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四章 緬甸悲歌(九) 文 / 國產坦克

    整個中日戰爭中,一個勝負關鍵所在,就是中國是否能及早打通遭到日本以及盟國蘇俄切斷的國際通路。由於同盟國反攻緬甸、打通西南對外通路的計劃,一再遭到英國反覆的拖延,中國就始終無法得到應有的援助,以裝備中**隊成為可以在戰場上主動攻擊日軍的勁旅。即使如此,中國仍選擇苦撐到底、犧牲一切也不屈服的繼續抗戰,可是在得到最後勝利的同時,也耗盡了國家一切的元氣。中國在戰後沒有足夠的實力爭取到戰勝國應有的權利與光榮,因而遭到最可怕的出賣,都與她在戰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援助,有著直接而且重要的關係。

    在武漢會戰之後,中日兩國的作戰,陷進了戰略僵持的局勢,雙方既然無法在戰場上分出輸贏,那麼兩國最後決定性勝負的關鍵,就轉移到戰略資源運輸通路的爭奪上了。誰要是能先截斷對方供應戰略資源的通路,誰就是戰爭最後的贏家。因此日本決定要盡一切的力量,來切斷中國的對外通路,只有如此,中國才有可能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因此日本的戰略目標,一是深入中南半島與印度洋,切斷中國西南方的對外通路;二是與蘇俄(日本原來的世仇)完成了一個利益交換的協定,讓斯大林(所謂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一員)自動配合日本切斷中國經新疆通中亞的西北通路。

    在抗日戰爭的時期,中國仍是一個全方位落後的弱國,特別是在中國西南的抗戰後方基地,根本沒有作戰所必需的完整的工業結構與能源供應。因此,中國需要從外國輸入維持作戰的必要資源,最主要的是石油、軍火原料與各種零件的進口,這是支撐中國繼續武力抗日的基本條件。若這個供應線一旦被完全的切斷,中國就無法繼續抵抗日本了。

    同樣的,日本本國的戰爭資源也非常有限,其作戰成敗關鍵,亦在於維持物資供應路線的通暢,以輸送石油、鋼鐵、橡膠,與各種金屬等戰略物資回到本土。根據史料的分析,當西方國家終於在一九四一年,決定停止對日出售這些原料之後,日本除了冒險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外,已別無選擇。後來以中國為基地的美國第十四航空隊,開始有效的威脅到日本從南洋到本土間戰略資源的海上通路之後,日本只有再孤注一擲地發動「一號作戰計劃」,企圖消滅中國華南的空軍基地,以確保日本通往南洋航道的安全。

    其實,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豈只中、日如此,德國、英國、蘇俄,也全都一樣:作戰國若無法維持戰爭資源進口路線的暢通,戰爭就不可能持續下去了,當德國被迫放棄所佔領的東歐油田之後,納粹武力的失敗,就是必然之結果。英國與蘇俄全是靠美國提供的作戰資源才能打下去,因此盟國維護大西洋與北冰洋航運暢通的防潛作戰,實際上是同盟國在歐洲作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日軍陷廣州之後,就等於切斷了中國最後一條主要對外的交通聯絡動脈,因此造成了國際社會相當的震驚。各國普遍的認為,廣東一失守,中國已經失去進口的直接通路,因此未來很難得到其所需的作戰資源了,又因為中國大後方西南地區的工業非常落後,雖然國民政府在戰前開始了在西南的工業建設,但是由於西南地區的複雜政治情況以及時間過於短暫,根本無法生產足夠的作戰資源來支持對日作戰,因此中國將會很快的對日屈服。

    廣東的失陷,對於中國抗日的社會人心,以及國際社會的觀點影響也很大,甚至影響到美國考慮暫停協商對華的桐油貸款。這時候,德國與意大利因為與日本結盟**的關係,已經先後停止出售軍事裝備給中國,並且承認了滿洲國、撤回軍事顧問與終止外交關係。因此中國只能從國際軍火市場中,設法弄到一些武器與作戰、民生必須的醫藥產品,從越南的河內或是緬甸的仰光,經雲南進口到大西南。日本眼見攻佔廣東之後,中國還能從海南島、越南等地,以分散作業方式,進口支持其作戰的必要物資,因此日決心攻佔海南島,甚至威脅越南。於是日軍頻繁出現在南中國海,而開始直接威脅到美國在菲律賓、法國在中南半島及英國在馬來西亞的利益了。此時這些國家才開始認真考慮,日本侵華戰爭的擴散已經嚴重破壞了亞洲的戰略結構,以及影響各國在亞洲之利益,所以這些國家開始考慮是否要停止出售戰略物資給日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日軍完成武漢攻略與廣東攻略之後,中日的全面戰爭的態勢,就從中國採取戰略防禦的初期,演變成為中、日戰略僵持的局面。大體上雙方的戰線在這五年多的時間裡,沒有重大的變動,這種對峙的僵局,直到一九四四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計劃時才被打破。

    一九三八年年底,日本全國共有三十四個師團,其中只有近衛師團留守日本本土,一個師團駐守朝鮮半島,其餘的部隊,全都在中國戰場,其中有(3一九四ま年,日軍利用法國在歐戰的慘敗,乘機進軍越南,切斷了中國經越南北部的對外通路,這就成為後來美、日兩國交涉的重點所在。)八個師團屬於關東軍,戰略任務是防蘇,其餘的二十四個師團,則在中國的關內進行作戰任務,這種兵力極端不平衡的配置,嚴重消耗了日本的國力與戰力。日本將自己陷在泥沼之中,遲遲無法結束中國事變,但又要面對美、蘇的壓力,這自然迫使日本遲早會設法作出更大的軍事冒險。

    日本動員了所有可用的兵力,深入中國進行武漢作戰,僅勉強地達到了下列的結果:日本封鎖了中國的海岸線,同時也控制了中國主要的大都會與工業地帶,但是日軍在廣大的中國領土之中,只能控制點與線,以及少數的帶狀地區,日軍在補給路沿線必須配置之部隊(以維持運輸線之安全)的總數,甚至接近日軍在前線作戰兵力的數目。華軍最為特別的戰略,是在中、日的戰線之後,仍然留置了大量的兵力,對日軍的補給線以及漢奸政府,都造成重大的威脅。在日軍戰線後方的游擊戰,中國gcd部隊的發展,比國民政府更為靈活且有彈性,日軍為了清剿這些中國游擊隊的活動,經常是勞師動眾、頗有傷亡,但是收效卻非常的有限。由於中國的海岸線此時已被日本完全封鎖,於是打開後方國際通路的努力,就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後期的成敗關鍵所在。日本固然是要設法全力切斷中國的對外通路,以逼迫中國屈服,但是令人感到寒心的是,英、蘇兩個盟國一刻也沒有放過中國,在打通中國對外通路的計劃上,大玩其政略陰謀,使得援助中國的通路,遲遲不通,中國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作戰資源,最後甚至連保護自己國家利益的實力都不存在了。

    雖然,在中日戰爭初期,國際社會中曾經比較公開支持中國抗日的是蘇俄,它甚至多次傳出將與中國並肩作戰的訊息,而在中國整個抗日戰爭中,蘇俄在前後三年內,總共提供中國兩億五千萬美元的軍火信用貸款(當然是中國要連本金帶利息來償還的)、售與中國可以裝備三十個陸軍師的武器裝備以及一千架的戰機,都是從新疆經甘肅進口;另外,蘇俄派有軍事顧問與飛機志願大隊,到達中國參戰,目的是收集日軍作戰的戰術與裝備的情報。而當時中國最為希望的,是蘇俄能夠與日本正式作戰,以減輕中國所受到的壓力,但是蘇俄則設法不斷拖延與欺哄中國,所謂俄國將對日作戰的計劃,從頭到尾都是空話。

    因為斯大林支持中國抗日的戰略目標,是絕對不希望全力武裝中國以致於打敗日本的侵略,蘇聯只是希望中國能夠拖住日本,讓中、日的國力都受到大量的消耗,這樣蘇聯才能輕易地從中日戰爭中,獲得最高的利益,一方面日本的戰力被中國嚴重的消耗,而無力威脅蘇聯,一方面中國受到日軍嚴重的打擊,使得中國民窮財盡、再起內戰,蘇聯可以輕易地繼續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要知道幾百年來,對中國最有侵略野心與部署的就是俄國,繼承帝俄的蘇聯怎會讓中國發展強大,又怎能放過對中國進一步的侵略?斯大林先利用中國抗日以消耗日軍的戰略,然後再回手介入分裂與弱化中國的手法,真可以算是及歷史上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策略精華之大成,更是標準的一石二鳥的謀略。對於俄國人一直以來對中國保持的不良企圖,其實是主張聯合蘇俄的孫中山先生也早已察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在病榻之上仍然對跟隨自己在北京的身邊工作人員直白的說蘇俄是紅色帝國主義,希望大家能夠對他們保持應有的警惕。

    精明強悍的丘吉爾,他認為自己對英國的歷史使命,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要全力使不列顛仍維持一個「日不落帝國」的規模,特別是必須保留它在亞洲的殖民地,並且要繼續操控英方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基於這個大政略的前提,實力已大不如前的英國,不但要設法阻止中國在戰後的復興與強大,更要加速中國內部的政治分裂與內戰,以防止中國將來成為亞洲各民族國家抗拒西方殖民主義的領袖。邱吉爾當然非常注意蘇俄對中國的一舉一動,因此他很快地就活學到了斯大林侵略中國的訣竅,並以青出於藍的手法,加以翻新應用。英國在戰爭期間一再對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美國只能給與中國戰區最低限度的支持與援助,目標就是讓中國還能有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以將日軍陷在中國的戰略泥沼之中,但卻絕對不能給與中國充裕的援助,以免中國能擊敗日本的主力而於戰後得到復興;在美援華的同時,還要設法製造中國內部的矛盾,並培養中國內部的分裂勢力,這樣縱使中國可以戰勝日本,但是分裂的中國仍然無法成為亞洲的強國。一九四二年初,英國先是輕率地放棄了對其緬甸殖民地的防守,中國的西南對外信道因而被切斷。隨後這個中國的「盟友」,又想盡所有千奇百怪、反覆無常的借口,在盟國反攻緬甸、打通滇緬公路的行動計劃中一再的玩弄策略,以離間中、美之間的合作關係。英國的亞洲戰略,就是設法讓中國在精疲力竭的邊緣中掙扎,而不肯真正出力幫助中國(但卻要求中國盡力幫助它來防守緬甸),早日打通滇緬公路。因而中國在抗戰最艱苦的關鍵時段裡,一直無法從對外通路中,獲得充裕的作戰資源供應,中國的國力因而加倍的消耗殆盡,自然就「確定」了戰後的中國不可能強大復興起來,於是英國就可以放心,繼續在亞洲維持其殖民主義的利益。因此蘇俄與英國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基本立場,一直是採取既聯合又鬥爭的戰略手法,當中國面臨危機的時候,他們會給中國一點最低的援助,以防止中國放棄抗日的意志;但是一旦中國要有所振作,他們就會立刻卡住中國的命脈。故此中國當時真正要面對的歷史挑戰,不只是日本正面的侵略而已,同時在背後,還要面對英蘇這兩個各懷鬼胎、繼續進行侵略中國陰謀的「盟友」。

    美國的立場則是處在「夾縫」之中,一方面美國是希望每個受到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侵略的國家,都能在國際社會正義的支持下,有力反抗侵略者的迫害。不過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極看重其在亞洲的商業與戰略利益。在中國艱苦抗戰的初期,美國仍然依照美日通商條約,大量的供應日本生產軍備與彈藥的原料,以及提供日軍飛機、坦克在中國戰場上所不可或缺的燃料與石油。結果使得日本的戰爭機器,能夠在中國領土全速運作,當然日本的軍國主義最後也把美國當成其攻擊的目標。

    中國抗日戰爭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就是以中國人民與國土的損失,換取等待國際社會加入並肩對日作戰的時間。這個戰略的著眼點,是中國一旦獲得世界其它國家參與共同對抗法西斯的戰爭之後,她就可以結束孤軍抗日的不利狀況,並可獲得盟國的作戰資源協助,而將中**隊戰力徹底地提升,以有效地全面打擊日軍,成為盟國當中的主力部隊。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簡單。由於中國對外的通路,被日本與蘇俄所分別切斷,盟國又一再地玩弄打通國際通路的策略,遲遲沒有將作戰資源,運到中**隊的手上,結果雖然是中國與盟國共同參加反法西斯作戰,但是她一直沒有辦法得到盟國所應許要供應的援助,因此中**隊也就無法展現應有的作戰能力。

    日本雖然切斷了中國通往海岸的所有通路,但是由蘇俄經中國西北進入關中與四川的通路,仍足以輸入中國抗日所需的物資,但是此時斯大林已經看出中國民族的堅忍毅力,因此他已知道中國絕對會不屈不撓地與日本奮戰到底。一九四○年德國在歐洲發動閃電作戰成功之後,斯大林估計納粹德國隨時可能會對蘇發動攻擊,所以開始擔心日本是否會利用機會,與德國合作,聯手東西夾攻蘇俄。斯大林於是與日本進行交涉,願意以停止援助中國抗日為條件,換取日本與蘇俄簽訂中立友好條約。一九四一年六月,日、蘇兩國就以一紙「日蘇中立條約」,完全切斷了中國西北經蘇的外援通路。於是中國能夠獲得外來石油與軍火原料支持的唯一孔道,就只剩下由雲南通緬甸的公路而已了。

    當然站在蘇俄自己的國家利益而言,它為了避免遭到德國與日本的兩面夾攻,以停止援助中國來換取減輕日本的軍事威脅,是可以勉強理解的做法。但是到了一九四一年年底,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日軍事實已經沒有多餘的戰力可以對蘇俄進行作戰。中國戰區可以說是面臨了彈盡援絕的生死關頭。此時的蘇俄,實際已經沒有日本威脅的後顧之憂,但是這個「盟國」,卻坐視中國面臨作戰力量全面耗竭之危機,不但自己不肯援助中國,更不准盟國借道蘇俄援華,來支持六百萬抗日部隊的需要,蘇俄存心要置中國於死地的企圖就非常明顯了。斯大林的作法很簡單,只要中國失去力量,那麼就非常方便蘇俄在戰爭以後對華的繼續侵略。日本有了蘇俄這個紅色帝國主義的侵略幫兇,當然就可以說是得到的幫助太大了。

    蘇俄切斷盟國援助中國的主要交通路線,對於中國整個作戰能力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日軍對華軍在所有會戰中之打擊。因為就算是中國遭到原子彈的轟炸,其歷史的結局,也不會比蘇俄切斷中國對外交通路線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更為深遠。

    而多達六百萬的中**隊,就在近乎彈盡援絕的情況下,不但沒有足夠的作戰裝備、沒有醫療後勤,甚至連基本的衣食供應都常有問題。

    共同對抗法西斯軸心國的責任,就是同盟國在作戰上相互支持與共同進退,中國在極端的劣勢下為整個盟國擋住了日軍的兵鋒,尤其蘇俄因此不必雙線作戰,而蒙受了極大的利益(如果國民政府決定與日和談或向日屈服,讓日本能及早結束中國事變,日軍早就會進一步攻擊與威脅蘇俄在西伯利亞東線的戰略要地了)。製造戰爭的理由原本就是日本(或任何侵略者)的專長,若不是日軍被中國的侵略泥沼陷住而無力分身,一紙日蘇中立條約只不過是張廢紙罷了!就是這樣惡劣,但她仍然繼續苦撐了四年,堅決不肯向日本屈服,反把日本拖垮,最後贏得了勝利。

    整個中日戰爭中,一個勝負關鍵所在,就是中國是否能及早打通遭到日本以及盟國蘇俄切斷的國際通路。由於盟國反攻緬甸、打通西南對外通路的計劃,一再遭到英國反覆地拖延,中國始終無法得到應有的援助,以裝備中**隊成為可以在戰場上主動攻擊日軍的勁旅。即使如此,中國仍選擇苦撐到底、犧牲一切也不屈服地繼續抗戰,可是在得到最後勝利的同時,中國也耗盡了國家幾乎一切的元氣。中國在戰後沒有足夠的實力爭取到戰勝國應有的權利與光榮,反而遭到最可怕的出賣,都與她在戰時無法得到應有的援助,有著直接而且重要的關係。

    雖然中國處在這種極其惡劣的危機狀況之中,但是中國政府仍然以團結共抗法西斯的戰略為重,中國不但在山窮水盡的情形下堅忍到底,拖住了日軍百萬以上軍力,而且還設法冒著自己後方基地遭到日軍攻擊的危險,將從駝峰空運所得到物資的百分之八十,都用來支持在華的盟國空軍,以空中轟炸來重創日本的運輸船隊,形同截斷了日本通南洋的戰略物資航路,造成日本總體戰力瀕臨崩潰,但卻也為中國惹來了日軍最後孤注一擲反撲的沉重打擊。中國為世界的反法西斯作戰,用盡了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民族所能付出的一切力量,但盟國卻幾乎沒有實質地幫助中國建立起反攻日軍的軍力,也絲毫沒有放過對中國的暗算,這就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如何殘酷對待中國的歷史真相。但是,中國政府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嚴格的遵守同盟國之間的協定,從來沒有單獨與日本進行停戰的談判,可是英、蘇、美在出賣中國的陰謀上卻表現的非常理所當然,事後連一絲的懊悔都沒有。

    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參加反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同盟國家裡堅持戰爭時間最長,犧牲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國家,理應在戰後得到與這一切相對應的國際地位和榮譽,但是,中國卻什麼實際戰果也沒有得到。相反的,在戰爭期間,中國還被自己的盟友多次無情的出賣和背叛,唐努烏梁海,科布多被蘇俄強行併入自己的版圖,外蒙古淪為蘇俄的勢力範圍,東北的大連和旅順被蘇俄強行租借,原本早已被蘇俄賣給日本的中東鐵路,理應在戰後被中國收回,卻再一次被蘇俄強佔。蘇俄還以所謂的駐軍費用為由將日本留在東北的工礦企業裡面的主要機械設備幾乎全部拆運回國。就是在蘇俄的操縱下,中國的版圖從一片美麗的海棠葉,變成了一隻雄雞。

    雖然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當時的國際交通線被切斷了。中國無法得到足夠的來自外界的援助物資,以維持和提升自己軍隊的戰鬥能力。

    作為從後來回到過去的人,劉建業對這一切的記憶尤其深刻,所以,他才義無反顧的全力投入到以保護當時的唯一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為目的的入緬作戰。可是,無情的現實讓他感到自己實在是無能為力。在被迫放棄了同古城北的克永岡機場以後,劉建業總算被「刻薄的喬」抓住了機會。美國老頭多次對重慶的最高統帥宣稱劉建業不但不支持他的作戰構想,相反還直接丟失了有著重要戰略地位的克永岡機場,他是絕對不能勝任目前的職務的。

    為了安撫這位掌握著美國援華物資分配權,名義上還掌管著所有在華美**人的老頭的情緒,最高統帥下達了公開的命令免除了劉建業擔任的遠征軍副參謀長職務,轉任中國方面駐滇參謀團的副主任參謀(主任參謀是蕭中將,就是那個在芷江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的蕭將軍)。但是,與正式的命令一同送到劉建業手裡的還有一封陳長官的信。陳長官在信裡對劉建業說明最高統帥子所以免除他的副參謀長職務只是為了安撫那個固執的美國老頭,劉建業此後在緬甸的主要任務就是聯絡緬甸的地方勢力,為國民政府保衛緬北,經營緬甸北部,進而在戰後和英國人角逐東南亞做好準備。

    劉建業接到信以後,心裡反而安心了。至少自己可以撇開那個刻薄的老頭,不用再看他的臉色了。但是,與此同時他也發現,最高統帥調集到雲南邊境的另外三個軍的部隊,一直沒有接到動員命令,相反卻不斷地在雲南邊境和雲南的實際統治者龍主席的滇軍部隊發生各種摩擦,惹得龍主席命令他手下的部隊對於進入雲南的中央軍部隊要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看來,最高統帥還是不忘記在抗戰的同時,尋找各種機會削弱地方實力派的力量。這三個軍的部隊看來是不到最後危急關頭,不會輕易離開雲南進入緬甸了。

    一九四二年三月的一天,史迪威一行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抗戰的首都——重慶。

    當史迪威還是一名年青英俊的西點軍校畢業生的時候,他就偕新婚妻子威妮一道遊歷過中國。中國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傳統和貧窮落後的社會面貌曾給他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二十年代,史迪威上校的命運似乎同中國結下了某種不解之緣,他三次受命來華擔任軍職,還幫助中國政府在山西和陝西設計過兩條短命的碎石公路。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會唱京戲,對中國各省地方風情瞭如指掌。他們的女兒有兩個出生在中國,史迪威給他們各取了一個中國小名,女兒叫「李娜娜」,兒子叫「楊京京」。

    然而,曾在史迪威心中留下美好印象的重慶山城,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野蠻轟炸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城市的模樣。

    中國抗戰的希望在於民眾的覺悟,但是中國當時政治制度的弊病恰恰扼殺了這種覺悟。從這個意義上講,抗戰是沒有多少希望的。作為西方軍人的史迪威不可能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的這種本質的特點,他最先注意到的卻是中國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

    史迪威興奮地給他的老朋友,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寫報告,說中國到處可見大批吃苦耐勞,生命力強盛的民眾。如果把他們組織起來,加以嚴格訓練,再發給他們最好的武器,吃營養豐富的食品,那麼他們將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

    史迪威將軍不是哲學家,他的軍人的局限性在於他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中國人固然因為貧窮而勤勞,因為吃苦而頑強,同樣也會因為富裕而懶惰,因為愚昧而貪婪。

    更重要的是沒有文化的民眾很難產生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來。

    一周後,史迪威在黃山別墅正式拜會從緬甸歸來的最高統帥夫婦。陪同史迪威前往的有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先生、史迪威的副手托馬斯。赫恩少將和弗蘭克。多恩准將,還有大名鼎鼎的美國空軍「飛虎隊」司令克萊爾。陳納德上校。

    黃山別墅位於重慶南岸,距市區十英里。這是一座向陽的山坡,視野開闊,草木蔥蘢,站在觀景台上可以烏瞰重慶市區和兩條夾峙在山谷裡的大江。

    最高統帥夫婦親往別墅大門迎接美國客人。

    最高統帥親著青布長衫,面帶笑容,顯得輕鬆自然。最高統帥夫人依然美麗大方,一左一右挽住中將和大使的胳膊,用婉轉動聽的英語向他們翻譯最高統帥的問候。

    一大群制服筆挺的中**政官員被介紹給美國客人。許多經過特許的記者跑前跑後搶鏡頭,鎂光燈耀眼地閃動。沸沸揚揚的進行了大約一刻鐘,人們才簇擁著最高統帥和貴賓走向會客廳。

    會見純粹是禮節性的。

    晚上主人舉行盛大宴會招待美國貴賓。最高統帥的廚師向客人們奉獻一道道精美的宮廷菜餚,讓西方客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經過反覆磋商,史迪威帶著最高統帥的任命信心百倍地登上飛機,開始了他一生中不平凡的緬甸之行。他受命全權指揮正向緬甸南部開進的中國遠征軍。最高統帥交待給這位美國參謀長的任務有二:第一,擋住日本人進攻,伺機收復仰光。第二,監視狡猾的英國人,不要讓他們出賣了中國人的利益。

    可惜史迪威只用心理解了前一項任務而忽略了後者。加上他並不瞭解中國的政治和國情,這就使他在緬甸盟軍的勾心鬥角中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動和困境。

    緬甸眉苗。

    英國總督府臨時遷至眉苗。

    在史迪威到達的前一天,另一位英國將軍亞歷山大爵士剛剛飛抵小城。他是來接替因被認為無能和對華態度過於軟弱無能而被撤職的胡敦中將擔任英緬軍總司令的。

    當美國人史迪威初次對這位英軍總司令作了禮節性拜訪後,就挑剔地評論亞歷山大「充其量是個能幹的撤退專家」。

    自然,傲慢自負的亞歷山大爵士同樣有理由蔑視這位不帶一個美國兵的美國將軍。

    會晤不歡而散。

    史迪威電告中國最高統帥,稱英國人是「難以合作和不可靠的夥伴」。

    無獨有偶,中國人同史迪威的合作關係很快也顯露出棘手的苗頭。

    杜光亭,中國第五軍軍長兼遠征軍副總司令,史迪威名義上的副手和下級。其實他才是這支中國大軍真正的司令官和決策人物。他的軍部設有一架電台直接同重慶保持聯繫,並把史迪威的動靜和各種情報隨時匯報給最高統帥。

    同古戰役前夕,史迪威趕到眉苗指揮部走馬上任。初識杜光亭,他對這位中國副手評價頗高:「……兢兢業業,對戰術懂行,隨時準備進攻,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而最初他以為所有的中**官都具有相同的品質:「……吃苦耐勞,服從命令,從不討價還價和自高自大」。

    事實很快證明這是一種美國式的錯覺。

    一次應亞歷山大邀請,史迪威和杜光亭前往英軍防區進行禮節性視察。在一處陣地上,一名英軍上尉看見中國將軍抽的是美國「駱駝牌」香煙,於是便直截了當地質問道:「請問杜將軍,為什麼你們中**官抽高級香煙,而你們的士兵卻只能穿草鞋打仗?」

    杜大窘,繼而惱羞成怒,險些拔出槍來要槍斃那個白人上尉。對西方人來說,任何坦率的談話都是正常的,不管對上級還是下級。但是中國人卻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從那天以後,史迪威一連好幾天都從杜將軍眼睛裡看出一種受了傷害的深深的敵意,起初他並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杜將軍器量狹小所致,但是過了許久以後,他終於認識到造成這種對立和衝突的原因遠非個人品質使然。

    同古戰役開始後,史迪威同杜光亭在作戰方針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按照史迪威的設想,第二百師的任務應當是「阻擊和牽制敵人」,另外「以新二十二師和九十六師快速跟進,對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實行分割包圍,確保全殲或大部消滅敵人。」

    但是這個計劃遭到反對。

    在杜光亭看來,史迪威處處都有濫用職權和居心不良的意味。美國佬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一心指望打大仗出風頭。遠征軍是最高統帥的精銳部隊,也是杜光亭的本錢,拿人家的本錢下賭注當然不會心疼。

    杜光亭一面將敵情電告最高統帥,一面製造種種借口搪塞史迪威,抵制美國人的進攻命令。

    同古大戰在前方打了十二天,史迪威和杜光亭在後方吵了十二天,直吵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

    其實史迪威同杜光亭的矛盾只是他同最高統帥衝突的前奏。這段衝突的歷史,不僅表現了個人不同的性格和氣質,更代表了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利益原則上的衝突。

    同古戰役一結束,史迪威就懷著不可遏止的憤怒飛往重慶。他要把緬甸前線的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面向最高統帥講清楚。

    在重慶一下飛機,他見到了他的老朋友商上將。商上將向他透露說,第200師從同古撤退是最高統帥親自批准的。那天是4月1日,恰好是「愚人節」,他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被最高統帥愚弄了的「傻瓜」,心裡的怒火全都集中到了最高統帥的頭上。「我們失去了一個在東吁打退日本人的絕好機會,根本原因就在於最高統帥的插手。」

    當天中午,他會見了最高統帥,毫不客氣地向他「攤了牌」。「我名義上是總指揮,但軍長和師長們都不服從我的命令,而我又沒有足夠的權力強迫他們服從。我不能撤他們的職,更不能槍斃他們,僅僅同他們講道理是毫無用處的。其最終結果,我成了個毫無權利的傀儡,受苦受累地工作,還要為別人的失利承擔責任。鑒於這種狀況,我必須提出辭職。」

    最高統帥擺出一副十分驚訝和關心的樣子,問道:「他們為什麼不服從?娘希匹,我要調查,哪個師長不服從命令,我就槍斃他。杜光亭和劉仲良是我的學生,我會教訓他們的。我一定告訴他們,必須服從你的命令。這個不是什麼問題,我會解決好的。」

    史迪威也並非真想辭職,他主要是想通過對最高統帥施加壓力,以便真正掌握遠征軍的指揮權。他向最高統帥表示,如果要繼續讓他指揮遠征軍,那就必須授予他指揮這支軍隊的全權,並要求最高統帥增派雲南境內的第66軍開赴緬甸。同時,他甩出了一隻具有一定威懾力的「殺手銅」:「如果指揮官不服從我的命令,我就不能讓美國空軍支援這支部隊。」

    第二天,最高統帥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史迪威,已決定讓羅上將出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並擔任史迪威的執行官。史迪威的命令可以由羅上將下達給各部隊,並監督執行。羅上將,原任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其資歷和職務均遠在杜光亭之上。史迪威同意了最高統帥的安排,他認為「羅是個強硬的傢伙,能夠對付杜光亭」。

    就在盟軍內部的幾個方面力量互相爭鬥內耗的時候,緬甸方向的日軍並沒有停下他們的進攻腳步。日軍攻佔同古後,第55、第18師團沿同古至曼德勒軸線繼續向彬文那進攻,第56師團從右翼沿同古至臘戍公路向壘固進攻,第33師團從左翼沿伊洛瓦底江兩岸向仁安羌進攻。

    根據戰情的發展,緬甸盟軍統帥部決定,以曼德勒為依托,集中中國方面三個整軍(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軍)英國方面五個整師,共計二十五萬人的優勢兵力與日軍決戰。

    曼德勒會戰的宏大構想首先出自重慶最高統帥對時局的判斷。最高統帥並非不願意打仗,而是必須在保存實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與敵決戰。中國有條著名的軍事原則,叫做「避實就虛,與逸待勞」。現已查明,侵緬日軍共有四個師團,近十萬人,從東西兩路長驅直入。如果以盟軍優勢兵力猛攻其中一路,大獲全勝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勢居高臨下,背靠滇緬公路,進可以出擊,退可以就地防禦。最高統帥選擇曼德勒作為會戰的理想戰場,確實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國佬搗什麼鬼。

    曼德勒大會戰的計劃同樣迅速得到英國盟軍的認可。在英國人看來,緬甸遲早要丟給日本人,只要中國人肯打仗,願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開去,那麼無論什麼樣的戰略、計劃、方案、方針他們統統都贊成。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部隊安全地從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國之間這種不牢靠的戰鬥友誼無疑將斷送這場匆匆拼湊起來得的大會戰。美國人史迪威由於擔任了名義上的總指揮,因此注定要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扮演一個名聲掃地的恥辱角色。

    四月三日,日機首次空襲曼德勒,炸死數百平民。許多天後,街道上還能看見許多無人掩埋的屍體和燒燬的車輛。大火同時還燒燬了一處油庫和內河碼頭,致使水陸交通癱瘓了一個星期。因為日軍的空襲,曼德勒城內的居民紛紛外出逃難,短短時間,這座緬甸最後一個王朝的古都,就成為了一座沒有居民的空城。

    四月八日,最高統帥夫婦偕史迪威、羅上將同機到達曼德勒。最高統帥在重慶親口向史迪威保證說,他將正式授予這位美國將軍提升和罷免遠征軍中任何軍官的權力。儘管這個空頭支票後來沒有兌現,但是,最高統帥的安撫還是逐漸平息了史迪威的怒氣。他們還在一起合影留念,最高統帥夫人站在兩個敵對的男人中間,滿面笑容地挽著史將軍的胳膊。

    羅上將,是這樣一個在當時的軍界裡有著不少非議的人物:軍事上迄無建樹,官場上官運亨通。此次受命出征遠征軍總司令,事先被交待明白,位在史迪威之下,杜光亭之上。最高統帥認為這樣可以緩衝史、杜之間的矛盾衝突。最高統帥選中羅上將出馬還有另外一番深意。羅上將在軍事上的才能不算十分出眾,因此不交與指揮權,但是羅上將與杜光亭分別來自對立的土木系和何部長系,可以起到互相牽制和約束的作用。最高統帥不是信不過杜光亭,而是任何人大權在握都令他不敢放心。

    對史迪威來說,情況就簡單的多。最高統帥夫婦只在曼德勒停留兩日,十日返回重慶。臨行前最高統帥告訴史迪威,他只需取得羅上將的配合,對遠征軍的指揮就不會出現任何障礙。作為一個不諳政治的純粹的軍人,史迪威相信了最高統帥的話。美國人天真地認為戰區總參謀長理應對遠征軍總司令行使指揮權,並且羅上將也當面滿口答應表示服從。這樣,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再次全心全意地投入打敗日本人的曼德勒會戰中。

    作為駐滇參謀團的副主任參謀,劉建業自然是可以得到足夠的消息以瞭解這一段時間的情況發展的。對於構想中的曼德勒會戰,劉建業更是不抱任何的信心。因為,要想實現曼德勒會戰的作戰構想,就必須要求英**隊能夠堅守住曼德勒地區的側翼,使得中**隊能夠集中力量完成對日軍的合圍殲滅。可是,英國人可能做得到嗎?要知道在日後發現的日軍資料裡曾經發現日軍以「一場武裝郊遊」這樣的詞句來形容他們在緬甸攻擊英軍時候的順利感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