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血戰寧遠(四)()
吳襄不再猶豫,拔出腰間戰刀,對城牆上所有大明士卒高喊了聲:「奮勇殺敵,誓與城池共存亡!」城上大明士卒在剛才後金士卒殺上城牆時,以為此次恐怕不能倖免,沒想到來了援兵,領頭的正是前幾日入萬軍眾中如入無人之境的吳三桂及帳下旋風狼騎,手中火銃更是犀利無比,轉眼間便將後金趕下了城牆,頓時覺得勇氣一壯,能與這等英雄浴血殺場,就算是為國盡忠也值了。
因此一聽吳襄喊聲,更是士氣大振,只覺得身上多了幾分力氣,剛才還沉重無比的大刀,此時也輕了許多,更加買力的身後金士卒頭上砍去。
吳襄這邊帶著諸人與後金士卒相抗,吳三桂卻沒有走向城邊,而是叫過一直跟在身邊的吳地等人。三桂手下這些隨從的名字具是按千字文所取,而吳地正是吳初之子。
吳初作為吳襄手下得力捍將,以勇猛著稱,想不到他的兒子吳地卻與其父相反,是個心思極其細密之人。因此三桂在這幾年的教導中也是因材施教,不僅傳其武藝,更傳其兵法和一些後代的基本知識。
近幾年西洋火炮名聲倍震,就算其他人不知這火炮的威力,三桂卻是知之甚詳,因此在傳授這些隨從是,又將火炮的操作方法加入其中,而心思細密的吳地是眾人中學得最好的一個。
三桂一上城牆時就發現城牆上共有三門紅衣大炮,雖每門火炮四周圍了十幾名大明士卒,火炮也正在不停的發射,可三桂向城下望了望,卻發現這些火炮根本沒有發揮其應有威力,時近時遠,總是打不到該打的地方。
三桂心中明白,這也怪不得這些大明士卒,這火炮本就是西洋所造,雖然三桂不願承認,可此時西方在數學、幾何等知識上已經領先於大明是不爭的事實,偏偏朝中那些奸黨、東林黨、後黨正為手中權勢爭得不宜樂乎,那有功夫理會這些。就算知道了,這憑那些老古董、老學究們恐怕也會將這些當作奇『淫』技巧大加鞭撻。
不過三桂卻深知這一切的重要性,早將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等知識教給了眾人,不過眾人能學到什麼程度卻是因人而異,吳地正是其中學得最認真的一個。
三桂帶著吳地等幾人來到一座火炮前,只見這紅衣大炮,管長3米,口徑約130毫米,炮管長度為口徑24倍。炮身鑄有六道箍,火門位於炮管後部,尾蓋形如覆盂,尾部頂端有球珠,炮管中部兩側各鑄炮耳一,以便安放用架之上,炮身鑄有盾形框徽,框中微號下為三艘四桅風帆艇,上有兩頂上冠及兩隻雄獅。
三桂一看便知此炮本應是艦船所有,不然框徽中決不應有四桅風帆艇之類東西,只不知為何到了此處。不過三桂卻也沒有時間細究,只知此炮應為前裝滑膛炮。再看了看城外火炮威力,的確不凡,射程遠,殺傷力極大,可調整發射角,且性能安全。
叫過眾炮手,又一揮手,吳地馬上與另一隨從吳歲走到炮邊,仔細擺弄起來,眾炮手只看得驚詫不已,不知三桂到底是何用意,只是礙於三桂身份,不敢出聲質詢,卻在一起小聲議論。三桂也不理他們,不到片刻,吳地抬頭向三桂大聲道:「大人,沒問題。」
三桂聽聞此言,微微一笑,道:「好,試射三發,校準射程。」
吳地聞言叫過一邊驚詫的眾炮手,命他們填裝炮彈,一切就緒,三桂向城下望了望道:「試射最大射程。」吳地沒有言語,他細校正炮位及仰角後,大聲道:「點火!」一邊的吳歲舉過火把,點燃引信,不到片刻,火炮轟的一聲巨響,一個黑影向城外遠山飛去,直飛出十幾里遠才轟然落地,只看得城上眾人目瞪口呆,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同樣的火炮,怎麼在自己手裡就只能打個三五里遠,而在人家手裡竟一下子打出去十幾里地。
三桂叫過身邊親兵,取過一隻望遠鏡,向炮彈落點望去,只見炮彈落點炸出一個直徑幾米的大坑,附近樹木也被炸斷,一片狼籍。不過三桂還是暗暗搖頭,這炮彈的威力還是太小,不知自己部下何時才能研發出威力更大的炮彈。
隨後吳地又試射兩發,校準了準星,才向三桂道:「報告大人,準星已校準,請大人下令。」三桂向城外看了看,指著城外道:「瞄準了人多的地方給我打,一定要將後金的氣勢給我打下去。」
吳地聞令,不敢怠慢,待周圍炮兵裝好彈藥,吳地親自校對準星,專找後金人多處轟去。
雖只一門火炮,可對後金騎兵的威脅卻是不言自明,幾炮過後,後金也發現了這門打的奇準的火炮,不管多遠,只要人一聚堆,準有一枚炮彈射殺過來,嚇得後金士卒只能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再不敢成建制列隊,全軍士氣也為之一窘,再不能有效支援城下的攻城部隊。攻城部隊本來正在苦戰之中,卻突然發現沒了後援,更是肝膽俱裂,有膽小的已經停止了向前的腳步,左右打量。
這時三桂在城上也看到了城下猶豫的後金士卒,命吳地一炮打過去,頓時炸死後金士卒近百人。本來還有些猶豫的後金士卒再顧不得其他,性命要緊,紛紛向後逃散。有人帶了頭,不用人命令,頓時北城之下的後金士卒全軍潰退,有的竟因手中兵器沉重,便棄了兵器拚命逃向後方。可不管他們跑得多快,那炮聲好像一直就在他們耳邊響起,驚得他們只顧得低頭逃命,也顧不得軍法嚴懲。
兩萬餘名後金士卒一直衝到督陣的皇太極陣前,就算面對皇太極督戰隊手中寒光閃閃的戰刀,竟也沒有半點停頓,不到千人的督戰隊那裡攔得住這萬餘名士卒,初一接觸,便被沖得七零八落,只氣得皇太極坐在馬上揮刀軟殺了幾名後金士卒也不能阻止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