真心投靠遼東,到時咱們豈不是平白多了二十餘萬敵人?」

    「陛下寬心,遼東經此一戰,損失慘重,三五年內恐怕無力破關。幾年之後,大明在萬歲的經營下國力必可一日千里,又豈是他吳三桂所能望背的。而且遼東本就缺衣少糧,咱們再送他幾百萬百姓,看他用什麼來養活這些人,到時恐怕不用咱們動手,這些無衣無食的百姓便可將他吳三桂生吃活剝了。再說遼東提出這麼多要求,咱們若是一件也不答應,恐怕也不好說話。」周延儒為了能促成此次和談,可真畏是下了力氣,若是吳三桂知曉,怕不是會賞他幾萬兩銀子,再封他一個遼東特使也說不定。

    朱由檢沉思片刻,覺得周延儒此言倒也有幾分道理,陝西、山西等地之所以匪軍成群,不也正是因為天降橫災,百姓無食,才會舉起反旗的嗎?直鬧得自己食不安、寢不眠,倒也可讓吳三桂嘗嘗這種滋味。「好,那便答應他們吧!不過這互市,依愛卿之見當開否?」

    「互市當然是能不開則不開,如今遼東對糧鐵等物所需遠勝我大明需要戰馬,而商人逐利,若是互市一開,必會有大批商人為遼東運去糧草,那咱們想讓遼東陷入內亂的計謀可就白費了。不過這賦稅倒是可以免去,反正這些年也未見遼東有一兩銀子入了國庫,就算咱們強收遼東稅銀,遼東沒有大明一名官員,這稅銀多少還不是他吳三桂自己說得算?還有最後一條,遼東要咱們大明給他們一個交待,萬歲可曾想過?」

    「不用想了,楊嗣昌身為平遼元帥,一切責任自然都是他的,就是他唆使我進攻遼東。而且若是一個不夠,盧象升、洪承疇都是幫兇,反正這些人都已身故,楊嗣昌、洪承疇屍體尚在遼東,難道他吳三桂還能從墳墓中將他們挖出來鞭屍不成?」

    「萬歲聖明,想來他吳三桂也是無話可說。不過為了安其心,獎其平後金有功,萬歲不妨再大方些,給其一些虛名,不妨封其為遼東王,准開府設衙。」

    十日後,山海關一帶秋雨綿綿,不過剛剛九月而已,可氣溫卻在連日的大雨中下降了許多。山海關外的遼東軍大營中,十幾萬將士擠在幾千座臨時營帳中避雨,為驅寒氣,吳三桂可是從山海關明軍手中要了幾千斤生薑,高起潛卻不敢反對。

    吳三桂及一眾隨軍將領坐在中軍大帳中,喝著薑湯,閒話家長。一名傳令兵掀開帳門,大聲道:「報,有明軍使者前來傳信,說大明使臣已抵達山海關,明日即可商談議和之事。」

    「噢,來得倒是不慢,可打聽清楚了來者何人?」吳三桂放下手中湯碗問道。其餘眾將也傾耳細聽。

    未待那傳令兵回話,帳門再次被掀開,走進來一明軍將軍打扮之人,此人面色黝黑,兩道烏黑濃密的劍眉讓人可以感到殺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