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神級醫生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極陰陽圖的來歷 文 / 素陌陳

    望著雙目赤紅,渾身都瀰漫說凌厲的殺意和滔滔魔焰,臉上則是滿臉睥睨天下之色的張赫,葉問天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種幻覺,那就是張赫根本不是一個融合期小輩,而是一個君臨天下的魔王。

    葉問天不由自主的陷入了短暫的失神,諸葛喧敖和龍傲天也是如此,但張赫卻對此很不滿,「幻靈深淵到底是神馬玩意兒?」張赫再次如帝王般居高臨下的審問道。

    葉問天終於回神了,望著睥睨天下的張赫,一股濃濃的不滿卻隨即浮上他的心頭,再怎麼說,他也是一個元嬰後期的超級高手,而張赫則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融合後期小輩而已,一股傲然之意不受控制的崩裂而出,「老夫憑什麼要回答你?」葉問天滿臉傲然的回答到。

    「好,好,好。」張赫不屑的掃視了眼葉問天,彷如生活了數萬年,經歷了無數生死的老怪般,滿臉滄桑的自言自語道,「悠悠數萬載,白駒一瞬耳,世人都忘了老夫共工乎?」話語剛落,一股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億萬斤重的壓力,便猛然凌空壓下,直接將葉問天壓得連腰都直不起來,讓他彷彿變成了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似的。

    不傷,不死,卻又無法挪動分毫。

    揮之不去的恐懼瞬間漫上了葉問天的心頭,也漫上了諸葛喧敖和龍傲天的心間。

    這,這也太駭人了吧?居然連神話中的洪荒大神共工都跑出來了?這小子到底是個什麼怪物呀?身上到底還隱藏了多少秘密?

    望著已明顯不是自己在支配自己的張赫,龍傲天和諸葛喧敖直接忘記了一切,恍如木樁般呆立在了原地,而最最悲催的則莫過於居然膽敢發飆的葉問天,不僅被壓得不能動彈,連開口說話都無法做到。

    葉問天想求饒,奈何,卻發不出任何聲音,雖然明知自己掙脫不掉這種恐怖的壓力,但在人類本能的驅使下,葉問天還是竭盡全力的不斷掙扎。

    就在眾人都被無法回神之際,隱藏在張赫體內的陰陽太極圖卻又再次飛出了張赫的身軀,憑空懸浮在眾人的眼前,一陰一陽,一神一魔隨即又再次爭鬥了起來,神魔之氣糾纏不息,直到兩者似乎爭累了,主動偃旗息鼓為止。

    「共工老兒,你能有點出息否?」一道蒼老的聲音從陰陽太極圖的乳白色陽面中清晰而傳出,「當年,爾雖敗亦敢怒觸不周山,沒想到,萬載後,爾居然淪落到要靠欺負這等小輩來撒氣,爾知羞乎?哈哈哈。」

    聲如洪鐘的大笑中,太極陰陽圖上灰濛濛的陰面,也隨即傳出了一道滿含戾氣的聲音,「吾乃炎帝后人,顓頊之位本該歸吾所有,吾矢志拿回吾之物,有何不妥?」

    「炎帝神武,世人皆知。然,阪泉之戰,炎帝敗,皇帝勝,爾為炎之後人,顓頊為黃之後人,自古成王敗寇,爾又何來帝位一說?」

    「祝融老兒,你有何面目妄議老夫,爾赤帝一族,不過黃之附庸,爾亦不過黃之火正小吏耳,爾受命於黃之後人顓頊,追殺老夫,爾吾之戰,你勝之又如何?吾怒撞不周山,爾勝而無功,反遭役,終與老夫共囚於此耳,哈哈哈。」

    「顓頊為主,吾為僕,受命而行,天經地義耳,奈何,爾喪心病狂,不顧萬千黎民,撞折撐天支柱不周山,此乃吾之過也,吾主皇帝退而再出,囚爾於此,令吾監管,囚而不殺,此乃天恩,爾居然不思悔悟,大謬也。」

    「哼,甜言耳,皇帝小兒退而再出,實乃小兒之後顓頊非吾之對手,故而私心相助耳,吾戰敗被囚實屬正常,倒是爾,勝而遭囚,何其無辜也,皇帝小兒心胸狹窄,憤恨爾沒能助顓頊小兒完勝於吾,故將爾吾共同收監,可爾居然感恩戴德,可悲乎?可笑乎?哈哈哈。」

    「爾休想胡言亂吾之心,吾主皇帝定下的囚禁之期不過僅剩最後百餘年耳,爾有怨言,有恨意,皆可待囚破後,再與吾主一爭,但在囚破之前,吾不能坐視爾私用蠻力破囚,爾便安心陪吾再呆百年是矣。」

    「小兒甘願為奴,可悲乎?可歎乎?可笑乎?」

    隨著陰面最後的悠長的歎息,陰陽太極圖隨即便再次沒入了張赫的身軀,徹底失去了蹤影,隨著陰陽太極圖的消失,葉問天終於也再次恢復了自由,張赫也同樣做回了自己。

    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雖然陰陽太極圖已經消失了,但一想起自己居然跑去挑釁傳言中性情極其暴虐的洪荒大神共工的莽撞之舉,葉問天頓時便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陣後怕。

    華夏神話中,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發生驚天大戰,最後火神祝融大勝,水神共工敗而怒撞不周山,導致天塌下來半邊,大地開裂,山林燃起熊熊大火,地底噴出滔滔洪水,周圍竄出各種兇猛野獸的傳說,是人盡皆知的神話故事,而且,因此還引發了一個流傳得更為廣泛的神話,那便是隨之而來的女媧補天。

    可問題是,就連在源遠流長的修真界中,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的驚天決戰,及女媧煉石補天神話,也不過是一個不能當真的神話傳說而已,但今天出現的詭異情形,卻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原來,神話不是神話,而是事實,只不過,事實的因由與神話傳說中的因由有所出入而已。

    按陰陽太極圖的陽面祝融和陰面共工的對話來看,故事的因由應該是這麼回事才對。

    洪荒時期,皇帝公孫軒轅一脈於阪泉之戰中大勝了炎帝神農一脈,並將炎帝神農一脈收為了附庸,這倒是和有關記載很相似,但問題是,接下來的故事就徹底變樣了。

    按祝融和共工之言,祝融一脈本是赤帝一脈,同樣也被皇帝收服了,但後來好像皇帝似乎主動退位了,將帝位傳給了他兒子顓頊,於是乎,作為被收服的附庸炎帝一脈的傑出代

    表共工便試圖謀國篡位了,而新生代帝王顓頊便派同樣被他老子收服的赤帝一脈的傑出大將祝融去平定叛亂。

    因此,就有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的曠世大戰,但兵敗的水神共工卻在最後關頭怒撞不周山,引發了天塌地陷的曠世大災,引起了天下大亂,見兒子平亂不力,反而引發了天下動盪,於是乎,退居幕後的太上皇皇帝老爺子又出面了,將戰敗的水神共工和雖然戰勝,但卻讓叛軍在最後時刻攪亂了天下的功臣火神祝融一起給收押了起來,且收押兩人的監牢,貌似就是隱藏在張赫體內的這個陰陽太極圖。

    跟諸多神話故事中完全不同的故事版本,讓所有人都無語了,而最最讓所有人無語的是,雖然故事的版本與諸多傳說都完全不同,但這個傳說居然是真的,且傳言中的洪荒大神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居然就活活的出現在了自己眼前,只不過,出現的形式有些詭異而已。

    按照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的旁若無人的交談來看,這個故事,其實就是一個後世經常發生的故事,與之十分接近的版本,可謂是多不勝數。

    戰國時期,三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哪個戰亂頻發的年代沒有類似的故事?說到最近,也是流傳得最為廣泛的莫過於平西王吳三桂了。

    明朝大將吳三桂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向多爾袞投降了,成為了順治旗下的大將,而後,在順治的兒子康熙上位後,吳三桂則又因為種種原因而起兵,試圖奪取九五至尊的大位。

    雖然投降和起兵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故事的發展卻極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結果卻與祝融共工之戰完全不同,一個是戰而勝之,成功平亂,一個則是在最後時刻反被叛軍攪亂了天下。

    同樣,故事的最終結局也不一樣。

    三藩之亂後,清政府成功的掌控了天下,但主導這一切的也是當代帝王康熙本人,但在祝融和共工的故事裡,貌似是退隱的太上皇皇帝公孫軒轅最後站出來接掌了大局,將叛國主犯和功勞甚大,但在最後時刻卻功虧一簣的祝融一併給收監在了這個陰陽太極圖中。

    在三藩之亂的故事裡,凱旋大將都受到了重賞,而在這個故事中,卻是叛軍和主戰大將被一併收監,難道,這本就是皇帝老爺子的陰謀?故意縱容事態的發展,好在最後時刻一舉幹掉起兵謀反的炎帝一脈,並藉機幹掉貌似同樣也勢力不小,很有可能會養虎為患的赤帝一脈?

    雖然共工接掌了張赫的身軀,但卻並未掌控張赫的意識,所以,張赫也清晰的聽到了這個神乎其神的故事,於是乎,猛然轉醒的張赫便忍不住有些無奈的想道。

    可問題是,貌似祝融還是很忠心的嗎?不過轉念一想,張赫又覺得皇帝這麼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雖然皇帝是炎黃守護者這一脈的始祖,是華夏歷史上的神,但拋開神話去看本質的話,皇帝也是一個帝王,而按照無數歷史劇和歷史小說闡述的觀點來看,帝王都喜歡平衡之道。

    炎帝一脈雖然被皇帝收服,但身為三皇之一神農一脈的延續,炎帝這一脈應該是勢力很強的一脈;不過,結合共工之言來看,祝融所在的赤帝一脈也是不容小覷的一脈。

    在威望無人能及的開國皇帝時期,炎帝一脈和赤帝一脈,很有可能是勢均力敵的兩脈,所以,皇帝便任由這兩脈互相牽制,讓其自行發展,但隨著開國皇帝的退位,新皇帝顓頊威望的不夠,共工一脈果斷選擇了造反.於是乎,也深諳平衡之道的顓頊便果斷的派祝融率領赤帝一脈去平亂,試圖讓這兩大超強勢力在群眾斗群眾中弄個兩敗俱傷出來,他好乘勢而上,徹底鞏固好自己的統治。

    只不過,顓頊沒想到的是,大叛徒共工居然在大敗後狗急跳牆了,不計後果的撞斷了撐天支柱不周山,於是乎,情勢就徹底失控了。最後,威望無人能及的太上皇皇帝又出來了,一舉收押了大叛徒共工和赤帝一脈的領袖祝融。

    帝王御國的成功典範呀!結合祝融共工之言,融合華夏歷史劇中睿智帝王的治國之道,張赫忍不住發出了一句無聲的感歎。

    可問題是,洪荒時代,難道真的有撐天柱不周山嗎?皇帝老爺子既然成功的幹掉兩個尾大不掉的部族,為何又只是收而不殺,而是讓炎黃守護者一脈一代接一代的將關押著祝融和共工的陰陽太極圖當成寶貝一般傳了下來呢?

    還有,祝融說囚禁之期只剩最後百年,那百年後,這兩個身份實在太過嚇人的老爺子是不是就都要跑出來了呢?而跑出來後,這兩個身份嚇人的老爺子又要干神馬呢?

    一時間,張赫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陣濃濃的蛋疼。

    你媽喲,這那是神馬至寶呀,這簡直就是還有百年時間的超級定時炸彈嘛!

    ps:新年了,祝各位大大們新年快樂,羊年一切順利,萬事順心!小弟也就不多說了,總之祝願大大們一切都好,並在此再次拜謝了,拜謝大大們在馬年對小弟的支持,並希望大大們能在新的一年中繼續支持小弟,陪小弟一起度過新的一年,鞠躬九十度拜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