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三百一十二章 追封勇士 文 / 醉死夢生

    第三百一十二章追封勇士

    面對明軍的各式攻城車,和士氣高昂的攻城部隊,遼東軍卻並不緊張,停戰的這幾日他們也沒閒著,在城上堆積了大量守城器材。木檑、磚檑和泥檑堆積如山,其中木檑是採用巨大的木材,修成長一米左右,粗半尺的木柱,然後在木柱上釘上逆須釘,以增加檑木投擲時的殺傷力。泥檑顧名思義是以土混合豬鬃、馬尾或毛鬣三十斤(使其不易斷裂)做成長一米左右,直徑五寸的柱型。磚檑是用燒磚的技術燒成,大小約為長一米直徑六寸左右。每隔上十幾米,還設有回收型檑木,即是在普通檑木兩端繫上繩索,可以用絞車收回。不過這種檑木卻是巨大無比,長有三四米,粗則一尺以上,上面半尺多長的逆須釘發著陣陣寒光。

    此外還有狼牙拍、飛鉤等許多殺傷力極大的兵器。狼牙拍的拍面是由長兩米、寬一米半、厚十公分的榆木板釘滿五寸長,重六兩的狼牙鐵釘二千二百個,四面各裝上一刀刃,以加強殺傷力。狼牙拍的操作是由兩組繩子來控制,敵軍一但進行攻城,就用一組繩子將拍面舉起與城牆垂直,恰敵軍攀爬至拍面下方,立刻將拍放下,等殺敵過後又可馬上收回,循環使用。飛鉤又名「鐵鴞」,它的設計有點像是在釣魚,末端利用一段鐵鏈來增加拋擲時的穩定性,然後再加上鉤鋒長利的鐵鉤。鐵鉤是運用在敵軍士兵穿著沉重的鐵甲攻城時,因為頭戴物笠,又擔心矢石攻擊,不敢抬頭的心理,只要他們聚集在城下,就立刻將飛鉤拋下,飛鉤會鉤住盔甲,每次可以鉤到兩三個人。

    此時的護城河已被明軍填出了十條超過十米寬的道路,直通城下,明軍各式戰車在火炮的掩護下,雖然損失了十之一二,可其餘的卻已經安然抵達城牆。各式雲梯搭在二十米高的城牆上,幾萬名明軍冒著城上遼東軍的槍炮,冒死攻城。

    前面一人剛被城上檑木砸得頭破血流,慘叫一聲從雲梯上跌落城下,後面卻又有十幾人不顧生死,搶著衝上來。遼東守卒見明軍太多,幾枚手雷扔下,頓時炸死炸傷一片,隨後巨大的狼牙拍帶著風嘯,撲天蓋地般落下,七八名明軍士卒被釘在狼牙拍上,性命不保。而城下更有幾千明軍在頭車的掩護下,開始挖地道。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當初寧遠建城時,為保城牆穩固,地基竟打了十米深,他們挖開泥土看到的竟是堪比精鐵的水泥基座,別說他們用鐵鍬、鐵鎬來挖,就是用炸藥來炸,恐怕也也非一時之功。

    不過明軍卻不氣餒,一方面令人繼續深挖,非要挖到城下下可。另一方面運來大批炸藥,準備炸開城牆。只是這兩種方法都是收效甚微。向下挖了僅兩米左右,護城河的水便返了上來,泥漿上湧,使明軍無計可施。而近百斤的炸藥被點燃後,整座城牆都為之一顫,可等煙塵散盡,明軍才發現,竟只炸出了一個一米左右的缺口,相對於十米寬的城牆來說,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土工作業的明軍還算幸運,雖然徒勞無功,卻因有頭車掩護,並沒有什麼大的傷亡。而利用各式雲梯開始攻城的明軍卻面臨著血的考驗。城上各類守城器具齊全,加上又有手雷相助,明軍戰車、雲梯僅是剛到城下,未等開始攻城便損失了三分之一,若不是近萬明軍弓弩手、火銃兵掩護,現在恐怕已差不多全軍覆沒了。

    城上遼東軍用火炮逐一轟平了冒著濃煙的幾處小丘,城上毒煙已經開始慢慢散去,戰場主動權已開始向遼東軍傾斜。只是楊嗣昌等人卻不管這些,這半月來一直沒有捷傳回京城,朱由檢已幾次下旨,促其盡快決戰。若非派來的監軍秉筆太監王承恩為前線的幾位將軍求情,恐怕這些人此時已身陷大獄了。因此無論是楊嗣昌還是盧象升、熊文燦,此時已顧不得保存實力,若幾日內再無捷報,自己怕是要人頭不保。相比之下,犧牲這些軍卒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就連盧象升對自己這些子弟兵也下了格殺令,四萬大軍務必要攻滿三個時辰方可撤回休整,若有人敢後退半步,不但就地格殺,而且以叛國罪論處,誅其九族。在格殺令的威逼下,四萬明軍只好捨生忘死,向寧遠城發起『自殺』性攻擊。

    短短一個時辰而已,在寧城西城這座絞肉機裡,便已有萬餘明軍和三千多遼東軍失了性命,而此時明軍的各類攻城器械也已所剩不多,無奈之下,明軍竟取出了鉤索,甩上城牆,僅憑一根繩子向城上爬去。

    後面壓陣的盧象升眼看軍卒墜繩而上,眼中只覺一濕,若非時間緊迫,明軍只能做出這些攻城器械,何必要採用這種最危險的攻城方式。要知用鉤索登城,二十米高的城牆起碼得半刻鐘左右,可在這半刻鐘裡,遼東軍只要幾刀斬斷繩索,高空墜下的明軍便只能變成一灘肉泥。隨著地上屍體不斷增加,兩軍的血肉已達半米多厚,明軍便站在這半米厚的肉糜、血河中繼續攻城,卻未有一人後退。

    兩個時辰後,在火炮的掩護下,明軍攻擊最為激烈的地方,終於有人登上遼東軍城牆,只是未等他雙足立穩,便已被遼東軍一槍擊斃,可是他的壯舉卻大大激發了明軍的鬥志,原來這道二十米高的城牆也非不可逾越的天塹,原來也是可以登上去的。

    而盧象升也適時的傳令道:「剛剛那名登上城牆的勇士被追封為副將,賞賜白銀千兩,其家屬由朝庭供養,其子成年可從軍,繼承父職!」這道命令便如同一劑興奮劑一般注入了明軍全軍心中,被追封為副將、賞銀千兩固然讓人眼紅,可最後一句「其子成年可從軍繼承父職」,那便是說,只要他的兒子從軍,馬上便是副將之職,這可是許多軍人追求了一生也未獲得的榮譽,這足以讓其餘明軍拿命來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