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明軍潰敗
最先發現這支騎兵縱隊的正是在城上苦戰的吳三輔,他雖然時刻關注著明軍的攻城戰,可同時也時不時望向城外,只希望援軍能早日到來。在遼東騎兵縱隊還未發起攻擊時,他便注意到城外兩里處人影晃動,只是眼前正與敵軍拚殺,無瑕取出望遠鏡仔細觀察,不過他也知道這支部隊十有**便是自己的援軍。
待騎兵縱隊打出各營的旗號,向明軍發起攻擊時,吳三輔也終於可以確定來人的身份,在城上大喝道:「咱們的援軍來了!弟兄們再加把勁,把城上這些明軍趕下城去,配合援軍將明軍全部殲滅!」
一聽此話,城上不論是遼東軍還是明軍紛紛紛向城外望去,只見不遠處黑鴉鴉的一片騎兵,手執雪亮的戰刀正衝向明軍陣營,遼東軍固然的歡喜異常,明軍卻是心驚膽寒,許多人呆愣半響也沒清醒過來,直到被身邊的遼東軍一刀斬殺,才回過神來,可是已經晚了,只能帶著不甘投身地府。
城上明軍心驚,城下明軍卻更是膽寒。明軍為了攻城,所有騎兵早已放棄戰馬,變為步卒參與攻城,可此時卻突然冒出這麼多遼東軍騎兵,陣前即無拒馬,又無騎兵可以迎敵,加上寧遠城前幾里範圍內都是平原,正利於騎兵衝鋒,這讓自己拿什麼阻攔這些遼東騎軍啊!
洪承疇本來端坐戰馬之上,看到已有幾千明軍攻上城牆,正高興不已,等城上軍卒站穩的腳,區區一萬多明軍如何是自己十幾萬大軍的對手,只要攻下東城牆,內外夾擊之下,寧遠城還不是唾手可得。
可當他聽到萬馬奔騰的聲音,看到萬餘打著遼東大旗的騎兵突然從天而降時,便知勝利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雖然離自己不過一步之遙,卻是可望而不可及。若是讓這近萬遼東軍衝入陣營,別說擊敗遼東,就是自保都是問題。
洪承疇立即下令,命城下部分軍卒回援,阻擊遼東騎軍。可正在攻城的明軍早已打亂了建制,城上遼東軍在攻擊時,第一目標便是明軍旗長、百人隊隊長這些低級軍官。所以面對洪承疇的命令,城下明軍雖撤回來五六萬,卻是毫無章法,亂轟轟的湧過來,不但無法形成戰力,反而將洪承疇的三千親衛沖得亂了陣形。而軍中的弓弩手早已射光了隨身所帶的弓弩,無法壓制遼東騎兵的進攻。
這時遼東騎兵在吳三枷的率領下已經衝到近前,洪承疇再想重新整隊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命全軍各自為戰,阻擊遼東軍。
明軍雖佔有數量優勢,卻如同無頭蒼蠅一般,雜亂無章。而遼東軍卻是一群訓練有素的下山猛虎,雙方剛一接觸,高下立判。正面衝鋒的一團騎兵營首先便是千餘手雷開路,炸得明軍血肉橫飛,待兩軍衝到一起,遼東軍借助馬力,一刀下去,竟可以連斬三五名明軍士卒,只殺得明軍哭爹喊娘,那裡還有人敢撩其鋒銳,紛紛避讓,想等遼東軍停下戰馬時再與其交戰。那曾想遼東軍卻不與其過於糾纏,充分發揮騎兵速度優勢,只在明軍外圍砍殺片刻,即在吳三枷的率領下,折向另一側,明軍一旦追趕,馬上便會召來成片的手雷。遼東一團騎兵營全軍三千餘人彷彿一把鋒利的手術刀,不斷的剔除著明軍的血肉,在其身上劃出一道道深及白骨的傷痕。
而二團、三團的騎兵營卻繞過阻擊的明軍,分從左右兩路衝向寧遠城下還在攻城的明軍。
城下明軍眼見幾千遼東騎軍向自己衝殺而來,那裡還敢繼續攻城,紛紛靠城結陣自衛。而城上明軍因沒了後續部隊,很快再次被吳三輔、祖大壽率軍圍困在城上一角,在大片手雷的狂轟亂炸下,幾千明軍無力還擊,死傷慘重。
而城下結陣自保的明軍也不好受,在遼東軍騎兵的攻擊下,百人以下的小隊,轉眼便灰飛煙滅,而幾千人結成的大陣,遼東軍卻不與其交戰,繞過他們,只攻擊零星的明軍。左右兩支騎兵營便如同一片篩子,將大隊的明軍篩過,卻將小隊明軍全部斬殺,等兩軍在城下碰面時,死傷在其手下的明軍已多達兩萬人,只剩下十幾個明軍大陣,約有六七萬人。
此時城上的遼東軍也已將僅剩的幾千明軍全部消滅,終於可以騰出手來配合城下遼東騎兵圍殲明軍。
從開戰便一直沒有發揮多大作用的火炮,此時也是大展雄威,幾十門火炮對著洪承疇身邊的幾萬大軍狂轟亂炸,在其緊密的陣營中炸出一塊塊無人地,驚得明軍不敢再聚集在一起,生怕召來明軍火炮。可他們一旦分散卻馬上會引來在其外圍不斷遊走的騎兵,讓其分也不是,聚也不是。
同時城上一片片手雷、子彈如暴風雨一般落在城下結陣自保的明軍之中,城上打擊剛剛結束,馬上便是六千騎兵的瘋狂掃蕩,不到一刻鐘,一個幾千明軍的大陣便被殺得片甲不留,只有幾千具明軍屍體在向世人宣告著這場戰鬥的慘烈。
看著這群凶神惡剎不斷的屠殺著自己的戰友,剩餘明軍膽怯了,特別是剩下的三萬多民壯,本就是趕鴨子上架,剛才進攻寧遠不過是因為有明軍在後面督陣而已,決非他們自願,而此時明軍已是自顧不瑕,這些民壯站在城下又要受城上城下兩方夾擊,他們經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壓力,終於炸營了!
城下十幾個大陣中有大半都是民壯,只見他們一個個丟下手中刀槍,嘴裡不知喊著什麼,四散而去。城下剩餘的幾萬明軍本來還在觀望,卻突聽自己陣中有人大叫道:「遼東軍太厲害了,再打下去也是送死,還是快逃命吧!」這幾萬明軍早就失了主見,又聽到有人大叫逃命,當下也顧不得什麼軍令,紛紛跟在這些民壯身後,四散而逃。只是卻沒有人發現,喊話之人正是明軍總兵曹變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