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末資本家

正文 第一百三四章 印度殖民公司(一) 文 / 燕忌南

    徐清漣原本以為自己會生不如死的遭受盡凌辱,但沒想到另一方勢力橫空殺出,不但把她從那生不如死的境地中救出,還幾乎盡殲了剩餘的官兵。

    當張一橫找到了徐清漣後,便迅速的撤出了萊州城,帶著徐清漣回到了海上,做為白蓮教中的高層人物,徐清漣自然知道有一個神秘的勢力在暗中支持著白蓮教,當她見到唐同後,便明白這個勢力的背後是誰了。

    不過徐清漣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神秘勢力背後的人物會是朝庭中的一會官老爺,而且這會長相不似善人的官老爺還是江浙兩地有名的大善人,以前徐清漣在各地傳教時,便聽到過唐大善人的名聲,現在看來,這個唐大善人並不是什麼善人,反而是一個有著勃勃野心的人,善人只是他的偽裝而已。

    徐清漣上了唐同所在的那艘船後,見識到這艘船上的裝備,心中也暗暗吃驚,大明的海上如今被唐同把持著,這個徐清漣也是知道的,現在見到這船的規模和火炮,以她的聰明,哪還不明白這大明的海上為什麼會成為這位唐大人的天下,有著這樣大的船和火炮,大明的官兵哪裡會是對手,一艘這樣的船就可抵得其它的幾十艘船了。

    對於唐同來說,白蓮教最早的印象是來自於武俠小說中,不過在武俠小說中稱之為光明教或者魔教,實際上來說,白蓮教有很多支,最早的就是波斯傳過來的明教,不過明教在中土生根後,與中土的文化結合,生成了其它地幾支教派,信奉的神仙也不相同了,不過後來的民間多是說白蓮教,因為教外之人很難分地清那幾十個不同的教派有什麼不同。

    小說中,一般說起魔教中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很勾引男人地狐狸精,在唐同的印象中只有那位金大俠的《笑傲江湖》中地任盈盈是個好女人,不過現在眼前的這個徐清漣聖女,從舉止上來看,也明顯是個正派的女子,事實上,這時的秘教不同於後世地那些邪教,秘教在大多數的時候是民間窮苦百姓的一個自助團體,也是一個精神上的寄托,只是有時候被人利用,成為**武裝,而後世的邪教則是一些精神空虛者的組合,成為社會動亂地毒瘤。

    唐同打量了一下徐清漣後,雖然驚訝於徐清漣的美貌,不過目光並沒做太多地停留,指著大廳側旁的椅子道:「坐吧,用這種手段把徐姑娘請來,還望見諒。」

    「唐大人打算如何處置聖教?」徐清漣雖然聰明,也只是一個十七歲地少女,知道這位唐大人把自己弄到這裡來,必是要打自己聖教的主意,年青氣盛地她終是有些沉不住氣。

    「既然你問的這樣直接,那我也直接說了,我希望你們的這個白蓮教以後在其它的國家發展,就像理教,佛教,道教,我也是同樣希望他們只在其它的國家發展,中華這片土地上,有沒被閹割的儒家文化就行了,如果你真的希望你們的白蓮教發揚光大,那就去印度吧,我會全力支持你們在那裡的武裝傳教的,而且你也看到了,你們在山東這塊地方雖然有了一定的實力,但現在有官兵的圍剿,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你還不如把你們教中的士兵帶到另一個地方去發展,至於山東這塊地方,以後就歸我們管了,你看怎麼樣?」

    白蓮教現在還有十萬士兵,官兵想啃下來需要費不小的力量,徐清漣如果站出來,重新立一位新教主的話,到是可以讓白蓮教垂死掙扎一陣子,不過徐清漣現在澆在唐同的手中,如果唐同不放出她的話,白蓮教下面的那些頭目就會各自為戰,用不了多久,在官兵的攻擊下而分崩離析,這一點,唐同知道,徐清漣心中也多少明白一點,只是唐同用這種不容商量的口氣,讓徐清漣的心中多少有些牴觸的情緒。

    「我聖教地根在這裡。教中地父老鄉親們地家園也在這裡。唐大人認為我們這些人就該聽你地背井離鄉。」徐清漣慢慢地說道。雙手緊緊地握著。讓一個十來歲地少女面對著一個這樣地大問題。其中地取捨又豈是能輕易決定地。

    「我並沒有要你帶著那些普通地教徒離開這裡。我地意思是讓你們教中地骨幹和那些士兵離開這裡。當然。那士兵如果不願意再當兵了。我也會允許他們回到家鄉來。只是你們教中地骨幹若是回來地話。那就必須得接受監視。不得在這裡傳播你們地教義。」唐同這話其實說地有點遠。現在是大明地天下。白蓮教地這些人來去他並不能控制。不過唐同還是認為話必須說在前頭。自己也要盡力讓這些人去禍害其他地國家才能減少那些國家日後對這片土地上地企圖。

    不過。唐同心中也清楚。這些秘教與思想地禍害並不算什麼。真正地大禍害是那些建奴。當年地成吉思汗讓全世界地文明倒退了幾百年。讓中原地文明甚至倒退了一千多年。算地上是古往今來第一大禍害。後來地建奴們又讓中原地文明倒退了幾百年。給這片土地上地人民帶來地災難可以說是罄竹難書。所以唐同主要地心思還是在對付建奴上。對於白蓮教這種地秘教並沒有趕盡殺絕地意思。反而願意給他們另找一片生存地天空。

    徐清漣在唐同說完後。並沒有立刻回答。她從唐同地話中聽地出。這位唐大人也似乎有著推翻這個朝庭地想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方可以說是暫時地盟友。只是這位唐大人似乎太過自信。在這個時候與自己談條件時。就已經把這片土地當成自己地了。

    徐清漣心裡也很清楚。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希望自己地統治下有不安定地因素。所以。徐清漣要做地。就是為自己地聖教求得一片生存地天空。讓聖教不至於在自己地手中沒落:「大人。您這樣做似乎有些強人所難了吧。我聖教現在擁有十。雖然一時受創。但影響並不大。大人您提出地條我不能接受。」

    「呵呵,不急,我們有的是時間,你會接受地,來人,讓這位徐姑娘下去休息。」唐同微笑了一下,吩咐手下的親兵把徐清漣帶下去,只要這位白蓮教的聖女留下來,那些沒了教主地白蓮教徒在官兵的打擊下,用不了多久便會分崩離析。

    此後十幾天,唐同都沒有再見徐清漣,反而帶著船隊到了大連新城,在這裡與蒙古來的使者就兩萬俘虜進行了一聲談判,這一次,蒙古人背著皇太極與唐同談判,也是因為建奴人如今正在內亂之中,皇太極的實力在遭受到唐同幾次地打擊後,已經衰落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蒙古人不安分起來,便是建奴內部也出現了爭權奪利的內亂。

    皇太極被困在朝鮮國一年之久,雖然實力是受損的多是蒙古人,建奴的損失並不大,但建奴其他手中掌握了兵權的人在皇太極被困朝鮮國的一年中,悄悄地地壯大了自己手中的實力,皇太極回來後,像多爾滾這些人手中地實力已經超過了皇太極,自然不會再像從前那樣聽從皇太極的命令,雖沒有公然造反,但建奴內部地分裂現象已經很明顯了。

    歷史上皇太極到了公元一六三四年才清除了建奴內部中那些威脅到他手中權力的人,把建奴地大權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但現在因為唐同,皇太極的那些反對者們仍舊在,而皇太極手中的兵力與威信卻一再的受損,給建奴埋下的內亂的禍根。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歸附的蒙古部落在只服從強者的天性下,自然是又起了異心,他們雖然沒什麼文明與文化,但他們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並不都是傻子,有不少人看出來了那支大明的唐家軍在異軍突起,成為新興的一方勢力。

    雖然現在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還沒有起投靠唐同的心思,但他們大多數已經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再加上唐同答應他們贖回俘虜,讓這些蒙古部落的首領對唐同的敵意更談了一些。

    談判的過程很順利,但這一次蒙古隨著皇太極進攻朝鮮國,損失有些大,有些傷了元氣,特別是財物上,因為贖回俘虜,讓蒙古人的牛羊損失很大,一時之間在經濟上有些困頓,所以當唐同提出希望他們蒙古人做他的僱傭軍時,有一些部落到是有些動心。

    唐同提出的價錢很高,一個僱傭兵的收入絕對可以讓一個四五口的人家過上好日子,而且唐同答應,提供了僱傭軍的部落以後受他唐家軍的保護,如果哪個部落敢對那個受唐家軍保護的部落不利,唐家軍會將那個不聽話的部落屠殺乾淨。

    為了給這些來談判的使者一個信心,唐同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一萬正規軍,四萬協從軍的陣容單是列隊走過檢閱台,整齊劃一的軍容就讓那些蒙古使者暗自吸了口冷氣,隨後火槍火炮的表演,讓那些蒙古使者明白,在這樣的軍隊面前,根本就不是他們的血肉之軀可以抵擋的,在演習完成後,便有三個不大的部落當場向唐同表示願意提供自己部落的戰士給唐同當那個僱傭軍。

    唐同在暫時解決了蒙古人的事情後,又把手伸向了建奴內部,公開表示支持多爾滾和代善,同時以友好人士的身份向已經失勢的阿敏和莽古爾泰幫助這兩人重新在建奴內部建立各自的勢力,這阿敏,莽古爾泰,代善三人都是建奴貝勒的身份,在建奴中有著不小的影響。

    唐同這個友好人士的身份是自封的,皇太極,多爾滾,代善這樣手中有實力的人自然是不願意承認,但是被皇太極軟禁了的阿敏和莽古爾泰在唐同伸出橄欖枝的時候,卻是迫不及待的承認了,因為他們想要重新過上人上人的日子,就必須得投靠能夠幫助他們的人。

    這阿敏與莽古爾泰原本是被皇太極軟禁了的,但皇太極被困在朝鮮國一年的時間,他們原本的老部下把他們救了出來,皇太極回來後,兩人過著東躲**地日子,早就想著找一個勢力投靠,當得到唐同的支持後,兩人很快聚集了部分老部下,在靠近大連新城的地方佔據了一大塊地盤,他們走到這一步,自然是公然反對皇太極地了。

    面對著阿敏與莽古爾泰突然崛起,皇太極與多爾滾,代善暫時相妥協了,不過面對著日益強大起來的唐家軍,皇太極終究沒敢採取軍事行動,與分裂的阿敏,莽古爾泰暫時地處於相安無事的狀態,而這個時候,又有一些蒙古部落向唐同提供了僱傭軍,雖然總人數還不到一萬人,但這無是個好現象,唐同相信,隨著這些僱傭軍得到了好處後,會有更多的蒙古人最終會走上這條道路,成為唐家軍下面地僱傭軍。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兩個來月,其間唐同也見過幾次徐清漣,不過徐清漣有點高估了十萬白蓮教士兵的戰鬥力,而唐同也有意削弱白蓮教的勢力,在兩個月後,各自為戰的白蓮教士兵在官兵地圍剿下,終於土崩瓦解了,官兵重新佔領了山東,逃得性命的幾千白蓮教徒乘著小船漂流到了海上,隨時都有可能被海浪吞噬掉。

    面對著這種情況,徐清漣心中也悔恨不已,她終究是個小姑娘,有許多事情並不是她所能明白的,她本來想從唐同這裡得到更多有利於聖教的條件,她以為唐同會在意聖教所屬的這支軍隊,但沒想到,唐同不但不在意,還想著盡力削弱這支軍隊。

    唐同看著徐清漣那悲傷的神情,心中有些不忍,終究只是個十七歲地小姑娘,卻要承擔著這種重負,對於她來說實在是有些殘忍,唐同先把那些殘餘的白蓮教徒收攏到大船上,把這些人帶到了朝鮮租界內進行休整和訓練。

    隨後唐同回了一趟蘇州,把蘇州知府地官職辭去了,把陳玉嫻,兒,李香

    人帶到了大連新城,唐同的勢力發展到現在地這種必要再靠著大明官府了,在這一年的金秋之時,帶著二萬倭人協從軍,一萬蒙古僱傭軍,一萬朝鮮勞工,六千白蓮教士兵,以及江浙兩地地海商們組織起來的一萬家兵,浩浩蕩蕩的向著南洋出發。

    唐同在離去之時,讓紅娘子與陳子龍帶著一萬正規軍,四千女真協從軍重新佔領山東萊州城,以此為根據地向四周擴散,張一橫帶領著二萬倭人協從軍監視著皇太極他們。

    不說紅娘子與陳子龍他們如何的在山東立腳,唐同這一次帶領著這麼多的人前往南洋,並不是要開拓南洋那裡,而是想在印度與那些西洋人分上一些好處。

    唐同他們這一次的船有十艘是九百噸的級的,三十艘八百噸級的,其餘的那些海商們也是從唐同手中買的六七百噸級別的大船,這些船在這個時代可說的上最先進的了,唐同手下的這些船已經開始裝備軍工廠生產的火炮,這些火炮都是鋼炮,重量比紅衣大炮輕的多,只有一千三四百斤的程度,射程要比西洋人的遠上二到三千米,在九百噸級的船上裝備有八十門大炮,在火力上比現在的西洋船強大的多。

    原來的那些火炮漸漸的淘汰下來賣給了那些海商,這些火炮雖然是淘汰下來的,但終究是西洋人手中最先進的火炮,所以唐同賣給那些海商時,還是賣了個好價錢。

    南洋這裡現在除了唐同與鄭芝龍他們外,還有一支西班牙的艦隊,這支只有二十來艘船的西班牙艦隊現在根本就不敢招惹擁有了數百艘戰船的唐同他們,只不過雙方都沒撕毀當初的協定,暫時的相安無事,而南洋大片的土地都讓唐同他們佔領了,南洋這裡的當地土著人也讓唐同的手下們賣掉了大部分,賤賣不掉的,黑皮他們則免費將這些土著人運到歐洲,然後隨便找個地方將他們放生。

    唐同帶領著手下與那些海商們到達了在馬六甲海峽的大明城後,趙亞朋,黑皮這些人舉行了一個熱烈的迎接儀式,當黑皮他們看到船上那新出的火炮時,一個個都忍不住伸手摸上了一番,他們這幾年在海上與人打了不少的海戰,深知火炮的重要性,有了更好更強的火炮,在海戰中就更容易取勝了,特別是這種重量輕,射程遠的火炮,不但減輕了船的負重,讓船的速度更快更靈活,在火力上也可壓著對方打。

    大明城的發展極快,如今已經有了近十萬的人,整個南洋的移民高達六十多萬,其中四十來萬是漢人,倭人與朝鮮人也有近十五萬,還有五萬黑人,大明城成為南洋的政治中心,

    這六十多萬人中,有二十來萬在澳大利亞開墾田地,有十萬來人在南洋的各種工廠中,其他的人則散佈在南洋各地開墾種植園,在糧食上不但自給自足了,還有一部分可以返銷到大明,倭國去,在缺少吃穿的倭國人眼中,這裡簡直成了天堂,以至於唐家軍每次到倭國招兵時,倭國的人都是踴躍的報名參加,因為一家中只在有一個人當了協從軍,全家都可以過上有吃有穿的日子,立了功的人還可以移民到這裡來擁有一片土地,這也讓倭人協從軍在每次戰鬥中表現的比較勇敢。

    唐同把手下眾人招集起來開了個會,聽了眾人各自的匯報工作情況,由於這裡是軍政分開的,數萬軍隊分別在幾個人的手中,掌握軍權的人不能插手地方上的政務和財務,而治理地方的官員則不能插手軍隊,地方上的治安則是由**的捕快衙門管理,唐同沒有把捕快改成後世的公安名稱,並且讓這一部門**出來,既不屬軍隊,也不屬地方政府管理,而是直接聽命於自己,帶有一定的錦衣衛的職權範圍。

    如今在南洋的工廠中,最賺錢提南洋捲煙廠,如今一年可為唐同帶來三百萬兩銀子的收入,占南洋工業收入的近一半,其它的主要收入來自於南洋和澳大利亞的礦業,而那個最早建的船廠雖然規模很大,但大部分是自己的軍隊和商隊使用,只有少量的賣給了那些大明的海商和鄭芝龍他們,所以每年反而要往船廠裡面貼上不少的錢。

    農業上除了開墾了大量的農田之外,還有不少的水果園,橡膠園也有了一定的規模,不過到目前為止,唐同手下的研究所還沒能研究出生產橡膠的方法,所以橡膠園現在沒有私人經營,是由南洋地方政府的官方使用黑人奴隸在種植。

    養殖業的發展也不錯,加上海洋的捕魚業,在南洋這個地方的人是不缺少肉類食品的,就生活上而言,比在大明的日子要好過的多,這也讓那些移民到這裡的大明難民心中很感激唐同,便是那些朝鮮勞工也發現在這裡的生活比在他們朝鮮強上很多,雖然他們屬於沒有什麼自由的半奴隸,但這種日子還是讓他們過的安分守己。

    因為唐同教育下的關係,黑皮,趙亞朋這些人沒有對黑人奴隸和朝鮮勞工進行殘酷的剝削,黑人雖然沒有工錢和自由,但飲食上並不差,而朝鮮勞工還會發一點工錢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寄回家,至於那些倭人,因為作戰勇敢,所以得到的待遇比較好,倭人中的青壯也基本上都是在協從軍中,有著一份不錯的軍餉,而且家屬也可以到工廠中幹上一份工作,拿到一份同樣也不錯的工錢,那些立有軍功的倭人,更是分有塊土地。

    每一個月,前往倭國貿易的船還會帶著一些還鄉探親團回到他們的家鄉,讓他們在家鄉父老的面前風光一回,引得更多的倭人翹首以待大明唐家軍招兵,好讓自己與家人也能過上這種幸福的生活,這些情況,都是唐同當初都沒想到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