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庫心思靈透,便先緩過勁兒來,趕緊滿臉笑容奉承道:「大人起的這個名字,當真是有氣勢!裡頭學問也深,又是七十二,又是大庫,人家一聽心下便是覺得,咱們這兒定然是極大,物資極為豐盈的。」
蘇大成也跟著說,只是他拙於言辭,嘴裡也沒什麼新鮮話兒。
董策淡淡一笑,擺擺手道:「除了這個,還有一件事兒。」
「這兒本官也來了不少次了,卻瞧著你們這兒庫丁似乎少了些。」
「可不是麼!」一說這個,兩人倒是異口同聲的叫苦,劉大庫道:「這七十二府庫初建的時候,東西也少,地面兒也小,手底下十來個人也盡可以照看的過來了,只是現下東西比之當初多了何止十倍?需要的人手便是大大增加。只是我等手底下,卻還是只有當初招募的那十來個人,整日忙的腳後跟打後腦勺,根本就照應不過來。咱們早就想招一些人手過來了,只是現如今磐石堡能幹活兒,有氣力的青壯年漢子基本上都當了兵,剩下的也都在工坊當學徒學手藝,哪裡還能招得人來?」
蘇大成等劉大庫說完,聲音低低的補充了一句:「用外頭的人,俺又覺得不放心。」
董策讚許的看了他一眼:「有這心思,是對的。這七十二府庫裡頭存的東西,都是磐石堡的機密,尤其是其中一些,更是見不得光的,所以用的人手,不但得中心,更得是咱們的自己人才成。光忠心都沒有,財帛動人心,只靠著忠心終歸也是能被收買的,但是他們是自己人,他們的家人都在咱們手上,那他們想要背叛的時候,就得好生思量思量了,這就是其中的道理。」
兩人連聲稱是。
當著他們,董策也不避諱什麼,反正這七十二府庫裡頭有什麼,他們兩個最清楚不過自己要隱瞞也瞞不住,隱瞞也沒什麼意思。相反,卻是得跟他們把道理講透說明白,如此一來他們才好行事。
「這樣,你們兩個商量商量,拿出個章程來,也給本官上個條陳。」董策停了下來,點了點他們兩個,道:「以後,本官擬每個小庫都任命一名管事,沒有品級,但是每個月的月銀可不少。大致相當於你們倆現在的水平。每個管事下面,各自統領幾個庫丁。而所有的管事,都歸你們這兩個倉大使
和倉副使統領。當然,你們兩個的月銀,也會漲上不少。你們先把條陳遞上來,需要多少管事,每個管事手底下的庫丁需要幾個,多了多少,少了多少,都寫得詳細一些。到時候咱們磐石堡再收攬流民的時候,本官便把人給你們送來。」
「是,屬下明白。」
兩人都是趕緊應下,心裡卻是又驚又喜。
喜得是看來大人對咱們這七十二府庫還真是挺重視,對這等事都是如此的上心,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而且這樣改制之後,兩人手底下能管著的人手跟多了,權勢無形中便也增大了。更別提,月俸銀子也會增長不少。
驚得則是,不知道這些管事職位的設立,會對自家的權威和權力產生多大的影響,和庫丁之間多了這麼一層,會不會分薄了自己的權力?
董策自然是不會理會他們的想法,他帶著家丁們直接去了外城西北角的丁區。按照當初建城時候的規劃,在磐石堡四個角兒上的這四個直角三角形區域,東北角的甲區是糧倉、草料場,東南角的乙區是武庫,西南角的丙區是匠戶區,西北角的丁區則是馬場馬圈。
七十二府庫所在的乙區和丁區正好是打了一個對角,距離頗遠,眾人便是騎著馬,也是走了好一會兒才到。
中間董策打發了兩個家丁回去,一個是去自己府上去取那一桿發現於安鄉墩,保存的極為完好的大抬槍,另外一個則是去了工坊區,去招杜建河過來相見,順便再找幾個熱兵器組試射魯密銃最多的的匠人一起來。
丁區的外面兒圍了一圈兒圍牆,都是嚴格按照設計磐石堡時候的規制來的,下面是大青石頭砌成的地基,堅硬的地面深挖進去三尺深,大青石地基上面則是以青磚壘砌的牆體。雖然只有六尺高,但卻是厚重結實,若是真要開展巷戰的話,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衝著東南方向的圍牆上留了一個缺口,卻沒有門樓門洞,至於門板更別說了,只是牆體少了那麼一塊兒,其實要門也沒用董策等人策馬進去,只看到了一片荒涼。
這丁區當初規劃的作用是馬場馬圈,但是現在董策手下的戰馬基本上都養在安鄉墩,至於馬場,安鄉墩周圍那片廣袤的原野就是馬場。是以這裡根本就沒有上,一直就荒廢著,不過等以後戰馬多了,這裡肯定就要動用了。
這裡位於磐石堡的西北角,距離城後的青鋒山直線距離不過是一百來米而已,抬眼就能看的真切。地面崎嶇不平,而且土層似乎不厚,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在石頭縫兒裡,薄薄的土層上,長長的茅草鑽出來,在冬末呈現出一種枯黃破敗的景象。
不過這個樣子,卻是正合了董策的心思。
董勇振指了指北邊兒,道:「老爺,屬下昨日來瞧的時候,便在那邊瞧到了幾堵土坯牆,黑燈瞎火的看不真切,不過確定是土坯做的無疑,屬下還從上面摳了一塊兒土下來。」
董策笑道:「你那手勁兒,怕是石頭都能攥出油來,扣下塊兒土來克不算什麼。」
幾個家丁便是陪著笑。
幾個人打馬往前走去,果然,走了沒多遠,便是看到了幾堵土坯牆立在地面上,這裡原來應該是有一座破敗的土屋,四周都是荒草。想來是不知道經過多少雨雪風霜的摧殘打擊,屋頂子早就已經不見了,幾堵土牆也是只剩下了不到一人高,上面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也不知道是長蟲鑽的還是被雨水給侵蝕的,有的還少了半截,上面也生了不少雜草。只有西牆,保存的還算是完好。
董策打馬走了一圈兒,這堵牆距離丁區的西牆差不多有一百米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剛剛好。
家丁們都不知道老爺找這麼一堵破牆是要幹嘛,不過董策的命令他們可是不打折扣的聽從。
在那堵破牆那裡眾人都下馬,董策下來繞著牆走了兩圈兒,手在上摁了摁,推了推,還挺結實,沒有什麼鬆動的跡象。
董策點了點頭,心下頗為滿意。
到了地頭,把裝盛著大抬槍的木頭匣子放在地上,家丁們便是把背上背著的東西都解了下去。
這東西從他們出了董府的時候便背著,卻是昨日董策回來之後吩咐木匠工坊那邊連夜趕工做好,今兒個一大早送來的。
這是一塊塊的木板。
大約有三寸左右的厚度,相當之厚實,上部分是三尺高,差不多兩尺寬的木板,下面則是一根底部削尖了的長木樁。在董策的指導下,家丁們用錘子把這幾塊木板都給楔進了地裡,尖木樁釘進去很深,只露出三尺高的木板在地面上。
一共是五塊
木板,在土牆邊兒上一字排開。
等把木板給敲好之後,派出去的家丁都回來了,把抬槍和杜建河一干人也都帶了來。
這桿大抬槍比後面發現的這些保存的都要完好的多,而且很漂亮,修長的槍管後面是厚重結實粗大的黃銅槍托,足有三尺來長,前端筆直,後部彎曲,形成一個優美的弧度,上面還鑄造了幾道防滑紋,端在手中很舒服,極有質感。
董策對這個也是寶貝的很,不用的時候,從來都是擦上保護油放在當初盛放它的那個大盒子裡頭,放在自己家中,時不時的還拿出來把玩一番。這種迥異於後世槍械,但偏偏又威力巨大,形體粗壯,充滿了暴力美學的東西,董策是很喜歡的。
杜建河以及熱兵器組的四個工匠一起來了,他們趕緊過來給董策見禮,心裡卻是忐忑,不知道董策把他們叫來有什麼事兒。
董策卻並未多說什麼,只是吩咐他們跟家丁一起,在土牆的北邊兒再壘一道石牆。他對這石牆的要求並不高,並不要多麼精緻,只要跟土牆一樣高,一樣厚就成,也不需要中間抹灰修葺,但是有一條,至少得夠堅固才成。這不是什麼難事兒,這裡大大小小的石頭都有,都是現成的,根本不用專門的泥瓦匠,這些基本上都是莊稼漢子出身的壯勞力就能解決。他們搬來一塊塊石頭,最大的那等壘在最下面當地基,此等大小的便是一塊塊往上頭壘砌,有些小石片兒之類的則是塞到大石頭的縫隙裡面,用以加固和平衡。對於後世人來說,不用石灰水泥進行加固或許是很不可思議之事,但是在這個年代,則是完全不用擔心。通體由石頭建成卻不用任何粘合劑的建築有的是,更何況是壘一堵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