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三十章 城下激戰(二) 文 / 醉死夢生

    第三十章城下激戰(二)

    莽古爾泰不知三桂想法,今日好不容易找到個對手,而且就憑剛才一下,就知道這娃兒雖有些本事,卻還不是自己對手,終可報大仇,只覺興奮,兜轉馬頭,再次向著三桂殺來。三桂也只好無奈衝上。

    不過這次三桂卻沒有與莽古爾泰硬拚,每次兩馬相錯時,三桂就仗著在馬上靈活的身法與莽古爾泰打起了游擊戰,莽古爾泰有力無處使,只氣得哇哇亂叫,卻偏偏打不到三桂,兩人你來我往,打了十幾個回合,莽古爾泰終於忍不下去了,一拉馬韁,對三桂道:「小娃娃,你只會躲閃,不敢與你家爺爺對招,算那門子好漢?」其身後的後金士卒也鼓躁道:「就是,不算好漢。」「漢人都是膽小鬼,不是我後金對手!」

    三桂聽了卻也不氣,乘剛才的時間,三桂終於想到了一個好招,便道:「好,再來,我保證不再躲閃,只要你能接得住便算你本事。」

    莽古爾泰一聽心中暗喜,在這後金中,誰不知他天生神力,人人懼怕幾分,那還有人敢與他硬拚?笑道:「好,小娃娃,果然是個小英雄,來,再與你家大爺再戰三百回。」說完便打馬衝向三桂。

    三桂這次不再躲閃,看準時機,一刀如閃電般劈下,正砍在蛇矛中央,莽古爾泰沒想到三桂這刀竟如此有力氣,只覺如泰山壓頂一般,雙手一顫,差點沒握住手中蛇矛,心中一驚,難道這小子剛才藏拙?故意戲弄自己?可是又不敢確定,打馬回來,再次與三桂交鋒,這次他卻故意不去進攻,只等三桂一刀劈下,他想看看三是不是真有這麼大力氣。

    沒想到這刀竟比剛才還勝幾分,只劈得莽古爾泰渾身一顫。

    三桂看到莽古爾泰竟面露懼色,便知自己的辦法起了作用。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雖然三桂前世是學文出身,可高中物理還是記得的,他想到了沖量動量公式,即是質量乘以速度,想那莽古爾泰雖然天生神力,可一矛下來,之所以能打得自己虎口微裂,不過是仗著天生神力,增加了手中蛇矛質量,再加上蛇矛本身便質沉力大,在莽古爾泰全力揮舞之下,其沖量自然驚人,而自己剛才能將莽古爾泰比下去,不過是趁他手中蛇矛還沒舞動起來,靜止的蛇矛其沖量為零,而自己卻加快了揮刀速度,兩相抵消之下,這莽古爾泰就算是天生神力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將莽古爾泰打得混身一顫,力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讓三桂一力承擔,三桂此時怕已經虎口震裂,連手中大刀也握不住了。他在這時又取了個巧,在大刀劈向莽古爾泰時,他手中大刀卻是虛握,只是保證大刀不脫手飛出,就算這樣,傳回的力道也讓三桂有些吃不消,只覺手中大刀正急速顫動,震得三桂又是雙手發麻,好在兩馬此時已經錯過,才沒讓莽古爾泰發現破綻。

    莽古爾泰本是一莽漢,吃虧之下,更覺不可思意,見三桂力大,便更加放棄了本就不多的招式,硬與三桂一記一記硬拚起來。不料此著卻正合了三桂的意。

    三桂仗著掌握的這點物理知識,每次都找準時機,一刀劈下,只劈得莽古爾泰哇哇亂叫,卻又無可奈何,三桂此時卻是深刻體會了「知識就是力量」這一說法,不知當日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不是也像自己今天這樣呢?

    兩人硬拚了百記左右,莽古爾泰這天生神力終不是「知識」的對手,雙手虎口已經裂開老大一條口子,鮮血順著蛇矛滴落在這黑土地上,三桂雖然不比莽古爾泰好到那裡,不過卻較為聰明,深知每次趁著錯開之際,便將虎口流出的鮮血塗於衣甲之上,所以表面看來,三桂竟是毫髮無傷,而莽古爾泰卻已無還手之力。

    大明士卒見三桂竟佔了上鋒,不由得出了心中一口惡氣,這一路行來,看到原本屬於大明的土地上,竟橫行著後金軍卒,自己的同胞被這群後金軍卒百般羞辱、奴役,可偏偏毫無辦法,心中當然不好過,今日見三桂竟將後金武藝最為出眾的貝勒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當然是高聲叫好。

    就連莽古爾泰自己此時也自認的確不是三桂對手,想到自己平時自栩天下無敵,沒想到今日竟會在自己最為得意的力氣上敗於一個十四的小兒,莽古爾泰只覺萬念俱焚,失神之下竟連手中蛇矛落於地上也未察覺。

    正在這時又從城中衝出一隊兵馬,只見這隊兵馬俱是黃盔、黃甲,領頭一人卻是金盔金甲,身後一標大旗迎風飄揚,好不威風。

    來人正是後金新任大汗皇太極。本來皇太極早就得到士兵傳報,明朝來使已到城門,請他定奪。皇太極沉思片刻,暗道自己當然不能親自迎接,不然豈不是更漲明軍士氣,思來想去,皇太極也沒想出個合適人選。就在皇太極猶豫時,武理堪竟又差人來報,說三貝勒莽古爾泰竟已帶人衝向城門,要去找當日害得他毫無顏面的明軍小將吳三桂算帳。

    皇太極一聽不怒反喜,月前在寧遠的大敗已讓後金上下士氣低迷,皇太極深怕大明借大汗病逝之機出關與後金決戰,所以雖知大明此次派人前來弔喪不過是想打探後金虛實,卻也極為歡迎,並在大明使者到來之前,設計除去大福晉,並與其他三大貝勒共同掌權,將即將暴發的後金內亂暫壓一時,只希望以此向大明表明,後金並未因大汗去逝發生內亂,借此警告大明,後金依舊是往日那個強大的後金,不容輕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