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吐露心聲(二) 文 / 醉死夢生

    第一百二十六章吐露心聲(二)

    三桂停了片刻,又繼續道:「朱由檢其多疑稟性也決定他不可能中興明,我們更不能用咱們兄弟的血,來換那朱由檢安心坐在龍床上享樂,弟兄們的命便如此不值錢嗎?何況若是沒有了後金這個威脅,你說朝庭還會養著你們這幫人,如數發糧發餉嗎?」

    碧艷在一邊聽得真切,雖然他早知道三桂所謀不小,可怎麼也沒想到這吳三桂竟是在一心謀劃著要推翻整個大明王朝,不過她卻絲毫沒有感到擔心,反而是滿懷希望,這大明朝竟能讓魏忠賢之流當上九千歲,攪得天下怨聲載道,還有什麼好留戀的,如果少爺真的能推番這明朝,自己也算是為少爺盡了一分心力,報答了少爺對自己的大恩。

    吳龍在一邊聽得目瞪口呆,三桂這番心思還是第一次向其他人講,見吳龍一時消化不了,也不著急,反觀碧艷卻不見驚色,只是滿面笑容看著自己,暗道:這碧艷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鬚眉,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也彷彿無事一般鎮靜,可堪大用。

    過了半響吳龍才長歎了口氣,道:「大哥,小弟誤會了大哥……」

    「好了,咱們兄弟不必客氣,不過這話可千萬不能告訴父親,更不能說給其他人聽,不然你我怕是性命難保。」

    「大哥放心,小弟知道輕重。」

    「好了,不說那多爾袞了,你再給我說說後金與蒙古密使頻繁,到底所為何事可曾知曉?」三桂更關心後金與蒙古,若是他們互相勾結,那關外必將再起戰事,而對像卻只能是大明。

    「此次他們保密極嚴,我們派在後金的暗探至今沒有得到任何確切消息,只是從其他途徑聽說後金好像是要與蒙古一部聯姻。」吳龍為自己至今沒有弄清此事有些愧疚,連說話聲音也小了許多。

    「聯姻?這消息可確切?與後金走過密切的是蒙古那一部?」三桂聽到此話,心中激動,竟站了起來。

    「與後金走動密切的是一直與林丹汗不睦的蒙古喀喇沁部,至於聯姻的消息卻只是道聽途說,不知是否確切。」

    「地圖!」三桂叫道。

    一邊的碧艷馬上從書櫃中取出一張巨大的地圖,在吳龍的幫助下將地圖平鋪在桌上。地圖被打開後,三桂無瑕再理會其他,眼睛盯在地圖上再沒有離開。

    這張地圖正是關外、京城附近的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著各處地名,甚至比明朝皇宮中所藏還要詳盡。這可是幾千密探近一年的成果,三桂早知地圖的重要性,一幅詳盡的地圖可以說是佔據地利的先決條件,所以他派出了大量暗探分赴全國各地,專為畫出一份詳盡的地圖。

    吳龍、碧艷見三桂全部心神都放在這張地圖上,不禁跟隨著三桂的目光在地圖上遊走。

    最後三桂的眼神盯在了關外喀喇沁部所在地。「碧艷,說說這喀喇沁部。」

    碧艷點點頭道:「喀喇沁部落起源於極北的森林,主要先民為烏梁海部落,成吉思汗時期他們歸附大元,並深得成吉思汗信任,當成吉思汗過世並安葬於此後,授命世代守衛成吉思汗及其後各蒙古大汗的靈柩,北元時代,形成龐大的烏梁海萬戶。在元朝北撤後,蒙明雙方戰事不斷,烏梁海與其他的一些東蒙部落漸漸形成了一股相對獨立的力量,被稱為兀良哈三衛。後來,他們排除明朝的軍事干擾,將蒙古遊牧民族的政治邊界重新推回到長城邊界,最終歸順了右翼蒙古的黃金家族,現在則佔據著關外的大片草原。」說著手指地圖,「這裡、這裡便是他們的領地。」

    吳龍順著碧艷手指的地方看去,這喀喇沁部所在正是山海關以西,長城以外極為廣闊的一片草原,隔著長城與明軍相望。吳龍只覺奇怪這喀喇沁部雖與林丹汗交惡,可向來與明庭交好,此次與後金往來頻繁到底所為何事?

    三桂盯著地圖看了片刻,突然腦中靈光閃現,指地圖問碧艷道:「這裡、這裡的守將是誰?」

    碧艷一一作答,一直問到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一帶,碧艷答道:「這裡守將是尚可喜。」

    碧艷話音剛落,三桂才恍然大悟,驚歎道:「沒想到這皇太極卻也是有幾分本事,義州、錦州、寧遠如三道屏障阻住他南下的步伐,山海關更是銅牆鐵壁一般,他自知眼下沒有破關的實力,便想另覓他途,來攻我大明。」

    說起尚可喜,據史書記載,公元1624年,尚可喜時年二十一歲。在家庭遭受戰亂、親人走死逃亡的困境中,毅然從軍,投入鎮守東江的明朝總兵毛文龍的部隊,後因袁崇煥怒斬毛文龍,加之升任廣鹿島副將的時候,遭到了新任總兵沈世奎的迫害,終於對腐朽的明朝死心,最終選擇投向後金這條路。尚可喜歸服後金,追隨清太宗皇太極,從遼西大地馳騁於長城內外,屢建功勳。於崇德元年皇太極即位稱帝時,他被封為智順王。1644年,他隨清軍進入關內,進入北京。在清朝以武力統一全國的歷程中,尚可喜充當了開路先鋒,歷經遼寧、河北、山西、陝西、江蘇、湖南、湖北、廣西、雲南、廣東等十餘個省,縱貫中國南北萬餘裡,最後坐鎮廣州,沁理地方,最後被加封為平南親王,可畏滿清最忠實的漢臣之一。

    不過此時卻因三桂的到來尚可喜的一生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原本袁崇煥殺毛文龍後,為防止其部下叛亂,而對其部下採取優撫的政策,而此時卻因山海關外有祖大壽、吳襄、滿桂等大將,及幾十萬士卒,他根本沒將毛文部下放在眼中,將其中大部分官員調離東江,分發到各地為將,而尚可喜便是其中之一,被命負責守衛大安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