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經營寧錦(二) 文 / 醉死夢生

    第三十七章經營寧錦(二)

    原來旋風狼騎中已滿十八歲的則全部充入這一千士卒各隊中,同時三桂又開了個全軍比武大會,大會分文、武兩項,擇其成績優勝者任旗總、百戶、副千戶等職。

    最初的旋風狼騎中有二十餘人已滿十八歲,他們也的確沒讓三桂失望,在全軍比武中,都成為了旗總、百戶,那些從祖家、吳家抽過來的老兵對這種由比試選出來的將領也沒有絲毫意見,雖然看上去年輕些,可人家是憑自己的真本事上來的。隊伍中的兩名副千戶則是盧信和祖澤遠,兩人在比試中不論文武,竟未敗一場,直到最後決戰,兩人才碰到一起,卻也是各有千秋,盧信因年紀長祖澤遠幾歲,勝在沉穩,在文試中高過祖澤遠。而祖澤遠則年輕力勝,沙場決戰中,稍佔上鋒,

    同時三桂也沒忘了遠在盛京的多爾袞這枚暗棋,答應「援助」他的一排護衛則在旋風鐵騎和少年猛中挑選。又怕被後金其他人看出破綻,三桂此次挑選的人員大多具有後金血統。

    這些年後金攻下大明城池近百,每到一城後金都是燒殺,無惡不做,不知有多少大明婦女被奸之後懷下孽種,這些孩子一出世便被拋在荒野,命好的被人拾去,漸漸長大,可在這戰火滔天的遼東,那裡又有淨土,也許下一次破城之時,這些勉強活下來的嬰兒便會再次變成孤兒。

    三桂在遼東收養的這近千孤兒中,就有一部分是這種情況,他們被三桂收養後,對三桂忠心耿耿,而對後金卻是痛恨入骨,三桂不需擔心這些人會背叛自己。

    最後三桂挑選出十八名頭腦靈活,而且忠心的棄兒,乘吳迪的商船前往盛京。又讓吳迪在盛京設立商舖,一方面販賣後金緊缺的鹽茶等物,另一方面作為密秘聯絡地點,並派出原來旋風狼騎中最有心計的吳玄負責。

    多爾袞見到三桂給他派來的這十八名護衛也不敢怠慢,按照三桂吩咐將其中十人安排到手下軍中,另外八人便做為身邊親衛,不離左右。

    同時多爾袞彷彿忘了母后的死,對皇太極卻是百般奉承,而皇太極為對付三大貝勒及朝中眾臣,也極需在後金這些已經稍顯敗落的皇親國戚中找到幫手,兩人卻是一拍即合,皇太極對多爾袞也不是毫無防備之心,可多爾袞卻已將仇恨深埋心底,對皇太極言聽計從,對母后的死,多爾袞言明那是父汗遺昭,又有代善等人從旁進言,他也理解皇太極的苦處,時間一久皇太極也放鬆了對多爾袞的堤防。

    皇太極繼汗位之後,對努爾哈赤的一些失誤之策,適時做出調整。努爾哈赤晚年,特別是進入遼河平原以後,實行了一些錯誤政策——大量遷民,按丁編莊,清查糧食,強佔田地,滿漢合居,殺戮諸生,遭到遼東漢民的反抗,矛盾十分尖銳。漢人有的向飲水、食鹽中投毒,有的把豬毒死出售,有的攔路擊殺單獨出行的滿人,有組織的武裝暴動也此起彼伏。努爾哈赤卻沒有停止對漢人的奴役和屠殺,繼續執行高壓政策。結果矛盾進一步激化,人口逃亡,丁壯銳減,田園荒蕪,寇盜橫行。

    皇太極登位後,立即革除弊政,調劑滿漢。對漢民他提出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就和睦共處。

    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卻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

    皇太極在對後金進行一系列改革時,三桂卻正忙著訓練手下一千士卒,至七月,冰凌山莊又傳來喜訊,三桂一直掛念的制式長槍終於研製成功,雖依舊全靠手工打製,可長槍除緊要部件外,槍托、槍柄全為木製,成本卻是下降不少。更重要的是工匠們按照三桂所講,在槍管內刻制了螺旋膛線。

    隱藏在槍膛內的膛線,凹下去的小槽被稱為陰線,凸起來的則叫陽線,兩條相對陽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叫口徑,子彈頭的直徑要比口徑稍大一些,這叫過盈,只有這樣才能使子彈頭嵌入膛線而旋轉。這種淺陰線和稍帶圓角的陽線膛線結構保證了膛線內不會因使用黑火藥而堆積過多的火藥殘渣。

    線膛槍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當子彈在火藥氣體的作用下嵌人膛線時,便沿著膛線向前運動,同時開始旋轉,旋轉的彈頭與陀螺相似,子彈軸相當於陀螺軸,彈道的切線,即彈頭離開槍口後的飛行方向相當於垂直軸。彈頭的轉速達每秒2000餘轉,它不但繞著彈頭做圓圈運動,且彈頭的軸線始終圍繞著彈道切線做錐形運動,從而能克服空氣阻氣,不斷向前飛去,保證彈頭穩定地向前飛行。因此,一顆小小的子彈竟能飛幾百米的距離,其道理就不難理解了。

    而且槍的膛線條數多少常與槍的口徑大小有關,一般在3∼12條之間,按照三桂的吩咐,這批長槍槍膛中都刻有4條膛線,並採用右旋,有了膛線,子彈頭離開槍口時的旋轉速度雖達不到後世的旋轉速度,可也高達每分鐘旋轉10餘萬轉了,充分保證了彈頭足夠的飛行穩定性,保證了子彈的飛行距離。

    三桂馬上命莊上停止制做新式火銃,命其加緊製作長槍,為不久的錦州大戰做好準備。至十月,長槍已裝備了三桂帳下千餘士卒,同時訓練也基本結束,只等實戰來檢驗這支隊伍的戰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