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策默默點頭,別的不說,這一支魯密銃須得五六個鐵匠合力做接近二十天才能出來便知道其造價不菲了,光是佔用的人工就有多少?
不過十兩銀子的造價,在他看來,倒也不是無法承受。
「做了這一支,可能大規模生產?」董策問道。
「這個?」杜建河道:「回大人,若是要大規模生產,須得解決兩個問題,其一,鐵匠不夠,其二,會鑽銃管的鐵匠太少。」
他解釋道:「除開銃管之外,其他部件都好打造的多,早些時日便打完了,只是銃管未完,他們就只能閒著。等銃管。」
董策點點頭,不再說話。
接下來,董策帶著杜建河去了內城中心位置規劃出來的大校場,就在他的副千戶官廳前面,本來這裡規劃的建築有營房,官廳前面則是大校場。不過磐石堡人手有限,進展也慢,現在城牆還未整修完畢,城內的建築等設施。則更是只有一個大致的雛形,不過把那些廢墟都拆了,然後規劃出一道道的線而已。
中間又去了東南角的武庫領了火藥和鉛彈。
董策這次帶了石進周仲外加五個家丁作為長隨,來到官廳門口之後,他讓人在一百步以外豎起了靶子。
按照戚繼光練兵實記中的記載,凡銃把,必以百步為準。射箭則是八十步為最高限。
魯密銃比明軍一般用的鳥銃要長的多,精度和射程也要遠得多,但是槍管的直徑是差不多了,射藥和鉛彈與明軍的制式鳥銃都是可以通用的。
而火藥和鉛彈,當初劉若宰給董策撥了很不少。作為一個比較開明的官員,他對火器很重視。
為了測試魯密銃的最大威力射程,董策嚴格按照神器譜上面說的法子做準備開槍。
董策先取藥罐,將頸門撥開,以左手拇指頂住罐口,倒出火藥在頸上,等倒滿之後,則以食指將頸門掩住。然後將魯密銃以右手拿穩,槍口朝上,將藥傾入銃內。按照神器譜上記載的,必須用拇指、食指圍住銃口,不然恐藥撒出。若是藥灑出來,則射藥的份數不足,魯密銃的射擊便顯得無力。射程也不遠,威力也不夠狠,準頭也會削弱。
魯密銃用藥四錢,鉛彈三錢。這時候杜建河在一邊笑道:「大人放心,咱們這槍,按照大人吩咐,都是用木炭燒火,鍛打製成的,銃筒堅厚,極其剛硬,絕對不會炸膛。便是再加三勺藥也不怕,按道理說,第一次試槍的時候,是該多加藥的。」
董策瞧了他一眼,按他說的又加了一些。
裝畢藥,董策將搠杖取出,從槍口伸進去,將藥築實,然後取鉛彈裝入。鉛彈裝進去之後,又取用了綿紙少許,同樣用搠杖塞進去,一直送進至藥處方止。這就相當於是給鉛彈增加了一些體積,使其牢牢的卡在銃筒裡面,只有卡的嚴實,才會有足夠的精準度和射程。而若是卡不嚴實,則鉛彈被擊打出去的時候,就像是人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威力會小很多。而且用棉紙把鉛彈和銃筒內壁之間的縫隙填滿,也可以避免槍口向下的時候鉛彈從銃筒裡面滑落出來。
然後董策將魯密銃用左手橫持,右手取發藥罐,用嘴銜出塞口之物,把裡面藥倒入火門池內。將蓋蓋上,以左手將魯密銃微側轉,令火眼朝上,以右手輕輕敲擊,從而使發藥進入火眼之中,從而和銃筒內藥連接起來。
裝填完畢之後,左手拿住魯密銃,讓魯密銃的尾部拄在腿上,用右手取火繩,先吹去灰燼,然後夾置於龍頭內。
然後就應該是發射了,杜建河忽然道:「大人,小人求大人讓小人放這一槍。」
董策不由得一怔,看向杜建河。
他的眼神中有種堅持。
董策明白他的意思,這魯密銃是他做的,若是做的不好,有什麼岔子,這一槍下去炸膛了,炸死的也是他,跟別人無礙。
董策點點頭,把魯密銃遞給他。
杜建河過去也試過不少次槍,因此動作也是頗為的熟練,他雙腳站在地上,扣動扳機朝著遠處放了一槍。砰的一聲響,一股黑煙騰了出來,槍口壓的有些低,還沒到一百步就打進地裡面去,把地上給打了一個小洞。
但是這也代表了這魯密銃是沒問題的。
「你很不錯。」董策拍了拍杜建河的肩膀,誇讚了一句。
杜建河有些受寵若驚,心裡一陣激動,趕緊連稱不敢。
放槍的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半跪的姿勢,一種是站著的。
董策先用半跪姿勢,他踞前腳,跪後腳,其實也就是蹲跪著。然後將魯密銃舉起,左手握住托手,左邊胳膊肘的肘尖兒頂在左膝蓋上,槍托的位置被他緊夾在腋下。姿勢擺正之後,董策閉上左眼,以右眼從後照門看去,對準了前面的照星,屏住呼吸,開始對準遠處的靶子。
靶子瞄準!
輕輕扣動扳機。
他手很穩,很沉,出手的時候不會哆嗦和顫動,因此命中率也就不可能太低。而這一次運氣也眷顧了他,遠處一聲喀拉巨響,楊木做成的靶子被打成了碎塊。
魯密銃的威力,不容小覷。
而由於魯密銃的火門距離眼睛瞄準的所在比一般明軍用的鳥銃要遠一些,因此當黑煙騰起來的時候,不至於熏到眼睛。這也是魯密銃要勝過鳥銃的地方。
然後董策又站著放了一槍,這種立放的姿勢,一般用於火銃手在低窪之處,而敵人稍在高處的情況下。如此一來,便不用蹲下,而是前腳挺直,後腳少拳,不丁不八,如射箭站立一般。裝藥還是和之前一般。
不過這一槍運氣就差了些,沒能打中。
董策並不著慌,這是他第一次用魯密銃,能打成這樣,已經是實屬不易。
而後董策又讓人把靶子往後撤了十步,瞄準打過去。
這一次他採用的半跪的姿勢,在他看來,這個姿勢明顯是要比立放的姿勢要精準許多。
又一次打空了。
若是換成明軍的鳥銃,這三槍完畢之後,便已經是銃管滾燙,不能再放槍了。若是再放槍,便有炸膛之危險。甚至由於明軍軍器製造的時候偷工減料,銃筒壁又薄,裡面甚至還有蜂窩,放一槍就得炸膛。
此時,魯密銃的構造優勢就顯現出來了。魯密銃的銃筒是雙層的,這樣一來,銃筒的堅固度就不知道增加了多少。而且杜建河打造的時候用的都是千錘百鍛之後又滲碳煉出來的這個時代的精鋼,銃筒堅厚,因此五槍之後,銃筒才是滾燙,董策也停止了射擊。
這時候,靶子已經挪到了一百二十步之外。
而剛剛樹好的楊木靶子,又一次直接被董策給打成了碎片。
杜建河趕緊接過魯密銃,用一塊浸透了冰水的**的破布敷在槍管上,只聽嗤啦一聲響,一陣白氣便是蒸騰出來。
杜建河換了兩次水,很快,魯密銃的溫度便恢復了正常。
董策又試驗了幾次,一直到二百步開外,也就是差不多二百四十米。
事實證明,魯密銃被評價為『最遠最毒』果然是有其道理的,就算是在二百步之外都有相當強的威力,但是其精準度那真就是只有天知道了,根本是不能掌握。而在一百二十步以內,精準度則是大幅度提高,這一百二十步,就像是一個分界點一樣。
至於再往近處挪,命中率就更高了。
及至到了十數步之外,根本不用對照星,只需將銃尾緊倚肋上,前執托手,扣動扳機就成。在大概這個距離上,只要是銃手不慌亂,神閒氣定的,那麼根本不必對照,幾乎就沒有打不中的。
而若是到了五六步之外,董策根據趙士禎在神器譜中的描述試驗了一下。
填裝了鉛彈和射藥之後,不著火繩於龍頭上,直接用左手穩定銃床,用右手向火門點著,發射速度大為增加,幾乎是槍起靶子便被擊中。
不過董策試了兩次之後,心裡也只是歎氣,到了這個距離,想要命中敵人很容易,只需要鎮定就行。可是面對著即將殺過來的敵人,又有幾個人能夠保持鎮定?非得是經驗豐富的老卒才成。
這是這等老卒,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戰陣才能培養出來。
董策整整試驗了一個時辰,最後大致得出了結論——魯密銃大約十次裡面可以成功擊發八次,也就是說,如果一百個火銃手齊射的話,很可能會有二十支之這一次無法打響的。
火器無法擊發這一現象在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尚且無法避免,更不必說現在這個火器的洪荒時代了。百分之二十的無法擊發率已經很低,要知道,這時候明軍的火器基本上有一半是沒辦法打響的。
由此也可見,這支魯密銃打造的是非常合格的。
董策拿著魯密銃,又帶著杜建河回到了工坊。
他先去木匠那邊吩咐打造了五十支木刀木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