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策來的時候,張寒正在屋裡寫字。
屋子裡雖然生了火,而且還是兩盆火,但牆都是漏風的,這裡還是凍得跟冰窖也似。張寒卻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端端正正的寫字。天很冷,但他的手很穩,絲毫沒有顫抖。寫出來的字,是顏體,已經很有幾分神韻了。不過董策覺得,理當是沒有自己的柳體寫得好的。
見董策進門,張寒很是詫異,趕緊起身,讓到一邊,一揖為禮:「大人蒞臨,蓬蓽生輝。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你這兒確實是蓬蓽,太簡陋了些。」董策四下裡看了看,吐了口氣:「在城中會建造不少房舍,給你留個院子?這地兒冬天實在是太冷,住的時間長了,怕是會傷了身子。」
「屬下多謝大人體諒。」張寒又是一揖,笑道:「只是此地雖然簡陋,卻是安靜,在下已經住的習慣了。實在是不想再換。」
董策伸手點點他:「早就料到你會這麼說,我也不勉強你。這樣吧,不搬也行,我知道,整修你也捨不得。那就找幾個人,把內裡給你裝飾一番,加些木材,擋風擋雨。何如?」
張寒不好再說什麼,趕緊謝過。
董策指了指身後的紀長運和宋黑郎,道:「這是紀長運紀大訥,那黑廝是他的長隨。大訥也是秀才出身,你們都是讀書人,當可親近一些。」
紀長運上前一步行禮道:「晚生見過前輩。」
雖然不知道紀長運什麼來頭,但既然是董策親自帶來的人,張寒也很是客氣,趕緊把他扶起來,笑道:「如此客氣作甚,有道是學不分先後,達者為師。咱們讀書人,論學問,不論年齡,說不定你還在我前頭呢。」
兩人好是一陣寒暄。
董策笑道:「從今日起,大訥要在咱們堡中當差,現在還沒個住處,便和你湊一湊如何?」
張寒一怔,欣然道:「如此甚好,我可與大訥抵足夜談。」
董策點點頭,哈哈一笑:「那就把他托付給你了。」
……
回到府中,紅袖和大丫二丫見老爺回來,自然優勢一番歡喜不提。
喘了口氣兒,歇息了半個時辰,董策便拎著那一袋子錢去了工坊。
出了府門,便能看到正對著的那一片工地。
這裡和董策上一次回來的時候相比,已經變了一個樣子。
地面被平整出來了,雖然不說是平整如鏡,但是大的坑坑窪窪已經不見了,都被填平或者是剷平,地面上只有一些小的崎嶇坷坷。在董策府前這片空地的左右兩邊,則是分別有兩列房子,左右一共四列。這四列房子,都是用磚瓦建造的,幾乎沒使用土坯,很是高大堅固,青磚青瓦,牆的下面兩尺是石頭打的圍子。而下面還有兩層台階,說明這地基也很高。
每一列房子大約有南北四十米長,東西八米寬,被分成了十間。每一間長八米,寬四米,面積三十二平米,而這一間,就是一個鴛鴦陣十二個人的住處。三十二平米,十二個人,勻下來每個人很有限。但這裡是軍營,哪裡有那許多講究?能有三尺立錐之地,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君不見後世那些在大帝都租房子的北漂一族,住的都是地下室裡面的上下鋪,怕是連這點兒生活空間都沒有。
每一間都是各自*獨*立*的,單獨開門窗,中間互不相連。
這四排營房,四十大間,足以容納四百八十人的軍兵,這也差不多是董策考慮中自己所能養活和裝備的最大數量的軍隊了。
當然,只是現階段。
在兩排營房後面,距離內城城牆之間的這片區域,還都留了空地,以後還可以繼續再建。
李貴等一堆人都在那兒忙活著,董策沒有過去看,營房基本上已經完工了,現在在上門,上窗戶,打掃清理內裡,檢查土炕的結實程度等等。他相信自己在這件事兒上三令五申,是沒人敢於陽奉陰違的。盡心盡力去做,哪裡出什麼差錯的道理?到時候直接完工後檢查驗收就是了。
工坊,熱鬧依舊。
在整個磐石堡中,工坊的鐵匠和木匠們,算是地位相當高的一批人了,當然,是相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的。
他們能夠住在城裡,伙食比一般百姓要好得多,發的米面都要多,而且時不時的還能發一些豬肉和鹹魚。而且他們的老婆孩子,也不用每日幹活兒,只要在家裡收拾收拾,扯淡曬太陽就行了。
而且聽說提拔成了什麼勞什子一級工匠之後,每個月還發給餉銀——可是白花花的上乘銀子。而且升了一級工匠之後,還能再往上升,升的越高,每個月發的銀子就越多。天,咱們平民老百姓上哪兒尋摸這好事兒去?看他們整日不也就是打打鐵,鋸鋸木頭什麼的麼,也沒啥了不起的。
工坊現在是周伯在管的,因此董策這次去,是他陪同,並王通帶著董勇振和另外一個家丁做侍衛。經過這幾次很不錯的表現,現在董策對董勇振很是看重,往往都用他侍衛,真真算是第一打手。當然,白忠旗這個長隨是少不了的,說起來董策和他也有些日子沒見了,很是說了幾句話。
工坊的規模越來越大的,又往兩邊各自擴建了足足有三五丈,增加了好幾個工坊。後面的工坊家屬院也擴建了些。這片兒算是原來的城中保存較為完好的,理當是一片不小的營房,都是石頭建造的,很是堅固,現在雖然殘破了許多,但根基還在,略一整修就可以居住。
董策的工坊班底,一開始是十六個,十一個鐵匠兩個泥水匠三個木匠,都是從寧魯堡招來的。
兩個泥水匠是混的最好的,西安堡往西那些墩台城堡,他們多半都參與過,現在已經大用。整個磐石堡的設計都是他們全程參與,現在帶著人各種建造,已經屬於人上人,李貴等人都對他們很客氣的。
木匠們一開始的地位很尷尬,沒什麼活兒做,整日就是在那兒閒著,不少人背地裡都說他們是吃閒飯的。但是後來,磐石堡各種大修大建,到處都需要用到木頭,他們立刻變得非常忙碌起來,一部分跟著建築隊四處走,一部分則是留在工坊整日的做活,打造各種器具。
這一忙起來,閒話立刻就消失了。
後來還是李貴看木匠都不夠用了,建議董策招募,便又通過趙大會的關係招了七個人,現在湊夠了十個人。
至於鐵匠,則是一直都在招募的。董策說過話了,只要是趙大會把人送來,立刻照付銀錢。尤其是會打造火銃的鐵匠,價錢不是問題,哪怕是花大價錢從衛所軍中直接買出來的,也立刻給他把銀子補上。有一個算一個,銀錢之外,還有人情。
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武將的人情,對趙大會這種略有些小勢力的商人來說,可是極其珍貴的,他自然是不遺餘力。又能來錢,又能賣人情,何樂而不為?再說了,磐石堡待遇好的消息傳開之後,不少鐵匠都爭著搶著要來——董策聽了都有點兒心酸,能管全家吃飽飯就算是上好的待遇了,大明這世道啊!
最開始時候是十一個人,都打過兵器,其中有三人打過甲葉,一人打過火銃。後來,趙大會又送來了五個鐵匠,其中一個打過火銃,一個打過甲葉。董策為此,又掏出了二十兩銀子。之後陸陸續續,又來了十七個,直到三天前,還剛有一家子搬了進來,那一家子是祖傳的手藝。一大家子八口人,老爺子,倆兒子,十五歲的大孫子,都是鐵匠。甚至傳言那膀大腰圓的大二媳婦都是掄鐵錘的好手兒。
董策麾下的工坊,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有快五十個人,火銃、長矛等武器都能自產,算得上是初具規模。
不過董策可不滿足現狀,一想到建奴都城瀋陽之外那綿延數十里,一眼望不到盡頭,一年不知道能產出多少武器兵甲的鐵匠鋪子,他心裡就是一陣陣的發熱。
大老爺來工坊視察,對於所有工匠來說,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兒,許多工匠還未見過董策,周伯早早便讓人通傳,等到了的時候,一干人已經在外排成幾排,迎接等候了。都是平頭老百姓,眼皮子淺,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大的官兒,一看見董策過來,便是亂紛紛的跪地,說什麼的都有,亂糟糟的。搞得周伯很是有些尷尬,瞪了杜建河趙鐵砧並那幾個工坊的負責人一眼。
董策卻是不以為杵,笑吟吟的讓大夥兒起來,還拉著幾個人說了會兒子話。
董策先去了木匠那邊,倒不是因為重視,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不重視——因為剩下的時間他打算就在鐵匠那邊兒過了。
木匠這邊也各自劃分出來一些區域,每個木匠都有自己的一小片區域,裡面擺放著各自的器具。他們顯然正在做活兒,地上亂七八糟的堆得到處都是原木,已經鋸好的木板,已經成形或是半成形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